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梁旭的采風經歷
2000年至2015年
2000年簽約北京「世紀星碟」唱片公司出版個人首張專輯《敏感之花》,在北京音樂廳做專輯首發式演出;接受「鳳凰衛視」專訪,獲得德國、日本、美國、法國等多家電台媒體好評;.
2005年經個人努力成功舉辦西藏拉薩布達拉宮廣場「情系孤兒募捐演唱會」由拉薩市民政局現場監督募捐,為拉薩「曲珍」孤兒院籌集善款2萬元;
2005年作為崔健拉薩演唱會做暖場樂隊;
2006年9月赴新加坡擔任周華健,成龍演唱會擔任伴奏樂隊;
2006年為女子十二樂坊創作單曲《度涅拉姆》;
2008年為楊二車娜姆創作單曲《摩梭人》;
2009年為歌手阿木新單曲《慕俄格》編曲;
2009年擔任瓦其依合專輯《黑鷹之夢》音樂製作人及編曲;
2012年擔任西藏「米拉日巴「道歌北京音樂會音樂總監
2012年為中國好歌曲《阿傑嚕》擔任編曲2013年擔任音樂舞台劇《升騰》音樂總監2013年為劉歡 那英上海演唱會《過把癮》擔任編曲2014年擔任氣質-民族演出會音樂總監2010 迷笛音樂節2011 雲中山歌音樂節2011 摩登天空音樂節2011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節2013 大理世界音樂節2013 北京麒麟音樂節
2013 敦煌音樂節2014 鄂爾多斯世界音樂狂歡節
2014 中國西部大漠音樂節
2014 製作原生態音樂專輯《五彩貴州》2014 製作世界音樂專輯《琴弦上的光陰》2015 擔任佛教專輯《智悲之光》的編曲製作人2015 為央視多套欄目擔任片頭音樂的創作和編曲製作人2015 代表文化部參加波蘭國際藝術節2015 參加米蘭世博會中國館絲綢之路現場演出 在搖滾樂壇逐步走向成功的梁旭並不因此滿足,他又將目光投向了更加深刻冷靜的迷幻搖滾,並且親自組建樂隊,發售專輯,在專輯《敏感之花》首發式上,梁旭在舞台上極盡全力的演出,但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他的心卻靜不下來,覺得中國的搖滾總是將眼睛看向憤怒和彷徨,這種生活讓他的生活也充滿了焦慮。
老梁開始從頭思索自己為何要開始做音樂,而最終又想要做出什麼來,覺得自己搞的搖滾或者迷幻搖滾樂大部分都還是在仿效著西方,深刻的文化影響下很難走出一條屬於中國屬於自己的音樂之路,他更需要的是一種新的音樂形式,能適合他走出自己的風格,再讓自己的音樂走向世界。
他想出去旅行,重新感受生命,再來做屬於自己的搖滾,但是這次的旅行卻改變了他的一生。也許冥冥之中得到上天的指引,2000年在一次平遙古城旅行時,梁旭聽到一個旅館里傳出如密霧森林般的音樂,當時被深深吸引,問了店裡的老闆,老闆說是Deep Forest的作品,回到北京查閱資料知道它的音樂分類被稱之為「世界音樂」,後來又找到一個關於New Age的網站,幾乎聽遍了裡面所有的音樂。內心的聲音告訴他,這才是他自己想要做的音樂。
世界音樂有時候又被稱為是民族流行音樂,當世界音樂剛剛面世的時候,是世界上所有民族音樂的統稱,在西方,世界音樂更被特指為非北美和英國的流行音樂以及民謠,也就是不同於本土音樂的復合體,隨著時間和文化交流的發展,牙買加的雷鬼,拉丁的流行音樂,以及中國民樂和非洲民謠等區域性獨特的民族音樂慢慢融合發展,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音樂曲風,這便是我們所定義的世界音樂。
80年代後,當流行音樂呈現出復雜多樣的局面,爵士樂各種流派重返舞台,搖滾樂各種風格豐富多彩,這時候世界音樂的流派中便出現了一種,更加安靜溫和的情緒音樂-New Age新世紀音樂,新世紀音樂經常採用嚴肅音樂中簡約派的手法,不斷重復同一曲調,有時也結合大自然的聲音等各種音效,早期的新世紀音樂以電子樂器和高技術的錄音手段為特色,後來又不斷的加入各種音色奇特的民族樂器,並融合了世界各地,尤其是亞非地區的民族音樂元素。
世界音樂有一個特點,它從流傳下來的一千句古老的音樂裡面只選出一句最震撼的,比如說像台灣的這位老人郭英南的酒歌,就被這個世界音樂的英格瑪采風的時候給錄了一下,老人也沒有覺得什麼,然後英格瑪回去加上他的new age那種編曲,一下成奧運會主題歌了,然後世界上都接受了,全世界都知道這首歌了。
