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績效考核方法
員工的績效考核有什麼 方法 ?常用的績效考核有什麼?來看看下面我為你帶來的績效考核方法吧,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績效考核,是企業績效管理中的一個環節,常見績效考核方法包括BSC、KPI及360度考核等,主流商業管理課程如EMBA、MBA等均將績效考核方法的設計與實施作為針對經理人的一項重要 人力資源管理 能力要求包含在內,主要是人力資源部門的核心工作之一。
常用的績效考核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績效考核方法嚴格說只有兩種:KPI和BSC。360°考核其實並不是、或者說不能算是績效考核的方法,而更應該算是一種考核邏輯;從實際應用看,360°更適合在調崗的時候,用來了解某個崗位的上級、平級、下級、外部客戶、內部客戶這五個維度的主體,對被評價者在某些指標方面的評價。我們都知道,作為管理者尤其是部門負責人,不僅要對內進行管理,還需要與內外部客戶進行溝通,這對管理者的溝通力、 領導力 、親和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果要提拔一個人,肯定不能片面的從他/她的上司和下屬那裡了解情況,還需要從多個側面去了解。所以,360°其實更適合在晉升/調動某個員工的時候使用,並不適合作為一種考核方法。
KPI是最簡單的績效考核方法,但難點首先在於KPI的選取是否合理。多數企業習慣於用 經驗 法來選取KPI,這並不不妥,但如果企業退出了新產品/新服務或者進入一個新興市場,需要增設新的KPI時,就會面臨KPI如何選取的問題了。
BSC確切的說是一種戰略管理思想,卡普蘭和諾頓發明BSC的時候,其立意是為了打通從戰略到行動的鏈接,但隨後被學術界和企業界給引申延展,發展成一套比較成熟的績效考核模型。但是,在BSC的四個維度里,還需要將相應維度的KPI往裡面填充。這樣才能夠使用,否則只有BSC的話是無法考核的。
從實際操作的角度看,BSC是一套很全面的績效考核模型,但最大的問題在於:企業如何判斷在四個維度之間的各個KPI存在驅動關系?是依賴經驗還是直覺?指標之間有無重疊?指標間的邏輯關系是否正確?這些都是問題。所以,要想用好BSC,最好再配套使用戰略地圖。
BSC操作起來比較復雜,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各部門負責人的專業度要求比較高,大多數企業雖然已經應用了,但效果並不理想。但一旦掌握了操作方法,企業就會發現,戰略地圖真的是一套很好用的戰略管理工具,同時結合BSC來操作的話,也是一套很好的績效管理工具。
EVA是Economic Value Added經濟增加值的縮寫,實際上EVA最早是源自會計學中的一個術語,最早由美國的斯滕斯特公司發明。簡單的說,EVA考核的是企業的實際使用資本所創造的稅後凈利潤扣除掉資本成本(通常是WACC)後的余額,而不是“會計利潤”或“賬面利潤”,它能夠更加真實的評價企業所創造的價值,並且在相當程度上約束高管的投資決策,不胡亂投資、不糟踐資本。因為有許多精於“做賬”的企業,能夠將會計報表做的很漂亮,但如果將資本的使用成本扣除後,很可能不僅沒有利潤、甚至是虧損。
EVA作為一項重要指標,統一了考核口徑(將收入、利潤、成本等指標合並了),全面評估了資本使用成本,能有效保護股東的利益、消除內部人控制的現象,能夠有效避免高管盲目決策、胡亂投資的行為,但EVA得計算較為麻煩,而且需要在企業內調整多項會計指標,不適用於高風險行業、金融行業及初創型企業,在實際使用上,更適合多元化的投資集團或上市公司。
在計算KPI、BSC或EVA達成情況的時候,最常用的計量/評價方法有三種:百分比率法、非此即彼法和加減分法。百分比率法這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定量考核方法,適用於絕大多數績效考核指標的計算,其計算公式為:實際達成值÷計劃值×100%×指標權重分數;這種方法可以對工作成效進行多層評分,可以很直觀的了解到各部門各員工的分值排序情況。
非此即彼法這種評價方法的結果只有是或否,沒有中間狀態,適用於不需要量化的階段性工作,例如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某項工作,如是則得滿分,反之不得分。
