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母豬關節炎怎麼治療
對於關節炎的病症有好幾種,在治療上有各個症狀的不同治法。 一、關節風痹痛 症狀:關節風痹痛主要是風邪侵犯經絡而引起的肌肉硬、關節疼痛、遊走不定、步行雙腳夾行不定、睡卧不安、不思飲食、身體消瘦快等現象。 檢查豬身方法:1、查豬體溫的高低;2、查看關節腫處是否有關節積水或打結,結關節瘡,或嚴重性關節頑固性的筋絡收縮不寬等。 用葯:1、以每50公斤重計算,注射雙氯滅痛8毫升+B12 4毫升+地塞米松4毫升。混注,以肌深注射為宜。一天2次,喂料後注。(如有肝腎不全者慎用此葯,以每天飽後注一次以上葯液,再多注風濕寧以每50公斤體重注10毫升,一般此症連注4—5天即愈) 2、如有頑固性筋絡不寬者,可配中葯灌服法。虎杖20克、寬筋藤150克、秦艽250克、碎骨補50克、川烏20克、威靈仙30克、千斤拔30克、烏頭25克、獨活20克、姜活20克、絲瓜殼15克、當歸50克,中葯可作內服外洗法。 二、風濕痹痛 症狀:此症主要濕邪侵犯筋絡,阻滯氣血的運行,引起全身疼痛,或有局部被濕邪侵犯的地方都出現有痛的麻木感。此症痛有定位,關節腫脹酸痛,也有不明顯的腫脹痛。 檢查豬身方法:1、查豬體溫的高低;2、手按豬身何處有麻木痛感;3、大便是否秘硬。如果體溫高、有麻感痛、便秘者多屬熱症,治療中應先降溫,後治本症。 治療方法:降溫法,以每50公斤注10毫升安痛定+160萬單位青黴素耳肌注。降溫後再注,以每50公斤注風濕寧10毫升,中午注,早晚飽注雙氯滅痛+B12 +地塞米松4毫升,混注。 三、寒濕痹痛 症狀:此症主要寒邪侵犯筋絡,也可說傷絡引起關節疼痛,痛有固定位,關節腫大,它的痛症最容易引起真寒假熱的體溫,得熱時易減輕,一遇寒冷季節疼痛加劇等現象。 檢查豬體溫法:1、體溫的高低(一般此症早涼晚熱,症狀屬正常);2、大便是否軟爛酸臭,如有則屬大腸受濕症,在治療中先治好大腸濕,以每50公斤體重注硫酸黃連素10毫升,後治關節炎。 關節炎治療法:以每50公斤注雙氯滅痛8毫升+B12 4毫升+地塞米松4毫升,早晚飽後肌注,一天兩次,另外在中午注維丁膠性鈣以每50公斤10毫升+B12 10毫升混注,耳肌注。 四、關節軟痹痛 症狀:此症不分寒、熱、風等都出現關節軟痹症,在鑒別此症時看關節是否腫脹,是否固定或遊走性,如發現關節處腫脹部位軟如棉,手按指印難起,此症一般疼痛利害,豬消瘦快,屈伸困難,不思飲食,有高燒發冷,也有腫處肌肉和神經性收縮等。 治療方法:以每100公斤注醋酸氫化可的松5毫升,每天3次,關腔注射,(關腔注法,一定要對獸醫工作熟練,穴位準確。如肌肉和神經性收縮者可另注肌苷以每50公斤10毫升+B12 10毫升,耳肌注,一天2次。如有發燒者可先作降溫再注射。
❷ 豬四肢無力站不起來用什麼葯醫治
豬四肢無力站不起來有以下幾點原因及醫治方法:
1、體內鈣磷比例失調
由於豬體內鈣磷比例失調造成的四肢無力站不起來,需要補鈣補磷同時補充維生素。
2、腦炎的疾病
腦炎型鏈球菌、豬副傷寒、副豬是細菌性疾病,會有典型的神經症狀,可用甘露醇降低大腦內壓,前期用頭孢加磺胺治療效果較好。
