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指檢
肛門指檢(引)是指醫生用一個手指頭伸進患者的肛門,以檢查疾病的一種簡便易行卻非常重要的臨床檢查方法。准確的直腸指檢,大致可以確定距肛緣7~10cm的肛門、直腸有無病變和病變的性質。
一般來講,肛門直腸指檢可分為肛外指檢和肛內指檢兩部分。肛外指檢的方法是:戴好手套後,用食指觸及肛門四周有無硬結、腫物和壓痛,有無波動感,並檢查肛外皮下有無瘺管、索條走向等。
而肛內指檢即是我們常講的肛門直腸指檢。其檢查方法是:在戴好手套或指套後,在食指和肛門部位塗些潤滑油,將食指伸進直腸內的檢查。
分類編輯
肛門直腸指檢可分為肛外指檢和肛內指檢兩部分。
◆肛外指檢
肛外指檢的方法是:戴好手套後,用食指觸及肛門周圍有無硬結、腫物和壓痛,有無波動感,並檢查肛外皮下有無瘺管、索條及走向等。
◆肛內指檢
肛內指檢即肛門直腸指檢,檢查方法是:在戴好手套或指套後,在食指和肛門部位塗些潤滑油,將食指伸入直腸內檢查。
注意事項編輯
在檢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動作輕柔,因突然用力將手指插入肛門內,括約肌可因受到刺激而痙攣,產生疼痛,尤其是肛管有裂口、創面時,更要小心,這時可讓受檢者張口呼吸以減少肛門的緊張。
注意肛管的緊張度,正常肛管有較好的收縮力和彈性,僅能伸入一手指。若肛門括約肌鬆弛,則失去彈性,可進2~3指,並有大便失禁;如肛管的緊張度提高,常提示有炎症反應。
檢查肛管直腸環,此環是由肛門內、外括約肌和肛提肌、恥骨直腸肌共同構成。此肌環收縮能力強弱可部分反應肛門括約肌的功能。
檢查直腸內,幾乎直腸下段8厘米左右的長度均可觸摸到。應認真地檢查直腸前後左右壁有無壓痛、包塊及狹窄,並注意包塊的大小、硬度、活動度。
檢查結束後,要檢查指套有無血跡或黏液。注意血跡是鮮紅色還是暗紅色;黏液的顏色、性質、氣味如何等,可作為診斷的參考。
⑵ 肛腸科怎麼檢查
肛腸科檢查方式有很多種,可有肛門視診,即用拇指輕輕分開病人的臀部,觀察肛門及肛周有沒有脫出物、外痔、外口、膿腫,也可以看到肛門周圍有沒有色素沉著,有沒有裂口,如果有裂口,我們應該觀察一下裂口的位置、裂口的種類及個數。還有一種檢查方式,就是用電子結腸鏡檢查,我們通過安裝於腸鏡前面的電子攝像頭,然後將電子結腸鏡插至盲腸區,逐步後退腸鏡觀察有無病變。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肛管直腸彩超,明確肛管直腸周圍是否有膿腫,以及觀察瘺管的走向。還有一種輔助檢查方式是排糞造影檢查,有助於了解出口梗阻型便秘,比如直腸內套疊或直腸前突。
⑶ 肛裂如何檢查
臨床有經驗的肛腸科醫生較重視對肛裂患者的檢查,其檢查方法先採取望診,即輕輕扒開肛門,如果可看到急性肛裂或陳舊性肛裂,要輕輕地放回去。如果感覺能夠確診肛裂可進行嘗試性指診,即先輕柔在肛門周圍進行按摩,讓患者接受,然後在充分的石蠟油潤滑後再慢慢進入肛門。如果患者感覺疼痛難忍,則停止指診。如果患者能夠慢慢接受指診,再進行肛門鏡檢查,或者三維彩超檢查。如果患者不能接受指診,肛門鏡檢查、三維彩超檢查亦不建議進行。
如果因有肛裂,擔心伴有其它機化需要進行指診,也可以先塞雙氯芬酸鈉栓或噴灑利多卡因噴霧,即在進行預防鎮痛處理之後再行檢查。
⑷ 檢查肛腸的方法
檢查肛腸的方法大致分為以下幾大類,1、體格檢查。體格檢查包括肛門指診、肛門視診,可以初步檢查肛門周圍的一些疾病,比如痔瘡、肛裂、肛竇炎、肛周膿腫等。還有腹部的聽診和觸診,可以檢查腹部內的腸道是否有局部壓痛和異常的腫塊。2、輔助檢查,包括結腸鏡、肛周彩超、CT以及磁共振等。結腸鏡可以檢查結腸和直腸,看裡面是否有息肉,是否有異常腫塊,是否有潰瘍、糜爛等。肛周彩超可以檢查是否有肛周膿腫、肛瘺。而腹部的CT或者磁共振檢查可以初步的判斷腸腔內是否有佔位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