加減分法是一種零權重的考核方法,此類指標在考核周期內不一定會發生,但一旦發生則通常會扣較大的分值,甚至是一票否決,例如重大事故。不發生時既不加分也不扣分,而一旦發生則扣除該項指標的得分甚至是一票否決所有績效得分。
績效考核計分方法
常用的考核指標的計分方法有五種:層差法、減分法、比率法、非此即彼法和說明法。
1、層差法
層差法是將考核結果分為幾個層次,實際執行結果落在哪個層次內,該層次所對應的分數即為考核的分數。
例如:人員招聘周期=用人單位提出用人申請經確認的時間到員工 入職 到位的時間段。
如果設定的最低完成時間為30日,期望完成時間為25日。招聘周期指標在考核中所佔有的權重為15%,即15分,
假設計分方式可以分為三種:
A、25日以內完成,得15分;
B、25~30日之間完成,得10分;
C、30日以後完成,得0分;
2、減分法
減分法是針對標准分進行減扣而不進行加分的方法。在執行指標過程中當發現有異常情況時,就按照一定的標准扣分,如果沒有異常則得到滿分。
3、比率法
比率法就是用指標的實際完成值除以計劃值(或標准值),計算出百分比,然後乘以指標的權重分數,得到該指標的實際考核分數。
計算公式:A/B*100%*相應的分數。(A為實際完成值,B為計劃值或者標准值)
例如:人力資源部的招聘計劃完成率=實際招聘人數/計劃招聘人數
如果招聘計劃完成率在本季度中佔有20%的權重,即20分,所得的分數為:招聘計劃完成率*20
4、非此即彼法
非此即彼法是指結果只有幾個可能性,不存在中間狀態。
例如:信息部是負責公司一級流程發布計劃達成率。
假如季度指標中所佔的權重為10%,即10分,由於每個部門的流程不會很多,人力資源部門也許只有8個流程,財務部門也許只有7個流程,故信息部所統計的每個季度完成的流程數量不會很高,所以該指標的最低要求為100%,計算時,只有兩個結果,100%完成,沒有完成。
假如是100%完成,得10分;
假如沒有100%完成,得0分;
5、說明法
說明法:無法用以上幾種方法考核時所使用的一種方法。說明法主要是需要對績效考核結果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進行說明,並設定每一種情況所對應的計分方法。
例如:員工滿意度調查及分析指標就可以用說明法來計分。假如該指標為某崗位的20%,則四項分值分別為:2分、8分、4分、6分;六位老總分別針對四項內容分別打分,將六位老總對四項打分之和即為最後得分。
績效考核注意事項
作為理論研究,各種方法有著自身嚴格的理論界限和體系框架,但作為一個咨詢者,嘉合智博更關注它們之間的共性,每一種工具的價值所在,它們給予 企業管理 者和咨詢者的啟示。綜合起來,可以概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企業的目標是核心。無論哪一種方法,管理的內容是目標,管理的目的是保證目標的實現。
其次,系統的內在邏輯。公司、部門和具體崗位,高層、中層和基層,都是一個神經系統,壓力的傳遞,責任的追蹤,績效夥伴,誰也離不開誰。
第三,同樣的SMART原則。明確的、可衡量的、量化的、務實的、有時間表的,這些原則,這些要求是業績管理操作性強的根本。
第四,管理的80/20法則。關鍵的20%創造了80%的績效。所以業績管理所關注的是關鍵業績指標。
第五,關注未來和發展。目標本身就是關注未來發展的,它體現了企業的追求;考評是手段,激勵是目標,改善是根本。業績管理所追求的是企業的持續發展。
第六,雙向溝通,持續改善。
設定目標要溝通,考評結果要溝通,如何改善要溝通。業績管理很簡單,就是目標+溝通。
的確,平衡計分卡是設定企業目標再科學不過的工具;關鍵業績指標的分解方式在設定個人目標的時候,是那麼精細;標桿其實就是每一項考核指標最好的指標和標准來源。
企業業績管理不可能窮盡所有的方法,但最好的方法一定是它們的精華的集合。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提供的績效考核方法,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Ⅱ 績效考核方法有哪些