梁旭想中國在世界音樂new age音樂這一方面是一片空白,而且中國又恰巧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一個博大精深的國家,他如果能夠通過他的中國音樂朝聖之旅,把這些好的音樂提煉出來,加上他自己的創作,讓世界都知道中國的New Age音樂。
而新世紀音樂那種自由的編曲曲風,恰恰合適他所有的想法,他終於為自己找到了一條可以放手一搏的音樂之路。從這種世界音樂這種形式,梁旭覺得它表現了一種民族的這種精神,因為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幹嘛要去拷貝國外的呢,梁旭就想能不能自己先把中國走遍,先把中國先走一圈,最後再走遍世界。
因為2000年梁旭30歲了,也是經歷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他覺得這才是他要做的音樂,覺得我們中國本來就是博大精深的一個國家,它有那麼多的民族,肯定有很多很多值得挖掘的一種文化元素在里邊,於是他就開始有這個計劃,把中國先走遍,他選擇了一個路線,選擇先到西藏。 21世紀你會看到人類的音樂出現了很多很多種不同類型的,很多的混合,很多的新的一些品種,而在60年代我們知道就以後一位民族音樂學家,定了一個名詞叫world music世界音樂,同時也出現了一種叫new age 新世紀音樂,這些音樂把夢境、民族、大自然、科技都融為一體,創造一種氛圍,而在這些的音樂當中,其中有很多佼佼者雅尼、喜多郎,但是對於中國來說東西、內容、資料都太少了,所以中國new age之路到底怎麼走,對於老梁來說那可是一個大問號。
但是他這種又很渴望的心情,只好讓他開始行動了,推動著他不斷的向前走,從一開始大膽的行為背起背包,為自己開啟一段沒有時間限制的中國之旅開始,他慢慢的以10年的歲月,走遍了中國各地的少數民族地區,感受源自於中國這片土地每一塊領域裡面,原始自然的靈魂之聲。
其實我們發現到這位音樂人,他有一種倔強的勁兒,這個敦促著他走了一條還沒有人走過的路,既然中國是沒有的,那他覺得那就靠自己的力量,把它挖掘出來吧,讓更多人能夠聽到,受到感染,或許更多的中國人也會知道我們也有世界音樂,我們也有自己的new age。
雖然老梁在最初打定主意做新世紀音樂的時候就想到過,今後要走的路將會是困難重重,但真正開始做起來卻發現比他想的更加困難,中國內地關於新世紀音樂的資料十分匱乏,他又不想走搖滾的老路去仿效西方,那要做中國自己的世界音樂的話,這個音樂究竟該是什麼樣子,他心裡一點底兒都沒有,而他前方的路上,更有著許多無法預知的困難在等待著他,一條充滿荊棘的音樂朝聖之路。
當他又了這個夢想並且確定了路線後,便遇到了一個最為實際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路費和生活費該如何解決,雖然之前一直活躍於搖滾樂壇上,但那時低迷的搖滾市場並沒有為他獲得更多的積蓄,而這些錢根本無法支持他完成這個沒有歸期的旅程,再三思考之下,他決定去找曾經的音樂朋友,希望能夠從他們那裡獲得一些贊助,但他朋友們都不知道世界音樂是一種什麼概念,他們不敢投資,就在他苦無出路的時候,被朋友點醒可以利用自己之前的名氣,用賣唱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旅程。
第一次去拉薩,他就打電話給一個叫雪堆白的酒吧,他通過很多朋友找到這個老闆的電話,他說他想去酒吧去演一下,問老闆需不需要這種,他說可以免費演老闆只需報銷他來回車費,管吃管住就行,老闆說沒問題啊歡迎啊!這一次老梁真的體會到了坐著火車去拉薩的感覺,他先由北京坐著綠皮火車顛簸了幾天幾夜到達了拉薩,接著一邊為酒吧演出,一邊坐公共汽車深入牧區,去探尋那裡最純凈的原生態音樂。
