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設備潤滑管理有哪些基本方法
設備潤滑管理的基本方法:
1、設備潤滑的「五定」和油品的「三級」過濾
設備潤滑「五定」是:
(1)定點根據設備技術規范或圖紙指定的潤滑部位進行注油、補油和換油。
(2)定質按設備說明書或潤滑圖表中規定的油品對設備進行潤滑,並保證油品質量。
(3)定量按規定的數量對各潤滑部位注油。
(4)定人每台設備的潤滑都要有專人負責。
(5)定時定時間加油,定期補油,定期換油。
設備換油期的長短不應簡單地規定,應參考設備出廠說明書並結合實際使用情況來確定。
油品「三級」過濾:
潤滑油品從進庫到加註到潤滑部位上,一般要經過幾次容器的倒換、存儲和搬運。為保證油品的清潔,要求從大桶到油庫貯槽,從貯槽到油壺,從油壺到設備之間要進行三次過濾。三次過濾網的密度要逐次加密,故稱為「三級」過濾。「三級」過濾所用濾網要符合下述規定:
(1)大桶到貯油槽(箱)之間為40—60目;
(2)貯油槽(箱)到加油壺之間為80目;
(3)加油壺到設備之間為100目。
2、編制潤滑技術檔案
(1)設備潤滑圖表標明設備潤滑部位、油品牌號、加油量及時間間隔。
(2)潤滑記錄卡註明設備名稱、加油部位、油品牌號,加(換)油日期等。
(3)根據裝置內設備的具體情況制訂合理的設備清洗,換油計劃。該計劃一般應盡量與設備檢修計劃相吻合。
3、設備潤滑狀態管理
(1)設備潤滑狀態檢查設備潤滑狀態檢查是巡檢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注意設備潤滑系統的工作狀況,如供油壓力,回油流量,油杯或油桶液面,油路是否暢通及油質情況等。對設備潤滑裝置或潤滑系統部件缺損或故障要及時補充或更換。
(2)定期對主要運轉設備的潤滑油進行常規分析,進行鐵譜或光譜分析,檢查潤滑油中的雜質、金屬微粒等,了解設備的潤滑狀態和磨損情況,常規分析是狀態監測的重要方法之一。
4、裝置潤滑油品計劃管理
(1)潤滑油品計劃每年應根據裝置潤滑油的使用和消耗情況編制年、季度用油計劃。
(2)油料存放與檢驗油品進入裝置,必須進行分析化驗,確認合格後方可使用。油庫內油品需分類貯存,定期抽檢。
(3)油品選配與代用一般機械設備說明書都規定或推薦使用潤滑油(脂)的種類、牌號及有關規格指標。選配和代用油品的依據是設備出廠說明書,據此查找相似的油品和牌號。重要設備潤滑油的選配與代用必須慎重。要根據設備的工作條件如轉速、軸承載荷、工作溫度、潤滑方式、環境狀況等,提出專業性報告,必要時要經有關技術機構進行代用油的試驗,方可進入試用階段。在試用代用油(脂)期間要嚴格加強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測,定期取樣進行油質分析,及時檢查,試用效果良好的,可由主管部門備案正式作為代用油。
設備潤滑管理是指對企業設備的潤滑工作,進行全面合理的組織和監督,按技術規范的要求,實現設備的合理潤滑和節約用油,使設備正常安全的運行。潤滑管理貫穿於設備的全壽命周期,它是一項系統工程,首先需要領導的關注,建立健全企業的組織和制度予以保證。其具體內容包括物質管理和技術管理兩個方面:物質管理是指潤滑劑的采購、運輸、庫存、發放和廢油處置等方面的工作;技術管理是指潤滑劑的選用、維護、分析檢測、潤滑故障的分析處理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