2、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引起的關節炎
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豬丹毒、口蹄疫都會引起豬站立時疼痛導致豬不敢站,表現為患處腫脹、發熱,可以通過穿刺來判斷。
一般情況下,膿液是鏈球菌黃色水狀是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豬丹毒對抗生素敏感用葯效果快。
預防生豬疾病的方法:
1、嚴格檢疫程序,保證引進生豬的安全。
在引進生豬以後,必須對其進行徹底的消毒;
在隔離飼喂45天後,確保其不存在疫病才可混群飼喂。
2、改善飼喂管理。
為生豬飼喂優質飼料,不得飼喂霉變或者冷凍的飼料;
保證為豬群提供清潔衛生的飲水;嚴禁泔水喂豬。
3、加強飼養管理。
及時清理糞尿以及其他污染物;嚴格進行消毒管理;
實施門禁制度,對養殖場至少每周進行1次消毒;
在豬病流行期間,最好每天消1次。
4、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
嚴格按照免疫程序對生豬進行免疫接種。
5、確保病死豬的生物安全處理。
對發病豬進行隔離治療,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
以上內容參考:嘉峪關市農業農村局—怎樣預防生豬疾病
以上內容參考:農村大眾報—豬站不起來的三種情況
❸ 常見豬病防治
想讓您的豬快速出欄日長5斤就用河南寶林生物科技旗下的肥88
國內做這一類的比較多,建議選擇一些可靠的,資質齊全的!現在我廠里用的是河南寶林生物科技旗下的肥88,裡面的東西含的是多種名貴中葯。用的效果比較明顯。
肥88主要成分: 丁酸梭菌 地衣芽孢桿菌 維生素E 維生素A 維生素B6 山楂粉 陳皮 麥芽 神曲 釀酒酵母
肥88功能主治:
1 維護腸道健康,分解飼料中的蛋白質,促進腸道營養吸收
2 ,降低料肉比例,提高養殖效益
3 補充多種維生素,減少維生素缺乏症的發生
4 減少豬舍糞臭和氨氣味,改善飼養環境
5 本品綠色天然,安全高效
豬場必備葯:
消炎:頭孢 青黴素 阿莫西林 磺胺類
退燒:柴胡 雙黃連 安乃近 板藍根 安痛定 卡巴匹林鈣 咳喘:鹽酸林可黴素 硫酸卡納黴素 氟苯尼考
止瀉:恩諾沙星 慶大黴素 硫酸新黴素 肺炎:泰樂菌素 泰妙菌素 替米考星
豬病診斷: 什麼豬、體重、發病數、體溫、精神狀態、採食量、活動狀態、皮膚顏色、糞便、呼吸道症狀
豬病兩大類:細菌(大部分)+病毒
其他類很少 先按著細菌治療: 如發燒 沒有其他症狀,就精神不好 (首先頭孢或者林可黴素)配上退燒的 39.5-40頭孢加上板藍根或者雙黃連、柴胡 40.5以上頭孢+氨基比林或者安痛定(對乙醯氨基酚)、氟尼辛葡甲胺
豬場必備常用的葯品:
1、腹瀉 注射液:乙醯甲喹+長效土黴素+恩諾沙星+慶大黴素+楊樹花+穿心蓮
腹瀉 飼料添加劑:乙醯甲喹+阿莫西林+留栓粘桿菌+白頭翁散
