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扭傷的應急處理辦法
1. 扭傷應急小知識
扭傷應急小知識 1.扭傷後應該如何應急處理
生活中時常會出現一些損傷,如踝關節扭傷。此時,很多人會想到中醫活血祛瘀、熱敷或用手揉一下傷部。可是這不但沒加快康復,反而可能出現傷部腫脹、瘀斑等更嚴重的情況。通常,運動損傷分為急性期、緩解期和康復期,療傷也應分期進行。
急性生期:馬上冷敷20分鍾
急性期通常指傷後24或48小時內,此時受傷組織可能出血,局部出現紅熱腫痛、功能障礙等急性炎症反應。患者要停止活動,根據情況選擇冷敷、加壓包紮、抬高傷肢等處理方法。一般先冷敷後加壓包紮,也可同時進行。
冷敷一般每次20分鍾,每4小時1次;24或48小時後停止使用。包紮時可用適當厚度的棉花或海綿置於傷部,用綳帶稍加壓力包紮,並經常注意包紮部位的情況。若出現綳帶過松或過緊,須重新包紮。一般來說,加壓包紮24小時後即可拆除。
損傷後出現疼痛可使用外敷傷葯如雲南白葯(成葯)等,以迅速消腫止痛,減輕急性炎症。疼痛較重者可服止痛片如芬必得,淤血A重者可服跌打丸、七厘散等。這一時期不能熱敷,也不能 *** 傷部,否則會加重出血和組織液滲出,使傷部更腫脹。
雖然傷處不能揉,但可在周圍部位循經取穴進行點按,有利於消腫止痛。如,手腕受傷腫痛,點按曲池、內關、合谷;踝部受傷,點按血海、三陰交。即便傷者或家屬不懂得穴位也沒關系,只要所按位置大概正確即可
2.小學生緊急呼救常識
一、足踝扭傷急救法
1、輕度足踝扭傷,應先冷敷患處,24小時後改用熱敷,用綳帶纏住足踝,把腳墊高,即可減輕症狀。
二、觸電急救法
①迅速切斷電源。
②一時找不到閘門,可用絕緣物挑開電線或砍斷電線。
③立即將觸電者抬到通風處,解開衣扣、褲帶,若呼吸停止,必須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或將其送附近醫院急救。
④可用鹽水或凡士林紗布包紮局部燒傷處。
三、動脈出血急救法
①小動脈出血,傷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傷口上,加壓包紮,一般就能止眩
②出血不止時,可將傷肢抬高,減慢血流的速度,協助止眩
③四肢出血嚴重時,可將止血帶扎在傷口的上端,扎前應先墊上毛巾或布片,然後每隔半小時必須放鬆1次,綁扎時間總共不得超過兩小時,以免肢體缺血壞死。作初步處理後,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四、兒童抽風急救法
1、發現小兒抽風,不宜驚慌失措,亂搖患兒,以致加重病情,不要灌水喂湯,以免吸入氣管。應打開窗戶,解開患兒上衣讓呼吸通暢。將筷子用布包裹塞入患兒上下牙之間以免咬破舌頭。發高燒引起的抽風,可用毛巾蘸冷水敷於額部。詳細記錄抽風的時間、症狀,立即送醫院治療。
五、狗咬傷急救法
被狗咬傷後,應在傷口上下5厘米處用布帶勒緊,用吸奶器將污血吸出,然後用肥皂水沖洗傷口。咬人的狗應加隔離,一旦確診為攜帶狂犬病毒,應即處死。
3.打籃球受傷急救常識
腳踝扭傷,輕者只是局部輕微疼痛,重者可出現整個足面瘀青、腫脹,甚至寸步難行。
急性發作時,應立即休息,停止運動、比賽。 所以說,不要再轉動已受傷的關節是護理的第一課,其次則是冰敷;可用塑料袋裝一些冰塊後,再加點水敷在受傷的地方,每敷十五分鍾後,休息五分鍾,(24小時後溫水熱敷)這樣的動作可以重復一、二小時左右(約三天時間)。
切記不要施予不當的推拿和 *** ,可能反而加重發炎反應。可考慮暫時使用腋下拐杖,以避免走路時足部不當受力,影響復原或再次扭傷。
休息時,盡可能把腳抬高,可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踝部腫脹。
4.一些簡單的急救小知識../急用啊
急救知識 戶外運動受傷在所難免,但如果處理得當就可以減輕受傷的後果。
特此,把急救員學習時的筆跡陸續整理出來。希望能給大家幫助。
如何緊急止血急性出血是外傷後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液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保障。成人的血液約占自身體重的8%,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血液約有4000亳升。
外傷出血時,當失血量達到總血量的20%以上時,出現明顯的休克症狀。當失血量達到總血量的40%時,就有生命危險。
現場搶救時,首要的是採取緊急止血措施,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因而判斷出血的性質對搶救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一)出血的特點 按損傷的血管性質分類; 1、動脈出血:血色鮮紅,血液由傷口向體外噴射,危險性大。 2、靜脈出血:血色暗紅,血液不停地流出。
