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患者的分泌物或者血液做細菌培養,看哪種細菌感染,並且對哪種葯物敏感。根據葯敏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達到最理想的治療效果,同時也不會因為盲目使用抗生素造成機體耐葯的現象。
2、葯敏試驗在臨床上常常會用到,從標本的採集、細菌培養到葯物敏感圓跡畢試驗,要求都是比較嚴格的,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嚴格的注意外環境,防止受到污染影響結果橘芹。葯敏試驗主要用於反復感染治療之後沒有好轉,甚至症狀沒有減輕,最終選擇州瞎最敏感的葯物殺滅細菌,達到臨床的治療效果。
『貳』 如何做葯敏試驗
用葯敏實驗進行葯物敏感度的測定,以便准確有效的利用葯物進行治療。但由於葯敏試驗要求比較嚴格,條件比較高,僅僅在大中專院校或科研單位有條件的可以操作,一些養殖廠或一些門診難有條件進行葯敏試驗的操作。針對這個問題,農業部動物檢疫所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動物疫病診療中心經過幾年的總結和實踐,逐漸總結出幾套適合基層進行葯敏試驗的操作方法。目前,臨床微生物實驗室進行葯敏試驗的方法主要有紙片擴散法,稀釋法(包括瓊脂和肉湯稀釋法),抗生素濃度梯度法(E-test法),和自動化儀器等。
紙片擴散法
該法是將含有定量抗菌葯物的濾紙片貼在已接種了測試菌的瓊脂表面上,紙片中的葯物在瓊脂中擴散,隨著擴散距離的增加,抗菌葯物的濃度呈對數減少,從而在紙片的周圍形成濃度梯度。同時,紙片周圍抑菌濃度范圍內的菌株不能生長,而抑菌范圍外的菌株則可以生長,從而在紙片的周圍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葯物的抑菌圈直徑因受葯物在瓊脂中擴散速度的影響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測試菌對葯物的敏感程度,並與該葯物對測試菌的MIC呈負相關。
稀釋法
稀釋法葯敏試驗可用於定量測試抗菌葯物對某一細菌的體外活性,分為瓊脂稀釋法和肉湯稀釋法。實驗時,抗菌葯物的濃度通常經過倍比(lg2)稀釋,能抑制待測菌肉眼可見生長的最低葯物濃度成為最小抑菌濃度(MIC),一個特定抗菌葯物的測試濃度范圍應該包含能夠檢測細菌的解釋性折點(敏感、中介和耐葯)的濃度,同時也應該包含質控參考菌株的MIC.
『叄』 怎樣測試過敏
護膚品過敏測試可以把護膚品塗到耳後根來判斷,或者是塗在手臂的內測。從耳後根來測試護膚品是否過敏:需要用棉簽蘸取少量的護膚品塗在耳後根,靜待一個小時,如果皮膚沒有出現什麼不適感,也沒有什麼不正常現象,那麼說明這款護膚產品...1、皮內試驗。在人體的皮內注射過敏原,然後再過一段時間觀察皮膚的反應,根據皮膚的反應來判斷是否對這種物質有過敏現象。在檢測之前是需要保持皮膚的清潔與衛生的。
2、點刺試驗,這是很常見的一個檢測方式,先將點刺的皮試液滴在皮膚上面,然後用點刺針穿過滴液,刺入人體的皮內組織處,這種檢查的方法非常的安全,皮損小。患者並不會承受較大的痛苦,但是費用會比較高。
3、斑貼試驗。最主要是能夠檢測人體面部和手部等部位過敏原的有效方法,常見的過敏原有甲醛芳香混合物等等。這種檢查的方法非常的簡單方便。將抗原稀釋液浸過的葯膜直接放置在前臂屈側,然後再觀察皮膚的反應,一旦發現有過敏反應,那麼就能夠找到過敏原了。
