⑴ 腳趾頭甲床起水泡,搞破了就一直流白水,茶葉可以敷嗎
為什麼要用茶葉敷呢,用消毒液擦拭。要是發炎還需用消炎葯擦拭。等到結痂就行了
花椒是生活中很常見的調味品,可以有效改善食物的味道,不過在中醫里花椒也有許多的養生功效,那麼花椒泡腳有什麼好處?用花椒怎麼泡腳最健康?花椒泡腳的好處有很多,下面就來詳細了解泡腳帶來的好處,以及正確的泡腳方法吧。
1、花椒泡腳的適應症狀
1、花椒水泡腳適應症對腎虛引起的腿腳浮腫和腰痛有明顯效果。
2、對寒性體質的因內寒所致的長期腹瀉、畏寒等症效果明顯。
3、對因肝虛火旺引起的眼睛干澀、肋部疼痛、頭暈眼花和牙痛等效果明顯。
4、對脾胃陽虛所致的腹脹和積食不化、消化不良等有明顯效果。
5、因其補肝腎和肺,所以還有通水道、消痰、充沛精力、強筋骨等作用。
另外,還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有一定作用,因為有些病涉及中醫的多個方面,如陰陽兩虛等,所以不能只補陽,還必須結合病情、因人制宜採取措施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2、花椒泡腳有什麼好處
1、促進睡眠
中醫認為用花椒水泡腳比用熱水泡腳促進睡眠效果更好。其實方法很簡單,用一個棉布包50克花椒(1斤分10份),用繩系緊,加水煮開後,用這個水泡腳即可。花椒包可以反復利用,用一個星期左右再換新的就可以了。
2、花椒泡腳10分鍾最解乏
水溫一般在40—50攝氏度,以雙腳皮膚發紅、面部有微汗為宜。每天如能早晚用2%濃度的鹽水加熱後泡腳對健康較為有利,或者在泡腳的熱水裡加少量花椒或者芥末,有利於增進足部血液循環。
3、花椒泡腳可祛寒
泡腳時可在水裡加些祛寒的葯物,如花椒。花椒性辛溫,能除五臟六腑之寒,且能通血脈,調關節。先抓一把花椒加入適量水中煎,待葯效充分融入水中時倒入盆中,先熏雙腳,等水溫降到能下腳時用來泡腳。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不斷加入熱的花椒水,水以蓋過腳踝為好,泡上半小時,以全身微微冒汗為宜。
4、花椒泡腳能預防流感
北京四大名醫之一施今墨生前就堅持每晚用花椒水浴足,然後用左右手交替按摩湧泉穴100次的方法進行保健。用花椒水泡腳,結合按摩手法,可以使全身經絡疏通、血脈流暢,能調節人體機能,從而達到自我保健的效果。
5、花椒泡腳增強免疫力
用花椒煎湯泡洗。每晚睡前先將雙腳洗凈,再用此湯燙泡。可起到祛病效果,最明顯的是可增強對流感病毒或其他傳染病的免疫能力。另外,還有殺菌、消毒、止痛、止癢、消腫等作用。
6、花椒水泡腳可防腳臭、腳汗、腳氣
抓一把花椒用沙布包好放到鍋里用水燒開後,雙腳先熏等水溫能下腳的時就開始泡腳。
3、花椒泡腳的注意事項
1、花椒水泡腳不宜長期連續進行,感覺原來的病症消失,就應該停止幾天,等出現不足症狀時再進行,否則可能出現中醫古籍中說的「乏氣」和「火自水中生」等現象。對此,從我的體驗看:過度使用花椒水泡腳,主要是造成「肺火」,然後「壯火食氣」,所以氣虛,另外,還出現咳嗽、流涕痰多、易感冒等肺部問題也證明這一點。
2、有陰虛症狀的人,用花椒水泡腳過程中,要注意及時補陰,特別是在冬天。因為花椒水泡腳有通水道、_寒、消食等作用,且在此過程中還有出汗的現象,所以同其它補陽葯物一樣有些「燥」的感覺,特別對於有陰虛症狀的人,花椒水泡腳要結合補陰,否則會加重陰虛的症狀。從我個人的體驗來說,因為經常體育活動,大量出汗,如不注意補陰,往往出現陰虛的症狀,加之花椒水泡腳,所以我經常有意識地補陰,如用山葯煮水喝,用藕煮水喝,用梨煮水喝,或者吃一些水果等,及時補充體內的水分。注意:對於許多中老年人來說,單獨喝白水,補陰的效果不一定理想,特別是陰虛的人。
3、有些人,特別是寒性體質的人,花椒水泡腳效果非常好,但在開始幾次用花椒水泡腳時有排病反應出現(詳情請參看本博《用花椒水泡腳出現排病反應的記錄》一文),症狀類似感冒,這是正常的反應,是疾病退出人體的一種表現,千萬不要一停了之,要審視一下什麼原因,或找專業人員咨詢,如果是正常的排病反應,一般第二天最多第三天就沒事了。
4、因為葯物泡腳的吸收作用明顯,我認為花椒水不宜反復使用次數太多,防止腐敗的花椒水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如果要節省,建議最多用兩到三次,但要加熱致沸騰然後放涼到合適溫度再用。
5、泡腳的時間不能太長,一般以剛剛出汗為宜,最好不要出大汗。對於剛開始泡腳,或者是寒性體質的人來說,可能最初一段時間出不了汗,這是體內寒氣大的表現,可適當加大用量和頻率,直到出汗為止。
6、水溫不能太低,稍微感覺有點燙,要恆溫;
