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孔子關於教學原則和方法的觀點有哪些
1、因材施教:
釋義: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出處:戰國 孔子《論語·先進篇》
原文:
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白話譯文:
子路向老師討教:「先生,如果我聽到一種正確的主張,可以立刻去做么?」
孔子說:「總要問一下父親和兄長吧,怎麼能聽到就去做呢?」
冉有問:「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應該立刻去做么?」
孔子回答:「對,應該立刻實行。」
公西華問:「先生,一樣的問題你的回答怎麼相反呢?」
孔子說:「冉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但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三思而行。」
2、有教無類
出處:《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
白話譯文:
孔子說:「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類。」
3、溫故而知新
出處:《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白話譯文: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進而又能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憑借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4、舉一反三
出處:《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白話譯文:
孔子說:「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時,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裡明白,卻又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時,也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進行了。」
5、學而優則仕
出處 :《論語·子張》:「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白話譯文:子夏說:「「事情做好了,可以總結經驗,從中學習,取得進步;學習學好了,就可以把這些知識應用到日常做事中。」
❷ 瀛斿瓙鏈変粈涔堟暀鑲叉濇兂鍜屽師鍒欏憿錛
1銆佸︺佹濈粨鍚
瀛斿瓙璁や負錛岃佷嬌涓涓浜烘垚鎵嶏紝灝卞繀欏婚氳繃鍩瑰吇錛屼嬌浠栨棦鍠勪簬鍗犳湁璧勬枡鍙堝嫟浜庡硅祫鏂欒繘琛岀嫭絝嬬殑鎬濊冿紝鍞鏈夊傛わ紝鎵嶈兘浠庢牴鏈涓婃暀濂藉︾敓銆
2銆佸洜鏉愭柦鏁
瀛斿瓙鑳藉熸h嗗︾敓璧勮川涓婂瓨鍦ㄧ殑宸寮傦紝鏍規嵁瀛︾敓鑷韜鐨勫織瓚c佹櫤鎱у拰鑳藉姏錛屾湁閫夋嫨鍦版柦浠ヤ笉鍚岀殑鏁欒偛銆傘婅鴻路鐢辮儐澶э紝嬈犺冭檻錛屽瓟瀛愭曚粬鍐掑け鎯圭ジ錛屽氨鏁欎粬閬囦簨瑕侀涓姝ユ兂錛屽瓟瀛愬氨鏄鐢ㄨ繖縐嶆壃闀塊伩鐭鐨勬柟娉曟潵瀹屽杽寮熷瓙浠鐨勫痙涓氫慨鍏葷殑銆
3銆佸杽浜庡惎鍙戱紝寰寰鍠勮
瀛斿瓙涓誨紶鏁欒偛瀛︾敓涓嶈兘綆鍗曞湴閲囧彇鐏岃緭鐨勬柟寮忥紝鑰屽簲璇ヤ互瀛︾敓涓轟富錛屽湪瀛︾敓鎬濊冨悗浠嶄笉寰楄侀嗘椂鍐嶅紑瀵間粬錛屽湪瀛︾敓鎯寵〃杈捐嚜宸辨濇兂鑰岃嫤浜庤翠笉鍑烘潵鐨勬椂鍊欏啀鍚鍙戜粬璇村嚭鏉ャ傚彟澶栵紝濡傛灉瀛︾敓浠呭仠鐣欏湪瀵圭煡璇嗙殑浜嗚В錛岃屼笉鑳藉唴鍖栦負鑷韜鐨勮兘鍔涳紝灝變笉瑕佸媺寮烘暀涓嬪幓浜嗐
杞朵簨鍏告晠
涔夊埄涔嬭京
椴佸浗鏈変竴閬撴硶寰嬶紝濡傛灉椴佸浗浜哄湪澶栧浗瑙佸埌鍚岃優閬閬囦笉騫革紝娌﹁惤涓哄ゴ闅訛紝鍙瑕佽兘澶熸妸榪欎簺浜鴻祹鍥炴潵甯鍔╀粬浠鎮㈠嶈嚜鐢憋紝灝卞彲浠ヤ粠鍥藉惰幏寰楅噾閽辯殑琛ュ伩鍜屽栧姳銆
瀛斿瓙鐨勫︾敓瀛愯礎錛屾妸椴佸浗浜轟粠澶栧浗璧庡洖鏉ワ紝浣嗕笉鍚戝浗瀹墮嗗彇閲戦挶銆傚瓟瀛愯達細鈥滆祼錛堢鏈ㄨ祼錛屽嵆瀛愯礎錛夛紝浣犻敊浜嗭紒鍦d漢鍋氱殑浜嬶紝鍙鐢ㄦ潵鏀瑰彉姘戦庝笘淇楋紝鏁欏煎彲浠ヤ紶鎺堢粰鐧懼擄紝涓嶄粎浠呮槸鏈夊埄浜庤嚜宸辯殑琛屼負銆傜幇鍦ㄩ瞾鍥藉瘜鐨勪漢灝戠┓浜哄氾紝鍚戝浗瀹墮嗗彇琛ュ伩閲戱紝瀵逛綘娌℃湁浠諱綍鎹熷け錛涗絾涓嶉嗗彇琛ュ伩閲戱紝椴佸浗灝辨病鏈変漢鍐嶅幓璧庡洖鑷宸遍亣闅劇殑鍚岃優浜嗐傗
瀛斿瓙鐨勫彟涓瀛︾敓瀛愯礬錛屾晳璧蜂竴鍚嶆漢姘磋咃紝鑾鋒晳鑰呬負浜嗚〃紺烘劅璋㈤佷簡浠栦竴澶寸墰錛屽瓙璺鏀朵笅浜嗐傚瓟瀛愰珮鍏村湴璇達細鈥滈瞾鍥戒漢浠庢や竴瀹氫細鍕囦簬鏁戣惤姘磋呬簡銆傗
❸ 簡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方面,孔子的哪些主張對你有所啟發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有教無類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每個人都應該受到教育。孔子辦學是面向全社會的,屬於開放辦學。對待學生,不論貧富貴賤、門第高低,一律平等。
