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擰緊螺絲
怎樣擰緊螺絲螺紋
創固組合螺釘
2017-01-27 3793人看過
選擇螺紋連接的擰緊方法,應該在充分了解各種擰緊方法特性的基礎上,按照設計對初始預緊力離散程度的要求、預緊力的大小、使用條件等因素來合理選擇擰緊方法。其中對初始預緊力離散程度的要求,通常用緊固系數(Q)來表示,一般也稱之初始預緊力離散度。雖然擰緊工具以及精度的不同,所對應的初始預緊力離散度也是不同的,但是,由於擰緊方法的不同,在擰緊時對應的初始預緊力離散度更是不同的,因此,緊固系數是選擇螺紋擰緊方法的一個重要條件。
工具/原料
螺絲,螺絲螺紋。
步驟/方法
1/3 分步閱讀
扭矩法
扭矩法就是利用扭矩與預緊力的線性關系在彈性區進行緊固控制的一種方法。該方法在擰緊時,只對一個確定的緊固扭矩進行控制,因此,因為該方法操作簡便,是一種一般常規的擰緊方法。但是,由於緊固扭矩的90%左右作用於螺紋摩擦和支承面摩擦的消耗,真正作用在軸向預緊力方面僅10%左右,初始預緊力的離散度是隨著擰緊過程中摩擦等因素的控製程度而變化的,因而該擰緊方法的離散度較大,適合一般零件的緊固,不適合重要的、關鍵的零件的連接。
2/3
轉角法
轉角法就是在擰緊時將螺栓於螺母相對轉動一個角度,稱之為緊固轉角,把一個確定的緊固轉角作為指標來對初始預緊力進行控制的一種方法。該擰緊方法可在彈性區和塑性區使用。從標准圖3「緊固轉角和預緊力的關系圖」中還可以看出,Q-F曲線斜率急劇變化時,隨著緊固轉角的設定誤差,預緊力的離散度也會變大。因此,在被連接件和螺栓的剛性較高的場合,對彈性區的緊固是不利的;對塑性區的緊固時,初始預緊力的離散度主要取決於螺栓的屈服點,而轉角誤差對其影響不大,故該緊固方法具有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螺栓強度的優點(即可獲得較高的預緊力)。
3/3
扭矩斜率法
扭矩斜率法是以Q-F曲線中的扭矩斜率值的變化作為指標對初始預緊力進行控制的一種方法。該擰緊方法通常把螺栓的屈服緊固軸力作為控制初始預緊力的目標值。該擰緊方法一般在螺栓初始預緊力離散度要求較小並且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螺栓強度的情況下使用。但是由於該擰緊方法對初始預緊力的控制與塑性區的轉角法基本相同,所以,需要對螺栓的屈服點進行嚴格的控制。該擰緊方法與塑性區的轉角法相比,螺栓的塑性即反復使用等方面出現的問題較少,有一定的優勢
『貳』 結構力學,用簡便方法求圖示桁架結構指定桿件軸力
圖3線判斷0桿,先得到支反力都是F,方向向上;
從中間豎向截開構件,根據受力平衡易得中間斜桿為0桿,此外該圖無0桿,並根據鉸接點彎矩為0得到上下水平桿軸力皆為F/3,上桿受壓,下桿受拉,所以下側左右桿皆受壓,數值同為F/3;
從左側帶a桿豎向截取,取截取構件的左側,再根據鉸接點彎矩為0 ,得到a桿軸力為√2/6F,受拉,同理易得b桿軸力為√5/15F,受拉。
圖4先判斷基本和附屬部分,整個構件左側都是附屬部分,右側為基本部分;先計算附屬部分,很簡單,計算得最左側支反力為F,方向向上,再根據彎矩平衡或者鉸接點彎矩為0,得到a桿軸力為F,受壓;再計算基礎部分,得到所有支反力都是F,方向向上,接下來豎向截取截取到b桿就OK了,直接得到b桿為0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