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河道如何整治
為改善木材流送條件對河道採取的工程治理措施。其內容包括:①河道治理。疏炸和清除流送路線上的障礙物,用固定型治理工程建築物封灘、堵岔、導流和護岸,或用漂浮型誘導設施誘導木材,對沉積形成的灘險採取疏浚措施等。②徑流調節。修築閘壩工程存貯徑流,再按一定時段重新分配,以增加流送水深,提高流送能力。③水位調節。即修築壅水壩淹沒障礙物。這項工作多在設置徑流調節閘壩工程時附帶進行。④修築人工水路。即修築繞過或穿過灘險的渠道、筏道以及舍棄原河道而在沿岸另築的人工渠道。上述幾種措施通常根據河道具體情況及不同的木材水運方式單獨實施或綜合採用。
單漂流送河道整治
①炸礁:施炸前應對阻礙流送的灘險做詳細調查,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和擬定爆破方案。因浮行原木在水流軸線附近較為密集,處於該位置的礁石需先炸除,邊側的後炸除;阻礙嚴重的先炸除,一般的後炸除。炸礁後要觀察效果,然後決定續後的施炸方案,以逐步改善流送條件。中國在流送河川上炸礁多採用枯水期鑽孔爆破作業法。凡爆破工程量大的石灘,需對炸礁和設置固定型治理工程建築物封攔兩種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選取較優方案。②修築固定型治理工程建築物:河道經初期疏炸能夠進行流送後,治理重點即轉移到解決木材的大量擱淺插垛上。中國山區河川洪期水流表面流速多在4~5米/秒以上,漂浮型誘導設施難於工作,故治理工程建築物以固定型為主。固定型治理工程建築物可用於封堵、遮攔導致木材擱淺插垛的邊灘、岔流、漏壕(縱貫邊灘,大水過流、中小水乾枯的岔壕)、中灘(大水淹沒、中小水裸露的江心灘)、江心島以及處於邊灘尾端的回水區。中灘和江心島迎水面可修築分水魚嘴導引木材。為防止水流淘刷地質松軟的河岸及避免木材在岸邊擱淺,可修築丁壩或順壩護岸工程。(見河道整治工程建築物)③疏浚河道:當邊灘或中灘迫使主流流向過分彎曲,致使木材運行不暢、灘上大量積垛,或利用固定型治理工程建築物封灘堵岔會束縮水流過水斷面導致對岸嚴重沖刷時,可考慮採取疏浚措施取直河道。疏浚施工應先按預定路線開挖4~6米寬的導溝,然後拋石築壩截斷原河道,導溝即可被水流拓寬沖深成新河道。截流石壩縱軸線應與新開河道水流軸線基本一致,最大交角不得超過20°。④設置漂浮型誘導設施:對不能或不宜修築固定型治理工程而流速又較小的障礙河段(如停材嚴重的回水區、多支岔河段),可設置漂浮型誘導設施導引木材。中國因山區河川流速高、結構堅固的漂子在洪期也常不能安全工作,故多利用流送原木,臨時連成單根原木漂子,或綁紮成2~3根原木的束狀漂子,以解決中枯水位的木材誘導問題,洪水到來之前即行拆除。對一些重要且流速較低的區域,如誘導木材進綆、過壩、過橋孔等則應採用有抗洪能力的金屬漂子、鋼筋混凝土或鋼絲網結構薄壁箱形漂子和原木螺栓結構漂子等。
排運河道整治
①石質灘險治理:其主要天然障礙物是妨礙木排通行的基岩灘、崩岩灘、跌坎及急彎等導致打排的石質灘險,因此初期治理也以炸礁為主。中國中南、華東地區人工放運的木排寬度在2~3米之間,流送線路寬2.5~3.5米即可,相應的疏炸工程量較單漂流送河川少。疏炸後的灘險如果水流漫散、縱坡陡峻或槽道參差不齊會磨損木排索具,導致散排時,可砌築漿砌石筏道,以束水導流和形成人工水路。落差超過3米的跌坎也需修築筏道與下游銜接。有打排危險的急彎河段可通過疏炸緩和彎度,或在下游修築壅水壩,降低彎道流速。②徑流調節:山區河川因大水期水流急,難於放排,多利用平枯水作業。對一些不能滿足最小流送水深的小河需進行徑流調節,多採取日調節方式,修築小型閘壩工程。③河川的綜合利用:中國放運木排的山區河川多途經農業區,隨農田水利和小型水電事業的發展,修建了大量低水頭閘壩,給木排放運帶來很大困難。木材過壩和水利水電矛盾突出,應在互利原則下就工程布局、水量分配及過壩設施投資等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安排,以解決河川的綜合利用問題。
❷ 河道治理都有哪些方式,植物都有哪些
一、河道治理的方式有有三種,分別是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態--生物方法生態--生物法(包括河道曝氣復氧、生物膜法,生物修復法,土地處理法、水生植物凈化法)
