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嬰兒盜汗怎麼辦
嬰兒入睡後不久,頭、胸和背部等處常常出汗,這是剛入睡時體溫高造成的。成年人新陳代謝降低,一般情況下睡後出汗較少。 嬰兒正在生長發育期,新陳代謝旺盛,產熱較多;同時,嬰兒皮膚含水量大,微血管分布多,為了維持正常體溫,常以出汗來散發熱量;此外,嬰兒的調節功能較差,在正常情況下,睡後也會出汗。 嬰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健全,在相同情況下,嬰兒單位面積的出汗量,在睡眠時要比成人高2倍以上,愛出汗的嬰兒,盜汗就更明顯了。這是一種生理現象。如果天氣悶熱,室內溫度高,通風又不好,嬰兒入睡後更容易出汗,但睡後不久汗就逐漸消退。只要嬰兒的精神狀態良好,食慾正常,睡後出汗一般仍屬正常情況,家長不必擔心。 有些嬰兒夜間經常出汗,也可能是疾病的先兆。如汗多並伴有煩躁、驚跳和睡眠不安等,多考慮為佝僂病。如果嬰兒有與結核病患者接觸史,在後半夜常出汗,並有低熱和消瘦等症狀,有可能是患結核病。凡出汗伴有其他症狀者,均應去醫院請醫生診治。
『貳』 孩子夜晚愛出盜汗,需要怎麼治療呢
夜晚盜汗,怎麼治療呢?
夜間盜汗很可能是腎陰虛引起的症狀,所以對身體是有一定影響的,可能會出現了顴紅盜汗,咽干口乾,腰膝酸軟頭暈乏力,所以是需要積極的治療。
可以使用滋陰降火的中葯治療,相對效果比較好一些,中葯療程會比較長,一般需要用葯兩個月左右。
平時要保持心情舒暢,多參加一些戶外運動,也可以多吃一些枸杞,核桃,黑豆,黑芝麻等補腎益腎的食物。
另外注意多休息,避免過於勞累。
『叄』 寶寶盜汗怎麼辦
寶寶新陳代謝旺盛,出汗較成人多,這是正常現象。進入夏末初秋後,氣候轉涼,寶寶出汗理應減少,但一些體弱的寶寶仍出汗較多,尤其在入睡後明顯。由於汗多濕衣,在受冷後容易感冒,感冒後體更虛,出汗更多——形成惡性循環,我們稱之為「盜汗」。那麼,寶寶盜汗怎麼辦呢?
一、治療方法
1、生理性盜汗:對於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葯物治療,而是採取相應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導致高熱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就應該對小兒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這樣也有利於睡眠和控制小兒肥胖,有益於小兒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兒的夜間大汗,是由於室溫過高,或是蓋的被子過厚所致。冬季卧室溫度以24℃~28℃為宜;被子的厚薄應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
一般說來,若家長注意到上述幾種容易引起產熱增多的誘因,並給予克服,出現盜汗的機會會自然減少。即使小兒偶爾有一二次大盜汗,也不必過分擔心,盜汗所丟失的主要是水份和鹽份,通過每日的合理飲食是完全可以補充的。
2、病理性盜汗可以採用食療方法
方法1:
黃芪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將黃芪煎汁,用汁煮米為粥,放入白糖調味溫服。
功效提示:黃芪味甘,性微溫。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的作用。
方法2:
生地黃150克,烏肉雞1隻,飴糖100克。將生地黃切碎與飴糖拌勻,放入雞腹內蒸熟即成。
功效提示:生地黃味甘,性寒,滋陰涼血。烏雞味甘、性平,補虛勞虧損,治消渴,惡心腹痛。此方具有滋陰止盜汗的作用。
二、護理方法
無論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盜汗,護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1、小兒盜汗以後,要及時用干毛巾擦乾皮膚,及時換衣服,要動作輕快,避免小兒受涼感冒。
2、注意及時補充水份和鹽份。可以補充口服補液鹽,簡稱「ORS」,或白開水加點食鹽、糖,糖可以促進水和鹽的吸收。
3、被褥也要經常晾曬,日光的作用不僅在於加熱乾燥,還有消毒殺菌的作用。
4、此外,對易於盜汗的小兒,應進行有計劃的體質鍛煉,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體質增強了,盜汗隨之而止,這將勝過任何靈丹妙葯。
『肆』 嬰兒盜汗,怎麼治
小兒盜汗要服用什麼葯? 盜汗是指睡熟後出汗,醒後汗止。盜汗分為兩種,一種是屬生理性的;一種屬病理性的。在治療時,首先應明確診斷,才能針對性的用葯。 生理性盜汗是由於小兒新陳代謝旺盛,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健全,調節功能也欠完整,所以當孩子睡熟後有時出汗現象,但不伴有其它症狀;孩子的精神、飲食、面色、大小便都正常,對此尚無需治療,過段時間就會自愈。 病理性盜汗,多見於結核病和佝僂病。如果病兒在出盜汗的同時還會伴有其它症狀,如伴有低熱、咳嗽時,可能是患了肺結核;伴有睡覺不踏實、煩躁易怒、腹脹、出汗有酸味、尿味刺鼻等,很有可能是佝僂病的早期。對此,應及時找醫生診治。 祖國醫學認為盜汗多因表虛不固,氣陰虛熱等原因所引起。在治療時應分清病因。 表虛不固的特點是,以自汗為主,伴有盜汗,病兒神倦無力,面色少華,手、足欠溫,舌質淡舌苔薄白。 治療時,應選用具有益氣固表作用的葯如:」玉屏風散」,它是由黃芪30克、防風30克、白術60克,共研成細粉,和勻後備用。 用時周歲以內的小兒每次1克,日服2次,溫開水調勻後喂服;2—4歲每次2—3克,日服2次;5歲以上每次可用5克,日服2次溫開水調勻後服。玉屏風散中的黃芪能補氣固表,白術健脾益氣、資氣血之源。 兩葯全用氣旺表實則汗止。方中的防風能走表祛風,而且還能協助黃芪益氣御風,所以玉屏風散,治療因表虛不固引起盜汗、自汗有很好的療效。 氣陰虛弱的特點,以盜汗為主,也伴有自汗,汗出較多,病兒消瘦、口乾、精神萎靡不振、哭聲無力,手足心熱,睡覺不實,舌質淡舌苔少。 治療時應選用具有益氣養陰作用的葯,如」生脈散」或」生脈飲」。它是由人參、麥冬、五味子所組成。 其中人參補肺益氣以生津止渴,麥冬能養陰生津,清虛熱而除煩躁,五味子具有酸收肺陰止汗而生津,並可安神寧心,所以治療因氣陰虛弱所致盜汗的理想葯。 用生脈飲時,周歲內的小兒每次服1/3瓶,口服2次,2—5歲每次服1/2瓶,日服2次。 另外對於孩子出盜汗又查不出任何原因者,可用五倍子適量或五倍子加明礬共研成細粉,用溫開水或醋調成糊狀,敷於肚臍上,每日一次,據觀察效果,此法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