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除了每天要和學生打交道外,
還得跟家長保持聯系。
和家長打交道是一門藝術,常常讓很多教師,特別是初職教師,感到手足無措。
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與家長保持有效溝通呢?
明確和家長溝通的目的
教師和家長之間存在的時空差,使得雙方的溝通變得不那麼容易和高效,這就決定了教師在和家長溝通時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如果目的不明確,很容易就被學生誤解為老師是在告狀,效果會適得其反。那麼,和家長溝通的目的是什麼呢?
01
全面了解學生,多元評價學生
每個人都是多面的、立體的,而我們只能看到學生在學校里的表現,並不了解學生在家裡的表現。聯系家長不只是為了反映學生的問題,還是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學生。
這樣,我們對學生的認識和評價就是多元的,在做教學和教育工作時便可以更有針對性。當我們所說的跟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和切身利益相關時,我們的觀點就更容易被他們接納。
教師從家長處至少可以獲得以下信息:
1. 孩子眼中的學校是怎樣的。
2. 孩子眼中的班級是怎樣的。
3. 孩子的喜好是什麼。
4.孩子的優缺點是什麼。
5. 孩子何時覺得有成就感,何時會有受挫感。
6. 孩子口中的朋友。
7. 對孩子影響比較大的人。
8. 孩子在學校之外的活動情況。
02
交流學習進度,促成多方合作
我們不提倡通過家長向學生傳話,也不提倡告知所有學生家長本學科的教學進度,因為如此一來,會大大加重教師和家長的負擔。
但個別自製力差的學生需要教師和家長的雙重監督,所以,教師就有必要和其家長交流近期的教學進度和作業布置情況,以便讓家長做到心中有數,從而可以更有針對性地督促學生。
03
交流學生近況,促進學生成長
學生也是一直在變化的,我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去看他們,因此,和家長溝通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交流學生的近況:
「
是有進步還是退步了?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效率如何?心情如何?有無好習慣養成
這些都可以是我們和家長溝通時的切入點。
網頁鏈接
5.要解決問題,而非僅僅提出問題
您認為下面哪種溝通方式能真正解決學生的問題?
①您家孩子最近作業落實情況不太好,跟孩子談了,他說最近做作業經常到晚上十二點,我想一定是因為孩子的學習效率比較低,所以提醒您注意孩子的學習效率。
②您家孩子最近作業落實情況不太好,跟孩子談了,他說最近做作業經常到晚上十二點,所以想通過您了解一下孩子在家做作業的情況:是否約束他用手機?建議和孩子約定一個「手機使用公約」,比如先安心做45分鍾作業,之後放鬆10分鍾,用手機處理一下相關事情。
第一種方式處於提出問題的層面,與其說這是在與家長溝通,不如說這是在向家長告狀。也許家長早就發現了孩子存在這種問題,只是苦於不知道如何解決。教師這樣做除了加重家長的憂慮外,成效並不大。
而第二種方式則處於解決問題的層面,這是在幫學生和家長處理問題,這種溝通方式才是有效的。
和家長溝通的誤區
1.在家長面前比較孩子
入職之初,不止一次聽到有人跟我強%河*蟹%師崗位的神聖——「你手中的每一個孩子,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整個世界」。
作為教師,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影響著每個家庭的整個世界。
一位教師的一個班級里有很多學生,免不了會有橫向對比,但在與學生家長溝通時,切忌與其他學生比較,比如:
「
「你看班裡的劉同學,上課狀態好,作業質量也高。」「這個要求一般同學都能做到,為什麼您家孩子做不到呢?」
」
教師本想通過這種方式給學生家長一點兒壓力和動力,但卻適得其反,家長和學生都會因此有負面情緒。
就像前面提到的,對某個具體的問題,教師可以給出具體的建議,切忌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壓制學生和家長。
2.一味批評
對承受能力較強的學生和家長來說,適當的批評能夠促進其進步。但如果溝通中只有批評,未見表揚,甚至連一點兒改善建議都沒有,那無論承受能力有多強,學生及其家長都有可能會失去進步的信心和動力。
所以,正確的溝通方式應當是以積極的態度為主,同時分析孩子存在的問題。
以下是幾種可能會受歡迎的談話方式:
①在學習方面,您家孩子值得表揚;但是在有些方面,他(她)還需要改進。比如……
②您家孩子的優點不少,他(她)……但是也有幾個小缺點,比如……如果能夠戒掉這幾個小缺點,就會更優秀。
③您家孩子的優勢在於……不足之處是……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取得更大進步。
3.通過家長向學生傳話
您可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老師,您對孩子有什麼要求?我一定叮囑他。」「老師,今天的作業是什麼?我轉告孩子。」「老師,做這一類題的方法是什麼?我回家跟孩子講一講。」
這種交流方式反映出一個問題:家長把自己當成了傳話的中介。
事實上,家長所問的幾個問題都是可以而且必須由教師傳達給學生的。因為師生每天都要在課堂上見面,這些教學信息學生必須一清二楚,而不是通過家長提醒,否則會給教師和家長都帶來不必要的負擔,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不會得到提升。
家長需要從教師那兒得到的信息是關於自己孩子的更個性化的信息,而非這種普遍性的教學信息。當然,個別自製力較差的學生,其家長可以從教師那兒獲得教學信息,以便對孩子加以監督。
㈡ 小學生課業負擔太重,家長覺得老師的教育方法有問題,該如何溝通
小學生課業負擔太重,家長覺得老師的教育方法有問題,該如何溝通?下面我們針對這個問題來進行一番探討,希望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3.與教師交流後得到及時的反饋也很重要。
這種情況經常被父母忽視。在與教師溝通時,尤其是老師提出建議後要及時反饋給老師。
重要的反饋意見如下:1)基於上一次討論的結果,我做了什麼。2)兒童的情況會怎樣?3)思考與感受是什麼?與此同時期望教師在課堂上能如何合作。
教師與家長絕不是對立的,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老師的責任,只有父母與老師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關系,互相尊重,互相了解,多溝通,多交流,共同努力,孩子的教育才會收到最佳的效果。
㈢ 家長覺得老師教育方法有些問題,作為家長該怎麼處理
與老師心平氣和一點溝通,可以提意見和建議。一般來說新的老師都會不得要領,資歷中等或者老一點的會好一些,畢竟還是掌握了一些要領的。因為我以前做過老師,不過因為身體原因我辭職了,沒法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