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葯烏梅湯是什麼葯方
烏梅湯是一種源自東漢醫學家張仲景的經典葯方,載於《傷寒雜病論》。該方主要由烏梅肉、細辛、乾薑、黃連、當歸、桂枝、人參、附子、黃柏和蜀椒等十味葯材組成,比例為每味葯材兩兩相配,總重八兩四錢。
1. 葯材處理:首先,將烏梅肉單獨存放。其餘九味葯材經過適當炮製後,軋成粗末。接著,使用十兩米醋浸泡烏梅肉二十四小時,加熱蒸制至醋被吸盡,然後與粗末一起碾碎,曬干或低溫乾燥,最後過80至100目的細篩。整個過程中,葯材的損耗率約為5%。
2. 制丸過程:煉蜜與葯粉的比例為每十兩葯粉配以十兩煉蜜(煉蜜溫度控制在110℃左右),和葯時蜜溫應保持在100℃左右。將煉蜜與葯粉攪拌均勻,形成滋潤的團塊,然後分坨、搓條並製成丸子。每一料葯約製成一百六十丸,每丸重約一錢,公差率控制在±2%以內。
張仲景,字機,東漢末年傑出的醫學家,後世尊稱為「醫聖」。他廣泛搜集醫方,創作了不朽的醫學巨著《傷寒雜病論》。該書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成為中醫臨床的基本准則,也是中醫學的核心精神所在。
② 烏梅的炮製
1、烏梅肉:取凈烏梅,水潤使軟或蒸軟,去核。
2、烏梅炭:取凈烏梅,照炒炭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包括炒黃、炒焦和炒炭三種操作工藝。)炒至皮肉鼓起。本品形如烏梅,皮肉鼓起,表面焦黑色。味酸略有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