3、毛細血管出血:血色鮮紅,血液從整個傷面滲出,危險性小。 (二)出血的種類 根據出血部位的不同分類: 1、外出血:由皮膚損傷向體外流出血液,能夠看見出血情況。
2、內出血:深部組織和內臟損傷,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組織或臟器、體腔內,從體表看不見血。 (三)失血的表現 失血量達全身血量的20%以上時,則出現休克症狀:臉色蒼白,口唇青紫,出冷汗,四肢發涼,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應遲鈍,呼吸急促,心慌氣短,脈搏細弱或摸不到,血壓不降或測不到。
(四)止血方法 1、指壓止血(壓迫止血): 用手指在傷口上方(近心端)的動脈壓迫點上,用力將動脈血管壓在骨骼上,中斷血液流通達到止血目的。指壓止血是較迅速有效的一種臨時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後,需立即換用其它止血方法。
①顳動脈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對下頜關節處用力壓。用於頭頂及顳部的出血(圖1-1)。
②頜外動脈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頜角前約半寸處,將頜外動脈壓在下頜骨上。用於腮部及顏面部的出血。
③頸總動脈止血: 把拇指或其餘四指,放在氣管外側(平甲狀軟肌)與胸鎖乳突肌前緣之間的溝內可觸到頸總動脈,將傷側頸總動脈向頸後壓迫止血。用於頭、頸部大出血。
此法非緊急時不能用,禁止同時壓迫兩側頸總動脈,防止腦缺血而昏迷死亡。
④鎖骨下動脈止血: 拇指在鎖骨上凹摸到動脈搏動處,其餘四指放在受傷者頸後,用拇指向凹處下壓,將動脈血管壓向深處的第一肋骨上止血。用於腋窩、肩部及上肢的出血。
⑤尺、橈動脈止血: 將傷者手臂抬高,用雙手拇指分別壓迫於手腕橫紋上方內、外側搏動點(尺橈動脈)止血。用手手部出血。
⑥肱動脈止血: 將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上肢,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溝處,施以壓力將肱動脈壓於肱骨上即可止血。用於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
⑦股動脈止血: 在腹股溝中點稍下方,大腿根處可觸摸到一個強大的搏動點(股動脈),用兩手的拇指重疊施以重力壓迫止血。用於大腿、小腿、腳部的動脈出血。
⑧足背動脈和脛後動脈止血: 用兩手食指或拇指分別壓迫足背中間近腳腕處(足背動脈)和足跟內側與內踝之間(脛後動脈)止血。用於足部出血。
⑨指動脈止血: 將傷指抬高,可自行用健側的拇指、食指分別壓迫傷指指根的兩側。適用於手指出血的自救。
2、加壓包紮止血: 先用消毒紗布墊覆蓋傷口後,再用棉花團、紗布卷或毛巾、帽子等折成墊子,放在傷口敷料上面,然後用三角巾或綳帶緊緊包紮,以達到止血目的為度。傷口有碎骨存在時,禁用此法。
用於小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向血。 3、加墊屈肢止血: ①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窩或膕窩放紗布墊、棉花團、毛巾或衣服等物,屈曲關節,用三角巾或綳帶將屈曲的肝體緊緊纏綁起來。
②上臂出血,在腋窩加墊,使前臂屈曲於胸前,用三角巾或綳帶把上臂緊緊固定在胸前(圖1-12)。 ③大腿出血,在大腿根部加墊,屈曲髖關節和膝關節,用三角巾或長帶子將腿緊緊固定在軀於上。
注意事項: 有骨折和懷疑骨折或關節損傷的肢體不能用加墊屈肢止血,以免引起骨折端錯位和劇痛。使用時要經常注意肢體遠端的血液循環,如血液循環完全被阻斷,要每隔一小時左右慢慢松開一次,觀察3-5分鍾,防止肢體環死。
4、止血帶止血: 用於四肢較大動脈的出血。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或傷肢損傷無法再復原時,才可用止血帶。
因止血帶易造成肢體殘疾,故使用時要特別小心。止血帶有橡皮製的和布制的兩種,如果沒有止血帶時亦可用寬綳帶、三角巾或其他布條等代替以備急需。
①橡皮止血帶止血: 先在纏止血帶的部位(傷口的上部)用紗布、毛巾或受傷者的衣服墊好,然後以左手拇、食、中指拿止血帶頭端,另一手拉緊止血帶繞肢體纏兩圈,並將止血帶末端放入左手食指、中指之間拉回固定。 ②就便材料絞緊止血: 在沒有止血帶的情況下,可用手邊現成的材料,如三角巾、綳帶、手絹、布條等,折疊成條帶狀纏繞在傷口的上方(近心端),纏繞部位用襯墊墊好,用力勒緊然後打結。
在結內或結下穿一短棒,旋轉此棒使帶絞緊,至不流血為止,將棒固定在肢體上(圖1-15)。 ③用止血帶止血注意事項: 止血帶止血法是大血管損傷時救命的重要手段,但用得不當,也可出現嚴重的並發症,如肢體缺血環死、急性腎。