怎樣測試皮膚過敏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皮膚容易過敏的朋友們,尤其是在換季的時候是需要特別的注意個人的護理措施的,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清潔,還應該要特別重視飲食,不要抽煙,也不要喝酒,應該要多吃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患者要保證充足睡眠時間,不要亂用化妝品,尤其是劣質性的化妝品不可以使用,以免導致人體出現其他類型的並發症。
『肆』 怎樣做葯敏試驗
一、 紙片擴散法
該法是將含有定量抗菌葯物的濾紙片貼在已接種了測試菌的瓊脂表面上,紙片中的葯物在瓊脂中擴散,隨著擴散距離的增加,抗菌葯物的濃度呈對數減少,從而在紙片的周圍形成濃度梯度。同時,紙片周圍抑菌濃度范圍內的菌株不能生長,二抑菌范圍外的菌株則可以生長,從而在紙片的周圍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葯物的抑菌圈直徑因受葯物在瓊脂中擴散速度的影響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測試菌對葯物的敏感程度,並與該葯物對測試菌的MIC呈負相關。
二、稀釋法
稀釋法葯敏試驗可用於定量測試抗菌葯物對某一細菌的體外活性,分為瓊脂稀釋法和肉湯稀釋法。實驗時,抗菌葯物的濃度通常經過倍比(lg2)稀釋,能抑制待測菌肉眼可見生長的最低葯物濃度成為最小抑菌濃度(MIC),一個特定抗菌葯物的測試濃度范圍應該包含能夠檢測細菌的解釋性折點(敏感、中介和耐葯)的濃度,同時也應該包含質控參考菌株的MIC. 2.1 瓊脂稀釋法 首先制備含抗菌葯物的瓊脂稀釋平板。再接種待測菌株,然後是結果判讀。 2.2 肉湯稀釋法
三、抗生素濃度梯度法
四、自動化儀器法
『伍』 葯物敏感試驗的葯物敏感試驗的方法
測定細菌對抗菌葯物敏感性的試驗稱為葯物敏感試驗或簡稱葯敏試驗。由於養雞業中抗菌葯物的廣泛使用,導致抗葯菌株越來越多,盲目用葯常常效果不佳。因此,進行葯物敏感試驗已成為正確使用抗菌葯物的必要手段。葯物敏感試驗的方法有多種,如紙片擴散法、試管法、挖洞法等。其中,紙片擴散法簡便易行,出結果快,是目前生產中最常見的方法,現將該種方法介紹如下:
(1)葯敏紙片的准備
常用抗菌葯敏紙片已有商品供應,一般可以買到,可直接利用。
(2)葯敏培養基的制備
①普通肉湯瓊脂:又稱營養瓊脂。蛋白腖10克、氯化鈉(NaCl)15克、磷酸氫二鉀(K2HPO4)1克、瓊脂20克、牛輪歲逗肉浸出液1000毫升(可用牛肉浸膏10克浸於1000毫升蒸餾水代替)。
牛肉浸出液的配製方法:取瘦牛肉去掉脂肪、腱膜等,絞碎或切碎,按500克牛肉加1000毫升蒸餾水混合,置4℃冰箱內過夜,取出後加熱到80~90℃,經1小時後,以數層紗布濾除肉渣並擠出肉水,再用脫脂棉過濾,量其體積並用蒸餾水補足1000毫升,分裝後20分鍾高壓蒸汽滅菌,即製成牛肉浸出液。
將以上其他成分加入到牛肉浸出液中,加熱溶解,冷卻後調pH至7.6,煮沸10分鍾,用濾紙過濾後分裝,再以10.4萬帕高壓蒸汽滅菌25分鍾,取出後冷卻至55℃左右,在90毫升直徑滅菌的平皿上傾注成4毫米厚的平板。做好的平雀乎板,密封包裝後可在冰箱中保存2~3周。使用前應將平皿置37℃溫箱中培養24小時,確認無菌後再用於試驗。
