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磁療法的方法
(一) 貼磁法 是將磁感應強度500~200高斯(GS)的磁片或磁條或磁珠經消毒後直接貼敷皮膚或穴位,或間接貼在需要的內衣里、帽子內,穿戴在身上進行的磁療。主治頭痛,咳喘,胃脘痛,泄痢,嬰兒腹瀉,遺尿,腹痛,膽囊炎,痛經,風濕痛,挫傷,外傷後遺症等疾病。操作方法如下:
選好穴位或耳穴,再根據病種和病變部位大小,選用一塊或二塊磁片,一般貼穴位則選一塊(耳穴用磁珠);若病變部位大,則用二塊或同名極排列並貼,使磁力線透入較深部位,若異名極排列則透入較淺;若在腕指等小關節以及內、外關,陰、陽陵泉,耳廓兩側等穴位即可將兩塊磁片(磁條),異名極相對,將治療部位置於中間進行貼敷,這叫「雙塊對置貼敷法」。一般3~7日復查1次,10~30次1療程,亦可連續貼用,亦可每日敷一定時間,視病情而定。注意:磁片在使用過程中要避免碰擊、火烤或接近手錶等;凡平時白細胞總數在4×109/升以下者或急性危重疾病。體質極度虛弱、高熱、皮膚潰破者不可使用。
(二) 旋磁法
這是利用旋磁機產生脈動磁場或交變磁場進行治療的方法。在旋磁機中,是利用一隻微型電動機帶動2~4塊永磁體旋轉而產生變化的磁場,同名極配置時產生的是脈動磁場,異名極配置時產生的是交磁場。工作時磁感應平均強度為0.05~0.12特斯拉(500~1200高斯)。本法主治血腫,皮膚潰瘍,凍傷,小兒急慢性腸炎等疾病。操作方法如下:①選擇旋磁機,其類型頗多,式樣多種,有「攜帶型」、「支架式」等。②將機頭緊密平行接觸於治療部位,但不要壓得太緊,然後慢慢移動。③先打開電源開關,然後調節輸出電壓旋鈕至所需電壓位,治療完畢,按相反方向轉動機停轉要及時切斷電源,修好後再用,一般使用1小時休息10分鍾再用。④一般每個穴位或部位治療5~15分鍾,每人每次20~30分鍾為宜。注意:使用旋磁機一般以不超過60℃為宜,發現火花應立即切斷電源,檢修。其餘同貼磁法。
(三) 磁-電法
磁-電法,又稱磁電綜合法。是用某些低、中頻電流和靜磁場聯合使用產生的交變磁場進行治療方法。其具有較強熱、磁、按摩效應,是當前用之較多的磁療。廣治風寒所致的腰痛、腹痛、關節痛、坐骨神經痛、外傷後遺症以及支氣管炎,肺炎,神經炎,神經性皮炎等。操作方法如下:①選擇機器,最常用的是高頻磁療機和脈沖電磁療機,其交變磁感應強度為0.05~0.03特斯拉(500~3000高斯)。②將磁頭(形狀多樣)導線插入孔內,磁頭緊貼治療部位,然後接通電源,調好磁感應強度,選擇適宜電壓。患者若感過熱可加紗布隔墊,每次治療15~30分鍾,每日1次。
[現代研究]
有研究認為,人體的穴位具有電磁特性,它是磁場的聚焦點。經絡是實現生物放大效應的主要渠道,人體生物電荷失去平衡可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磁療法是通過磁場對經絡穴位的作用,調節機體生物電磁的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具體作用:①可使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血管擴張,血循擴張,血循環加快,而起消腫鎮痛作用;②通過對組織生理、生化反應的影響而起消炎止痛的作用;③抑制中樞神經功能興奮,改善睡眠狀態,延長睡眠時間,緩解肌肉痙攣,降低血壓而起鎮靜作用;④高強度磁場作用可抑制某些癌的生長與轉移;低強度的磁場作用,可延遲衰老過程等等。
『貳』 何謂磁療助眠法
磁療又叫磁穴療法,是以經絡腧穴理論為依據,利用磁場作用於人體而治療疾病的方法。
磁療有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化瘀消腫、鎮靜安神、鎮痛止瀉等作用,適應證較廣。近年來的研究證明,磁場具有吸收氧氣和鐵質,排除血中二氧化碳和氮氣的作用,可以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由於失眠、多夢與大腦皮層功能失調有關,在人體各部均有一定的生物電磁場,尤以經穴處的生物電更活躍,電勢更高,所以當磁片或磁珠貼敷於一定穴位時,通過經絡腧穴的生物電磁場的交互作用而引起電子轉移和交換,從而調節大腦皮層功能,改善失眠多夢症狀。常用的磁療方法有敷磁法、旋磁法、電磁法及綜合法,有助於睡眠的是敷磁和旋磁法。