5.扭傷腳後的應急方法是什麼
1、當天,每3到4小時進行15分鍾冷敷(可以緩解腫脹)。
請注意不能直接用冰塊接觸皮膚。 2、至少讓受損肌肉休息一天。
3、保持拉傷的肌肉處於抬高的位置可以縮短症狀持續時間。總的來說,當發生運動傷害時,最好要馬上處理。
處理的原則有五項,簡稱為P.R.I.C.E.:做好下面幾點是可以很及時的幫助扭傷部位不再受傷的。保護(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ing)壓迫(pression)抬高(Elevation)保護的目的是不要引發再次傷害,休息是為了減少疼痛、出血、腫脹並防止傷勢惡化。
壓迫及抬高也都有上述的效果。冰敷還能夠有止痛的功能。
挫傷、瘀青、輕度肌肉拉傷、韌帶扭傷,經由上面幾種方式處理,以及適當的復健治療,都能夠在短時間內回復健康。嚴重的肌肉拉傷(斷裂)、韌帶扭傷(斷裂)、骨折,則必須由專科醫師手術治療。
② 傷口評估及測量(值得收藏)
傷口評估及測量是傷口處理的第一步, 對准確判斷傷口問題、選擇有效方法、促進傷口癒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傷口評估內容主要分為一般資料、全身評估和局部評估三部分。
一般資料
姓名、性別、年齡、致傷原因、傷口類型、部位、分期(黑期、黃期、紅期、粉期)、持續時間、初診日期等。
全身評估
一問二量三查四看
一問:詢問患者原發病、飲食結構及飲食量、使用葯物的名稱及持續時間、排泄狀況、睡眠及心理狀況。
二量:測量身高體重、計算體重指數,對懷疑血糖異常者應監測血糖。
三查:診斷性檢查和查閱既往治療記錄。
四看:查看患者活動能力、肢體感覺及功能狀況。
局部評估
一視二嗅三觸四量五攝六錄
一視:查看傷口顏色、滲液量(使用垂直吸收型敷料,敷料24小時浸濕面積小於傷口大小的25%為少量,25%~75%為中量,大於75%為大量)及其性質(膿性、血清性、血性),所選敷料吸收和管理滲液的情況。
二嗅:靠近傷口5~10 cm 聞氣味(糞臭:大腸桿菌;腐臭:G-厭氧菌;腥臭:綠膿桿菌;惡臭:混合感染)。
三觸:觸摸傷口周圍皮膚水腫的范圍,評估傷口疼痛情況。
四量:測量傷口溫度、面積(以人體縱軸為長,橫軸為寬)、深度及潛行的方向和深度。
五攝:在同一方向、同一角度用同一相機攝取傷口照片。
六錄:記錄評估結果。
在處理任何傷口前,需要對患者傷口狀況進行客觀評估,傷口測量是傷口評估內容的重要部分。正確的傷口測量能如實的反映傷口的一般情況,以判斷傷口的嚴重程度及預後,並為實施有效的干預提供依據。
傷口測量的內容包括傷口大小、傷口深度、潛行、竇道與瘺管。其正確的測量方法:
1測量傷口大小
無論傷口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傷口的長度應沿著身體長軸方向測量,寬度應沿著與長軸垂直的方向測量。測量表面最寬、最長處,以頭為坐標,縱向為長,橫向為寬。單位默認為厘米。
2傷口深度
是以傷口的最深部為底部垂直於皮膚表面的深度。其測量步驟是將無菌細棉簽垂直於傷口表面放入傷口的最深處,令鑷子平齊於傷口表面夾住棉簽,拿出棉簽,棉簽頭到鑷子的長度就是傷口的深度。
3傷口潛行
是傷口邊緣與傷口床之間的袋狀空穴,是無法從傷口表面看到的深部被破壞的組織。測量時可用無菌棉簽或探針沿著傷口邊緣深入至能到達的最深處,棉簽或探針與皮膚表面平齊到棉簽或探針頭端的距離即為潛行深度。潛行通常呈隧道型分布,以患者的頭部為12點,足部為6點,按順時針方向測量與記錄。
4竇道與瘺管
1)竇道是由於組織壞死形成的開口於表面的深在性盲管,其測量內容包括深度和方向。方法是使用無菌棉簽或專用探針沿竇道方向深入直到盲端,用鑷子夾住露在皮膚表面的棉簽或探針,棉簽或探針與皮膚表面平齊到棉簽或探針頭端的距離即為竇道深度。竇道方向的測量方法同潛行。
2)瘺管是由於組織壞死形成的兩端開口的通道,探測時無盲端,許多瘺管傷口表面與臟器相通,目前沒有具體的測量方法。
以上就是環球醫學教育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傷口評估及測量(值得收藏)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可以給廣大考友提供幫助,更多護士執業相關資訊敬請訪問環球醫學教育網護士頻道。
掃描或點擊二維碼下載 醫考題 APP,海量試題助您實現醫考夢想。
護士備考資訊請關注官方微信 zghsks
2019護士資格備考指導:121871401
2019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全新上線,詳情點擊
2018年護士考後專題點擊
2018年護士執業資格證注冊專題
2019年護士執業資格備考-每日一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