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茶樹怎麼種
茶是我國的傳統飲品,茶樹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我國茶樹種植范圍較廣,茶樹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適宜生長在20~25℃的地區。下面小編就來談談茶樹的種植管理技術。
一、播種
1、播種方法
以中小葉種栽培為主的地區,主要有單條栽和雙條栽兩種
(1)單條栽:一般的種植行距1.3-1.5米,叢距25-33厘米,每叢種植2-3株,每畝用苗2500-4000株。在氣溫較低或海拔較高的茶區,行距可適當縮小到1.2-1.3米,叢距縮小到20厘米左右。
(2)雙條栽:在單條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種植方式,每2條以30厘米的小行距相鄰種植,大行距為1.5m,叢距為25-33厘米,每叢種植2-3株,每畝用苗4000-6000株。與單條栽相比,雙條栽具有成園和投產較快但同時保持了日後生產管理的便利性,目前已逐漸成為北方中小種地區主要的處植方式。
2、種前整地與施基肥
茶樹能不能快速成園及成園後持續高產,首先是以種前深墾、種前基肥來決定的;種前深墾既加深了土層,直接為茶樹根系擴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又能促進土壤進行一系列的理化變化,提高蓄水保肥能力,為茶樹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氣、熱條件;深墾結合施入一定量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更能發揮深墾的作用,種前未曾深墾的必須重行深墾,已經深墾的,則開溝施入基肥,按快速成園的要求,應有大量的土雜肥或廄肥等有機肥料和一定數量的磷肥,分層施入作基肥。生產實踐中的種前基肥用量相差較大,按大多數豐產栽培經驗,種前以土雜肥為基肥應不少於15-25噸,磷肥50-100公斤,結合深墾,分層施於種植溝中。平整地面後,按規定行距,開種植溝
3、茶籽直播
(1) 播種時間 :南方地區11月底至次年3月均可播種,而北方地區則因土壤封凍,宜在3月中下旬播種,一般不要延遲到4月中旬以後播種。春播時應注意保管好茶籽,要保持適當的含水率,防止微生物污染和鼠、蟲害。適宜的保存溫度為5-7度和60%-65%的相對濕度。
(2) 層積催芽 :催芽可達到提早出土和提高出苗率的效果。將浸水飽和的茶籽和濕潤的沙子(以手攥不出水為宜)按一層沙子一層茶籽堆藏,沙堆不要高於60cm,否則透氣性差,容易漚爛茶籽。堆藏20天左右,隨時檢查茶籽發芽情況,待一半的茶籽露出胚根時就可播種
(3) 播種密度和深度 :整好地以後,開好種植溝,澆足水。採用條式等距離穴播,株距25-35cm,每穴3-5粒左右,播種深度3-5厘米,覆好土。
(4) 加強苗期管理 :主要有及時除草、抗旱、防凍、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4、苗木移栽
(1) 移栽時期 :田間圃地育成的茶苗,要選擇茶苗地上部處於休眠時期進行移栽,有利於茶苗成活。同時,還應該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避免在乾旱和嚴寒時運老期移栽。根據我國茶區的氣候與生產情況,移栽可在秋末冬初或早春時進行。秋末冬初移栽有利於茶苗的成活,這是由於此時地上部雖然已經停止生長,而根系生長還在繼續,茶苗越冬後,根系在翌年春天可較早進入正常生長。但是在冬季乾旱或冰凍嚴重的地區,以選在春初進行較好,這時溫度低、雨水足,栽後澆水數量和次數都可減少。
(2) 移栽技術 :茶苗移栽前,先要在待種植的茶園內開好溝,溝深35cm左右,施下底肥,然後遲坦選擇無風的陰天起苗定植。實生苗的主根太長,可以剪短些;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要澆濕圃地,以減少取根苗時傷根。從外地調運的茶苗,要注意包裝與通氣,並澆水提高其成活率。也可用黃泥漿沾茶根來提高茶苗的成活率。茶根在土中力求舒展,然後覆土踩緊,防止上緊下松,使泥土與茶根密切結合。移栽後若連續晴天,一般隔3-5天澆水一次,每次澆水要澆透,使根部土壤全部濕潤。
(3) 做好保苗、補苗工作 :茶苗移栽後,一般生長幼弱,根系淺,抗旱力差,因此要做好護苗工作。一般可採用鋪草或淺耕來提高抗旱能力,以採用鋪草防旱效果較好,比未鋪 草覆蓋的茶園茶苗成活率提高20%以上。如果有缺苗的地方,應該及時補苗,必須是同齡茶苗,一般就地間苗補缺,或用「備用苗」補缺。補缺的方法和補後的管理,與移栽茶苗一樣。
