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除濕氣最好的方法有哪些
1、食療祛濕
食療可以有效去除濕氣,且方便又實用。建議在日常的飲食中吃一些具有祛濕、排毒、消腫、利尿的食物,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濕效果,不過需要長期堅持食用這些具有祛濕效果的食物才行。常見的食療方有薏米紅豆湯、冬瓜排骨湯、健脾祛濕湯、玉米須湯等。
3、熱水泡腳
熱水泡腳可以刺激腳部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對祛除濕氣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要出大汗,只要泡到額頭微微出汗就好。還可以放一些艾葉在泡腳水中,有助於體內的血液循環加快,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更加快速地把體內的寒濕排出體外。並且,艾葉本身具有祛寒行氣、活血止血,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殺毒滅菌等作用。
B. 驅寒祛濕最有效的方法
飲食祛寒濕,可以多吃赤小豆、大棗、薏苡仁等食物,忌食生冷、寒涼的東西;運動祛寒濕,運動不僅可以增強患者的體質,而且出汗有驅寒祛濕的效果;艾熏祛寒濕,艾熏可以快速祛除體內的濕氣和寒氣,但最好讓專業人員操作;晚上睡前多泡腳,不僅可以活血化濕,而且有禦寒的效果;刮痧或者拔罐,都可以有效祛除體內的濕氣和寒氣,達到治療的效果。
也可以在醫師指導下服用祛寒祛濕的葯物,比如金匱腎氣丸、濕毒清膠囊等,予以調理。
C. 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做到祛濕驅寒
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有效做到祛濕驅寒?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辣椒能刺激食慾,促進消化,加快心跳,末梢毛細血管擴張,體表流動的血液增加,所以冬天吃點辣椒可以禦寒。雖然可以預防濕氣引起的關節痛、腰疼和胃虛寒症,但這種驅寒食物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羊肉富含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鈣、磷、鐵等營養素,具有增溫、開胃、補腎陽肝、禦寒的功效,被公認為冬季禦寒的食物,還有補充壯陽的功效,男人應該多吃羊肉。
D. 體內濕寒最好最快的方法怎樣祛除
1、食療祛濕
食療可以有效去除濕氣,且方便又實用。建議在日常的飲食中吃一些具有祛濕、排毒、消腫、利尿的食物,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濕效果,不過需要長期堅持食用這些具有祛濕效果的食物才行。常見的食療方有薏米紅豆湯、冬瓜排骨湯、健脾祛濕湯、玉米須湯等。
3、熱水泡腳
熱水泡腳可以刺激腳部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對祛除濕氣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要出大汗,只要泡到額頭微微出汗就好。還可以放一些艾葉在泡腳水中,有助於體內的血液循環加快,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更加快速地把體內的寒濕排出體外。並且,艾葉本身具有祛寒行氣、活血止血,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殺毒滅菌等作用。
E. 去濕氣最好的方法有幾種
濕氣的來源不一樣,應對的方法也不一樣。
除濕氣的方法有很多,但具體的功效還是因人而異的。
1.泡腳
如果沒有時間定期進行專業的中醫拔罐,那麼,可以每天在家裡用熱水泡腳,每次約20分鍾,可活血通絡,同樣有較好的祛濕作用。
2.運動助陽
體內淤積的濕氣越多的人,越不愛運動,而運動能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如跑步、快走、游泳、瑜珈等,只要是健康的運動最對身體有益。
3.保持室內通風
平時要多開窗,通通風,但是陰雨天就不要經常開窗,建議可以備好一個除濕器,可以對室內進行抽風和抽濕。
4.熱帶水果不宜多吃
比如菠蘿蜜、榴槤、芒果等等水果,吃得太多都會助長濕邪。
5.食補,健脾除濕
體內濕氣的運化,要依靠脾來進行,因此,健脾化濕的食物都在可選之列。
比如,白扁豆、山葯、薏苡仁等。此外,紅豆可以煮粥;綠豆可以熬湯;冬瓜適合略有水腫的人;荷葉能生脾胃陽氣,建議買些新鮮荷葉,在粥快煮開時放入,燜一會兒即可食用。喜歡喝茶的人,到中葯店買些藿香、佩蘭、蒼術泡茶,同樣有祛濕之效。
6.吃薑
生薑有解表化濕功效,可將其帶皮切下五六片,放入滾開的水中,待幾分鍾後就可飲用了。如果覺得生薑水味道難以下咽,還可加入一些紅糖調味,對於畏寒痛經的人尤其有好處。
F. 體內的寒濕很嚴重,應該怎麼祛除
祛除體內寒氣的方法
1、按摩肚臍
這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單手三指正時針方向按摩肚臍周圍,直到腿腳有熱氣感覺為好。
2、耳部按摩
按摩耳朵不僅可以疏通經絡,而且可以補腎固腎。另外,多梳頭、多搓拍雙臂,亦可以起到疏
通經絡、活血的效果。
3、從腳做起
俗話說:寒從腳起,進入寒冷的秋冬季節,我們格外要照顧好我們的腳,進行腳部的保暖禦寒。所以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15-20分鍾,並對腳底進行適當的按摩,特別是湧泉穴,可以加快血液循環,改善寒症,使腳部變得溫暖起來。
4、揉搓雙腿
尤其是腳踝和小腿處,因為血氣不通暢,到了寒冷的季節會由於冰涼而感覺不適。而且腿腳受涼,將直接傷害我們的腎臟。所以,我們要每天堅持揉搓雙腿,促進血液循環,驅除寒氣。
5、熱療祛寒
