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豬咳嗽怎麼辦
豬喘氣病又稱豬地方流行性肺炎、豬霉形體性肺炎,是一種慢性呼吸道接觸性傳染病。潛伏期少則1天~3天,多則數月。主要症狀為咳嗽和喘氣,前期病豬體溫、食慾、精神無大變化,後期隨病情的發展症狀明顯。
根據題主的描述,推斷豬咳嗽的原因是豬得了喘氣病。以下是豬喘氣病的臨床症狀及防治方法。
以咳嗽、喘氣為主要症狀。本病目前在各地、各品種、性別、年齡的豬中均可發生,但哺乳仔豬、剛斷奶仔豬和妊娠後期及哺乳期的母豬更易發生。成年豬多呈慢性感染。
豬喘氣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病豬和隱性感染豬,病原體長期存在於病豬的呼吸道及分泌物中,隨咳嗽和喘氣排出體外,傳給健康豬。當豬舍潮濕、通風不良、豬群擁擠時易發生此病。以冬春較常見。當氣候驟變、陰濕寒冷、飼養管理及衛生條件不良時,可使病情加重。
1. 發病早期特別是小豬,主要症狀是咳嗽,最初多發生在早晚採食或運動時或天氣驟變時,冷空氣刺激或驅趕或喂料時更容易出現。多為單聲乾咳,同時流出少量黏性鼻液或膿性鼻液。隨病情的加重,咳嗽也更加劇烈,次數也隨之增多,轉為連續多聲濕咳。病豬咳嗽時站立不動,拱背伸頸,頭下垂至接近地面,直到呼吸道分泌物咳出來或咽下為止。
2. 發病中期病豬喘氣,腹壁有節律地扇動,呼吸次數為每分鍾40次~70次,之後達100次,小豬更多。
3. 發病後期豬喘氣加重,病豬呼吸急促、次數增多。病豬呈犬坐勢,張口呼吸,表情十分痛苦,咳嗽聲長而沉弱,似有分泌物阻塞呼吸道難以咳出,流膿性鼻汁,口流白沫、精神委頓、食慾減少。
用土黴素油劑按5~10ml/頭深部肌肉注射,交替使用硫酸卡那黴素,按3~4萬單位/kg體重,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續5~7天為1個療程,必要時連續治療2~3個療程。因本病停葯後易復發,因而用葯療程對治療本病顯得非常重要。另外,林可黴素、泰樂菌素等對本病也有很好的療效。
1、對於未發病地區應加強飼養管理,做好防疫衛生和消毒工作,推廣人工授精,保護健康母豬群。
2、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盡量不從外地引進豬只,如必須引進時,一定要嚴格隔離和檢疫,杜絕引進感染病生豬。
3、對於已發病地區,應及時對病豬進行隔離治療,逐步淘汰,建立無特定病原的健康豬群。特別是養豬場,要空圈1個月以上,對污染用具及場地嚴格消毒。採用全進全出制,可達到消滅本病的目的。
㈡ 豬咳嗽有什麼好辦法
咳嗽的病變在氣管,喘氣的病變在肺臟!
咳嗽:是因為喉嚨癢;喘氣:是因為供氧不足。
所以,治療原則不同:
咳嗽:鎮咳(抑制呼吸中樞神經興奮性)
喘氣:理氣(緩解組織缺氧)如果豬咳嗽早晚多間,或者產時候運動後多間,夜晚著涼多見,基本上可以確定這個豬有支原體,其實國內主場很多都會有支原體,但是如果並不影響豬的生長,咳嗽只是輕微的,咳音清脆,可以先在飼養管理上做好。應以避免夜間著涼為重,這個時候拌料可以選用支原凈。
如果豬群咳嗽具有連續性,咳音深沉咳時用力拱背,聽上去是象從胸腔發出的聲音,可以考慮為胸膜肺炎,這個是最為常見的,拌料可以選用替米+氟苯。
一般情況下,豬場若有豬咳嗽,養豬人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用注射器給豬打針,但打過以後,有很多時候都是原來咳嗽的豬還照樣咳嗽,甚至咳嗽的更厲害,這時候養豬人就會想是不是劑量用的不夠,於是,加大劑量再打一次。結果是越打越嚴重,豬的壽命也越短,當然也有好多情況下,完全是因為打針把豬打死的。因此,有些專家並不主張給豬打針。
我們知道,豬的免疫力高低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比如:溫度、濕度、斷奶等,其中精神因素對豬免疫力狀況影響最大。目前,有專家已經提出進行福利養豬,就是主張要人類關愛豬,讓豬健康快樂地生活,而不是動不動就被打針,打針會給豬帶來很大的精神應激。因此我們就要想辦法盡量減少給豬打針,當豬生病的時候我們盡量通過食療的方法去避免打針。
針對豬咳嗽這種常見病,德國馬普所的專家經過長期的實驗研究指出:可以將本來用於注射的葯物青黴素和氨基比林加入適量的水裝在小的噴霧器中每隔半小時在豬圈上方噴一次,這樣一天下來就會有立桿見影的效果。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樣做的原理:
首先我們知道如上所述打針本身對豬是一個大的應激可能會造成豬幾天精神上的恐懼,免疫力也隨之大大降低。其次,我們大部分養豬人都知道,豬咳嗽是屬於豬的呼吸道黏膜性疾病,打針後針劑通過血管很難到達黏膜發揮作用,而通過噴霧豬自然呼吸所得的氣體葯物可以很好地發揮作用。
㈢ 豬咳嗽反反復復,該怎麼辦
咳嗽屬於豬場常見臨床症狀,西醫認為病豬咳嗽主要是因為細菌或者病毒感染,所以解決方法是使用疫苗預防,抗生素治療,可臨床上往往會進入咳嗽——加葯改善——停葯復發的怪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按前輩專家的說法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問題是“治不得法”。今天跟養豬朋友分享的內容是:如何通過中獸醫結合的方式解決臨床上常見的豬群咳嗽問題。
咳嗽,中醫認為是肺氣不清,肺失宣降而上逆,病豬發出咳聲或咳吐痰液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臨床病症。養豬過程中咳嗽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是冬季的發病率高於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