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弓箭是用什麼做的
制弓材料因地制宜,《考工記·弓人》記載,制弓需要「六材」,即「干、角、筋、膠、絲、漆」。
「干」以柘木為上,檍木、柞樹次之,竹為下。南方只有竹子,從這一點看,南方弓次於北方弓。「角」即獸角,水牛角為上,北方沒有水牛,以羊角代替,北方弓劣於南方弓。「筋」指動物肌腱,「膠」指魚鰾膠,「絲」指筋絲,使弓更牢固,「漆」用於防潮防腐。
傳統角筋復合弓取材講究,工序同樣繁雜,大致分為修弓胎、貼牛角、粘望把、鋪筋、拉弦、上漆六道工序。
弓胎要選上好木材,長短厚度要均勻,然後用熬制好的魚鰾膠將角片粘在弓壁內側,保證厚度均勻,粘合嚴絲合縫,其次將牛背筋或牛蹄筋劈絲,用「走繩」纏在弓壁上,最後拉弦上漆。工序繁雜,每一道都馬虎不得,否則製成的弓會翻弓,所謂「翻弓打死牛」。
(1)鐵箭怎麼製作方法擴展閱讀:
遠在3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在中國境內的人類就開始使用弓箭了。最早的箭很簡單,用一根樹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長度的箭桿,在一端削尖就是箭。
而矢的真正起源應是原始社會石器時代,人們把石片、骨或貝殼磨製成尖利的形狀,安裝在矢桿一端,這就製成了有石鏃、骨鏃或貝鏃的矢了,比起單用木棍竹竿削的箭可算進了一大步。 由於遠古的箭桿難以保存至今,所以出土實物中往往僅留下箭鏃。
新石器時代的石、骨、蚌鏃,有棒形、葉形、三角形等多種,有些已有鏃莖和逆刺。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遺址中最先出土了商朝早期的青銅鏃。商周時期,青銅鏃的主要式樣是有脊雙翼式。春秋戰國時,三棱式鏃盛行,戰國時此類鏃多裝鐵鋌,以節省銅材。漢以後銅鏃開始向鐵鏃過渡,這個過程經歷了約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