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年級語文上冊說明方法有哪些
四年級語文上冊中常見的說明方法有以下幾種:
打比方:
列數字:
舉例子:
這些方法在四年級語文上冊中經常被用來解釋和說明各種事物或概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㈡ 說明文8種說明方法及例子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絮語】
家長朋友,大家好!假期語文提高計劃已不間斷發文30天,這里我對家長朋友的熱情評論、轉發與收藏一並表示衷心的感謝!沒有你們的支持,我的創作就失去了價值。
10幾年的教學經驗,我深知錯題本的建立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每期文章,我都在文章末尾插入了錯題本的建立方法的鏈接,相信有同學一定按我的要求建立了自己的錯題本。那就把你的錯題本拍成照片發在評論區,供大家學習討論。
當然也可以談談你建立錯題本後的體會,也可以對我的創作提出您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會在評論區等待你精彩的留言,期待家長朋友參與互動!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干貨分享】
說明文常用說明方法
1.舉例子
通過列舉有代表性的恰當的事例來說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常用的標志語有"比如""例如""如"等。選例子應注意典型性、代表性。
作用:真實、有力地說明事物或事理。
2.分類別
根據事物屬性的異同,把事物按一定標准分成若干類,然後逐類加以說明。分類時應注意標准要統一。
作用:能使人了解事物的概貌,區分各個類別的差別,使說明更有條理。
3.列數字
即用一些數字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的特徵,這樣既能反映事實情況,又有較強的說服力。一定要對數字進行核實。需要提醒的是,表示年月日的內容不是列數字。
作用:可以更准確、更具體地說明事物或事理極具說服力。
4.作比較
是將兩種有著外在或內在聯系的相同或不同的事物加以比較的一種說明方法。作比較有類比和對比兩種,類比是為了說明相同點,對比是為了說明不同點。
作用:可以化深奧為淺顯,變復雜為簡明,可淺顯鮮明地說明事物,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
5.下定義
就是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對事物的本質特徵或概念做規定性的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常用於科技說明文、政策條文、產品說明書等。
作用:准確簡明地說明事物的本質特徵。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6.打比方
以人們常見、熟知的事物,比喻說明不常見、不太熟知的事物的說明方法。
作用:可將抽象的事理或復雜的事物說得淺顯易懂,具體生動。增強說明的形象性、生動性。
7.作詮釋
就是對說明對象的狀況、性質、特徵、成因等進行簡要的解說。它不像定義說明那樣嚴格,只要揭示概念的內涵,把事物說清楚就可以了。人們寫文章常在下定義後加以詮釋,二者結合起來,能對事物既有概括的認識,又有準確的理解。下定義和作詮釋都常採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二者的區別: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下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作詮釋。
8.畫圖表
運用表示各種情況和註明各種數字的圖和表來說明事物的說明方法。二者可單獨運用,也可以一起運用。它是一種輔助手段,常與文字解說配合說明。
9.引用
就是引用有關資料、故事、名言、詩詞等來充實說明的內容,或者作為說明的依據。古今中外的典籍極為豐富,適當引用典籍,能使文章更有權威性和說服力,也可以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10.摹狀貌
為了使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如《蘇州園林》中:"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又如《中國石拱橋》中:"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同步練習】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做題要求】
1.用5-8天的時間里讓孩子20分鍾內必須完成練習題(1-2年級),3-6年級沒作文一般要求40分鍾完成。(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2.做題過程碰到有疑問的題目做好標記,不可邊做邊查書,家長也不做指導(學習不能依賴書和父母)。
3.對於不會做的題不做過多糾纏,果斷放棄,等做完所有練習題,有時間再思考不會做的題(知道舍既是得)。
4.練習做完,對有疑問的題,孩子獨立查書或字典二次改正。5.家長批閱,指導孩子把錯題整理在錯題本上。不會建立錯題本的家長可點擊鏈接:建立錯題本的方法(當然由於孩子馬虎而錯誤的題不予整理,對於孩子馬虎,家長切不可輕視,要平時多強調。)
第30天:10種說明方法及作用,助你搞定說明文閱讀和寫作!
㈢ 五種說明方法
1、舉例子
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子。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作用:使文章表達的意思更明確,讀者更能理解,具體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
2、打比方
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還有聯想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作用:把……比作……,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3、作詮釋
從一個側面,在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一般性的解釋。
作用:使讀者在閱讀時對抽象的字詞能夠更加明白,更加理解。
4、列數字
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字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較多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作用:用列數字的方法進行說明,既能准確客觀地反映事實情況,又有較強的說服力。更體現了說明文的准確性,准確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
5、分類別
說明事物的特徵,往往從單方面不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然後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作用:條理清晰,層次清晰,一目瞭然。清晰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使文章更具有說服力。
㈣ 小學常用12種說明方法
1、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引用、作比較、列數字、分類別、打比方、摹狀貌、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做假設、引資料等。
2、舉例子,是通過列舉有代表性的、恰當的事例來說明事物特徵的說明方法,為了說明事物的情況或事理。從道理上講,人們不太理解,這就需要舉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來加以說明,使欲描寫的事物更清晰。
3、作引用。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更具說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獻資料、詩詞、俗語、名人名言等。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4、分類別:說明事物的特徵,往往從單方面不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然後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5、下定義。下定義是一種用簡潔明確的語言對事物的本質特徵作概括的說明方法。下定義是說明文常用的說明方法。「下定義」必須抓住被定義事物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徵。
6、打比方。打比方指的是通過比喻的修辭方法來說明事物特徵的一種方法。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㈤ 有哪些說明方法
01.舉例子——具體、明晰、真實
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子。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02.作引用
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更具說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獻資料、詩詞、俗語、名人名言等。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03.作比較——鮮明、突出、具體
作比較是將兩種類別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現象加以比較來說明事物特徵的說明方法。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04.列數字——准確、嚴謹、具體
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字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較多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05.分類別
說明事物的特徵,往往從單方面不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然後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06.打比方——生動、形象、具體
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還有聯想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07.摹狀貌
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
08.下定義
用簡明的語言、科學的術語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
09.作詮釋
從一個側面,在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一般性的解釋。
10.列圖表
為了把十分復雜的事物說清楚,就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某些事物解說更直接、了當。
11.作假設
做假設是用假設的想法表示出將來會出現的情況。
12.引資料
引資料是在說明文字中通過引用一些固有的資料來說明事物特徵。
(5)小學必學說明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說明文的語言的要求是科學性、嚴謹性、准確性,真實性,周密性,簡練明確;文學性說明文還要求生動性、形象性。
恰當地運用說明方法,能提高說明語言的科學性和准確性,使說明對象更具體、更生動,讓讀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強說服力,有時也能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更突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