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特種陶瓷成型方法有哪些
特種陶瓷的主要成型方法可分為:
① 壓力成型方法,如干壓成型、冷等靜壓成型、干袋式 等靜壓成型等。
② 可塑成型方法,如可塑毛坯擠壓、軋膜成型等。
③ 漿料成型方法,如料漿澆注、離心澆注、流延成型、 熱壓鑄等。
④ 注射成型。
⑤ 其他成型方法。如壓濾法、固體自由成型制備技術、 直接凝固注模成型、溫度誘導成型、電泳沉積成型等。
❷ 衛浴陶瓷注漿成型的技術方法
注漿方法
(1)空心注漿(單面注漿)
該方法用的石膏模沒有型芯。操作時泥漿注滿模型經過一定時間後,模型內壁粘附著具有一定厚度的坯體。然後將多餘泥漿倒出,坯體形狀在模型內固定下來。這種方法適用於澆注小型薄壁的產品,如陶瓷坩堝、花瓶、管件、杯、壺等。空心注漿所用泥漿密度較小,一般在1.65—1.8g/cm3,否則倒漿後坯體表面有泥縷和不光滑現象。
其它參數如下:流動性一般為10—15秒稠化度不宜過大(1.1—1.4)細度一般比雙面注漿的要細,萬孔篩篩餘0.5%--1%。
(2)實心注漿(雙面注漿)
實心注漿是將泥漿注入兩石膏模面之間(模型與模芯)的空穴中,泥漿被模型與模芯 的工作面兩面吸收,由於泥漿中的水分不斷減少,因此注漿時必須陸續補充泥漿,直到穴中的泥漿全部變成坯時為止。顯然,坯體厚度與形狀由模型與模芯之間的空穴形狀和尺寸來決定,因此沒有多餘的泥漿倒出。
可以製造兩面有花紋及尺寸大而外形比較復雜的製品:如盅、魚盤、瓷板等。 實心注漿常用較濃的泥漿,一般密度在1.8g/cm3以上,以縮短吸漿時間。稠化度(1.5—2.2),細度可粗些,萬孔篩篩餘1%--2%。
2、強化注漿法
為縮短注漿時間,提高注件質量,在兩種基本注漿方法的基礎上,形成了一些新的注漿方法,這些方法統稱為強化注漿。強化注漿主要有以下幾種:
(1)壓力注漿
採用加大泥漿壓力的方法來加速水分擴散,從而加速吸漿速度。壓力注漿最簡單的就是提高盛漿桶的位置,利用泥漿本身的重力從模型底部進漿,也可利用壓縮空氣將泥漿注入模型內。根據泥漿壓力大小,壓力注漿可分為微壓注漿、中壓注漿、高壓注漿。微壓注漿的注漿壓力一般在0.05MPa以下;中壓注漿的壓力在0.15—0.20MPa;大於 0.20MPa的可稱為高壓注漿,此時就必須採用高強度的樹脂模具。
(2)真空注漿
用專門設備在石膏的外面抽真空,或把加固後的石膏模放在真空室中負壓操作,這 樣卻可加速坯體形成,提高坯體緻密度和強度。
(3)離心注漿
離心注漿是使模型在旋轉情況下注漿,泥漿受離心力的作用緊靠模型形成緻密的坯 體,泥漿中的氣泡由於比較輕,在模型旋轉時,多集中在中間,最後破裂排出,因此也 可提高吸漿速度與製品的品質。但這種方法所用泥漿中的固體顆粒尺寸不能相差過大, 否則粗顆粒會集中在坯體表面,細顆粒容易集中在模型內部,造成坯體組織不均勻,干 燥收縮易變形。
(4)熱漿注漿
熱漿注漿是在模型兩端設置電極,當泥漿注滿後,接上交流電,利用泥漿中的電解
質的導電性加熱泥漿,把泥漿升溫至50℃左右,可降低泥漿粘度,加快吸漿速度。
(二)注漿成型對石膏模及泥漿的性能要求
注漿成型的關鍵要有高質量的模型和性能良好的注漿泥料。
l、對石膏模型的要求
(1)模型設計合理,易於脫模。各部位吸水性均勻,能保證坯體各部位乾燥收縮 一致即坯體的緻密度一致。
