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導游十個寫作方法是什麼
一、強調知識性
一篇優秀的導游調必須有豐富的內容,融入各類知識並旁徵博引、融會貫通、引人入勝。
導游詞的內容必須准確無誤,令人信服。
導游詞不能只滿足於一般性介紹,還要注重深層次的內容,如:同類事物的鑒賞、有關詩詞的點綴、名家的評論等。這樣,會提高導游詞的檔次水準。
二、講究口語化
導游語言是一種具有豐富表達力、生動形象的口頭語言,這就是說,在導游創作中要注意多用日語詞彙和淺顯易懂的書面語詞彙。要避免難懂的書面語詞彙和音節拗口的詞彙。多用短句,以便講起來順口,聽起來輕松。
強調導游口語化,不意味著忽視語言的規范化。編寫導游詞必須注意語言的品味。
三、突出趣味性
為了突出導游調的趣味性,必須注意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
(1)編織故事情節。講解一個景點,要不失時機的穿插趣味盎然訪傳說和民間故事,以激起遊客的興趣和好奇心理。但是,選用的傳說故事必須是健康的,並與景觀密切相連。
(2)語言生動形象,用詞豐富多變。主動形象的語言能將遊客導入意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3)恰當地運用修辭方法。導游詞中,恰當地運用比喻、比擬、誇張、象徵等手法,可使靜止的景觀深化為生動鮮活的畫面,揭示出事物的內在美,使遊客沉浸陶醉。
(4)幽默風趣的蘊味。幽默風趣是導游詞藝術性的重要體現,可使其錦上添花,氣氛輕松。
(5)情感親切。導游詞語言應是文明、友好和富有人情味的語言,應言之有情,讓遊客賞心悅耳、倍感親切溫暖。
(6)隨機應變,臨場發揮。導游詞創作成功與否,不僅表現其知識淵博,也反映出導游技能技巧。
四、重點突出
每個景點都有代表性的景觀,每個景觀又都從不同角度反映出它的特色內容。導游詞必須在照顧全面的情況下突出重點。面面俱到,沒有重點的導游詞是不成功的。
五、要有針對性
導游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以發,因人、因時而異,要有的放矢,即根據不同的遊客以及當時的情緒和周圍的環境進行導游講解之用。切忌不顧遊客千差萬別,導游詞僅一篇的現象。編寫導游詞一般應有假設對象,這樣才能有針對性。
六、重視品位
創作導游詞必須注意提高品位,一要強調思想品位,因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導游員義不容辭的職責;二要講究文學品位,導游詞的語言應該是規范的,文字是准確的,結構是嚴謹的,內容層次是符合邏輯的,這是對一片導游詞的基本要求。如果再在關鍵之外適當的引經據典,得體地運用寫詩詞名句和名人警句,就會是導游詞的文學品位更為提高。
㈡ 導游詞的好詞好句
1、各位團友,大家好啊!很高興見到各位,首先我代表我們公司××旅行社對大家參加這次的旅遊活動表示熱烈的歡迎,本人託大家的鴻福,很幸運能夠成為大家的導游。在這里要跟大家說聲謝謝:「謝謝大家」。
2、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說,我們盡可能地去滿足大家的要求。所以,我們也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團友都能夠配合我們導游司機的工作,愛護車廂里的清潔衛生。最後,請大家再次以熱烈的掌聲來預祝我們將會度過一個輕松愉快的旅程!
3、初次和大家見面,為了表達我的誠意我決定送大家幾千萬!一千萬一定要開心,因為我們旅遊的最重要目的就是開心!二千萬要寬心,因為在旅途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有照顧不周的地方,到時就希望大家多多包含,不然第一個一千萬取消!三千萬要小心,出門在外聽好話,跟導遊走,多吃飯少喝酒!
㈢ 導游詞講解手法
導游詞講解手法
導游詞的講解手法有很多,下面我為大家介紹6招導游詞講解手法!希望能夠幫到您!