7、泡腳的時間,如果是保健的,一般以晚上九點左右為宜,如果是治病的有些人建議在上午,我認為可以靈活一些,必要時也可以一天兩次嗎;
8、最好泡腳的同時,連同手也一起泡,或者是用手對腳進行按摩,這樣的效果更好。
4、其他各種泡腳方法
(1)艾葉泡腳
取干艾葉50—100克(根據水的多少定,沒有嚴格標准),先用水煮開後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後泡腳,若嫌麻煩就先用部分熱水浸泡艾葉20分鍾後再加水泡腳也可。
艾葉泡腳的幾個小驗方:
(1)艾草加姜可治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濕、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
(2)艾草加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環不好,手腳麻或瘀血。
(3)艾草加鹽適用上焦有火,經常眼紅、牙痛、咽喉痛、氣躁心煩、上火下寒、腳腿腫脹。
(4)艾草加花椒20粒,適用腳汗、腳臭、腳氣、溫疹。
(2)醋水泡腳
醋的選擇:(米醋或老陳醋100-150克)
醋泡腳的作用:
(1)可解決腳臭問題,用醋泡腳可以殺滅細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療腳氣。
(2)可以緩解疲勞。
(3)可以滋潤皮膚,軟化角質,增加皮膚彈性。
(4)能祛除風濕,改善畏寒怕冷的症狀。
(5)治療睡眠障礙。
(6)醋能夠滲透足部表層皮膚,增強血液循環,清除人體血液垃圾和病變沉渣,治癒許多慢性病症。
(3)杏仁茶葉泡腳
苦杏仁45g,綠茶10g。將上葯一同入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取1小瓶葯液外搽臉部及手臂,餘下的葯液倒入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泡足30分鍾。20天為1個療程。可滋潤皮膚,消炎殺菌,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防治皮膚萎黃、黯黑、粗糙及痤瘡、疥瘡。
(4)中葯泡腳
對於受到痛經困擾的女性,可以嘗試堅持中葯泡腳來改善痛經的狀況。
1.氣滯血淤型
其症狀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經血色暗而帶有血塊。針對此類症狀的人,應調和氣血,化淤止痛。因為女子以肝為本」,泡腳所選葯物多以入足厥陰肝經的葯物為主,並加入適量的引經葯醋,如用青皮、烏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紅花各10克。加入約兩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煎煮30分鍾,等葯冷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盆中葯液量應該浸沒踝關節,如果葯液不足量,可加適量溫水。腳在葯中不停地活動,讓足底接受葯渣輕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鍾以上。
2.陽虛寒盛型
其症狀表現為下腹冷痛,熱敷痛減,手腳發冷。需用溫經散寒的原理止痛。因為中醫有這樣一種說法:腎主一身陽」,泡腳所選葯物應該多以入足少陰腎經的葯物為主,並加入適量引經葯鹹水,比如可用肉桂、丁香、烏葯、當歸、川芎各15克,乾薑、小茴、吳茱萸各6克,食鹽少許,煎水泡腳。
3.氣虧血虛型
其症狀表現為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作痛,用手按腹部也會有輕微的疼痛感,月經量少、色淡,需要通過補氣養血調經。中醫上稱作脾統血」,泡腳所選葯物應該多以入足太陰脾經的葯物為主,並加入適量的引經葯甜水,比如可以用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白術、杜仲、黃芪各15克,飴糖適量,煮水泡腳。
⑶ 腳大拇指趾甲長到肉里了而且起來個包有淤血,有白水流出來,那位朋友知道有什麼辦法消除的。謝謝!!!
病情分析: 足部趾甲長進肉裡面,局部引發淤血,膿性分泌物,這需要考慮甲溝炎。意見建議:對於甲溝炎而言,現在也需要考慮拔甲術,後期換葯,抗炎措施才能好轉,建議你通過醫生診察後才做後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