2、呼吸道 注射液+添加劑: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泰樂菌素+林可黴素+卡那黴素 (懷孕母豬不能用氟苯尼考,可以用林可黴素)
3、防非消毒葯品:燒鹼+過硫酸氫鉀+戊二醇
4、退燒高燒:氨基比林+安乃近+頭孢 低燒:柴胡+板藍根+雙黃連
5、升溫葯:樟腦+肌苷+腎上腺素
6、抗應激:注射:地塞米松+腎上腺素 伴料:多維+電解質
7、抗休克 :腎上腺素
8、止血葯內用:安絡血 維生素k3 外用:止血敏(注射)
9、腳疼:萘普生注射液 安痛定注射液
10、開胃:維生素B 黃泥巴 地瓜葉 紅糖
11、胃酸:小蘇打喂 西咪替丁注射液
12、腦炎:華南嘧啶那 頭孢噻呋
13、皮膚病:雙甲脒溶液注射液+醋精 紅黴素軟膏等
14、體內驅蟲:芬苯達唑 阿苯達唑 伊維菌素
腿疼:
1、外傷或者缺鈣:(補充維生素和葡萄糖酸鈣)(或者電解多維+魚肝油)
2、口蹄疫:豬突然就站不起來了,豬蹄有水泡發白爛斑等,水泡爛了會流血,同時發燒 部分豬口腔、乳頭也有同樣症狀,豬場出現了需要全群打針,口蹄疫雙價疫苗。 建議不要打針,容易引發心肌炎,直接死掉!嚴重的不吃料的。用氨基比林+頭孢打針 發病的治療:阿莫西林+卡巴匹林鈣+黃連解毒散伴料(口蹄安康128元/1kg 伴料800斤)
3、鏈球菌關節炎:關節腫大 有軟有硬,軟的會有膿,需要排膿然後碘伏消毒 個體:林可黴素+頭孢噻呋鈉(嚴重的可加上地塞米松)再配合磺胺嘧啶鈉 一天一次 3天 群體:阿莫西林+替米考星+多維伴料
4、副豬:小豬斷奶後越來越瘦,肚子越來越大 發燒 咳喘 腹式呼吸等! 食慾不振、體溫升高、關節腫大(整條腿腫大,也有可能腿不腫但是站不起來),最明顯的是呼吸困難,腹腔 胸腔 關節 裡面是黃色積液 滲出物
特別疼 豬腿會發抖
治療:氟苯尼考或者頭孢混懸液打針
預防:飼料里添加 替米考星+多西環素+維生素 預防 如果伴有喘的症狀 需要配合其他葯物;繼發性的病,都是有其他病存在的,好好檢查有沒有其他的病
5、豬裂蹄病 裂蹄病是豬的主要蹄部疾病之一,以蹄裂、局部疼痛、卧地少動為主要特徵,發病率在4%~5%,輕則影響豬只進食,重則被淘汰。本病發病時間主要集中在10月~12月和次年1月,以12月最為嚴重。
主要症狀:豬只主要發生蹄裂,同時伴有局部疼痛,起卧不便,並因卧地少動可繼發肌肉風濕;發病期較長者可磨破皮膚,容易形成局部膿腫。輕者影響配種或孕期正常活動,重者可因漸進性消瘦而被淘汰或死亡。
發病原因:秋後至初冬天氣由暖轉涼,為了適應環境變化,豬體表毛細血管收縮,導致正常脂類物質分泌減少,豬蹄殼薄嫩,加上粗糙地面等碰撞摩擦,因而造成蹄殼出現裂縫。 鑒別論斷:主要是注意與豬口蹄疫的鑒別論斷。豬口蹄疫也以秋冬季節多發,嚴重的病例也出現病肢不願走動、卧地不起等與裂蹄病相似的症狀。但不同的是,口蹄疫以蹄部發生水泡和糜爛為特徵,同時病豬發高燒,有全身症狀,而且傳染速度快,而裂蹄病是單純蹄裂,不發燒,沒有綜合症狀,因此與口蹄疫很好區別。因此,必須對兩病進行嚴格區分,防止因誤診誤治,給養殖戶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❹ 這豬皮膚病怎麼治
偏方治大病喲!