(4) 及時防旁旦升治病蟲害 :幼齡茶園由於苗木移栽前後生態環境改變,加上初期苗木生長勢較弱,對病、蟲的抵抗力不強,因此應加強病蟲害防治。
二、成年茶樹的周期修剪
為了維持茶樹的旺盛生長,長期保持樹冠的良好群體結構,方便操作管理,使茶樹延長高產年限,除了加強肥培管理外,還必須通過年度修剪來進行調控。
1.常規茶園的周期修剪
(1)輕修剪。主要目的是平整樹冠面,使發芽部位相對一致,調節芽數和芽重,控制樹高,刺激下輪茶萌發,提高鮮葉質量等。輕修剪的深度應依據茶樹品種、樹齡、氣候條件、茶園管理水平及樹勢狀況而定。樹勢強健的修剪宜淺,只要剪去3~5厘米即可,樹勢較弱的修剪稍重,以剪去5~10厘米為宜。修剪偏重可使單芽重明顯增加,但芽的密度減少,修剪較輕的則有利提高發芽密度,修剪時需根據茶園具體情況靈活掌握。輕修剪可以每年秋末冬初(11~12月)進行,也可隔年修剪一次。如在高寒山區為了早發春茶,多采春茶,輕修剪最好延遲到春末夏初(5月下旬)時進行。修剪的茶樹以弧形為好,可增大發芽面和採摘面。修剪工具都採用綠籬剪(杭州、四川生產),有條件的地方也可用電動整枝機修剪(日本零件,杭州組裝)。
(2)深修剪。茶樹經過幾年輕修剪和採摘後,樹冠面的枝條會變得密集而瘦弱,為使採摘面上的枝條得到更新就需進行比輕修剪重的修剪,這種剪法稱為深修剪。深修剪程度一般是剪去樹冠面綠色層10~15厘米,即基本上剪掉上一年留下的全部枝葉,對大葉種茶樹則需剪去20~30厘米才能達到目的。深修剪對當年產量有一定損失,不宜短周期進行,通常每隔3年搞一次較恰當。貴州省各茶區大多在春茶采後進行深修剪,這對當年產量的損失會相對少一些,而夏季高溫多雨又有利於快速恢復。
2.密植茶園的修剪
密植茶園成園投產後,樹冠已密接郁閉,下部葉片受光較差,茶蓬採摘面積,生產枝密度等均已保持穩定,提高產量的潛力受到一定限制。為使茶芽多發快長,在需要利用群體頂端優勢而保證芽重的基礎上加快新梢的生長速度,增加採摘輪次,從而提高生產率。這就需要在年度輕修剪時盡量減少對萌動芽的損害,充分利用秋冬季形成的越冬頂芽和上位肥壯腋芽的生長優勢,從而實現繼續增產。為此可採用抽枝修剪法,即只剪去蓬面的雞爪枝和徒長枝。這種修剪法,綠色葉面損失極小,枝條受傷少而輕,越冬芽完好無損,既保證了芽的數量又增加了芽的重量,並且可以比一般輕修剪提早5~7天萌發,春茶提早10天以上開采,增產達二成以上。抽枝修剪不受時間和季節限制,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可進行,對密植茶園來說也是協調個體、群體矛盾的有效手段。連續抽枝修剪幾年之後,若樹高增長太快可用深修剪進行調節。密植茶園因樹冠面大,往往使人行走道密接而影響農事操作,也影響茶園的通風透光,放在每年秋冬季(也可在春茶前)修剪一次邊腳枝(也可用鐮刀割)。
三、茶樹的病蟲害防治
茶樹從嫩梢至地下部的各部分,均可遭受病蟲害的為害。茶樹病蟲害種類繁多,據調查,本省茶樹病蟲害有500多種。其中為害最大和較普遍發生的蟲害有:假眼小綠葉蟬、茶葉蟎類、粉虱類、茶麗紋象甲、毒蛾類、茶蛀梗蟲、介殼蟲類等;病害有:茶餅病、輪斑病、赤葉斑病、炭疽病、白星病、圓赤星病、茶煤病等。
Ⅱ 茶葉樹的種植技巧有哪些
茶葉在中國,特別是在中國南方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雖然大家都喜歡喝茶,但是種茶葉卻有很多的講究。茶葉特別的金貴,不管是對土壤還是對天氣還是對管理,都有非常特別的要求。所以如果你要選擇種茶葉,那麼就要細心細心再細心,只有這樣才能種出品質好的茶葉。
現在國家政策對於茶農種茶葉還是非常的支持的,甚至有的地方政府會承擔很大一部分種茶葉的成本,而農民則只需要花費時間去管理和採摘就可以了,採摘好的茶葉當地的政府也會負責統一的收購和銷售,所以茶葉在中國算得上是一個發展前景比較好的經濟作物。
Ⅲ 茶葉樹種植技術
1、整地施肥:種植茶葉樹前要對田地深翻兩次,並施入腐熟的農家肥,提高土壤的含肥量。2、播種方法:單條栽時行距保持在1.3米,雙條栽時大行距保持在1.5米,小行距為30厘米。3、日常管理:每年11-12月份輕剪,春茶採摘後深剪。
1、整地施肥
養殖茶葉樹的過程中,要對其進行周期修剪,可以在每年的11-12月份,將生長細弱的枝條截短,提高發芽的密度,春茶採摘完後,要將茶葉樹深剪30厘米,如果茶葉樹生長受限,則應該剪除徒長枝、雞爪枝,加快新梢的生長。
Ⅳ 茶葉種植技術
一、地塊選擇與土壤管理
地塊選擇是茶樹栽培過程當中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一般來說,綜合茶樹生長所需的土壤條件、海拔高度以及地勢狀況等方面的內容來考察選定種植的地塊。在茶樹種植的土壤選擇方面,傾向於腐殖質含量較高、土層肥厚的微酸沙質土壤,這一類土壤一般具有比較良好的透氣、排水優勢。
