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舞檯布景有哪些表現方法

舞檯布景有哪些表現方法

發布時間:2025-02-09 14:56:55

1. 舞檯布景藝術的布景

1. 在古希臘戲劇中,換裝建築上的門和劇場兩邊的觀眾出入口已具有指示事件發生地點的作用。古代戲劇中也出現過立體布景如山石、祭台等,這就把繪畫引進了劇場。古羅馬劇場開始出現了大幕。羅馬建築家維特魯威在他的《建築十書》中提到古希臘和羅馬劇場的演出台上出現過「三稜柱景」和分類布景。中世紀歐洲戲劇的布景中「同台(場)多景」的原則具有代表性,所謂「同台(場)多景」,是指在一次演出中把劇情所需要的若干行動地點(稱為布景點),如天堂、地獄以及人間的教堂、海洋、耶穌誕生地、磔刑十字架等等,在一個演出場所同時布置出來,使之「同台(場)」並置。中世紀的演出中還常運用機關裝置、魔術變幻等特技效果,其中天堂和地獄是最吸引觀眾的地方。
2. 15~16世紀初,在義大利出現了布景藝術的新變化,突出標志是焦點透視法則和多種造型手段在舞台上的綜合應用。最虛悔哪早研究焦點透視法並用於布景的是畫家和建築家伯拉孟特,最早付諸舞台實踐的是佩·烏金諾和鮑·佩魯齊。建築家賽利奧在舞台上實踐了古羅馬建築家維特魯威記述的分類布景:演悲劇用的宮殿廟宇、演喜劇用的市井住宅和演牧歌劇(田園詩劇)用的山林幽谷。當時的一些大藝術家如達·芬奇、拉斐爾等都參加過演出設計工作。16世紀末至17世紀歐洲布景藝術的發展與宮廷歌劇和舞劇有著密切聯系。演出的神話題材和對豪華富麗場面的追求,促進了舞台技術和舞台機械的發展。古代的三稜柱景被借鑒來解決換景問題。透視法在舞台上進一步應用並同舞台技術結合,產生了新的布景樣式──側片布景體系。這種布景體系的特點是在邊片、薝幕、背幕上面畫出各種不同的形象,組成樹拱、建築群或帶天花板的室內景物等。這種布景體系的發明者是義大利布景師阿列奧蒂,使其進一步得到完善的是許多義大利的建築家及布景師,其中最著名的是差碼劇場建築家、布景師、舞台機械師托列利·德·法諾。他善用舞台機械變換布景花樣,有「舞台魔術師」之稱。1618~1619年為適應側片布景體系在帕爾馬出現了第一座永久性鏡框舞台。義大利的布景體系,在歐洲得到廣泛傳播。它的傳播者在英國是I.瓊斯,在西班牙是義大利人科斯莫·洛蒂,在德國是J.費登巴哈,在維也納是義大利人布爾納契尼,在法國是義大利布景家托列利和維加拉尼等。16世紀,正當義大利布景體系形成和發展的時期,在民間演出的基礎上,西班牙出現了旅館劇場,英國出現了大眾劇場(俗稱伊麗莎白時代劇場)的演出。這種演出不用或很少使用布景,而利用劇場和舞台空間結構幫助演員表演。17世紀,隨著君主集權制度在法國的確立,出現了古典主義的戲劇創作原則,其布景特徵是類型化,只一般表現「宮殿」、「房間」等環境,在同一布景里可演出任何悲前雀劇(在宮殿中)或喜劇(在房舍中),因此被稱為值班布景。
3. 歌劇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對布景藝術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時在歐洲出現了不少布景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是義大利的比比耶那家族,祖孫四代都從事舞台美術工作。他們把成角透視的技術引進到布景藝術中,成功地表現了巴羅克式建築的復雜形象,把繪畫布景的技術推向了新的高度。18世紀上半葉,盛行「值班布景」。18世紀下半葉巴黎、倫敦先後廢除了觀眾坐在舞台上看戲的習俗,為布景藝術的進一步發展掃清了場地。布景沿著更接近生活、更具民族性和歷史具體性的方向發展。巴羅克和洛可可風格在布景中的影響逐漸得到克服。隨著嚴肅體裁戲劇的發展,適應在舞台上表演生活的要求,18世紀末在布景中出現了三面牆形式的室內景。這一時期有影響的舞台美術家有長期在英國工作的法籍畫家羅特堡、英國布景師威廉·卡朋等人。18世紀,亞洲各國戲劇演出的共同特點是注重對舞台空間的運用,例如在日本出現了歌舞伎專用的劇場和舞台。舞台前部很大,伸展到觀眾席中,舞台同觀眾廳之間設有「花道」,舞台後方備有可以活動的天幕。歌舞伎的演出有時也使用說明性的立體布景如房牆、庭院等。用手工操縱的轉台,是1756年在日本的演出中最早使用的。其時,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的戲劇演出也很少用布景,造型處理只限於面具、臉譜、化妝和服裝等項。