敷磁法是利用永磁片的恆定磁場進行治療。磁片一般呈圓形,兩面平滑或稍凸出,直徑1cm左右的較常用,耳穴用的磁片直徑為0.3cm。磁場強度一般是200~3500高斯,耳穴常用200~600高斯,體穴常用800~1500高斯。使用時可將磁片固定在穴位或患處,選穴原則與針刺和耳針療法相同,磁片常用膠布固定,亦可縫在衣帽或布帶上,還可做成手錶式。磁片放置方法有單片法、並置法和對置法。單片法是用一塊磁片放在所取部位;並置法是將兩片磁片放置在關節兩側,如內關、外關、耳廓兩側等部位,放置磁片時南北極互吸。敷磁法治療時,根據不同證型,每次選穴2~4個,在所選穴位的皮膚上直接貼敷磁片,用膠布固定,一般貼敷3天,若無反應,可在連貼敷5天後,休息3~5天再進行第二次貼敷。貼敷4次為一個療程。
旋磁法是將旋磁機利用一隻微型馬達(電動機)帶動2~4塊永磁體,產生脈沖磁場(磁場強度隨時間變化,但方向不變)或交變磁場(磁場強度和方向隨時間變化)進行治療。通常用釤鈷合金磁塊,磁場強度為3000~3500高斯。工作時,磁場的平均強度為700~1200高斯,馬達轉動頻率為每分鍾1500~3000轉。每次治療15~30分鍾,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以10~15次為一療程,休息3~5天後進行第二療程。
『叄』 磁場為什麼能夠治病
利用磁場治療疾病的方法,叫做磁場療法.磁場療法簡便易行,近年來發展很快.例如,用經過磁場磁化的服食,可以治療各種結石症,非常經濟方便.利用磁場治病的方法已有10數種之多,但目前最基本的是貼磁法、旋轉磁法、電磁法和磁化水4種方法.磁場療法能夠治療幾十種疾病,而效果最好的是治療軟組織損傷、落枕、淺靜脈炎、肌肉疼痛等病,對於關節炎、頸椎病、乳腺增生、高血壓等病,也有較好療效.那麼,磁場為什麼能夠治病呢?實驗表明,一定程度的磁場,能夠促進生物的發育成長,增強生物體的抵抗能力,延長生命的時間.60年代以來,已經逐步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叫做生物磁學.生物磁學是研究磁場對生物分子、細胞、組織、器官和生物整體的作用,以及研究其他生物磁現象和在生物工程上的應用.磁場療法,就是生物磁學的一個研究對象.地球本身及其周圍是一個大磁場,人類和一切生物都生活於這個大磁場之中.磁場對於生命,如同空氣和水一樣,不可分離.磁場對於人體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我們知道,人的身體能夠通過電流,所以人體是一種導體.同時,人體本身也存在著生物電流,例如,心臟能產生心電,大腦能產生腦電,當然,這些電流都是非常微弱的.人體的這種生物電流是否正常,和他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是相一致的.人的身體一旦受到外界或者內在因素的干擾發生病變的時候,生物電流也會出現異常變化.心臟、大腦、肌肉和神經由於微弱電流的存在,都能產生很微弱的磁場,而人在患病的時候,生物磁場也就隨著生物電流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電動能產生磁,磁動能產生電.根據這個原理,在磁場的作用下,人體也能產生微弱的電流.利用磁場治病,就是利用磁場使人體產生電流來影響人體的生理病理過程,從而調節生物電和生物磁場,使之達到平衡,實現治病的目的.生物磁學雖然是60年代以來才形成起來的學科,可是,利用磁來治病的方法,在我國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我國最早的葯物學專書,東漢時代的《神農本草經》,就記載了用天然磁石治病的事例,就更加詳細了.用磁場治病的優點很多,為廣大病人所樂於接受,因而發展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