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對於教育者而言,要永不滿足的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孔子看來,「學」與「教」是一個長期熏陶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和老師,不能有任何的鬆懈。作為教育者而言,在教授知識的同時,自己也在不斷學習,不斷完善提高。
3、全面教育
孔子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全方位地塑造一個人的才能和品行,而不是讓其單方面發展,也不能只學習一技之長。在孔子看來,教育內容應廣而全,不能約束在一個方面,要讓學生廣泛而全面地學習各種內容。
4、因材施教
從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他們的智力水平和個性差異,來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孔子倡導教育者不能漠視每個人天資稟賦的客觀區別而任意行事,否則事倍功半。在實際教學中,孔子便遵循這一教育理念,對每一名弟子施加不同的教育方法。
5、學思並重
孔子注重啟發學生先自我思考,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同時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使「學」與「思」結合起來。
二、啟發:
「溫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他認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這一學習方法不僅在封建時代有其價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認的適應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
(3)孔子的思想遵循了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孔子的教育實踐: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入東周向老子請教。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著名的便是「七十二賢士」。
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梁,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
❹ 請問,孔子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教學方法有哪些呢
知識的來源是認識論的根本問題,孔丘本人的自學過程和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經驗,表明了人後天學習的重要性,他的教學方法是以唯物主義傾向的認識路線為基礎的。
首先,學思行結合,學是求知的途徑,也是求知唯一手段,學習知識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深化,孔丘強調,對學習過的知識要時常復習,練習,才能牢固掌握。孔丘提倡學習知識面要廣泛,在學習的基礎上認真深入的進行思考,把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要不就是拿孔修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孔丘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學是為行服務,能夠行,就能證明已有學。由學而思而行,這是孔丘所探索和總結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過程基本符合。
以上就是小編對問題的回答,如有錯誤,敬請諒解!
❺ 孔子在思想方面的主張主要有哪些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主要有哪些
孔子在思想方面的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 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在教育方面的貢獻主要有:
1、首創私學,實行「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擴大教育對象的范圍,促進文化學術的下移。
2、他提出教育在社會發展和個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重視教育。
3、他提倡「學而優則仕」,為封建官僚的政治體制准備了條件。
4、他重視古代文化的繼承和整理,進行了教材建設,奠定了後世儒家經典教育體系的基礎。
5、他總結了教育實踐經驗,提出了許多教育教學原則方法,揭示了許多教育教學規律。
(5)孔子的思想遵循了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孔子的言論主要記錄在《論語》中。《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在南宋後並稱「四書」。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微言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