1、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指疏挖底泥、機械除藻、引水沖淤和調水等。疏浚污染底意味著將污染物從(河道)系統中清除出去。可以較大程度地削減底泥對上覆水體的污染貢獻率,從而改善水質。調水的目的是通過水利設施(如閘門、泵站)的調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潔水源以改善下游污染河道水質。此類方法往往治標不治本。
2、化學方法
化學方法如混凝沉澱、加入化學葯劑殺藻、加入鐵鹽促進磷的沉澱、加入石灰脫氮等方法。研究表明,這種方法對濁度、eoD、ss、TP去除效果較好,對TN、重金屬等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日葯劑用量少。但該河道污水治理方法易造成二次污染。
3、生態--生物方法生態--生物法(主要包括河道曝氣復氧、生物膜法.生物修復法,土地處理法、水生植物凈化法等)
(1)生物修復技術
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將水體或土壤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質現場降解為c02和水,或轉化為無毒無害物質的工程技術系統。用於河道污水治理的生物修復技術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直接向污染河道水體投加經過培養篩選的一種或多種微生物菌種,試驗證明cOD去除率口丁達9096以上。另一類是向污染河道水體投加微生物促生劑(營養物質),促進「土著」微生物的生長。投放葯劑後,通過促生作用,促進污染物降解微生物的生長,河道中微生物由厭氧向好氧演替,生物由低等向高等演替,生物的多樣性不斷增加,使污染水體的BOD5,COD迅速下降,溶解氧明顯上升,黑臭消除。這種方法對於消除水體黑臭、增加水體溶解氧作用明顯。
(2)土地處理技術
土地處理技術是一種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河道污水治理技術。它是以土地為處理設施,利用七壤、植物系統的吸附、過濾及凈化作用和自我調控功能,達到某種程度對水的凈化的目的。
(3)水生植物凈化法
該方法是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自然凈化機能的污水凈化方法。例如採用浮萍、濕地中的蘆葦等在一定的水域范圍進行凈化處理。但是生活污水的排入會產生臭氣、害蟲和景觀影響等問題,因此選用時要綜合考慮上述問題,如選擇在春夏季下風口的位置種植蘆葦等。
(4)河道曝氣法
人工曝氣復氧是指向處於缺氧(或厭氧)狀態的河道進行人工充氧以增強河道的自凈能力,改善水質、改善或恢復河道的生態環境。河道曝氣復氧一般採用固定式充氧站和移動式充氧平台兩種形式。該工藝具有設備簡單、機動靈話、安爭可靠、投資省、見效快、操作便利、適應性廣、對水生生態不產生任何危害等優點,適合於城市景觀河道和微污染源水的治理。
(5)生物膜技術
是指使微生物群體附著於某些載體的表面上呈膜狀,通過與污水接觸.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攝取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營養吸收並加以同化,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目前,常用於河道污水治理的生物膜技術主要有礫間接觸氧化法、持水溝(渠)的接觸氧化法、生物活性炭填充柱凈化法、薄層流法和伏流凈化法,用得比較多是接觸氧化法。
二、河道治理中常用的水生植物有:
1、香菇草:多年生挺水觀賞植物,株高5~15cm,葉互生,長柄、盾形,直徑2~4cm,緣波狀,草綠色,葉脈放射狀。常作水體岸邊叢植、片植,是庭院水景造景,尤其是景觀細部設計的好材料。
2、大聚草:多年生挺水或沉水草本,植株長度50~80cm,莖上部直立,下部具有沉水性,葉輪生,多為5葉輪生,是觀賞價值很高的水生花卉。將其成簇栽種,當植株形成後在環境重便又多了一片悅目的綠色。
3、紫芋:植株高可達1.2m,地下有莖球,葉柄及葉脈紫黑色,十分醒目。葉片巨大,主要作為水緣觀葉植物。
4、傘草:又名水竹,多年生濕生植物,高40-150cm,莖稈粗壯,直立生長,莖近圓形,叢生,花期7-9月。常配置於溪流岸邊假山石的縫隙作點綴,別具天然景趣。
