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醫大師鄧鐵濤,要想臨床中不斷突破,要做到這四點
該文為致敬國醫大師鄧鐵濤,探討其是怎樣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地承襲和發揚前人學術經驗精粹的,以啟發後學。
鄧教授非常重視各家學說的學習,善於博取諸家所長; 又強調在臨床驗證中發揚各家,形成了重視調補脾胃的臨床風格; 重視對各家學說的繼承與發揚,從而得出創新性的理論學說; 注重學用結合,用創新性的理論學說指導重大疑難疾病的防治,取得了重大突破。
鄧教授非常重視各家學說的學習,常說: 四大經典是中醫的「根」,中醫的「枝」在仲景以後的各家學說。每一個朝代,都有其代表人物與著作,是中醫學的寶藏。要提高中醫理論水平,就要深入去讀名家醫案,讀各家學說、名家著作,以便博取諸家之長,豐富自己。
鄧教授早在上世紀 30 年代就攻讀了中醫經典著作,並在此基礎上廣泛研究了各家學說。他曾說: 「各家學說這門學科,設立得很好。我擔任過該科的教學,對其中一些名家學說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討,並在臨證時加以驗證,這方面的收益是比較大的。」
曾指出,仲景以後,對他影響比較大的醫家有 李東垣、張介賓、王清任、葉天士、吳鞠通、王孟英和張錫純等 ,其中尤以李東垣為最。鄧教授學習諸家學說時,善於博採眾長。如在
研究脾胃學說時,他梳理了歷代名家關於脾胃學說的論述,認為脾胃學說是在《內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金匱要略》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的重要論點 ,而「脾胃學說的代表著作首推元代 李東垣的《脾胃論》與《內外傷辨》二書 ,既繼承了前代學說又提出新的見解,有所創造、有所發明。」又分述張景岳、葉天士、張子和的學術觀點。提出「把有關的學說集中起來,取長補短,就能對脾胃學說有個比較完整的認識。
鄧教授重視各家理論學說,強調在臨床驗證中發揚各家,「中醫研究必須與臨床相結合,而和幾千年以來的各家學說相結合也很重要。其臨證 70 余年,善於將各家學說研究的成虛耐果運用於臨床實踐,從而發揚各家學說。他對脾胃學說深入研究之後,在多種疾病的治療中,均展現出重視調理脾胃、尤其是健脾益氣的臨床風格,臨證重視調補脾胃成為其極具特點的風格。1999 年撰文《李東垣學說的臨證會》,稱其治療差橘春冠心病、慢性腎盂腎炎、重症肌無力、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閉經、慢性結腸炎、子宮脫垂、胃下垂、腹股溝疝、陽萎等證均受李東垣脾胃學說的影響。
對冠心病的治療,「著重於補氣除痰; 除痰是一個通法,與補氣葯同用,通補兼施,有利於心陽的恢復,故本病心陽虛型常用溫膽湯加參治療。」溫膽湯加參後被同行推為「鄧氏溫膽湯」,方中用黨參補氣扶正,丹參活血化瘀,溫膽湯除痰利氣,條達氣機。自擬慢肝六味飲( 黨參、雲苓、白術、甘草、川萆薢、黃皮樹葉) 治療慢性肝炎,鄧教授據《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篇》, 「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擬定健脾補氣,扶土抑木作為總原則。本方以四君子湯補脾氣健運脾陽以「實脾」; 黃皮樹葉疏肝解毒,行氣化濁; 川萆薢入肝胃兩經,升清而降濁,去除困郁脾土之濕濁。
治療慢性腎盂腎炎自擬珍鳳湯,即珍珠草、小葉鳳尾草合四君子湯再加桑寄生、百部而成。立方之意,乃根據脾胃學說,如張仲景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說, 李東垣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之說。 本病既是邪少虛多之證,要使正氣充足以逐邪氣,健脾就是重要的一著,故用四君子湯以健旺脾胃,調動人體之抗病能力。
鄧教授認為,開展中醫傳統研究,應著重繼承中醫的理論精華,提取其中的科學內伍御核,再經一番加工和提高,使之成為源於該理論、又高於該理論的學說,即立足繼承,著眼提高。
他十分推崇王清任、王孟英、葉天士等醫家學說,尤其對王清任之氣血理論和代表方葯頗多發揮。提出王氏以氣血為治病要訣而不偏執,實源自《內經》氣血之論。血脈和利,必氣亦和利,血實者宜決之,就是導之下流如決江河; 氣虛者宜掣引之,正是王氏重用黃芪之所本。同時他也吸收了王孟英、葉天士等醫家對痰瘀的辨治經驗,並運用於臨床, 「廣東地處南方卑濕,至易聚濕生痰,故以心陽虛兼痰者最為多見。」「臨證觀察,冠心病患者一般以心陽虛而兼痰濁者為多見,到中後期或心悸梗塞的患者則心陽( 陰) 虛兼血瘀或兼痰和瘀者為多見。」 將冠心病的基本病機概括為: 本虛標實,痰瘀相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解答了「痰」「瘀」的關系: 痰與瘀都是津液之病變,痰是瘀的早期階段,瘀是痰的進一步發展,常相互為患,並據此提出了 「氣血痰瘀相關」 的學術論點。 「氣血痰瘀相關」之說正是鄧教授博取王清任、葉天士、王孟英等諸家所長,結合臨床實踐而得出的創新性理論學說,體現了他對各家學說的繼承與發揚。
鄧教授重理論,強臨床,強調學用結合,踐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曾講過: 「五臟的關系,不是依靠書齋里五行相生相剋推導出來的關系,而是中醫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關系。」可見,理論的升華離不開臨床實踐。
鄧教授提出的五臟相關學說正是其融合了歷代諸家學術精華,基於臨床實踐形成的理論學說,為中醫臨床診治提供一種思維模式,特別是對現代重大疑難疾病的防治指導具有重要意義。如辨治重症肌無力,在早期的研究中,鄧教授均以東垣脾胃學說為指導思想; 隨著臨床實踐積累及五臟相關學說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逐步應用五臟相關學說指導重症肌無力診治,提出重症肌無力的病機為「脾胃虛損,五臟相關」。脾胃虛損, 語出金元李杲《蘭室秘藏·脾胃虛損論》: 「脾胃既損,是真氣、元氣敗壞,促人之壽。」 此語是對重症肌無力疾病本質認識,重症肌無力的病機始終以此為中心環節,並貫穿於本病的全過程,是本病辨證論治的著眼點。五臟相關是基於中醫臨床實踐形成的學說,也是名老中醫對復雜臨床現象高度的理論概括。
鄧教授對黃芪的使用與王清任如出一轍。正如鄧教授自己所講: 「我主持的『七五』攻關研究課題是『重症肌無力的辨證論治及實驗研究』。治療此病我以李東垣的脾胃學說為指導( 脾主肌肉) 進行研究,在治療上我又學習王清任學說,重用黃芪。」由此觀之,鄧教授臨床的成功,是其融貫各家,對前人學術經驗發揮的結果。正如他總結李東垣的成功經驗後提出的傳統研究方法: 繼 承 前 人 理論———進 行理論實 踐———總 結 提 高———創 立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