1、皮膚瘙癢:鮮韭菜與淘米水,按一比10重量配好,先泡兩小時再一起燒開,去韭菜用水洗癢處或洗澡,一次見效,洗後勿用清水過身,一日一次,連洗3天可愈。
2、牛皮癬、頭癬、頑癬:豬膽一個,刺破,將膽汁放在小碗內,加入明礬(如黃豆大),待溶化後用膽汁搽患處,每日2次,連用7天。此方治療多年皮癬、頑癬效果神奇。
3、各種皮炎:生雞蛋一隻,將整蛋放陳醋內泡7天。再取出蛋打破用蛋清塗患處,每日2--3次,7天可愈。忌酒、辣物。
4、疥瘡、惡瘡、無名瘡:白雞毛一把燒成灰,用芝麻油調成糊狀,每日塗患外2--3次,連用5--7天,效果極佳。
5、濕疹:樟腦丸一個,放半斤陳醋內浸3天後,用醋搽患處,一日3次,至治癒。特效。
6、蛇膽瘡:用旱煙油一小團(或抽過的香煙過濾嘴3個),用適量水調勻,塗患處,每日3次,連用3~5天痊癒。
7、汗斑癬:獨頭蒜(或小蒜頭)搗爛,用紗布包好,蘸陳醋擦患處(擦至局部發熱伴輕微刺痛),一日三次,用5~7天。
8、扁平疣:每次用馬齒莧*20克(鮮品40克),板藍根*15克,煎湯一碗內服,並留少量外塗,一日二次,連用10天。可除疣。
9、白癜風:取露水(最好用韭菜葉上露水)一斤,加入蛇殼*5克,裝入瓶內,埋地下過半月後取出,用水塗患處,一日三次,連用1--2月。同時可用馬齒莧*30--60克,煎湯一碗內服,一日二次。
10、風疹塊、痱子:鮮韭菜汁加適量明礬,每天塗患處,並擦至皮膚發紅、發熱,一日三次,2--3天即愈。
11、腳氣、手氣:陳醋一斤,加入去皮大蒜頭一兩,明礬1錢,泡3天後用醋浸手、腳,一次5分鍾,浸後可以洗去,一日一次,連用10天,不會再發。
12、手、足多汗:明礬*5錢,熱水2斤,一起溶化浸手腳,一次10分鍾,浸後站其自然晾乾,一日一次,5天後手腳汗正常。
13、手足開裂(皸裂、粗糙):生羊油或豬油一兩,加蜂蜜或白糖3錢,搗勻搽手腳,一日2--3次,一般7天可愈。再搽幾天以後不復發。
14、凍瘡未破:尖頭辣椒10個,生薑半兩,白酒半斤,一起放入瓶內浸3天後,在凍瘡初起,皮膚紅腫發癢時搽患處,一日5次,有特效。連用十天至半月痊癒除根,不再復發。
15、凍瘡已破:陳舊棉花(越陳舊越好),燒成灰,用麻油調勻搽患處,一日三次,搽好為止,不發。
16、鵝掌風、灰指甲:陳醋1斤,加入去皮大蒜頭一兩,香煙絲(十支),泡二日後用醋浸手,一次10分鍾,一日二次,浸後可用清水洗凈,連用10日有特效。(此方最好在大伏天使用)
17、疔、癤、癰(無名腫痛、搭背):生土豆搗爛,塗患處,用布包好,日換一次,一般5天內可愈。
18、雞眼、瘊子:先用快刀將患處外部老皮削去。再塗上清涼油,用香煙火熏烤,至疼時稍堅持後拿掉煙火,一日二次,連用10天,半月後可脫落不發。
19、燙傷:活蚯蚓適量,加白糖少許化成水,塗傷處,一日三次,連用數日有清涼止痛,生肌功能,並不會留下疤痕,特效。
20、流火、丹毒(多患於下肢、皮膚紅、腫、熱、痛並伴有寒戰、高熱、頭痛):鮮冬瓜皮一次一兩,燒一碗湯內服並外搽,一日兩次,連用5天可消腫止痛、清熱解毒。
21、蚊蟲咬傷(紅腫、癢):可選用大蒜頭、生薑擦,或用醋、牙膏、鹽水、香煙灰加入人的口水調勻塗,均可立即見效止癢,解毒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