(2)模型的孔隙不大,吸水性好,其孔隙度要求在30%-40%,使用時石膏模不宜太 干,其含水量一般控制在4%-6%,過干會引起製品的乾裂、氣泡、針眼等缺陷,同時模子使用壽命縮短,過濕會延長成坯時間,甚至難於成型。
(3)模型工作表面應光潔,無空洞,無潤滑油跡或肥皂膜。
2、對泥漿的要求
(1)泥漿的流動性良好,即泥漿的粘度小,在使用時能保證泥漿在管道中的流動並能充分流注到模型的各部位。良好的泥漿應該像乳酪一樣,流出時成一根連綿不斷的細線,否則澆注困難。如模型復雜時,會產生流漿不到位,形成缺角等缺陷。
(2)含水量盡可能低,在保證流動性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泥漿的含水量,這 樣可減少注漿時間,增加坯體強度,降低乾燥收縮,縮短生產周期,延長石膏模使用壽命。一般泥漿含水量控制在30%-35%,密度1.65-l.9g/cm。
(3)穩定性好,泥漿中不會沉澱出任何組分(如石英、長石等),泥漿各部分能長期保持組成一致,使注件組織均勻。
(4)過濾性(滲透性)要好。即泥漿中水分能順利通過附著在模型壁上的泥層而被模型吸收。可通過調整泥漿中瘠性料與塑性原料的含量來調整濾過性。
(5)具有適當的觸變性。泥漿經過一定時間存放後粘度變化不宜過大,這樣泥漿便於輸送和儲存,同時又要求脫模後的坯體不至於受到輕微震動而軟塌,注漿用泥漿觸變性太大則易稠化,不便澆注,而觸變性太小則生坯易軟塌,所以要有適當的觸變性。
(6)泥漿中空氣含量盡可能少,注漿料中通常混入了一定數量的空氣,使注件中有一定數量的氣孔,對於比較稠厚的泥漿這種現象更為顯著,為避免氣泡產生和提高泥漿流動性,生產上常採用真空脫泡處理。
(7)形成的坯體要有足夠強度。
(8)注漿成形後坯體容易脫模。
(三)稀釋劑的種類與選用
一般來說,泥漿含水量越低流動性越差,而注漿工藝要求泥漿含水量盡可能低而流動性又要足夠好,即需制備流動性足夠好的濃泥漿,生產上為獲得這種含水量盡可能低 而流動性足夠好的濃泥漿採取的措施是加入稀釋劑。
陶瓷工業生產中常採用的稀釋劑分為三類:
1.無機電解質。如水玻璃、碳酸鈉、磷酸鈉、六偏磷酸鈉等。這是最常用的一類 稀釋劑。要得到所需要粘度得泥漿,與所需要加入電解質得種類和數量及泥漿中粘土的類型有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說,電解質用量位干坯料質量的0.3%-0.5%。
水玻璃對增強高嶺土泥漿的懸浮能力效果最好,它不僅顯著地降低其粘度,而且在 相當寬的電解質濃度范圍內粘度都是很低的,有利於生產操作。對於含有機物的紫木節土泥漿來說,碳酸鈉的稀釋作用較水玻璃好。
生產中常同時採用水玻璃和純鹼做稀釋劑以調整吸漿速度和坯體的軟硬程度。因為 單用水玻璃時,坯體脫模後硬化較快,內外水分差別小,緻密發硬,容易開裂。單用純 鹼(Na2CO3)時,脫模後坯體硬化較慢,內外水分差別大,坯體較軟,或者外硬內軟。使
用電解質時,要注意其質量。純鹼如果受潮會變成碳酸氫鈉,後者會使泥漿絮凝。水玻璃(Na2SiO3)是一種可溶性硅酸鹽,由不同比例的鹼金屬氧化物(通常Na2O)及二氧化硅所
組成。它的組成用SiO2/Na2O的摩爾比(稱為水玻璃的模數)來表示,當其模數大於4時,
長期放置會析出膠體SiO2。常用作稀釋劑的水玻璃模數一般為3左右。