5、再力花:多年生挺水植物,植株高2~3m株幅2m花期7月,生長強健,喜濕怕旱,適合用於水體浮台造景種植。株形美觀灑脫,葉色翠綠可愛,是水景綠化的上品花卉。
6、花葉美人蕉:株高50~80cm,葉黃綠相間,寬大,總狀花序自莖頂抽出,花期7~10月,全年綠色期240天。花紅灼灼、葉色鮮艷。除了點綴,還能起到凈化空氣和水質的作用。
7、美人蕉:株高可達到100~150cm,葉互生,寬大,闊橢圓形,花色豐富艷麗適合濕地淺水栽植。具有凈化空氣、保護環境作用。是綠化、美化、凈化環境的理想花卉
8、紫葉美人蕉:株高100~150cm,葉紫色,寬大,橢圓狀披針形,總狀花序自莖頂抽出,花期7~10月,全年綠色期240天。
9、花葉蘆竹:稈高1~3m,莖部粗壯近木質化,葉寬1~3.5cm,具白色條紋,地上莖挺直,有間節,似竹。主要用於水景園背景材料,也可點綴於橋、亭、榭四周,可盆栽用於庭院觀賞。
10、梭魚草:多年生挺水或濕生草本植物,葉大,高20~80cm,葉形多變,花藍色,花葶直立,通常高出葉面,花期7~10月。梭魚草葉色翠綠,花色迷人,花期較長,可用於家庭盆栽、池栽,也可廣泛用於園林美化。
11、西伯利亞鳶尾:株高40~59cm,花期5~6月,該品種最大的特色是終年常綠,是水生花卉中難得的司機常綠的品種,既可觀葉,亦可觀花,是觀賞價值很高的水生植物。
12、黃菖蒲:多年生宿根性直立草本,喜溫暖,較耐寒,怕乾旱,花期4~6月,觀葉觀花,是水生花卉中的驕子,花色黃艷,花姿秀美,如金蝶飛舞於花叢中,觀賞價值高
13、花菖蒲:多年生宿根挺水型水生花卉,長50~80cm,花大紫色,中部有黃斑,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花大而美麗,色彩也豐富,葉片青翠似劍,觀賞價值高。
14、睡蓮:多年生水生花卉,葉叢生,浮於水面,直徑6~11cm,花白色,直徑3~6cm,花期為5月中旬至9月。大面積種植,長勢旺盛時,可呈現壯美景觀。
❸ 河道整治措施
法律分析:1、灘地的保留和利用。2、採用生物固堤,減少堤防硬化。3、生物群落多樣性恢復。4、河流污染治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第三條 開發利用江河湖泊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
第四條 國務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是全國河道的主管機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是該行政區域的河道主管機關。
第五條 國家對河道實行按水系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❹ 河道湖泊水體污染治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減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廢水量。首先可採用改革工藝,減少甚至不排廢水,或者降低有毒廢水的毒性。其次重復利用廢水。盡量採用重復用水及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排放減至最少或將生產廢水經適當處理後循環利用。如電鍍廢水閉路循環,高爐煤氣洗滌廢水經沉澱、冷卻後再用於洗滌。
第三控制廢水中污染物濃度,回收有用產品。盡量使流失在廢水中的原料和產品與水分離,就地回收,這樣既可減少上產成本,又可降低廢水濃度。第四處理好城市垃圾與工業廢渣,避免因降水或徑流的沖刷、溶解而污染水體。
2、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第一在制定區域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工業區規劃時都要考慮水體污染問題,對可能出現的水體污染,要採取預防措施。
第二對水體污染源進行全面規劃和綜合治理。第三杜絕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規定標准。第四同行業廢水應集中處理,以減少污染源的數目,便於管理。最後有計劃治理已被污染的水體。
3、加強監測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標准。第一設立國家級、地方級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執行有關環保法律和控制標准,協調和監督各部門和工廠保護環境、保護水源。第二頒布有關法規、制定保護水體、控制和管理水體污染的具體條例。
