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桿秤的使用方法具體怎麼用

桿秤的使用方法具體怎麼用

發布時間:2025-01-01 19:58:37

1. 桿秤的使用方法什麼

1. 桿秤上的刻度分為兩排,分別對應大提和小提。
2. 簡單的桿秤,如攔薯稱,上面一排刻度對應大提,我稱之為大提刻度。
3. 下面一排則是小提刻度。
4. 將物品放置在秤鉤或秤盤上,稱砣掛在桿上,提起小提,調整稱砣直至桿平衡。例如,大提右側標注「6」,表示從該位置起為6公斤。最左側的「30KG」表示秤的最大稱量范圍。
5. 通過移動稱砣,根據物品的重量進行調整。當桿秤保持平衡時,即可讀取數值。
(1)桿秤的使用方法具體怎麼用擴展閱讀:
千百年來,手桿秤一直是華夏民族的「國粹」。它的設計輕巧、經典,使用方便,作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代代相傳。天地間有桿秤,人們不斷豐富其文化內涵,將其視為公平公正的象徵,天地的良心標尺。每一筆交易都在秤砣與秤盤的起伏之間完成。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傳統事物逐漸退出我們的生活,電子秤的普及預示著桿秤將逐步退出歷史舞台,成為民族文化的符號。
參考資料:網路-桿秤

2. 桿稱的使用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麼

桿秤是秤的一種,是利用杠桿原理來稱質量的簡易衡器,那麼我們要如何使用桿秤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桿稱的用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桿秤的用法
根據被稱物的輕重,使砣與砣繩在秤桿上緩慢移動,找出能使秤桿保持平衡的平衡點。秤桿平衡時,由砣繩所對應的秤桿上的星點,即可讀出被稱物的質量值。

桿秤(gǎnchèng)是秤的一種,是利用杠桿原理來稱重量的衡器,由木製的帶有秤星的秤桿、金屬秤錘、提繩等組成。以帶有星點和錐度的木桿或金屬桿為主體,並配有砣(砝碼)、砣繩和秤盤(或秤鉤)的小型衡器。按使用范圍和秤量的大小分為戥子、盤稱和鉤秤3種。

桿秤原理:桿秤由第一類杠桿組成,其重心在支點外端。稱重時根據被稱物的輕重,使砣與砣繩在秤桿上移動以保持平衡。根據平衡時砣繩所對應的秤桿上的星點,即可讀出被稱物的質量值。
桿秤的原理
桿秤由第一類杠桿組成,其重心在支點外端。稱重時根據被稱物的輕重,使砣與砣繩在秤桿上移動以保持平衡。根據平衡時砣繩所對應的秤桿上的星點,即可讀出被稱物的質量示值。精確的桿秤必須滿足秤砣的質量×每增加1千克的刻度間的距離=提紐與秤盤懸掛點的距離。

桿秤的結構和製作工單,輕小,攜帶使用方便,造價低廉,但准確度較低。按照中國國家標準的規定,允許誤差最大為滿量程的10%。
桿秤的主要價值
⒈作為中國獨立發明的傳統衡器,桿秤並不比電子秤“科學”性差,它在中國應用了數千年,其社會價值可以說是無所不在、難以語言描述清的----在實際生活中,由於桿秤攜帶方便,山裡的農戶也會為了防止買賣被騙而攜帶一根桿秤。這證明桿秤還是存在其應用價值,從一定的意義上說還是保留著原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的衡量工具。

⒉ 桿秤比起電子秤更具人情味,買賣中,賣家滿臉笑容喊一聲“您看,秤高高的”,買家看著那高高翹起的秤桿也覺得確實得了很大實惠,更是滿心歡喜的付錢。它具有人文性格,用桿秤做出的生意也正反映了中國 文化 的獨特之處,中國人講究的是一定原則下的往來人情,不同於外國硬性原則下的精準計算,於是在生意中也不為硬邦邦的金錢來往,更像是一次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

⒊它的興衰沉浮記錄了社會生活變遷史。在大工業文明向手工藝文明挑戰的全球大背景下,中國曾以“科學化、現代化、合作化”等理念指導,對傳統桿秤及其生產,從意識形態、工藝方式及產業制度上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限制、批評、改造、打擊。僅管如此,在電子秤已廣泛應用於商業計量的今天,傳統桿秤仍有一定的群眾市場。

⒋中國傳統手工做秤的工藝起源於幾千年前,其中集中了東方人重直觀和崇尚簡潔實用的高度智慧,也凝結了大量的精巧工藝技術,蘊藏著豐富的專門知識,至今仍然具有特殊的科學工藝、歷史人文和社會學研究價值,也必然有其未來存活發展的地位。

閱讀全文

與桿秤的使用方法具體怎麼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8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4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8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4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3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0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6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7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3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7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6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0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4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8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6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