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毛木耳人工栽培
毛木耳人工栽培技術詳解
1. 種植方法:主要採用熟料袋栽和塑料大棚出耳模式,這種栽培方式簡便高效,單位面積利用率高。
2. 栽培季節:毛木耳屬於中溫菌類,適宜生長溫度為18-33℃,春栽在2月上旬,秋栽在8月中旬,塑料大棚栽培可調節季節,提前或延後15天,不受雨季影響。
3. 配方與裝料:常用配方包括鋸末、棉籽殼、玉米芯和麥麩,比例為60%、15%、15%和10%,還需添加適量的石灰、石膏和過磷酸鈣。要求原料乾燥無雜質,提前預濕並充分攪拌,保持60-65%的含水量。
4. 滅菌步驟:採用常壓蒸汽滅菌法,保持100℃12小時後燜12小時,裝袋時注意留空隙確保均勻滅菌。接種時,要嚴格消毒,採用開放式接種,確保無雜菌污染。
5. 發菌管理:保持棚內鹼性環境,料袋碼成牆垛,溫度控制在20-25℃,避免燒菌。定期檢查,防治雜菌和鼠害,適時倒垛和調整發菌速度。
6. 出耳與管理:在草苫和編織袋上鋪設以保護耳片,使用殺菌劑消毒大棚。耳袋開「V」形口後,保持濕度和溫差,適時噴水和通風,關鍵在於耳片濕度的控制,需靈活調整噴水頻率和量。
7. 採收與後續管理:待耳片成熟後採收,一般15-25天一次,採收時注意保持耳片乾燥,避免雜菌和蟲害影響。採收後暫停噴水,讓菌絲恢復,再進行下一輪的出耳管理。
通過以上細致的步驟,毛木耳的人工栽培可以高效且穩定地進行,實現多次採收。
毛木耳又稱黃背木耳,其營養成分與黑木耳相似,具有清肺益氣、止痛活血的功效。毛木耳粗纖維含量較高,這些纖維素對人體內許多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並且在耳背的絨毛中含有豐富的多糖類抗癌物質。毛木耳脆嫩可口,似海蜇皮,可以涼拌、清炒、爆湯,深受消費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