②鮮血瓊脂:將滅菌的營養瓊脂加熱融化,至45~50℃時加入無菌鮮血5%(每100毫升營養瓊脂中加入鮮血5~6毫升)傾注平皿。無菌鮮血,用無菌手術取健康動物(綿羊或家兔等)的血液,加入盛有無菌5%檸檬酸鈉溶液的容器中(血與5%檸檬酸鈉的比例為9∶1)混勻,置冰箱中保存備用。
(3)試驗方法
臨床上分離到的細菌進行純培養。用滅菌的接種環挑取被檢菌的純培養物劃線或塗布於平板上,並盡可能使其密而均勻。用滅菌鑷子將葯敏紙片平放於平板上並輕壓使其緊貼平板。直徑9.0厘米的平皿可貼7張紙片,紙片間距不少於24毫米,紙片與平皿邊緣距離不少於15毫米。貼好後將平板底部朝上置於37℃溫箱中培養24小時,取出觀察結果。
(4)結果判定
凡對被檢菌有抑制力的抗菌葯物,由於向周圍擴散,抑制細菌的生長,故在紙片周圍出現一個無細菌生長的圓圈,稱為抑菌圈。抑菌圈越大,說明該菌對此種葯物敏感度越高,反之越低。如果無抑菌圈,則說明該菌對此種葯物具有耐葯性。所以,判定結果時,以抑菌圈直徑的大小來作為細菌對該葯物敏感度高低的標准。
一般來說,抑菌圈直徑70毫米以上為極度敏感,15~20毫米為高度敏感,10~15毫米為中度敏感,10毫米以下為低敏感,無抑菌臘賣圈為不敏感。對多黏菌素的作用,抑菌圈在10毫米以上者為高度敏感,6~9毫米為低度敏感。
經葯敏試驗後,應該選擇極度敏感或高度敏感的葯物進行治療。
『陸』 葯物敏感實驗方法主要有什麼,才用培養基為什麼用肉湯
葯敏試驗的方法目前公認的只有三種:KB法、MIC法、E-test法,比較常用的是前兩種。
葯敏試驗並不需要用肉湯,只需要將目標菌培養出菌苔之後,在生理鹽水中研磨配置出一定麥氏單位的濃度菌液即可使用,有時候也可能會用肉湯進行增菌,在肉湯里的細菌麥氏單位達到一定程度也可以用來做葯敏,但是很少這樣做。
『柒』 皮試操作怎麼做
皮試
皮試是皮膚(或皮內)敏感試驗的簡稱。某些葯物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如青黴素、鏈黴素、細胞色素C等,常見的過敏反應包括皮疹、蕁麻疹、皮炎、發熱、血管神經性水腫、哮喘、過敏性休克等,其中以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甚至可導致死亡。
1定義
為了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特別是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規定一些容易發生過敏反應的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皮膚敏感試驗,皮試陰性的葯物可以給病人使用,皮試陽性的則禁止使用。這些需要做皮試的葯物被稱為皮試葯物.皮膚試驗是藉助抗原、抗體在皮膚內或皮膚上的反應進行免疫學檢測的方法。根據反應機制不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中合反應皮膚試驗,可觀察機體的體液免疫狀態;另一類為超敏反應皮膚試驗,用來檢測機體的超敏反應和細胞免疫狀態。錫克試驗是衡量人體對白喉易感性或免疫程度的一種皮試。方法是注射一定量的白喉毒素於受試者前臂屈側皮內。受試者如無免疫力,24~48小時,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直徑在1~2厘米者為陽性反應。相反,受試者如有免疫力,其血清中含有足量的抗毒素抗體,能中和注入的毒素,局部不出現紅腫,為陰性反應。此試驗除用來測定機體對白喉的易感性以外,還可檢測白喉預防接種後是否產生免疫力。其實質是毒素、抗毒素的體內中和反應。I型變態反應(見變態反應)皮膚試驗是變應原與特異性抗體IgE(免疫球蛋白E)在皮內進行的一種反應。引起I型變態反應的抗原,經注射或劃痕後,可在10~20分鍾內引起紅腫反應,如青黴素皮試,異種動物血清皮試等。本試驗陽性者表示對該抗原過敏
