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的垃圾都是怎麼處理的
可回收物將交由可回收物利用企業進行資源化利用;有害垃圾採用高溫處理、化學分解等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置;濕垃圾採用生化處理、產沼、堆肥等方式進行資源化利用或者無害化處置;干垃圾採用焚燒等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置。
在全國范圍來看,垃圾填埋仍是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填埋這種相對落後的垃圾處理手段正在逐步淘汰。
垃圾焚燒作為填埋的有效替代方法,具有佔地較省、減量效果明顯、余熱可以利用等特點,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應用,我國也正在逐步推行。2016年,住建部曾聯合四部委發布《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城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總處理能力50%以上。
垃圾處理能力將逐步提升
雖然目前城市垃圾的處置率已幾乎接近100%,在垃圾分類處理、資源的循環使用等方面,我國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我國在垃圾分類處理特別是廚余垃圾的處理方面還相對滯後。隨著垃圾分類逐步推動,我國也將加快建設濕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預計在未來幾年,生物處理設施會成為我國垃圾處理整個技術格局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
如果幹、濕垃圾不分開,垃圾在焚燒時會因為含水量太高而導致燃燒不充分,容易產生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環境。因此,無論是填埋減量,還是焚燒的標准化,都需要對垃圾進行前端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