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樂府詩有哪些學習方法

樂府詩有哪些學習方法

發布時間:2023-09-13 15:46:20

Ⅰ 古代文學學習方法

古代文學的學習方法:

1、文化儲備:

讀者步入欣賞領域之前,對欣賞對象——文本,有著充分的選擇自由。這種選擇,既決定於接受主體的世界觀和人生修養,也取決於接受主體的審美情趣、文化積淀和審美能力。

審美情趣表現為審美偏愛、審美標准和審美理想,還有審美態度。文化積淀主要指讀者知解作品事、情、理所需的知識儲量。審美能力可以理解為讀者認識美、欣賞美的能力。

2、期待視野:

「期待視野」由接受理論家姚斯提出,是指欣賞之前,讀者心理上對作品所抱的期待和要求,表現為文體期待、意向期待和意蘊期待3個層次。它決定著閱讀的選著、重點和效果。

問題期待即讀者對文學體裁樣式的期待指向。意向期待即讀者對文學形象的期待指向。意蘊期待即讀者對作品較為深沉的情感、意義的期待指向。

3、發生階段:

文學欣賞的發生階段主要是指讀者通過語言媒介,形成欣賞注意,進而感知文學形象的階段,即「言」、「象」階段。

4、欣賞注意:

把欣賞活動作為一個動力過程,其發動伊始就要注重「欣賞注意」的形成。

5、感知形象:

文學創作是一個創造形象的過程,而文學欣賞則是一個在現形象的過程。

6、發展階段:

文學欣賞的高級階段是對意蘊的深入把握,其間伴隨著兩種心理現象——聯想、想像的展開和情感反應的持續。

7、聯想與想像:

聯想是把兩種事物聯系在一起的想像。廣義的想像包括初級形態的聯想和高級形態的聯想。狹義的想像是指大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又可分為再現性想像和創造性想像。

8、情感反應:

共鳴和凈化是兩種常見的情感反應,是文學欣賞高潮來臨的重要標志。

共鳴是一種心靈感應現象。通常有兩種類型:一是欣賞文學作品時,讀者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互溝通,交流融會,並同憂同喜。二是欣賞同一部作品時,不同的讀者產生的心理趨同。

凈化是共鳴的進一步發展,是指讀者通過欣賞活動,實現去除雜念、提升人格、趨向崇高的自我教育過程。

9、延留階段:

延留是讀者對文學作品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為主的飛躍,是欣賞活動的最高境界。延留的表現之一是回味;另一種表現是溶入。

(1)樂府詩有哪些學習方法擴展閱讀:

古代文學一般包括歐洲古代文學和中國古代文學。歐洲古代文學又包括古希臘文學和羅馬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按時間分類,包括先秦兩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唐宋文學,元明清文學。

Ⅱ 記憶古詩有什麼方法

1、理解記憶法:要記憶一首古詩詞,一定要理解這首詩詞的內容,了解詩詞的思想。這些內容肯定都有一定的邏輯性,只要你將詩中的意思背記下來,到用的時候,在還原成詩詞的語言,這樣詩詞就比較好記了。
2.情景想像法:所謂的情景想像法,就是發揮想像力,來想像下詩詞中描述的景色或人物的原貌,這樣幫助記憶。
3.韻腳記憶法:古詩都有嚴格的韻律,這是古詩對美學的一種回歸。在背記古詩的過程中,可以重讀韻腳。
4.誦讀記憶法:大家或許在電視中看見過古代的讀書人讀書時,搖頭晃腦,將誦讀內容音調拉的很長的樣子也許那時候,很多人還都忍俊不禁,不過這的確有助於記憶。因此大家背記詩詞的時候,可以適當放慢速度,速度放慢了,可以盡情體味詩中的意向,從而加深記憶。
5.:分析記憶法:很多時候分析可以加深記憶,平滑而獨立的事物是很難在人的大腦里留下持久地印象的。如果適當的使記憶的東西和過去的記憶,價值觀建立聯系,那麼就對記憶這件事物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6.對仗記憶法:很多古詩,尤其是律詩是非常講究對仗的,對仗是這些詩歌的一種規律。在記憶的過程中,你可以兩句對比著記憶,這樣可以克服記憶單句的困難。
以上就是記憶古詩的6種方法,其中很可能你對其中的一些已經有所了解,也可能另外的幾個沒有試過,建議對於沒有用過的方法,不妨去試一試,也許你會感覺到很有用。

閱讀全文

與樂府詩有哪些學習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人失眠有什麼方法可以調理 瀏覽:810
如何施食十個簡易方法 瀏覽:998
郭富城練腹肌鍛煉方法 瀏覽:1000
蘭蔻小黑瓶大眼精華使用方法 瀏覽:214
老街這一課短文的命題方法是什麼 瀏覽:658
手指發黑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752
小羔羊口瘡快速治療方法 瀏覽:525
手機做飯的成功方法 瀏覽:557
如何三十秒就可以瘦腿的方法 瀏覽:692
分析政治事件的方法 瀏覽:404
威朗汽車電動座椅安裝方法 瀏覽:260
小米接聽手勢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9
竹炭一梳黑使用方法 瀏覽:746
怎樣和老師溝通交流有哪些方法 瀏覽:933
evoh阻氧管的鑒別方法 瀏覽:797
47乘99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186
磁鐵的簡便方法怎麼做 瀏覽:893
香料怎麼種植方法 瀏覽:367
銀針擦根的方法視頻 瀏覽:414
世界投資分析方法 瀏覽: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