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建議)
1原煤脫硫技術,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約40%一60%的無機硫。 2優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氣等。 3改進燃煤技術,減少燃煤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減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酸雨的生物防治 世界觀察研究不久前發表的1994年全球趨勢報告《1994年生命特徵》中說:總的來看,地球的情況並不太好,在所有衡量地球健康狀況的指標中,我們僅成功地扭轉了一項指標的惡化─使臭氧層出現空洞的氟里昂的減少。碳排放量沒有減少,大氣污染日益嚴重。據統計,人類每年向大氣層排放SO2約1億噸,NO2約5000萬噸。全世界城市人口中有一半左右生活在SO2超標的大氣環境中,有10億人生活在顆粒物超標的環境中。大氣污染已成為隱蔽的殺手。而SO2則是罪魁禍首。最近,歐洲的26個國家和加拿大,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提出的一份新協議上簽了字,休證把本國SO2的排放量減少87%,美國也承諾到了2010年將SO2的排放量減少80%。歐洲國家和加拿大稱贊這項新協議是防治大氣污染的一個里程碑。 SO2不僅污染空氣、危害人類健康,而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大氣中的SO2和NO2,在空氣在氧化劑的作用下溶解於雨水中。當雨水、凍雨、雪和雹等大氣降水的pH小於5.6時,即是酸雨。據美國有關部門測定,酸雨中硫酸佔60%,硝酸佔33%,鹽酸佔6%,其餘是碳酸和少量有機酸。 酸雨給地球生態環境和人類的社會經濟帶來嚴重的影響和破壞,酸雨使土壤酸化,降低土壤肥力,許多有毒物質被值物根系統吸收,毒害根系,殺死根毛,使植物不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抑制植物的生長發育。酸雨使河流、湖泊的水體酸化,抑制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甚至導致魚苗窒息死亡;酸雨還殺死水中的浮游生物,減少魚類食物來源,使水生生態系統紊亂;酸雨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體健康。酸雨通過對植物表面(葉、莖)的淋洗直接傷害或通過土壤的間接傷害,促使森林衰亡,酸雨還誘使病蟲害暴發,造成森林大片死亡。歐洲每年排出2200萬噸硫,毀滅了大片森林。我國四川、廣西等省區已有10多萬公頃森林瀕臨死亡。酸雨對金屬、石料、木料、水泥等建築材料有很經的腐蝕作用,世界已有許多古建築和石雕藝術品遭酸雨腐蝕破壞,如加拿大的議會大廈、我國的樂山大佛等。酸雨還直接危害電線、鐵軌、橋梁和房屋。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了三大酸雨區,一是以德、法、英等國家為中心,涉及大半個歐洲的北歐酸雨區。二是50年代後期形成的包括美國和加拿大在內的北美酸雨區。這兩個酸雨區的總面積已達1000多萬平方千米,降水的pH小於5.0,有的甚至小於4.0。我國在70年代中期開始形成的覆蓋四川、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蘇和青島等省市部分地區,面積為200萬平方千米的酸雨區是世界第三大酸雨區。我國酸雨區面積雖小,但發展擴大之快,降水酸化速率之高,在世界上是罕見的。由於大氣污染是不分國界的,所以酸雨是全球性的災害。 酸雨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聯合國多次召開國際會議討論酸雨問題。許多國家把控制酸雨列為重大科研項目。全世界已有40多個國家通過有關污染限制汽車排污。1993年在印度召開的"無害環境生物技術應用國際合作會議"上,專家們提出了利用生物技術預防、阻止和逆轉環境惡化,增強自然資源的持續發展和應用,保持環境完整性和生態平衡的措施。專家們認為:利用生物技術治理環境具有巨大的潛力。煤是當前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但煤中含有硫,燃燒時放出SO2等有害氣體。煤中的硫有無機硫和有機硫兩種。無機硫大部分以礦物質的形式存在,其中主要的是黃鐵礦(FeS2)。生物學家利用微生物脫硫,將2價鐵變成3價鐵,把單體硫變成硫酸,取得了很好效果。例如,日本中央電力研究所從土壤中分離出一種硫桿菌,它是一種鐵氧化細菌,能有效地去除煤中的無機硫。美國煤氣研究所篩選出一種新的微生物菌株,它能從煤中分離有機硫而不降低煤的質量。捷克篩選出的一種酸熱硫化桿菌,可脫除黃鐵礦中75%的硫。據1991年統計,捷克利用生物技術已平均脫去煤中無機硫的78.5%,有機硫的23.4%,目前,科學家已發現能脫去黃鐵礦中硫的微生物還有氧化亞鐵硫桿菌和氧化硫桿菌等。日本財團法人電力中央研究所最近開發出的利用微生物膠硫的新技術,可除去70%的無機硫,還可減少60%的粉塵。這種技術原理簡單,設備價廉,特別適合無力購買昂貴脫硫設備的發展中國家使用。生物技術脫硫符合"源頭治理"和"清潔生產"的原則,因而是一種極有發展前途的治理方法,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