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學生工作中如何運用正確的世界觀和科學的方法論指導實踐
正確的世界觀決定正確的人生觀,正確的人生觀才能指導出科學的方法論、科學的實踐。所以,本質上是由正確的世界觀決定的。
具體方法是,將自己的知識總結起來,用科學看一看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才能真正得出自己的、具有科學依據的、相對更正確的世界觀。
㈡ 怎樣把科學技術方法論運用到營銷中
營銷學的科學方法首先是經典的營銷理論,這已經成為一種公認社會科學
簡單的說就是
1.深度的市場分析
2.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和定位
3.強力的營銷推廣(如,人員推銷,品牌推廣,廣告,公關等)
其次,如果你說的科學技術是指的軟硬體技術的話,那就太多了
1. ERP,CRM,會員制營銷等系統,提高運營的效率
2. 簡訊群發,郵件群發,競價推廣,SEO。。。等提高廣告宣傳的效率
3. 計算機,互聯網,物聯網,使得你可以實現全球一體化的生意。。。
總之,無論什麼技術,其核心還是你為你選定的目標客戶提供什麼樣獨特的價值,你如何清晰的展現,並管理好供應和服務的問題。
㈢ 如何運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化危為機,贏得發展主動權
運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化危為機,贏得發展主動權
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運用這一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重在准確把握「危」和「機」的關系、當前和長遠的關系、客觀條件和主觀能動性的關系,從而善於化危為機、贏得發展主動權。
1、准確把握「危」和「機」的關系。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對立統一規律即事物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因此,「危」和「機」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努力克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正確總結應對危機的經驗教訓,就能夠創造發展機遇。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我們要不斷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築牢防線。
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一些傳統行業受沖擊較大,而智能製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將這些潛力有效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動力,有利於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進一步釋放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
2、准確把握當前和長遠的關系。
從當前看,突如其來的疫情從消費、生產、就業等方面對我國經濟形成沖擊,增大了全年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疫情期間餐飲、旅遊、住宿、客運等大面積暫時停止運營,嚴格的隔離措施和限制人員流動直接影響線下消費活動,對部分服務行業形成較大沖擊。
但從長遠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這是由我國基本國情、發展基礎、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潛力和動能、體制和制度條件、發展戰略、宏觀政策、發展目標等因素共同決定的。
比如,從發展基礎看,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從宏觀經濟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始終保持高速或中高速增長,並在改革開放實踐中探索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制度體系和機制。
當前,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消費和服務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持續上升,城鎮化快速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從發展潛力和動能看,我國致力於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發展動能是巨大和持久的。
從制度機制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概括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特別是「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在抗擊疫情的斗爭中得到充分驗證。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採取的堅決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現的出色的領導能力、應對能力、組織動員能力、貫徹執行能力,為世界防疫樹立了典範。這些制度優勢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准確把握當前和長遠的關系,我們就能進一步堅定信心,更好化危為機。
3、准確把握客觀條件和主觀能動性的關系。
辯證唯物主義要求既承認客觀條件的重要性,又重視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復工復產取得重要進展,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同時,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
我國防範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既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准備和工作準備。
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抓緊解決復工復產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科學預見形勢發展走勢和隱藏其中的風險挑戰,做到未雨綢繆、化危為機。
(3)科學方法論怎麼用擴展閱讀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整體,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既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這一原理體現在危與機的關系之中,就是危和機是一個相互依賴、互為條件的矛盾統一體,危是一種具有相對性、暫時性、可變性的客觀存在,在一定條件作用下可以向好轉變,機則可以隨著危的化解應時而生。
但這種轉化並非無脛而至,關鍵在於把握時機、抓住機遇,能夠以相應的方略、對策和舉措游刃有餘地化危為機,進而推進建設、促進發展。
1、准確識變,善於危中見機。
歷史經驗表明,在每一次危機背後,往往都蘊藏著機遇。只要認清大勢、把握規律,就能從危機中發現機遇。比如,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國經濟一度處於停擺狀態,給旅遊、交通、航空、餐飲、商貿等行業造成極大沖擊。
但與此同時,醫葯、保健、紡織、化工等行業的市場需求陡然增加,無人零售、無接觸配送等新商業模式悄然興起,一些適應人們新的衛生養成和交往習慣的消費需求也應運而生。
只要能夠及時而清醒地認識和有效把握這些新變化,就可以從危機中看到希望、找到出路,抓住「市場需求之手」乘勢而為。
2、科學應變,善於化危為機。
危和機作為事物在一定時期、一定階段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趨勢,通常會按照其固有規律演變和轉化。但這種演變和轉化,往往要靠外力的推動才能實現。戰爭史上,許多化險為夷、化危為機的制勝戰例,無一不是勝戰者隨機應變、以變化危的結果。
從經濟領域看,歷次危機幾乎都是傳統發展之危、科學發展之機。當經濟危機發生時,經濟規律總會自動發揮調節作用,新的機遇往往會應運而生。若能及時把握、有效應對,就可以轉危為機、獲得變革性發展。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時,世界上能源依賴度過高的企業一度遭遇巨大打擊。但也正是從這次危機開始,一些企業潛心開發節能降耗技術,使節能產品成為新的增長點。時至今日,節能降耗依然是許多行業企業孜孜以求的目標。
3、主動求變,善於創造機遇。
有些危中之機,並非與生俱來和能夠自生自長,需要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進取,主動作為,勇敢創造。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對傳統產業行業造成了很大沖擊,但5G網路、數據中心等新興基礎建設的風口期已然到來,將對新的經濟增長產生強勁而持續的推動。
對此,黨中央多次作出與新產業、新基建相關的工作部署,這既是對新的經濟增長模式的創新,更是對新的發展機遇的創造。可以預期,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必將快速崛起,形成新的強勁的經濟增長點。
如果各行各業都能主動作為、奮力求變,善於捕捉機遇,勇於創造機遇,就能夠最大限度化解疫情造成的影響,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㈣ 如何運用社會科學方法論
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要重視社會科學史;要把分科研究和 綜合研究結合起來,運用歷史比較分析的方法來把握社會科學的性質和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