熱療祛寒是自古人們就使用的古樸、自然、有效的祛寒方法之。有的用熱水袋,或加熱後的沙、石、鹽、石蠟熱敷;有的用艾條熏疼痛的部位,或在疼痛的部位或穴位貼上薑片或蒜片等再用艾熏;有的用祛寒的中葯液煮水泡、熏等;有的用刮痧、火罐等祛寒。
6、喝薑茶
人不可百日無
吃薑更能祛除2
糖水更是避免寒氣的最好方法。
之後,喝點姜
G. 怎樣祛濕寒最有效
體內寒濕過重,會讓人覺得睏倦、身體四肢沉重乏力、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腹脹、腹瀉等現象,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去除寒濕。
第一,艾灸,可以艾灸關元穴、中脘穴、豐隆穴、足三里穴等。
第二,堅持運動,鍛煉身體,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飲食油膩,缺乏運動。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的正常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第三,食療,可以用一些健脾益氣祛濕的中葯熬粥,如赤小豆、薏仁、白扁豆、黨參、白術。
第四,避免居住的環境潮濕。
第五,避開生冷、甜膩的食物,少喝
H. 驅寒祛濕的正確方法有哪些
隨著冬天腳步臨近,許多人發現身上有股寒氣,身體發冷等現象,及時祛除寒氣才能更健康。下面是我分享的驅寒祛濕的正確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一、艾葉泡澡除濕
艾葉泡腳具有驅寒的作用。艾屬於極陽的葯物,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地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疾病。對於身體寒濕重的病人,每周一次用艾葉水泡腳是可以的,但用艾葉水泡腳的同時,必須停吃寒涼的食物。不要再讓寒濕侵入,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再吃補益的食物身體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體質在慢慢地增強。
在夏季,用艾草泡腳可以有效預防或治療長期吹空調導致的感冒、發燒等症狀。但專家提醒,艾葉屬於苦性物質,一般都有涼性的作用,有降火尤其是降肝火的作用,“體虛、氣血不足的人,建議在泡腳前喝一碗紅棗桂圓湯或茶,以補充體內可能損耗的元氣”。艾葉泡腳對身體有好處,但也不能經常泡。據了解,艾葉泡腳能將虛火、寒火往下引,就會引起頭面部的氣血兩虧,供血不足,反而會引起頭暈、頭痛,及情緒上的變化等。
可取生薑、菖蒲、藿香各50克,艾葉100克,放入大鍋,加滿水,煮開後再熬10分鍾;用紗布濾去葯渣,加入適量的熱水,泡澡15-30分鍾,有助於全身的化濕滅菌。
二、喝薏米紅小豆粥
薏米,在中葯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血,古籍里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去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不給脾胃造成多大負擔。夏天正好是暑氣連天的時候,內濕外也濕,用這兩味葯正好能起到一個養血、祛濕的作用。實踐證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尤其是對於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三、北風起時保持室內通風
其實,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外界濕氣誘發內濕,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專家提醒市民,在潮濕天氣里,應該關窗關門,把濕氣拒在外面,否則室內的傢具和家電很容易吸濕。另外,別穿潮濕不幹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水分,吹乾頭發。還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別讓水分濕氣包裹著身體,如果地板濕了,還得立即拖干,免得濕氣滯留。
一旦吹北風時,或天氣好轉,濕氣減少時,就應該及時讓空氣流通,帶走室內的濕氣。如果外界濕氣仍然很重,建議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四、熱水泡腳
對付濕邪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用熱水泡腳。進入伏天後,大部分人就會把熱水泡腳這個好習慣給忽略了,其實天氣越熱,濕邪越重,熱水泡腳就顯得更有必要。張世卿醫生解釋說,伏天陽氣最盛,熱水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等足部的六條經絡,從而起到健脾、除濕、通經、利水的作用。
對於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熱水泡腳就可以。出現四肢乏力、發困、食慾減退的人來講,可以在熱水中加上威靈仙(祛濕)20克、蒼術(通經)15克、白術(健脾)15克,效果會更好。在泡腳水裡加入杜仲20克、川斷15克、伸筋草30克,可以補益精氣、強筋壯骨,適合患有骨質疏鬆的中老年朋友。
容易雙腳冰涼的人,可以在水裡加桂枝15克,可以溫通經絡。高血壓適合加夏枯草30克、澤瀉15克,夏枯草有清肝火、澤瀉有利水除濕的作用。靜脈曲張的人則可加當歸20克、牛膝25克,這兩味葯可以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五、多運動也除濕
別怕流汗!平時多動動,即使目前沒有運動習慣,也要多做家事或其他體能活動,盡量為身體製造活動的機會!流汗,就能讓淤滯在體內的水分,加速循環代謝後,排出體外!運動可以讓體內多餘水份循著正常途徑排出,每天扭一扭、動一動,養成流汗運動的習慣是必須的唷!跑步、打球、騎腳踏車,甚至簡單的伸展操或局部運動,不但能消除濕毒,同時還達到減肥效果呢!