老梁的采風不是簡單的走走看看,不是簡單的錄音采樣,而是更加深入民間部落的生活,在民間居住,了解他們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生存狀態,同時對生命也是一次重要的洗禮,西藏、雲南、青海、內蒙古、新疆、尼泊爾,一路走來,看到大自然的美景,也飽嘗了旅途的勞頓和艱辛,了解了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化,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與大自然音樂接觸的過程中,老梁也感到自己心中那曾經對於音樂目標的迷茫漸漸消失了。
自從決定做世界音樂後,梁旭便一直不停的在走他的采風之路,雖然原本預計三年的時間走完計劃中的行程,但三年後專輯的製作,卻並非按計劃執行,因為他總是每次在采風完一個地方後,便有期待下一個目的地的好音樂。總是想著走完下一個地方心中有了更豐滿的積淀,作品才能更符合自己的要求。
同樣,采風之路有時也會遇到危險,梁旭說:「2005年11月我從青海的格爾木坐長途汽車到可可西里,在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的地方突然高原反應,頭疼欲裂,呼吸困難,惡心,渾身無力,感覺自己要不行了,還算有福報,有輛車上下來拍照的遊客把他們的氧氣袋給我吸上,有個喇嘛給我吃了一袋藏葯,又把我送上了去拉薩的長途車,才算度過險關。後來幾次到藏區,又發生過類似的事,都是喇嘛們給我買的葯,沒有他們我可能從高原上就回不來了,後來跟他們都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2010年的尼泊爾之旅更加驚險,飛機途經喜瑪拉雅山口時因受氣流影響出現劇烈的震盪,高空中飛機上下降幅度有30米之多,飛機上所有的人嚇得痛哭,感覺到了生命的終點,所有乘客都在默念祈禱,後來有驚無險飛機安全著陸,再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都會非常的後怕,感觸生命的無常。」
⑵ 音樂的論文.......30分求
那麼就給你來點民歌的論文資料吧
民歌地方色彩辯析
一、何謂地方色彩?
中國民歌的地方色彩,是民歌風格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涉及中國音樂的基本風格,在音樂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中已逐漸成為一個比較熱門的課題。
所謂色彩,乃借用繪畫術語,以通感之法,表達對音樂美感特點的整體體驗。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區民歌音樂上的獨特個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個性,構成不同的美感效應,由此形成千差萬別的「地方色彩」。
地方色彩的形成與諸文化要素密切相關。中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地理懸殊很大,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也不平衡,導致各地在語言、風俗、審美心理和文藝傳統上都形成了不同特點,這些文化因素綜合作用於各地人民的審美情趣和民歌形式,遂形成了多元化多層次的色彩差異。
民歌色彩的形成由來已古,早在先秦漢魏時期中國民歌就有南音北音東音西音之別,以後更有楚聲粵曲吳歌秦音之異。這種現象至今猶存,很象中國的方言文化,各地民歌也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方言」,以此展示出其地方色彩。
中國民歌地方色彩之豐之美,為世界各國難與並能,它是中國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的藝術體現,是民間音樂的重要屬性和深受人民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
稍稍懂得音樂的人都不難從聽覺上模糊感受到各地民歌的色彩差異,但一般都只能停留於隔岸觀花,霧中看月的狀態。若欲作細致區分和准確辯認,並能說出一些依據和道理,達到理性的把握,即使身為專業研究的學者們也深感不易。其原因在於,人們對於民歌色彩所由表現的具體形式表徵尚未作比較專門細致的探究,缺乏理性分析的手段和方法。
