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古代人們送信的方法有哪些

古代人們送信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5-02-25 01:26:44

1. 古代怎麼送信

古代通訊不便,送信方式也有很多。一、用信鴿傳信二、快馬加鞭,人送信三、煙火發送信號。

2. 古代怎樣送信

1、較早的是用烽火傳消息,利用多煙可燃物產生煙霧,使遠處的人看見,謂之「狼煙」,一般是報敵情或災情用;
2、驛遞,類似於現在的快遞,只不過使用的工具不同,送信者騎快馬,利用朝廷建立的驛站,一站一站接力傳送到目的地,遇到緊急公文摺子,常常把馬累倒,這時會換馬不換人,保證消息較快送到收信人那裡;
3、民間送信還有一種方式是信客,信客一般都是由十里八鄉中的有信用有見識的男子擔任,他們一般在固定的省份、沿著固定的路線雲游,到各處的家鄉會館,為鄉親們收寄來往信件,有時是口信,信客很辛苦,收入也很少,他們是受大家信任的人。

3. 古人傳遞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1、飛禽傳書

飛鴿傳書或鴻雁傳書,將信件系在鴿子的腳上,然後傳遞給要傳遞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聰明的人利用鴿子會飛、飛得比較快、會辨認方向等多方面優點,馴化了鴿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來講,鳥類本身會認識回家的路,就像倦鳥歸巢一樣。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蘇武牧羊」的故事: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卻被匈奴囚禁在北海無人區牧羊。後來兩國和好,漢朝使節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於謊稱蘇武已經死了。

蘇武的副使想出一計,讓使節對單於講:「漢朝天子打獵時,射到一隻大雁,雁腿上的信里寫著蘇武沒死……」單於只好把蘇武放回國。

此後,雁作為傳遞書信的使者常常出現在詩文中。「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甚至還用竹木製成雁的形狀當做信封,中間夾著書信。也有的製成魚的形狀,並用「魚素」、「雙鯉」等代稱書信。

2、烽火狼煙

烽火狼煙本是古代中國邊境的士兵為了及時的傳遞敵人來犯的信息,在烽火台上點燃「燃料」,點燃時的煙很大,可以從很遠處看到,就這樣,烽火台一個接一個的點下去,敵人來犯的消息就被很快的傳遞出去。

狼煙是兩千年來讓華夏人民望煙喪膽的,又有「烽火戲諸侯」、「狼煙四起」的成語典故。

3、驛馬郵遞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制訂了詳細的「郵政管理辦法」:竹簡怎麼捆紮、怎麼加封泥蓋印保密、怎麼為郵驛人馬供應糧草等都有明文規定。漢代還在這個基礎上,規定每五里設置一郵,每十里設置一亭,每三十里設置一驛。

驛,就是驛站,是古代專供傳遞政府文書的人中途換馬或休息、住宿的地方。有專人管理,並飼養驛馬。宋代戰爭頻繁,軍事緊急文件很多,送信的人改由士兵擔任,並出現了「急遞鋪」,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加急程度。

送金牌文件的,一晝夜要連續跑五百里。每到一處驛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送。急遞的驛馬脖子上系有銅鈴,白天響鈴,晚上舉火把,撞死人概不負責。

4、點孔明燈

孔明燈又叫天燈,俗稱許願燈,在古代多做軍事用途。孔明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諸葛亮)發明的。當年,諸葛亮被司馬懿圍困在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他算準風向,製成會飄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書信,後來果然順利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

5、竹筒順水而下

隋文帝年間南方叛亂,史萬歲孤軍深入剿匪,那時沒有快遞公司,只好把戰報放進竹筒里順水而下。據說「郵筒」就是這么來的,當然這有些牽強附會。

此外,還有風箏傳書、雞毛信等多種手段。而一般老百姓使用最多的是託人捎帶信件。「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那散發著墨香的熟悉的字跡中間,流露的是難以言表的「親情」。親,你有多久沒給親友寫信了?

閱讀全文

與古代人們送信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有哪幾類 瀏覽:675
通用繩拉力帶鍛煉方法圖解 瀏覽:278
貼牆馬桶安裝方法 瀏覽:981
泰迪發情快速解決方法 瀏覽:275
常見的收集數據的方法有哪些多選題 瀏覽:949
快速疊床單的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54
v7面霜使用方法 瀏覽:651
綜合測評的計算方法是以下哪種 瀏覽:447
分析哲學和現象學方法 瀏覽:463
給爺爺拜年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9
大麗花分株養殖方法步驟視頻 瀏覽:770
腸外營養最好輸注方法是什麼 瀏覽:83
岩豆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331
風干桂魚食用方法 瀏覽:306
兒童頭疼有什麼方法 瀏覽:322
2016增值稅計算方法 瀏覽:708
牡蠣粉食用方法 瀏覽:912
陽台毛瓜種植方法 瀏覽:52
什麼算命方法最准確的 瀏覽:218
石灰砂漿抹灰的正確方法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