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寫詩的方法
一、捕捉和創造詩的形象
(一)詩用形象思維寫作
寫詩要用形象思維。所謂用形象思維,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時,要對生活進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體驗生活、觀察生活、 分析生活。
進行形象思維,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礎上,善於進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維的活動,在於使一切難以捕捉的東西,一切飄忽的東西固定起來,鮮明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紙上樣地清楚。」因此他說:「寫詩的人常常為表達一個觀念而尋找形象。」能捕捉到新穎的形象,也就有了寫詩的素材。那麼怎樣才能捕捉到形象呢?這就要靠靈感。馬雅可夫斯基舉過一個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約在1913年,他從薩拉托夫回到莫斯科。為了對一個在火車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對她完全沒有邪念,詩人就說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著褲子的雲」。說了這句話之後,他立即考慮到這話可以入詩——但他又擔心這句話口頭上傳出去白白地濫用掉了。那怎麼辦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時,詩人用許多問題問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話已從少女的另一隻耳朵飛了出動之後,他才放心。兩年之後,他用了「穿褲子的雲」作為一首長詩的標題。
(二)詩是「想像的表現」雪萊:「一般來說,詩歌可以解作『想像的表現』。」布萊士列特:「詩歌是想像和激情的語言。」艾青說:「沒有想像就沒有詩」,「詩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運用想像。」 詩人的想像和科學家的想像不同。詩是一門學問,在文學的韻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極端自由,並且和想像有關系。想像因為不受物質規律的束縛,可以隨意把自然分開的東西聯合,把聯合的東西分開。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離異。詩使它觸及的一切變形。安徒生在他的童話《創造》中寫道:一個愛寫詩的青年人,因為寫不出好詩來而苦惱,於是去找巫婆。巫婆給他戴上眼鏡,安上聽筒,他就聽到了馬鈴薯在唱自己家庭的歷史,野李樹在講故事,而人群中,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在不停地旋轉。這里說的其實是,要做一個詩人光憑常人的聽覺還不夠,還得有詩人變形的眼鏡和聽筒。所以,我們寫詩,既要對生活特徵觀察得很精確,而同時又不缺乏把這些特徵加以變化的勇氣。 由於變形,詩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徵的意義。例如臧克家的《老馬》: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 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它有淚只往心裡咽,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眼裡飄來一道鞭影,
它把頭沉重的垂下!它抬起頭來望望前面。
這里寫的並不僅僅是一匹可憐的老馬,而主要是寫三十年代北方農民忍辱負重、堅韌不拔的精神素質。「老馬」是個有象徵意義的形象。
(三)詩歌形象的創造 創造形象就是「尋找思想的客觀對應物。具體方法 很多,例如:虛與實轉化;人與物轉化;物與物轉化;內與外轉化;大與小轉化;遠與近轉 化;少與多轉化;部分與整體轉化;歷史與現實轉化;現實與未來轉化等。
需要強調的是:詩中的詩人形象和景物形象都是為表現情感、情緒、情趣服務的。詩的情感性重於形象性,離開抒情需要去胡亂堆砌形象,只能損害詩歌。
二、巧妙地進行詩的構思
(一)詩的靈感
構思是詩歌創作過程中一個最重要的階段。構思是什麼引起的?簡單的回答是:創作的沖動——靈感的爆發。