所謂績效考核 方法 ,是對員工在工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工作業績、工作能力、工作態度以及個人品德等進行評價,並用之判斷員工與崗位的要求是否相稱的方法。我把整理好的績效考核方法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績效考核的方法
一、寫實考評法
實績統計法
現場觀察法
調查詢問法
行為記錄法
能力記錄法
表現記錄法
所受指導記錄法
過失記錄法
印象評價法
普洛夫斯特法
關鍵事件法
二、絕對考評法
等級考評法
評級量表法
等級擇一法
分數考評法
減分考評法
正負考評法
評價賦分法
成果記分法
要素圖示法
評語表達法
作業標准法
三、相對考評法
成果評定法
個體排序法
配對 比較法
強制分布法
人物比較法
其主要方法如下:
1、圖尺度考核法(Graphic Rating Scale,GRS):是最簡單和運用最普遍的績效考核技術之一,一般採用圖尺度表填寫打分的形式進行。
2、交替排序法(Alternative Ranking Method,ARM):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排序考核法。其原理是:在群體中挑選出最好的或者最差的績效表現者,較之於對其績效進行絕對考核要簡單易行得多。因此,交替排序的操作方法就是分別挑選、排列的“最好的”與“最差的”,然後挑選出“第二好的”與“第二差的”,這樣依次進行,直到將所有的被考核人員排列完全為止,從而以優劣排序作為績效考核的結果。交替排序在操作時也可以使用績效排序表。
3、配對比較法(Paired Comparison Method,PCM):是一種更為細致的通過排序來考核績效水平的方法,它的特點是每一個考核要素都要進行人員間的兩兩比較和排序,使得在每一個考核要素下,每一個人都和其他所有人進行了比較,所有被考核者在每一個要素下都獲得了充分的排序。
4、強制分布法(Forced Distribution Method,FDM):是在考核進行之前就設定好績效水平的分布比例,然後將員工的考核結果安排到分布結構里去。
5、關鍵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 Method,CIM):是一種通過員工的關鍵行為和行為結果來對其績效水平進行績效考核的方法,一般由主管人員將其下屬員工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非常優秀的行為事件或者非常糟糕的行為事件記錄下來,然後在考核時點上(每季度,或者每半年)與該員工進行一次面談,根據記錄共同討論來對其績效水平做出考核。
6、行為錨定等級考核法(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BARS):是基於對被考核者的工作行為進行觀察、考核,從而評定績效水平的方法。
7、目標管理法(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目標管理法是現代更多採用的方法,管理者通常很強調利潤、銷售額和成本這些能帶來成果的結果指標。在目標管理法下,每個員工都確定有若干具體的指標,這些指標是其工作成功開展的關鍵目標,它們的完成情況可以作為評價員工的依據。
深度解析幾種常見的績效考核方法
績效考核是現代常用的 人力資源管理 手段之一,但是很多企業在績效考核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責任不明互相推諉、考核不公允考核結果不被認可、考核水分太大流於形式等諸多問題。導致績效考核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採取錯誤的考核方式,沒有提前將工作進行細分,亦沒有進行定崗定責;績效考核方式採取負向激勵,使員工對績效怨聲載道;缺乏戰略高度的人力資源管理,以至於績效考核無法與公司實際情況掛鉤……下文從人力資源角度分析了幾種績效考核的方式及產生的影響。各有利弊,亦各有側重,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企業績效考核有所助益。
1、“PDCA閉環式”考核法
