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機械制圖讀圖的基本方法
機械制圖讀圖的兩種基本方法:形體分析法 和 線面分析法
形體分析法是讀圖的基本方法。一般是從反映物體形狀特徵的主視圖著手,對照其他視圖,初步分析出該物體是由哪些基本體以及通過什麼連接關系形成的。然後按投影特性逐個找出各基本體在其他視圖中的投影,以確定各基本體的形狀和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最後綜合想像出物體的總體形狀。
當形體被多個平面切割,形體形狀不規則或在某視圖中形體結構的投影關系重疊時,應用形體分析法往往難於讀懂。這時,需要運用線、面投影理論來分析物體的表面形狀、面與面的相對位置以及面與面之間的表面交線,並藉助立體的概念來想像物體的形狀。這種方法稱為線面分析法。
② 機械制圖的公差與配合及其標注方法,一人一份!
一、公差與配合的概念
(一)零件的互換性
在成批生產時,零件按圖紙要求加工後,無需選擇或修配,裝配即可滿足設計性能要求,這就是零件的互換性。互換性簡化了機器裝配、修理過程,為現代大生產提供了可能。
(二)公差的術語
加工誤差限制在一定范圍內,以保證互換性。公差描述尺寸變化。
1、基本尺寸
設計時確定,用於計算尺寸。
2、實際尺寸
通過測量得到。
3、極限尺寸
尺寸變化的上限和下限。
4、尺寸偏差
實際尺寸與基本尺寸的差值。
5、公差
尺寸變化的允許范圍。
6、零線、公差帶和公差帶圖
公差帶圖表示偏差關系,零線為基本尺寸基準。
7、標准公差與等級
確定公差大小,等級表示精確度。
8、基本偏差
確定公差帶位置的偏差。
9、軸的公差代號與等級。
二、配合的術語
孔與軸的公差帶關系稱為配合。配合可分為間隙、過盈或過度。
1. 配合種類
間隙、過盈、過度配合定義。
2. 配合基準制
基孔制與基軸制定義。
三、公差配合選用
(一)基準制
基孔制優先選用,便於經濟加工。
(二)配合選擇
根據功能特性選擇間隙、過盈或過度配合。
(三)公差等級選擇
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選擇較低公差等級,降低製造成本。
四、注法與查表
(一)配合注法
配合代號表示孔軸公差帶,形式多樣。
(二)公差注法
標注公差帶、偏差值或同時標注,統一性原則。
(三)極限偏差查表
根據基本尺寸、公差等級查表獲取偏差值。
五、結論
公差與配合是機械制圖的關鍵,它們確保了零件互換性與機器裝配的精確度。通過合理選擇基準制、配合類型和公差等級,可以優化生產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正確使用注法和查表,確保了設計與生產的順利銜接。
③ 機械制圖中視圖分哪四種
如題所述的「機械制圖中視圖」有基本視圖、向視圖、局部視圖和斜視圖四種,具體說明如下:
1.
基本視圖——機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視圖。包括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右視圖、仰視圖和後視圖,如圖所示。
2.
向視圖——可以自由配置的視圖。在向視圖的上方標注字母,在相應視圖附近用箭頭指明投射方向,並標注相同的字母。箭頭盡可能配置在主視圖上,只是表示後視投射方向的箭頭才配置在其它視圖上,如圖所示。
3.
局部視圖——將物體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視圖。用帶字母的箭頭指明要表達的部位和投射方向,並註明視圖名稱。局部視圖的范圍用波浪線表示。當表示的局部結構是完整的且外輪廓封閉時,波浪線可省略,如圖所示。
4.
斜視圖——物體向不平行於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視圖。斜視圖的斷裂邊界用波浪線或雙折線表示,通常按投射方向配置和標注,允許將斜視圖旋轉配置,但需在斜視圖上方註明,如圖所示。
④ 機械制圖中採用的投影方法是
在機械制圖中畫圖通常採用的方法是:正視圖,左視圖、府視圖三種投影方法,但為了能更好的表達原圖的結構,後來又增加了右視圖,後視圖,仰視圖三種統稱為機械制圖畫圖的六種投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