白天(尤其是晨間)進行運動能夠較有效地加強新陳代謝,不過,若朝九晚五的你只能在晚上運動,也無可厚非啦!即使早上再忙,花5分鍾,做個短短的伸展操也有幫助喔!總之,有運動就是好事!
驅寒中葯1:生薑
生薑是我們最常見的配料了,它也屬於中葯必備的配料,為芳香性辛辣健胃葯,有溫暖、興奮、發汗、止嘔、解毒等作用,特別對於魚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後,急以姜湯飲之,可增進血行,驅散寒邪。
驅寒中葯2:香薷
香薷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及石香薷的乾燥地上部分。主產於廣西、湖南、河北等地。夏、秋二季采割,曬干,切段,生用。傳統認為香薷有發汗解表驅寒、化濕和中、利水消腫等功效。
驅寒中葯3:蓽澄茄
蓽澄茄屬溫里性中葯,用於胸腹疼痛,嘔吐反胃,食慾不佳,寒疝腹痛,寒濕郁滯引起的小便混濁。
驅寒中葯4:羌活
散寒,祛風,除濕,止痛。用於風寒感冒頭痛,風濕痹痛,肩背酸痛。
驅寒中葯5:蒼耳子
蒼耳子屬祛風濕中葯,主治:發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痛。
驅寒中葯6:附子
回陽救逆,溫補脾腎,散寒止痛。大辛大熱,溫陽逐寒。
驅寒中葯7:肉桂
適宜平素畏寒怕冷,四肢手腳發涼、胃寒冷痛、食慾不振、嘔吐清水、腹部隱痛喜暖、腸鳴泄瀉者食用、
1艾草泡澡:艾草里有種芳香物質,可以活血通絡,有一定的驅蟲殺毒滅菌作用,煎水洗澡,可殺菌治皮膚病,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止血、安眠、溫經的功效,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的療效。取新鮮艾葉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沖泡5~10分鍾,取出艾葉加水調至適宜水溫即可沐浴。
2菊花泡澡:菊花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之功能,能防治頭暈、眼花等症狀,還可使肌膚細嫩潔白。用鮮菊花500~800克,加水放入鍋內,煎成汁倒入浴盆待其降至適宜的溫度即可浴用。
3葛根泡澡:葛根具有鎮痛、降壓、降血糖、清除皮膚老年斑和汗斑的功能,使關節更靈活,肌肉收縮力更強,不易疲勞,中老年人及膚色較黑的人適用此浴法。一般每次用葛根50~100克,加水熬汁,倒入浴盆,待其變溫即可用。
4桑葉泡澡:經過霜雪的桑葉,性味甘苦而寒,具有散風清熱、明目等功能,用它熬水洗澡,護膚而不脫脂,特別是皮膚粗糙者,浴後可使皮膚變嫩。將干桑葉100克左右放入鍋內,熬10~15分鍾後,倒入浴盆,待水變溫即可洗用。
5薄荷泡澡:薄荷葉有散風熱、止癢的作用,對外感風熱、皮膚發癢、咽喉腫痛、眼結膜充血等病症特別有效。取鮮薄荷200克或干薄荷50克放入鍋內,加水熬取葯液,倒入浴盆即可。
6浮萍泡澡:浮萍為浮萍科植物紫浮萍的全草,性寒,有發汗解表、透疹等功效,用浮萍來泡澡,可治療熱感冒、發熱無汗、風熱癮疹、各種皮膚病,還能泄熱利水,適合水腫而有表熱者。將1斤浮萍研磨成細粉末,每次泡澡時用1至2碗量倒入澡盆中攪勻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