所謂PDCA,即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行動(Action),最早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提出來的。無論哪一項工作都離不開PDCA的循環,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經過計劃、執行計劃、檢查計劃、對計劃進行調整並不斷改善這樣四個階段。對HR經理來說,這是一個有效控制管理過程並考核工作質量和績效的工具。目前,它已經在一些 企業管理 軟體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
以應用PDCA最為有效的北森為例,在即將上線的北森新考核模塊中,基於平台,企業老闆或部門領導發起部門下的績效考核活動,員工接到績效通知後創建考核目標。在製作考核目標的同時,可以打通所有的 工作計劃 和項目任務,一鍵導入所有計劃內和計劃外的日常項目任務,同步所有工作狀態和評價結果,最直觀的反饋到員工考核表裡。通過靈活的考核流程配置,員工可以很輕松的完成自評環節,上級領導也可以直觀的根據日常執行過程和任務結果給予綜合評分,最終匯總生成一份員工的考核結果。
通過PDCA閉環,更加強調績效過程,上下級匯報關系間可針對某項計劃任務實時溝通、及時反饋,真正將績效提升落實在每項具體工作中。這樣的績效管理優勢在於,一是形成激勵;二是有效管理;三是明確任務;四是達到自我管理。
2、360度績效反饋法
360度考核法又稱為全方位考核法,最早由英特爾公司提出並加以實施運用。該方法是指通過員工的主管、同事、下屬、顧客和員工自己等不同主體的反饋來評價員工績效。360度考核有自身的優點,一是它打破了由上級考核下屬的傳統考核制度,可以避免傳統考核中考核者極容易發生的“光環效應”、“居中趨勢”、“偏緊或偏松”、“個人偏見”和“考核盲點”等現象。二是反映出不同考核者對於同一被考核者的不同看法,較為全面的反饋信息有助於被考核者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三是員工參與管理的一種方式。但近乎完美的工具往往缺點也是致命的:一是成為某些員工發泄私憤的途徑。某些員工不正視上司及同事的批評與建議,將工作上的問題上升為個人情緒,利用考核機會“公報私仇”。二是考核培訓工作難度大。組織要對所有的員工進行考核制度的培訓,因為所有的員工既是考核者又是被考核者。操作難度和風險也較高。
3、關鍵績效指標考核法
關鍵績效指標(KPI)即完成某項任務、勝任某個崗位所具備的決定性因素,是基於 崗位職責 而設定並與員工工作任務密切相關的衡量標准,體現了各崗位的工作重點。進行考核時,從每個崗位的考核指標中選取3-5個與員工本階段工作密切相關的重要指標,以此為標准,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關鍵指標在單獨使用時,衡量的是員工的能力與素質,而不是工作業績,在做綜合評價的時候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適合年度的或階段性的員工能力素質考評,而不適合短期目標實現情況的考核。
4、“德能勤績”考核法
這是我國傳統的績效評價方法,是典型的模糊考核。大部分國有企業和政府機關單位採用的都是這種考核工具。這種考核工具在內容上較為全面,不僅僅考核業績,“德能勤”也佔到非常大的部分。“但德能勤績”考核法最大問題是人情因素占的比重較大,主觀性強,有時“老好人”、“庸人”的考核分數會很高,考核結果與實際績效相脫節。作為考核工具其風險最高。
從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每一種績效考核方法都有其本身的缺點和局限性,它們所適用的公司類型和規模也是不同的。另外,不同的 文化 背景下對其有效性也有所影響。對於企業而言,沒有必要刻意去追求或刻意模仿那些世界先進企業的績效工具,關鍵是吃透企業自身的管理實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績效管理工具——適合的才是最有效的!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提供的績效考核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Ⅲ 績效考核分哪幾種裡面有哪幾種考核的形式
五種。
1、關鍵績效指標考核法(KPI):這種考核方法的核心內容是提煉最能代表績效的若干關鍵性的指標,以這些指標為基礎,進行的績效考核方法,此種考核方法要注意的是,必須抓住企業中最能夠有效量化的指標才行,從而才能提高考核的可操作性和客觀性。這也是很多公司常用的一種方法。