1.簡述法
簡述法,就是用准確、簡潔、冷靜的語言,把景觀介紹給遊客,使他們在具體欣賞品味景觀之前對景觀有一個初步的印象。請看實例: 導遊人員引領著遊客來到岳陽樓前,在登樓之前,導游員介紹說:"這就是馳名中外的岳陽樓,它與武昌的黃鶴樓,南昌的滕王閣合稱江南三大名樓,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美譽。它原是三國時代東吳時魯肅訓練水師的閱兵台。唐代建為岳陽樓,宋代由巴陵縣令滕子京主持重修,整個樓閣為純術結構,重檐盔頂,1984年落架大修後重新開放。現在樓高20米,由四根楠木柱支撐,樓頂就像古代將軍的頭盔。全樓沒有一顆鐵釘,這在力學、美學、建築學、工藝學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現在,樓內藏有清代刻的《岳陽樓記》雕屏,大家要想領略‘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岳陽樓記》)’的風光,請隨我登樓觀賞。"
2.描繪法
描繪法,就是運用具體形象,富有文採的語言對眼前的景觀進行描繪,使其細微的特點顯現於遊客眼前。在旅遊過程中,有些景觀沒有導遊人員的講解和指點,很難發現其美的所在,喚起美的感受。而經過導遊人員一番畫龍點睛或重彩潑墨似的描繪之後,感受就大不一樣。例如: 在景色如畫的蘇州西湖洞庭山的石公山上,一位導游員對遊客描繪說:"朋友們,我們現在身在仙山妙境,請看,我們的背後是一片蔥翠的叢林,面前是無邊無垠的太湖。青山繞著湖水,湖水映著青山。山石伸進了湖面,湖水‘咬’住了山石,頭上有山,腳下有水。真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島中有島,湖中有湖,山如青龍伏水,水似碧海浮動。"接著,他跌若有致地吟道:"茫茫三千頃,日夜浩青蔥,骨立風雲外,孤撐濤聲中。" 這位導游員情景交融的描繪,使遊客就像在觀看彩色寬幅風景影片的同時,又聽著優美的畫外音。
3.述古法
述古法,就是向遊客敘述有關歷史人物、事件、神話故事、軼聞典故等,以豐富遊客的歷史知識,使他們運用形象思維更好地了解眼前的景觀。請看實例: 坐落在武漢月湖畔的古琴台,游號事就這么看,沒有多大意思,導游員採取述古式的導游手法後,遊客對琴台的了解就深入透徹多了。導游員說:"這座古琴台相傳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音樂家俞伯牙鼓琴的地方。有一次,楚國的俞伯牙坐船遇風,阻隔在漢陽,在這里,他遇見了一個叫鍾子期的人,伯牙知道鍾子期喜歡聽琴,就用十弦豎琴彈了兩支曲子,一曲意在高山,一曲意在流水。鍾子期聽完,很快把樂曲的含意說了出來,伯牙十分欽佩,兩人從此成了莫逆之交。一年後,鍾子期病逝,俞伯牙十分難過,特此到鍾子期的墓前彈奏了一曲‘高山流水’,彈完後就把琴摔掉了,發誓不再鼓琴,這就是後人所說的伯牙摔琴謝知音。北宋時,為了紀念他倆,就在當年他們鼓琴、昕琴的地方建了一座琴台,取名伯牙台。" 遊客們紛紛被導游員述古式的講解所打動,再看古琴台時,感受就不一樣了。
4.感慨法
感慨法,就是用寓情於景、富有哲理性的語言激發遊客的情緒,使他們得到一種愉悅的啟迪。請看實例: 在號稱"海天佛國"的普陀風景區,導游員帶著遊客登上佛頂山,俯瞰大海。這時,導游員在一旁啟發似地感慨道:"朋友們,眼前這錦鱗片片,白帆點點的水面就是東海,多少年來,這海擁抱著、沖刷著佛頂山,以它特有的氣勢啟迪著人們:海是遼闊的',胸懷無比寬廣,海是厚實的,什麼都能容納,海是深沉的,永遠那麼謙遜……常看大海,煩惱的人會開朗,狹隘的人會豁達,急躁的人會沉穩……" 聽著這些充滿人生哲理的話語,遊客們獲得的又豈止是山水美景?
5.猜謎法
猜謎法,就是根據旅遊景觀的內容和特點,以謎語的形式引發遊客的興致。請看實例: 有位導游員在杭州九溪十八澗對遊客說: "這兒的路處處曲,路邊的溪水叮咚響,遠近的山巒綠蔥蔥。清代文人俞槌到這里時,詩興大發,揮筆寫道:“曲曲環環路,叮咚泉,遠遠近近山……,前面已用了疊詞,朋友們猜猜看,第四句寫樹時,俞描用的什麼疊詞? " 遊客們議論紛紛,有的說"鬱郁蔥蔥樹",有的說"大大小小樹",最後在導游員的啟發下猜出是"高高下下樹".大家都驚嘆俞槌用詞的精妙。這"高"和"下"貼切傳神,寫活了沿山而長的樹林。游無錫蠢園時,導游員讓遊客先看春、夏、秋、冬四個亭中的春亭,指著匾說:"春亭掛的匾額是‘滴翠’,表達了春天的形象,有特色。那麼,夏、秋、冬三個亭子會用什麼題匾呢?各位朋友是否能猜中?"一石激起千層浪,遊客邊猜邊看,猜中的笑逐顏開,未猜中的紛紛敬佩題匾者的文筆之妙。
6.逗趣法
逗趣法,就是用幽默風趣的語言進行導游講解,讓遊客在樂趣中得到精神享受。例如: 在蘇州西園的五百羅漢堂里,導遊人員指著那尊"瘋僧"塑像逗趣說:"朋友們,這個瘋和尚有個雅號叫‘九不全’,就是說,有九樣毛病:歪嘴、駝背、斗雞眼、招風耳朵、瘸瘸頭、燒腳、雞胸、斜肩腳,外加一個歪鼻頭。大家別看他相貌不完美,但殘而不醜,從正面、左面、右面看,你會找到喜、怒、哀、樂等多種感覺…。另外,那邊還有五百羅漢,大家不妨去找找看,也許能發現酷似自己的‘光輝形象’。" 風趣的話,逗得遊客樂此不疲,游興頓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