2.有機酸鹽類。如腐殖酸鈉、單寧酸鈉、檸檬酸鈉、松香皂等。這類有機物質具 備作稀釋劑的幾個條件。它們的稀釋效果比較好。腐殖酸鈉的用量一般<0.25%。若超過時,泥漿粘度又增大,這和無機電解質的稀釋規律相似。另外,用量過大,如燒成時其有機物未燒凈,還會使釉面發暗。單寧酸鈉的用量一般為0.3%-0.6%左右。
3.聚合電解質。陶瓷工業中採用這類稀釋劑的歷史遠短於上述兩類稀釋劑。聚合 電解質常用作不含粘土原料的泥漿的稀釋劑。常用的有阿拉伯樹膠、桃膠、明膠、羧甲 基纖維鈉鹽等有機膠體,其用量少時會使料漿聚沉,適當增多時會稀釋漿料,用量一般 在0.3%左右。
二、注漿成型操作過程
1.注漿成型操作過程
注漿成型操作過程根據產品種類、泥漿性質不同大體需經過以下幾道工序:
以下就主要工序給予說明:
(1)合模
在合模前應先將模型的工作表面清掃干凈,不得留有干泥或灰塵。並檢查模子工作 表面是否光潔,有無空洞和潤滑油跡。如正常即可進行合模,裝配好的模型如有較大縫 隙,用軟泥將合縫處的縫隙堵死,以免漏漿。使用時模型不宜過干過濕,其水量一般控 制在4%—6%。
(2)注漿
對於單面注漿而言,將料漿注滿模型即可,等泥層增厚到需要的厚度時,倒掉模型 內多餘的泥漿,為避免倒掉後少量殘余的泥漿在坯體內表面的不均勻分布,生產上還需 要對倒掉泥漿後的帶坯模型進行甩漿以保證殘余泥漿分布均勻,避免泥縷產生。
對於雙面注漿,須陸續補充泥漿,直到模型內的空穴泥漿全部變成坯體。無需倒漿 和甩漿。
(3) 青坯乾燥
剛形成的注件由於含水量較高,強度較低而不能立即脫模,需帶模乾燥一定時間, 這種乾燥稱為青坯乾燥,在青坯乾燥期間,由於水分的蒸發及模子的繼續吸水,注件水 分不斷下降,坯體收縮並與模型脫離,同時強度也逐漸提高,這時即可脫模。
(4) 脫模
脫模後坯體應輕拿輕放、放平、放正、放穩、並防止振動。
(5) 粘接
粘接是製造壺、杯及有些小口花瓶、壇等日用瓷和藝術瓷、衛生瓷等不能一體成形 的坯體所必需經過的工序,粘接過程是指用一定稠度的粘接泥漿將各自成形好的部件粘 接在一起。
❸ 陶藝製作的步驟是什麼
陶藝製作過程步驟如下:
1、准備好材料,進行拉坯成型。
(3)陶瓷注漿成型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主要製作方法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條盤築、捏塑、素坯彩繪等等。
1,拉坯成型,是利用拉坯機產生的離心運動,在旋轉過程中,對含水半固化狀態的泥料按照設計構思拉伸成型。
1,泥板成型,用泥板製作陶藝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容易形成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較快。
3,泥塑成型,利用泥塑的方法進行陶藝成型,由於整個造型是實心的,所以也叫做實泥成型。
4,泥條盤築,泥條法是通過泥條來構築成型的一種盤築技法。
5,捏塑,捏塑是用手捏成,多屬小件玩具,如唐宋兩代各種姿態的娃娃、雜技人、牛羊馬狗猴等十二辰屬相等。
6,素坯彩繪,是用顏料在素燒的花瓶、碗、盤、罐等器物(素坯)上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