本文擬圍繞這個課題作些初步的理論分析,以期能對民歌的色彩特點既可意會,也可言傳,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加深對民間音樂本質的理解。
民歌作為一種以樂音為媒介的藝術形式,我們對它的審美體驗,首先經由一些形式要素的綜合效應來具體把握。因而,若欲解開地方色彩的奧秘,勢必先要條分縷析出民歌色彩的形式表徵。
二、民歌色彩的形式表徵
民歌是音樂與文學的綜合藝術,民歌的美感體驗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現於音樂形式要素的具體特點上,而唱詞的特點,通常也可作為輔助性的分析因素。音樂形式方面,主要涉及音階、結構、音調、音律、旋法等要素的特點,歌詞方面,主要涉及方言詞彙、襯詞和聲韻調等要素的特點。以上詞曲形式中任一要素的特點,或多個要素特點的綜合作用,都可構成民歌色彩的個性及其變遷,這些要素也正是辯析民歌地方色彩的理性依據。下面以兩首民歌的分析為例,從中了解民歌地方色彩的具體表現和辯析的基本方法。
1、山西左權民歌《櫻桃好吃樹難栽》,此歌是體現「北音」色彩的作品,其具體形式表徵為:帶變宮的六聲音階,寬羽聲韻的音調結構623,對應性質的上下句體結構,旋法含有六度大跳,方言唱詞「開」的韻母特點,為e,而不是ai,等等;
2、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此歌為體現南音色彩的作品,具體形式表徵為:五聲音階,四句體結構,窄羽聲韻的音調結構612、356,級進為主的旋法,四川特有方言襯詞「跑馬溜溜的」等的運用。
這兩首民歌分別體現了中國北音南音的地方色彩個性,在美感體驗上,北歌有悠遠高朗之美,南歌為柔和婉轉之美,從以上簡析中可以見出,南北民歌音樂的審美色彩差異並非玄虛而不捉摸的,它具體清楚地由音階、結構、音調旋法和方言聲韻襯詞諸要素特點的綜合作用而達成。我們完全有可能從詞曲形式要素及其特點的細致分析中對之作出理性的分析和把握。
既論地方色彩,就離不開地理特點和地區范圍這些參數。民歌地方色彩總是與特定地區范圍相聯系的,不同區域范圍的民歌,其色彩表現的濃度有所不同,組成色彩的形式參數也有相應的復雜變化。以此而言,民歌色彩具體表現上具有多層性和多樣性,需要因地而宜地作出具體分析,不可簡單地一概而論。在這些復雜因素的綜合參與中,也仍有一定規律可循。
三、民歌地方色彩的區域性
中國有句家喻戶曉的古話叫「鄉音難改」,民謠有雲:「十里不同風,五里不同音」,「鑼鼓不出鄉,各是各的腔」等說法。可見甚至在不同鄉鎮之間,其方言和民歌也有不同色彩,這固是很極端的例子,但也表明民歌色彩是與地區結合而體現的,具有普遍性和多樣性。為了說明的方便,本文只擬從大范圍方面作些理論分析和探討。根據地理面積的不同,民歌色彩可相應劃分為多個層次的色彩區來加以體認。一般規律是,區域面積越大,民歌的個性色彩越鮮明,差異也越彰顯;反之,則個性色彩越模糊,差異越細微。故地區面積與色彩濃度成反比例關系。相應的,在辯析不同區域民歌色彩時,所運用的分析參數會有變化。基本原則是,色彩區面積與分析參數呈反比關系,即色彩區面積越大,民歌色彩越彰顯,分析中所用的形式參素就越少,分析方法越粗略;反之,分析參數增多、細化。
比如,從宏觀層次看中國南北民歌的色彩,就只須考慮音階、結構、音調三因素特點即可清楚辯認。北歌多為六聲或七聲音階,結構為較規范的上下句體,音調多用大、寬音韻(135、512)。而從中觀層面看南北方內部各省區之間的差異,則由於都用同樣的音階、音調和結構,就需要添加更多更細的形式參數如旋法、潤腔等來作更深一層次的劃分,才能找出其間的色彩差異。如此等等。
下面結合民歌色彩區的具體實例來體認其具體的形式表現要素,提出一些初步分析的技術和方法。
(一) 南北中的色彩差異(宏觀層面)
從宏觀層次看,中國民歌可劃分為北方南方和中部三大色彩區域,各區色彩有很明顯的差異,並具體體現於一些形式要素的綜合作用上。
曲例3陝北信天游《三十里鋪》是北音色彩的典型曲調,其形式特點為:對應性的三上一下四句體(二句體的變體),帶FA偏音的六聲音階,寬宮聲韻結構512,旋法多用五度跳進。歌詞「我」的方言讀音為E,曲情蒼涼凄涼。