4. 18世紀末興起的考古寫實之風,在19世紀上半葉得以繼續。1823年科文加登劇場演出《約翰王》時,法裔布景師普郎什在布景和服裝方面表現了對歷史真實的追求。30年代浪漫主義戲劇開始在舞台上佔主導地位。它重視行動發生的地點,把它看作「無言角色」、事件的見證。浪漫主義劇作家則在劇本中對環境要求寫下大量提示,並親自參與劇本的排演工作,有時甚至親手畫出設計圖來說明自己的意圖。當時一些著名畫家還曾被吸引到劇場里參加演出設計工作。在他們的創作中出現了結構復雜的寫實景和華麗的服裝。在歷史題材劇本的布景形象處理中,繼續著對考古真實的追求。為滿足成批生產「值班布景」的需要,19世紀下半葉,一些跨國供應布景的工場應運而生。這些批量生產的布景體積笨重,牢固耐用,講究製作工藝,但風格極不統一。1866年德國邁寧根劇團成立,它將布景藝術納入演出構思之中,特點是布景具有歷史的准確性。70年代末,E.左拉把自然主義理論擴及到戲劇領域,要求藉助布景「准確地再現社會環境」。在舞台實踐中體現這一理論的有法國導演A.安托萬、德國導演O.布拉姆、美國導演大衛·貝拉斯柯等。自然主義布景促進了舞台技術的發展,提高了寫實布景的表現力,並且以真實的面貌和19世紀商業性的無個性布景、廉價的浪漫主義情調布景、聳人聽聞的特技布景劃清了界限。19世紀末,俄羅斯一批名畫家如В.Д.波列諾夫、瓦斯涅佐夫兄弟等,被吸引到劇院中來工作,從而形成了俄羅斯布景畫派。他們把繪畫的構圖方法帶進了布景,確定了布景設計應形象、完整地揭示戲劇內容的原則。19世紀末20世紀初,莫斯科藝術劇院進行布景革新,強調對演出總體形象的構思,使每場戲的布景都與導演構思相適應,確定了現實主義舞台設計與導演尋找共同形象語言的任務,造就了「造型導演」式的舞台美術家。В.А.西莫夫被稱為這種「新型舞台美術家的先軀」。同時,在皇家劇院工作的俄羅斯布景家К.А.科羅文和 А.Я戈洛文使官方舞台上的布景藝術發生了根本變化。伴隨布景藝術的發展,舞台技術得到了相應的發展。19世紀初出現了卷軸畫景,利用薄紗前後兩面呈現透明形象的繪景方法,開始在舞台上流行起來。這種技術方法是伴隨著燈光的革新而出現的。1896年,拉烏台什列格爾在慕尼黑「公使」劇場演出中首先使用了機械轉台。演出技術的日趨復雜導致在戲的幕間休息時頻繁地啟閉大幕。19世紀還出現了恢復莎士比亞戲劇原貌、不用布景演出的實驗。卡爾·因默曼於1840年建造了杜塞爾多夫劇場,1843年按照莎士比亞風格演出了《仲夏夜之夢》。1879年英國斯特拉特福莎士比亞紀念劇場建立。1889年德國慕尼黑建造了莎士比亞舞台。19世紀末,象徵主義戲劇在法國出現。象徵主義畫家如法國的德加、挪威的蒙克等都為戲劇演出進行過美術設計。象徵主義思潮對20世紀初的演出活動影響頗大。
5. 20世紀初戲劇演出形式的多樣化使布景藝術有了相應的發展。瑞士A.阿庇亞、英國戈登·格雷、波蘭S.韋斯皮揚斯基的理論和創作活動,對這一時期布景藝術的發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們反對演劇中的自然主義、反對舞台平面畫景,提出演出形象要單純、概括,主張藉助抽象的中性布景形象(由立方體、條屏、平台、台階等構成的抽象的面和積),在燈光的渲染下創造出無窮變化,以表現想像中的「未來世界」。在對待演員的態度上,阿庇亞和韋斯皮揚斯基主張突出演員,格雷則主張導演獨裁,提出過以「超級傀儡」取代演員的主張。他們的理論和實踐,一方面

閱讀全文

與舞檯布景有哪些表現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hiv抗體檢測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51
摩托真空胎安裝方法 瀏覽:591
有什麼方法比較快入眠 瀏覽:416
研究一般課題的科學方法 瀏覽:454
女生自助購物正確方法 瀏覽:155
急性鼻炎咽喉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927
大金過橋檢測方法 瀏覽:756
碳酸鈉和硫酸銨鑒別方法 瀏覽:209
如何區分家長類型和溝通方法 瀏覽:588
秦艽的種植方法 瀏覽:325
你會用簡便方法計算53 瀏覽:338
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什麼 瀏覽:115
風寒濕痹阻證最快的治療方法 瀏覽:464
小哥哥鍛煉方法 瀏覽:786
樁基本功訓練方法 瀏覽:551
任務驅動實驗教學方法 瀏覽:926
手工捆紮方法最常用的 瀏覽:618
紀律如何整頓有什麼方法 瀏覽:398
照片電子檔案手機製作方法 瀏覽:818
腦腔梗治療新方法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