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很適合在夏季祛濕氣的3個方法,堅持用!不僅祛濕,還能健脾養胃
夏季高溫來襲,人們習慣通過喝冷飲、吹空調來降溫,再加上夏季的雨水也是比較多的,這內濕加上外濕,身體內的濕氣就加重了。所以,在夏天想 養生 ,除了解暑,祛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很多人聽說過濕氣重,感覺自己在夏天也出現了很多的不適,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濕氣重而導致的。那麼,今天我們首先就來告訴大家,如何判斷自己體內的濕氣重不重。
一:伸出舌頭照鏡子
生活中,喜歡照鏡子的一般是女性,但如果你想知道自己體內濕氣重不重的話,男性朋友也可以經常在早上起床時,伸出舌頭照一照鏡子。
如果發現自己的舌頭肥大,舌苔厚重、發黃,舌頭邊緣有明顯的齒痕,就要引起重視,這多半就是在提醒你,濕氣較重了。
二:排便後多看一眼
正常來說,重們的大便應該呈條狀,金黃色,軟硬適中。如果,你看到自己拉的大便不成形,顏色發青,而且粘在馬桶很難沖洗干凈,這也是體內有濕氣的表現。
三:注意關節處的疼痛
如果平常是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比較辛苦,就可能出現關節疼痛的情況。但如果,你平常體力活動不多,近段時間也沒有讓關節處受累,但是出現了關節疼痛的話,要多重視,可能體內濕氣過多。
因為濕氣重會影響氣血運行,導致濕氣容易堆積在筋骨處,積累的時間長了,關節就會出現腫脹和疼痛之感。
四:總是提不起精神
很多體內濕氣重的人有這么一個感受,就像是身體裹了一床濕被子,讓人總是提不起精神,時常感覺疲憊不堪,喜歡睡覺,身體沉重,頭昏腦漲,甚至連記憶力都減退了。
夏天,出現了以上4個表現,就一定要幫助身體祛濕了。很適合在夏季祛濕氣的幾個方法,希望能夠堅持用,因為做到了,不僅祛濕厲害,還能健脾養胃!
第1個方法:利用飲食調理
其實,不論是調理什麼身體問題,飲食調理都是最方便也是見效快的方法。而針對祛濕來說,在飲食上首先就要少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盡量保持清淡飲食。還可以多利用祛濕的食物,比如紅豆、薏米、芡實、茯苓等。
第2個方法:堅持運動
夏天天熱,雖然可以放棄一些比較激烈的運動方式,但也要堅持一定的運動量。因為適量運動能夠通經活絡,改善身體血液循環,如果能夠做到微微出汗,就能夠增強水分的代謝,幫助一些濕氣隨著汗液排出體外。
記住夏天運動的一個原則:運動完以後有點喘,微出汗。建議可以選擇慢跑、快走、瑜伽、太極拳、游泳等。
第3個方法:勞逸要結合
現如今很多上班族都比較拼,從早上去單位一直到下午下班才回家,中午都是在工作中度過。也許你還不知道,忽視勞逸結合,會耗損身體裡面的氣血,加重內濕的症狀。
雖說現在壓力大,加班在所難免,但到了夏季一定要記得勞逸結合,尤其中午覺是不能少的。中午睡上半個小時,能夠緩解上午的疲勞,讓自己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
除了中午要適當午睡,在晚上也要早點睡覺,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讓大腦和身體其他器官都能得到放鬆,還能促進器官的修復,有利於體內濕氣正常排出去。
夏天日長夜短,可以適當晚睡,但是也不能夠晚於晚上的11點,並且每天最好能保持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㈡ 立夏後養胃注意事項有哪些
生活中有很多人因為腸胃不好,導致患上了胃病,尤其是在夏季的時候,立夏的前後,很多胃不好的人,要非常的注意日常的養胃注意事項,那你們知道立夏後養胃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估計很多人都還不知道,下面,給大傢具體介紹一下。
1、立夏後養胃注意事項
一、夏季暑熱濕氣重,易沒有胃口
中醫《黃帝內經》認為,自然界夏季陽氣最旺,人體的陽氣在夏天達到最高值。此時,人體陽氣旺盛,經絡氣血流通,是溫煦體內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楊小紅教授稱,夏季暑熱濕氣重,日照時間延長,人們的睡眠時間和飲食量逐漸減少,再加上出汗增多,人體電解質代謝出現紊亂,易出現疲勞倦怠、沒有胃口、注意力不集中、中暑等症狀。「立夏前後要尤其注意,這段時間冷暖空氣交匯頻繁,細菌生長特別快,濕氣困阻導致脾胃功能弱。」因此,立夏前後,應注意養好腸胃。
二、腸胃不好的少吃寒涼瓜果
專家表示,夏季飲食要以清淡為主,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每餐不宜吃太飽,以免增加胃腸道負擔,不利於消化。夏天是瓜果類水果蔬菜豐收的季節,多吃當季瓜果固然好,但要注意營養搭配和適量原則,腸胃不好的人要盡量少吃寒涼類瓜果。「有些女生把黃瓜、西瓜等果蔬代替主食減肥,主次顛倒,容易傷及脾胃,引發腸胃疾病。」