(4)河道治理處理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進行污水防治,根本的原則是「防」「治」「管」三者結合起來。
1、「防」
對污染源的控制,通過有效控制和預防措施,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量削減到最小量。
對工業污染源,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指資源能源利用量最小,污染排放量也最少的先進的生產工藝。清潔生產採用的主要技術路線有:改革原料選擇及產品設計,以無毒無害的原料和產品代替有毒有害的原料和產品;
改革生產工藝,減少對原料、水及能源的消耗;採用循環用水系統,減少廢水排放量;回收利用廢水中的有用成分,使廢水濃度降低等。清潔生產提倡對產品進行生命周期的分析及管理,而不是只強調末端處理。
對生活污染源,可以通過有效措施減少其排放量。如推廣使用節水用具,提高民眾節水意識,降低用水量,從而減少生活污水排放量。
對農業污染源,為了有效地控制面污染源,更必須從「防」做起。提倡農田的科學施肥和農葯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減少農田中殘留的化肥和農葯,進而減少農田徑流中所含氮、磷和農葯的量。
2、「治」
通過各種措施治理污染源以及已被污染的水體,使污染源實現「達標排放」,令水體環境達到相應的水質功能。
污染源要實現「零排放」是很困難的,或者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須對污(廢)水進行妥善的處理,確保在排入水體前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應十分注意工業廢水處理與城市污水處理的關系。
對於含有酸鹼、有毒有害物質、重金屬或其他特殊污染物的工業污水,一般應在廠內就地進行局部處理,使其能滿足排放至水體的標准或排放至城市下水道的水質標准。
那些在性質上與城市生活污水相近的工業污水,則可優先考慮排入城市下水道與城市污水共同處理,單獨對其設置污水處理設施不僅沒有必要,而且不經濟。城市污水收集系統和處理廠的設計,不僅應考慮水污染防治的需要,同時應考慮到緩解水資源矛盾的需要。
在水資源緊缺的地區,處理後的城市污水可以回用於農業、工業或市政,成為穩定的水資源。為了適應廢水回用的需要,其收集系統和處理廠不宜過分集中,而應與回用目標相接近。
另外,對於已經遭受污染的水體,應根據水體污染的特點積極採取物理、化學、生物工程等手段進行污染治理,使惡化的水生態系統逐步得到修復。
3、「管」
加強對污染源、水體及水處理設施的監控管理,以管促治。「管」在水污染防治中也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學的管理包括對污染源、水體處理設施以及污水處理廠進行經常監測和檢查,以及對水體環境質量進行定期的監測,為環境管理提供依據和信息。
❺ 河道整治的措施
①修建河道整治建築物控制、調整河勢:如修建丁壩、順壩、鎖壩、護岸、潛壩、魚嘴等,有的還用環流建築物。對單一河道,抓住河道演變過程中的有利時機進行河勢控制,一般在凹岸修建整治建築物,以穩定灘岸,改善不利河彎,固定河勢流路。對分汊河道,可在上游控制點、汊道入口處及江心洲的首部修建整治建築物,穩定主、支汊,或堵塞支汊,變心灘為邊灘,使分汊河道成為單一河道。在多沙河流上,還可利用透水建築物使泥沙沉澱,淤塞汊道。②實施河道裁彎工程:用於過分彎曲的河道。③實施河道展寬工程:用於堤距過窄的或有少數突出山嘴的卡口河段。通過退堤以展寬河道,有的還以退堤和擴槽進行整治。④疏浚:可通過爆破、機械開挖及人工開挖完成。在平原河道,多採用挖泥船等機械疏浚,切除彎道內的不利灘嘴,浚深擴寬航道,以提高河道的通航能力。在山區河道通過爆破和機械開挖,拓寬、浚深水道,切除有害石樑、暗礁,以整治灘險,滿足航運和浮運竹木的要求。
河道在行洪、蓄水、航運、水生態保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河道的治理也是一項新的嚴峻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