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檢查腸道疾病
腸道的檢查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檢查方法有腸鏡檢查、鋇餐和鋇灌腸,腸鏡的檢查包括十二指腸鏡和結腸鏡的檢查。結腸鏡的檢查只是檢查大腸,對小腸可以採用十二指腸鏡和小腸鏡的檢查,這些都是最直觀、最准確也是最不容易遺漏病變的檢查。除了結腸鏡的檢查之外,還可以通過小腸的模擬CT,還有鋇灌腸、排糞造影、超聲內鏡等檢查。腸鏡的檢查需要患者提前做清潔腸道的准備,待腸道內的糞便排泄完全以後才可以進行腸鏡檢查,這樣才不至於糞便在腸道內影響腸鏡的檢查結果,遺漏可能發生的病變。
㈡ 腸道疾病怎麼樣檢查
腸道傳染病報告病例逐漸上升,並在夏季進入高峰。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腸道疾病怎麼樣檢查,一起來看一看吧。
直腸指檢:
是診斷直腸癌的必要檢查步驟約70%-79%的直腸癌患者於就診時可通過直腸指檢被發現可觸及質硬凹凸不平包塊;晚期可觸及腸腔狹窄包塊固定指套見含糞的污濁膿血直腸鏡檢:可窺見腫瘤大小形狀部位並可直接取組織作病檢。
病理學檢查:
是直腸癌確診的主要依據。由於直腸癌手術常涉及改道問題,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為避免誤診誤治,術前或術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學檢查的結果,以指導治療。絕對不要輕易挖除肛門。
癌胚抗原測定:
癌胚抗原(CEA)測定已普遍開展,一般認為對評價治療效果和預後有價值,連續測定血清CEA可用於觀察手術或化學治療效果。手術或化學治療後CEA明顯降低,表示治療效果良好。如手術不徹底或化學治療無效,血清CEA常維持在高水平。如手術後CEA下降至正常復又升高,常提示腫瘤復發。
結腸血管性病:如結腸血管瘤,有長期少量便血而貧血為多見,也可發生急性大出血,有的瘤體大並發腸梗阻;結腸動靜脈畸形,以60歲以上老年人為多見,好發於盲腸、升結腸,出血前常無自覺症狀。經腸系膜動脈造影可顯示血管瘤、動靜脈變形、靜脈血迴流提前,營養動脈增粗等,腸鏡檢查也能發現病灶。
結腸憩室炎:憩室常位於乙狀結腸,伴習慣性便秘史,無並發症的憩室可無症狀。當急性炎症時,可有左下腹痛、腹脹、粘液血便、發熱等症狀。憩室出血發生率為22%,多為少量出血,也可大量出血,且老年人多見,可作為結腸憩室的首發症狀出現。
放射性直腸炎:多見於盆腔惡變腫,如宮頸和膀胱惡性惡變行放射治療後,臨床有里急後重、大便疼痛、粘液血便及便次增多等,晚期(放療後數月至2年)可有潰瘍出血、出血量較大,呈鮮紅色。
腸套疊:兒童多見,臨床有陣發性哭鬧(即腹痛)、嘔吐及右腹部可觸及腫塊。常在2~3小時後有暗紅色血便排出,與較多粘液之混合物,稱果醬樣大便。部分患兒可無便血,但直腸指診的手套上染有血跡。常伴有腸梗阻的表現。
慢性結腸炎:常有粘液血便,伴下腹部或左下腹部疼痛及腹瀉史,有疼痛—便意—便後緩解的規律,出血量不多,累及直腸者有里急後重症狀,腸鏡可見粘膜水腫、充血、粗糙的顆粒狀質脆而易出血,附有膿性分泌物,有的可顯示有大小不等的圓形多發性淺潰瘍。
㈢ 日常生活中,「腸道疾病」有哪些檢查方法
腸道疾病發病率相對較高,對於腸道疾病診斷除了相應的臨床表現以外相應的輔助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某種程度上一些相應的檢查對於疾病的診斷起著關鍵的作用,臨床上對於腸道的檢查方法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些常用的輔助檢查,讓大家對此都有所了解。
下面我們一起就看看這些檢查有哪些吧!
一、大便常規
這種檢查是最為常用的,它對於腸道的相關疾病的診斷都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優點對於患者無痛苦、費用低、老牌檢查方法。
正常情況下檢查為陰性
不正常的情況大致為:發現紅細胞說明有消化道出血、腫瘤或結核等;發現有白細胞說明腸道有炎症;發現有蟲卵說明有寄生蟲感染;發現有潛血說明有消化系統出血。
六、腸鏡
腸鏡根據檢查部位的不同大致分為結腸鏡、小腸鏡、膠囊內鏡等。
對於腸道疾病的檢查腸鏡具有明確診斷意義,對於腸道不明原因的出血、其它腸道檢查都不能明確的疾病起到關鍵作用。
並且腸鏡對於一些腸道疾病的治療也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相對來說腸鏡檢查有些痛苦,如果實在擔心也可以做無痛腸鏡,只要睡一覺就檢查完了。
膠囊內鏡其實就是一個微型攝像機,把它做成和膠囊一樣大小的形狀,患者吞服後膠囊沿著消化系統下降,並且把內部的情況拍攝下來,相對來說這種檢查方法痛苦小,但是因為膠囊無法受檢查者支配及受到內部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對於某些疾病的診斷還不是很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