艾青說:「所謂靈感,無非是詩人對事物發生新的激動,突然感到的興奮,瞬即消逝 的心靈的閃耀。所謂靈感是詩人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最愉快的邂逅。」
對於一首詩來說,靈感是因;對於客觀世界而言,靈感是果。由客觀世界獲得靈感,由靈感開始創作。這是詩人寫詩的過程。 在「靈感」爆發之後,創作就進入具體的構思。
(二)詩的構思
詩歌構思十分重要。關於詩的構思的內容,黑格爾在《美學》中指出:「首先關於適合於詩的構思的內容, 我們可以馬上把純然外在的自然界事物排除在外,至少是在相對的程度上排除。詩所特有的 對象或題材不是太陽、森林、山川風景或是人的外表形狀如血液、脈絡、筋肉之類,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詩縱然也訴諸感性觀照,也進行生動鮮明的描繪,但是就連在這方面,詩也還是一種精神活動,它只為提供內心觀照而工作。 什麼是詩的構思方式呢?詩的構思方式是內心體驗。黑格爾說:「詩既然能最深刻地表現全部豐滿的精神內在意蘊,我們就應該要求詩人對他所表現的題材也有最深刻最豐富的內 心體驗。」詩人必須從內心和外表兩方面去認識人類生活,把廣袤的世界及其紛紜萬象吸收 到他的自我里去,對他們起同情共鳴,深入體驗,使它們深刻化和明朗化。所以,詩人寫詩雖然並不是每首詩都在寫自己。但是,每首詩都由自 己去寫——就是通過自己的心去寫。遵循這個構思方法,在寫作抒情詩時,由於抒情的真正源泉就是創作主體(詩人自己) 的內心生活,詩人應該只表現單純的心情和感想之類,而無須就外表形狀去描述具體外在情境」
詩歌構思的過程包括以下的內容:
(1)提煉詩情。就是從一般感受中尋覓顯示一般感受的獨特感受,從共同感受中尋覓表現共同感受的具體感受。
(2)選取角度。抒發詩情應選擇合適的角度。一般地講,有兩個大角度,一是直抒胸 臆,詩人直接站出來抒情,用這個角度寫詩,應忌空泛,要創造出鮮明的個性化的詩人形象,否則容易直露。另一個角度是象徵寄託,借物寄情,借人表意,借景寫感。
(3)布局謀篇。詩的開頭、結尾怎麼寫,各部分之間如何組成有機的整體,需要認真考慮。這就要思索在這首詩中,我用什麼把詩情串連起來一般抒情詩,總是以情緒(感情)的變化的層次來貫穿的。
(4)錘煉語言。語言是詩的表現的最重要因素。在構思過程中極為重要,這是一個漫長而反復的過程
寫詩應該重視詩歌構思的技巧。郭小川主張:「沒有新的構思,沒有新的創造,就不要 動筆」。因此,構思必須做到:新、奇、巧。總結前人的經驗,有一些技法是可以借鑒的。
如:象徵構思,輻射構思,「道具」構思,借代構思,命題構思,矛盾構思,虛擬構思,反 意構思,側面構思,對比構思,對話構思,等等。
————————————————————————————————————————
*詩歌的語言
詩實際是一種語言」、「作為詩的觀念的傳達手段,文字這個因素也和用在散文里的表現有所不同,它在詩里本身就是目的,應該顯得是精煉的。」「詩也不能停留在內心的詩的觀念上,而是要用語言把意造的形象表達出來。在這方面,詩又有兩種事要做:第一,詩必須使內在的(心裡的)形象適應語言的表達能力,使二者完全契合;第二,詩用語言,不能象日常意識那樣運用語言,必須對語言進行詩的處理,無論在詞的選擇和安排上,還是在語言的音調上,都要有區別於散文的表達方式。」
詩的根本語言是意象語言。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覺與情思。意象語言具有直覺性、表現性、超越性等特點,它更應該符合詩人主觀的感覺活動與感情活動的規律,而不是客觀的語法規律。這是詩性語言與實用語言的本質差別。所以,詩歌這種藝術無法以日常實用語言為媒介。
詩人只有對實用語言加以「破壞」、「改造」,如艾略特所說那樣「扭斷語法的脖子」,才能使之成為詩的語言。為此,作詩必須研究詩的語言修辭,也就是要掌握詩的語言的表現手法。詩的語言表現方法主要有:比喻,起興,借代,反襯,象徵,通感,矛盾修飾,虛實組合等。 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修飾方法,它們都有助於詩情詩意的表現。習作者唯有通過閱讀、研究和多寫才能掌握詩的語言修辭技巧。 寫詩,不僅要重視修辭,還要重視詞句錘煉。古今的著名詩人都注意詩句的推敲和錘煉。 詩句的推敲,決不是單純的形式技巧問題,它與詩意、詩味,和表現詩的主題密切相關。像「黑夜過去了就是光明」這樣一個意思,如果平白地直說出來,會令人覺得淡然無味,臧克 家反復尋思,最後才把它寫成:「黑夜的長翼底下,/伏著一個光亮的晨曦。」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