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農民怎麼將稻子去殼
古代是使用石磨盤、石磨棒對乾燥後的穀物進行碾壓脫殼。
古代是用石臼和臼杵把大量稻穀加工成白米的,這個方法叫做舂米。
舂米是將糙米加工成白米的一道工序。加工工具主要是石臼。石臼分杵臼和斗臼兩種。杵臼,即小石臼,加上一根臼杵就可操作。臼杵為木質,手腕粗細,長一米左右,上端裝上兩三公斤重扁圓形石頭,以增加臼杵搗下去的重量。
舂米的人手握杵往下搗,直到米糠完全從糙米上剝落,然後用竹篩子篩去米糠,白米就呈現在眼前。
(1)怎麼用原始方法去稻殼擴展閱讀:
舂米,談不上什麼工藝,過程也並不復雜,但絕對是個力氣活。一口臼,用一塊大整石慢慢鑿成。它形同一隻巨大的酒盅,臼口的直徑不小於 70 ~ 80 公分。
一隻大的石臼,一般要四個人才能抬得動它。臼內鑿有鑼紋,臼的身子須埋在地下,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破陶瓷缸片貼平,以便於清掃。
在臼的上面,架著用一棵大樹段做成的「碓身」,「碓」的頭部下面有桿杵,杵的嘴子上按了鐵牙。
「碓」肚的中部,兩邊有支撐翹動的橫桿,就像玩雜技的「翹翹板」中間支撐那玩意兒,「碓」尾部的地下挖一個深坑,當把重心移到「碓」尾並將其向坑裡踩壓下去,「碓」頭即抬了起來,然後舂下去,抬起來,再舂下去,就這樣機械地重復,便是舂米。
碓臼上面橫著一根木桿或竹桿,供舂米的人扶手。熟悉的老手,有時會連續不斷跑跳著舂了起來;有的還在「碓」頭上綁塊石頭加重,舂起來更有力。這樣的舂法,用了巧力,加快了速度,也可能有利於提高加工質量。
Ⅱ 古代人怎麼去除大米的外殼
在古代一般是用石碓去殼,將米放入石碓中,腳踏驅動桿,傾斜的錘子落下時砸在石臼中,來回數次,就可以去掉稻穀的皮了。去皮後,用竹編簸箕去大糠,再用籮子去細糠,此後,就可以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