三、多喝白開水是硬道理
由於出汗較多,有些人喜歡吃雪糕、喝飲料解渴消暑。楊主任告訴記者飲料中含有色素和香精,雪糕過冷也容易刺激腸胃,因此除了運動飲料外,不建議人們吃雪糕、喝飲料代替水。平時要多喝白開水促進新陳代謝,多汗者可適量喝淡鹽水,尤其是高溫作業時要注意補水補鹽;還可在做菜時多放點鹽、吃偏鹹的食物。
四、酸梅湯和粥都是不錯的選擇
為了適應散熱,人體的血液循環會重新分布,流向皮膚的血液增多,內臟尤其是胃腸道的血流減少,導致消化液分泌減少,胃酸降低,食慾下降。因此多吃山楂、烏梅、木瓜等健脾胃的酸性食物可以使皮膚腠理適當收縮,保證胃腸功能正常。
喝酸梅湯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此外,粥也是便於消化的夏季食物,除了常規的魚片粥、雞粥外,人們還可選擇薏米、淮山、芡實等健脾、祛濕的葯膳粥,但糖尿病患者和胃下垂的人不宜喝粥,以免加重病情。
五、喝祛濕湯有利於腸胃功能
立夏前後,濕氣困阻導致脾胃功能弱,喝祛濕湯有利於養生,食譜如下:
1、將冬瓜500克,薏米100克,鴨半隻,蜜棗兩個煲冬瓜薏米老鴨湯,適合體質好的人喝。
2、將淮山、芡實、茯苓、白芷各30-50克與豬骨500克或雞半隻煲湯,西洋參30克與半隻烏雞燉湯,均適合腸胃不好、體質偏弱的人喝。
六、夏日午睡很重要
由於日照時間長,許多人夏天習慣早起晚睡,睡眠不足導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工作犯困。楊主任指出,除了充足的睡眠與規律的作息外,夏天午睡也格外重要。「夏天正午紫外線強,暴曬對腦部和神經系統都不好,中午呆在室內睡一覺,既可以補足精神,又不被太陽曬,何樂而不為。」除此之外,她還建議人們每天早上或晚上保持半小時至一小時左右的緩慢運動,比如散步、慢跑、打拳、游泳、爬山等。
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民間有俗語:立了夏,把扇架。從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據介紹,我國自古以來就很重視立夏節氣。周朝時立夏這天,皇帝要率領文武百官到京郊迎夏,舉行祭祀儀式,迎夏的隊伍穿的禮服、佩的玉、坐的馬車和馬、甚至車上的旗幟都是紅色的,象徵著熾熱的夏天就要來了。
後來漢代沿承此俗,到宋代、明代禮儀也更趨繁瑣。清代,在立夏當日親朋好友之間還要互贈禮品。時至今日,還有很多習俗被保留下來,如南方有的地方會用五種不同顏色的豆子拌和白粳米煮成「五色飯」,俗稱吃「立夏飯」,江西一帶有立夏飲茶、閩南地區有立夏吃蝦面等民俗,都體現了人們祈求健康、消災解難的美好心願。
立夏後,可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果蔬,如西紅柿、萵苣、青椒、西瓜等,而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盡量少吃。少喝冰水,多飲溫水。有條件的話,每天中午保證一小時左右的午休,有助緩解精神不振、昏昏欲睡的狀態。在日常生活中,應舒展心情,多想些美好的事,凡事順其自然,靜養勿躁,以免傷「心」.
總結:希望每個人在立夏到來的時候都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記得分享給身邊的好朋友們哦!
2、日常養胃的方法
1、吃暖食
一定要記住,胃喜燥惡寒,除了冰的東西以外,其他寒涼的食物像綠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2、講衛生
注意飲食衛生,做到便後、飯前洗手;生吃瓜果要沖洗干凈,避免食物污染上致病菌;不吃變質、霉變食物等。
3、勤保暖
天氣轉涼,上班族一定不要貪涼,辦公室里要隨時備上外套,可以蓋住膝蓋和腹部,防止著涼。尤其是本身就患有胃病的人,更要多加註意。
4、平心態
小時候,心情郁悶時爸媽都不讓吃東西的,說這會對胃不好。現在才發現,父母懂得真多。專家指出,人的情緒和心態會影響到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症。因此要保持開朗、愉快心情,hold住胃部。
5、多運動
上班族可以抽空做一些輕運動,周末時可以到進行一些戶外運動,能調理壓抑的心情,釋放壓力。但是,一定不要飯後馬上進行運動,這會直接影響胃腸的血液供應,導致消化不良。一般飯後1個小時再進行運動為好。
6、細嚼慢咽
調查顯示,近40%的人曾因吃飯過快引發胃疼、胃脹等不適。另外,吃飯太快還有其他一些慢性、長期的隱患,比如唾液中的酶來不及起保護作用就會降低食物攝入的安全性;吃得太快會讓人找不準自己正確的食量,容易超出胃腸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