2、目標管理考核方法(MBO):此種考核的方法主要是把企業的目標層層分級給公司的各個部門和個人。這種考核方法首先需要確定目標、制定計劃、對目標期限內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然後循環考核。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准確並且非常嚴格,從而確保考核的成功進行和實施。
3、第平衡計分法(BSC):平衡計分法是從財務、顧客、內部業務過程、學習成長四個方面來進行的績效衡量的一種考核方法。不僅考核企業一段時間的實際產出,還會考核下次預測的未來成長的潛力,從企業戰略出發,不單單只是考核現在,還會考核未來,以及結果和過程。
4、全方位(360度)績效評估反饋制度:該種考核方法是讓被考核人的上級、同級、下級以及其服務的相關客戶共同對他的工作進行全方位的評價,這種考核的方法有的公司也常用,主要是用於能力開發的部門和領域的人。
5、主管述職評價方法:這種考核方法顧名思義,是對於主管的考核,通常是用在一個企業中的中高層管理者的一種考核方法,很多公司也會採用這種對主管的考核方式。
(3)5種績效考核方法適合哪些部門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考核都有短視效應,容易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任何崗位都會想著自己的小范圍利益,而不見公司整體的大目標。所以任何崗位的考核設計,都必須得有和公司整體目標掛鉤的機制,要建立公司好才能大家好。
2、要有模糊處理機制,不能明確考核或考核中的模糊地帶我們也有個模糊機制。比如非業績部門的考核,很多時候無法量化他具體的貢獻。
3、考核進行中沒有記錄的習慣。尤其是管理者,如果日常沒有養成對下屬所作所為的記錄習慣,在對下屬指標進行考核評定時,往往容易抓瞎,即使最終利用威權評定了,下屬也不一定認同,反而打擊了工作的積極性。
4、管理的意識和錯位現象。管理者自身喜歡扮演好好先生,不願意做得罪下屬的活,認為差不多就好,而把難題交給上級。同時管理者自身也沒有意識到考核是下屬成長的有效工具,幫下屬成長是管理者自身工作內容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績效考核
Ⅳ 常見的幾種績效考核方法
1、工作標准法,把員工的工作與企業制定的工作標准、勞動定額相對照,以確定員工業績。優點在於參照標准明確,評價結果易於作出。缺點在於針對管理崗位人員的標准制定難度較大,缺乏可量化的指標。
2、排序法,把一定范圍內的員工按照某一標准由高到低進行排列的一種績效評價方法。其優點在於簡便易行,避免了趨中誤差,缺點是標准單一,不同部門或崗位之間難以比較。
3、硬性分布,此方法和排序法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是將限定范圍的員工按照某一概率分布強制分布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避免了大鍋飯,缺點在於概率假設不一定合乎事實,不同部門或范圍中的概率可能不同。
4、關鍵事件法,指記錄那些對部門或企業效益產生重大積極或消極影響的行為。考核者必須把被考核者在考核期內所有關鍵事件都記錄下來,其優點在於比較客觀,缺點在於工作量大,而且還需要一個量化的過程。
5、目標管理法,其基本特點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一起制定工作目標,並且指導和協助其完成目標,並不斷修正目標。這使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的關系從單純監督與被監督轉變為顧問和促進者,促進了工作目標和績效目標的實現。
6、360度考核法,此方法是結合上述多種方法,通過不同的考核者來進行考核,在考核指標選擇上盡可能量化,同時結合目標管理和一定程度上的硬性分布和強制排序。缺點是考核工作量較大,考核周期難以選擇。
不同的崗位需要不同的考核方法,比如銷售人員主要考核銷售指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