2准備工作
首先應當制備試驗用抗原,如有合格商品可直接購買。可以作為變應原的物質種類繁多,例如動物皮毛、家禽羽毛、鴿糞、昆蟲、蟎類、真菌、花粉、雜草、物理粉塵和各種食品等都可能成為變應原。不同抗原的制備方法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①收集原料;②粉碎與勻漿;③脫脂與提取;④過濾與分離;⑤分裝保存。分裝保存之前應對提取產物進行鑒定。首先必須經過無菌試驗、急性毒性試驗和熱原檢查,保證提取產物無明顯的毒副作用;還要測定產物的蛋白含量,用凱氏定氮法或磷鎢酸沉澱法標定出總氮單位或蛋白氮單位。變應原的范圍很廣,難以做得完全,所以查找變應原需依靠患者的病史和醫師的經驗以將可疑范圍縮小,學樣成功的機會就大得多。一般醫院和衛生所都能做葯物過敏試驗,多在注射室完成;防疫部位在一些免疫接種之前有時也要做皮膚試敏;其餘的均在變態反應科或檢驗科的專門實驗室。實驗室應有專人負責,除具備各種專用試驗器材之外,還應備有意外搶救的葯品及設施。試驗部位應清洗干凈,嚴格消毒,以免皮膚的不潔物引起非特異性反應或感染。當皮膚患濕疹、感染、皮炎或外傷時不宜進行皮膚試驗。正在或近日服用免疫抑制劑或抗組胺葯物者也不宜進行皮膚試驗。
3類型及方法
皮膚試驗的最常用部位是前臂曲側,因此處皮膚較為光滑細膩,而且便於試驗操作和結果觀察。按正規作法,左右兩臂一側作試驗,另一側作對照。需要時也可選用上臂或背部皮膚。具體試驗方法可分為皮內試驗(intracutaneoustest)、挑刺試驗(pricktest)和斑貼試驗(patchtest)。
皮內試驗
將試驗抗原與對照液各0.02~0.03ml用皮試針頭分別注入皮內(不是皮下),使局部產生一個圓形小丘。當同時試驗多種抗原時,相互間至少間隔4cm,以免強烈反應時互相混淆結果。皮內試驗的敏感性比其他皮膚試驗高,所用抗原應適當稀釋,以免出現嚴重反應;當高可疑性抗原出現陰性結果時,應逐漸加大抗原濃度進行重復試驗。皮內試驗是最常用的皮膚試驗,應用范圍也很廣,幾乎各類抗原及各型反應都可用皮內試驗進行測定,只是不同類型的反應觀察結果的時間和判定結果的標准不所不同。
挑刺試驗
也稱點刺試驗或刺痕試驗。將試驗抗原與對照液分別滴於試驗部位皮膚上,用針尖透過液滴或在皮膚上輕輕地挑刺一下,以刺破皮膚但以不出血為度;1min後拭(吸)去抗原溶液。同時試驗多種抗原時,千萬注意不要將不同的抗原液交叉混合,以免出現假陽性。挑刺試驗主要用於型變態反應,該法雖比皮內試驗法敏感性稍低,但假陽性較少,與臨床及其他試驗的相關性較強。劃痕試驗(scratchtest)是挑刺試驗的一個變型,用三棱針或注射器針頭在皮膚劃一條或多條約1cm長的創痕。因為劃痕的輕重與長短難於掌握一致,故不常用。
斑貼試驗
將試驗抗原直接貼敷於皮膚表面的方法。試驗抗原為軟膏時可直接塗沫在皮膚上;如為固體物時可用蒸餾水混合或浸濕後塗敷於皮膚上;如為水溶液則浸濕紗布後敷貼於皮膚上。所用抗原濃度以不刺激皮膚為原則,塗敷范圍以0.5~1cm為宜。塗敷後蓋以油紙或玻璃紙,用紗布或綳帶固定;如有明顯不適感可隨時打開查看,並進行適當處理。斑貼試驗主要是檢測Ⅳ型變態反應,敏感程度雖然不太高,但假陽性較少,結果的可信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