同樣是體現北音色彩的信天游《紅軍哥哥回來了》一曲,其形態表徵與《三十里鋪》雷同:上下句體,帶FA、SI兩個偏音的七聲音階,寬商聲韻623,多跳進,旋法多用七度大跳。方言詞彙有「雞娃子,狗娃子」等;「了、來、咬」等字具有方言聲韻的發音特點,如「咬」字讀為「NIO」,「來」為「LE」。曲情開闊慷慨。等等。
再隨手拈來一些南音民歌作品,其風格韻味和形式表徵就截然不同了。如江南小調《無錫景》為典型的南音色彩。其形式要素特點為:五聲音階,窄徵聲韻561、653和小聲韻123的綜合運用。級進為主的旋法,連續發展、漸層下移的四句體結構,旋律修飾細膩華麗,曲風柔宛嫵媚。
同樣是江南小調的《碼頭調》,其色彩美感及形態特點略同上曲,茲不贅述。
到了南北中介地帶的荊楚湖北,民歌色彩又另有一番意趣。湖北地處中國南北交界地帶,其文化和音樂均有不南不北,亦南亦北的中性色調,由此形成其獨特的個性。千里江漢平原潛江縣的打麥歌《崔冬崔》,即是典型的中音色彩曲例,全曲以大宮聲韻135三音腔及其各種轉位、換序形態行腔,曲風明朗活潑,剛柔兼容。湖北宜昌山歌〈上茶山〉,亦具中音色彩,旋律音調與上曲大同小異,更添一股清新的山野風韻。
(二) 南方不同省區的色彩差異(中觀層面)
中國南北民歌色彩的差異是明顯的,那麼,南方內部或北方內部各省區間的民歌,還有無色彩差異呢?當然也有,作為民歌色彩的亞層次體現,各地民歌色彩差異雖稍趨淡弱一些,但其間仍有理脈清晰可辯。現以四川雲南兩省為例作一簡析。
兩省地理緊鄰,音樂文化共性頗多,民歌都具南音的最基本特點如五聲音階,以羽小聲韻613為核心音調,四句體的典型結構等等。但兩省民歌因具體旋法的偏愛不同,又形成了色彩差異。四川民歌多用曲折跳進式旋法,故帶有幾分潑辣情調,如流行全國的四川宜賓農村小調《綉荷包》,採用小羽聲韻的換序曲折旋法631,樂匯多隨方言語調走勢成腔,如「緞子」等。方言襯詞「衣兒牙兒喲、豬兒嘎、金剛梭羅妹」的大量運用,更加強了四川的地方色彩。而雲南民歌則偏愛下行音階式級進旋法,更顯旖旎柔宛的風采。再加上其它音樂形式和歌詞方言的特點,其色彩差異仍清晰可辯。如《放馬山歌》,採用典型的羽小聲韻下行音階式旋法,3216,其在樂句尾固定地不斷出現,給人強烈的印象。
(三) 省區內部的色彩差異(微觀層面)。
民歌地方色彩不僅體現於中國南北的不同省區,即使在同一省區內,也會因地理、方言聲調及傳統審美習慣的不同,而有微妙的色彩差異。茲以湖北省為例分析說明之。如果我們周遊湖北各地,聆聽當地的音樂,就可感到其色彩豐富,或具南方韻味,或帶北方風味,或有西南巴蜀色彩,或染下江東吳音韻,境物變遷,音樂亦異其趣。真是五光十色,絢麗繽紛。據湖北民歌專家楊匡民教授研究,湖北民歌可劃分為五個色彩區:
1.【鄂東南色彩區】今咸寧地區,以窄聲韻音調[SOL LA DO]、[LA DO RE]分布最多,旋法常作小六度、純四度的跳進。2.[鄂東北]:今黃崗與孝感兩地區,多為低丘陵,有江南風景之致。受江南文化影響較多,音樂風格偏於婉轉優美。音調以「寬徵」聲韻的[SOL LA RE]為主。其與鄂東南只有一江之隔,但民歌的音調與旋法,卻有明顯的區別色彩。3.【鄂中南】:今荊州地區,號稱千里江漢平原,富饒的魚米之鄉。地理上北近襄陽,南近洞庭湖。音調以「大宮聲韻」為主。聲腔華麗優美。4.【鄂西南】今宜昌與恩施兩地區。全區山巒重疊,峽谷縱橫,地勢險要,交通不便,語言很統一,屬西南官話區,與川東方言無異。音調「窄羽」聲韻[LA DO RE]的旋律為典型樣式。5.【鄂西北】今襄陽和鄖陽兩地區,地處我國南北交匯線略偏南,自然風貌兼有南北景色,當地人的生活與風習也兼有南北特點,音樂風格在兼容並包基礎上略偏重於中原北方的風味,古人稱當地人「多秦音、好楚歌」。民歌旋法強調四度跳進,曲風較活潑開朗,有北音風味。 湖北五個地區都流行一首《十綉荷包》小調,各地的唱詞都一樣,但因地方文化不同的影響,旋律形態如調式,旋法音調等都相應形成了不同樣式
,體現了五區的地方色彩,真是五音雜處,色彩繽紛。
民歌地方色彩是很復雜的音樂現象和論域,更深入的研究將涉及到音樂和文化的多方面因素,本文的初步探討,若能加深人們對民歌特質的理解,引發更精之研究,則幸甚。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