平穩是茶樹種植過程當中對於地勢的最基本要求,建議茶農選擇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坡進行茶樹的種植。對茶園的土壤進行日常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土地肥力的保持,通過使用草葉的覆蓋可以穩定土壤對於水分的保持促進茶園土地的活性,還能夠非常有效地抑制雜草的發育以及蔓延。
二、平衡施肥
茶樹種植的施肥管理主要包括兩個步驟的內容,一方面是基肥的施加,另一方面則是追肥的應用。茶農應當選擇秋天時節在茶樹之間挖掘土溝,進行肥料的施加,推薦史丹利純硫基17-17-17。
基肥的施加最為重要的原則就是保證肥料的充足性。理想的施肥方法是採用生物肥料與史丹利的純硫基混合施加以豐富土地的營養成分。追肥的工作則是集中在茶樹發芽的早春時節,首選尿素為主,有機肥為輔。土壤的填蓋一定要注意攪拌的充分性與均勻性,為了避免土溝的下沉,應當是鋪蓋的填土高到地平線以上。
三、氣候災害和病蟲害防治
茶樹病蟲害防治要注意的問題包括乾旱的預防以及害蟲的防治。由於昭平縣具有夏季高溫少雨的基本特點,因此要在茶園的開辟上加強對抗旱能力的注意。為了預防乾旱,理想的茶園應當選擇在土層厚實的近水源地。病蟲害的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防治茶尺蠖可使用苦參鹼、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小綠葉蟬可選用藜蘆鹼、茚蟲威、丁醚脲;
防治茶橙癭蟎可選用礦物油、炔蟎特,防治芽葉病害可選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在病蟲害防治技術施用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包括:農葯使用的頻率與課題應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對於茶樹天敵應當盡量採用利用而非殺滅的方式;加強對生物農葯的積極應用與推廣。
四、茶葉修枝與摘采
在適宜的時期對茶樹樹枝進行正確的修剪,對茶樹的長勢協調、茶葉的產量提高以及質量保證都是非常必要的。茶葉的修枝主要包括主幹確定、抹蕾工作以及整形修剪三個環節。一般情況下通過三到四次的植株修剪就可以突出茶樹的主幹,在首次的修剪當中一般落在茶樹上挑選三四條比較粗壯的枝條來作為留用的主枝以備進一步培養;
第二次修剪在上次的留選枝幹中再選定兩到三個分支。如此反復,就可以修剪出一米左右的主幹,確定出整株茶樹的樹形。
採茶時間的科學確定具有兩層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所採集到的茶葉在質量上能夠得到保證,另一方面則是可以避免對茶樹健康發育造成的負面影響。在實踐當中,根據茶樹特有的「早采早發」特點,形成了一套採茶的基本方法。
在理論上,茶葉摘採的一般部位出於中開面以及小開面的中間,無論是在春秋季節還是在冬夏季節都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在實際生產的茶樹栽培管理當中,一般在春季將茶葉的摘采稍作提前,這樣的茶葉採集方法有利於延長茶葉生長周期,處理好茶葉生長與採摘、質量與數量之間的矛盾。
拓展資料:
一、茶葉:
茶葉源於中國,茶葉最早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但從春秋後期就被人們作為菜食,在西漢中期發展為葯用,西漢後期才發展為宮廷高級飲料,普及民間作為普通飲料那是西晉以後的事。發現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跡在浙江餘姚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
飲茶始於中國。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可以用開水直接泡飲,依據品種和製作方式以及產品外形分成六大類。依據季節採制可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種毛茶或精製茶葉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為花茶、緊壓茶、萃取茶、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飲料等。
茶葉中含有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進人體健康。茶葉飲品-茶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
參考資料:網路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