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項目風險評估有哪些主要方法
風險評估的方法有風險因素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內部控制評價法、分析性復核法、定性風險評價法、風險率風險評價法。
風險評估是組織確定信息安全需求的一個重要途徑,屬於組織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策劃的過程。在進行風險評估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應關系。
Ⅱ 建設工程的定量風險評價方法有哪些
定量風險評價的方法很多,並且在評價某一具體目標時,很多種方法是可以交叉應用的,如何選用一種有效、簡便易行的評價方法很重要。在眾多的定量風險評價方法中,對應用廣泛並且適合我國實際的評價方法作出比較很有必要。1定量風險評價方法的分類風險評價是以實現系統安全為目的,運用安全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對系統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辨識與分析,判斷系統發生事故和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從而為制定防範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定量風險評價(QRA)[2]是基於大量的實驗結果和廣泛的事故資料統計分析獲得的指標或規律(數學模型),對生產系統的工藝、設備、設施、環境、人員和管理等方面的狀況進行定量的計算,評價結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標,如事故發生的概率、事故的傷害(或破壞)范圍、定量的危險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關聯度或重要度等。
Ⅲ 項目風險評估的項目風險評估可採用的方法
項目風險評估一般有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在項目管理實踐中,將專家和項目管理人員的估計與有限數據相結合,成為項目風險評估中運用較多的方法。在項目風險評估中,採用何種方法,取決於項目風險的來源、發生的概率、風險的影響程度和管理者對風險的態度。
(一)定性風險評估
1.歷史資料法
在項目情況基本相同的條件下,通過觀察各個潛在的風險在長時期內已經發生的次數,就能估計每一可能事件發生的概率,這種估計是基於每一事件過去已經發生的頻率。
2.理論概率分布法
當項目的管理者沒有足夠的歷史信息和資料來確定項目風險事件的概率時,可根據理論上的某些概率分布來補充或修正,從而建立風險的概率分布圖。
常用的風險概率分布是正態分布,正態分布可以描述許多風險的概率分布,如交通事故、財產損失、加工製造的偏差等。除此之外,在風險評估中常用的理論概率分布還有離散分布、等概率分布、階梯形分布、三角形分布和對數正態分布等。
3.主觀概率
由於項目的一次性和獨特性,不同項目的風險往往存在差別。因此,項目管理者在很多情況下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去測度項目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或概率分布,這樣得到的項目風險概率被稱為主觀概率。主觀概率的大小常常根據人們長期積累的經驗、對項目活動及其有關風險事件的了解而估計。
4.風險事件後果的估計
風險事故造成的損失大小要從三個方面來衡量:風險損失的性質、風險損失范圍的大小和風險損失的時間分布。
(二)定量風險評估
定量風險評估包括訪談法、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決策樹分析和非肯定型決策分析。
Ⅳ 風險評估的方法包括哪些 定量風險評估
1 現場觀察法:通過對工作環境的現場觀察,以查找現場隱患的方式發現存在的危險源,適應范圍較廣。
優點:現場觀察法適用各場所及作業環節;缺點:①從事現場觀察的人員,要求具有安全技術知識和掌握了完善的職業健康安全法規、標准;②不適應於大面積的觀察。
2 安全檢查表法SCL:它是由一些對工藝過程、機械設備和作業情況熟悉並富有安全技術、安全管理經驗的人員,根據有關規范、標准、工藝、制度等事先對分析對象進行詳盡分析和充分討論,列出檢查項目和檢查要點等內容並編製成表。 分析者依據現場觀察、閱讀系統文件、與操作人員交談、以及個人的理解,通過回答安全檢查表所列的問題,發現系統設計和操作等各個方面與標准、規定不符的地方,記下差異。
優點:安全檢查表是定性分析的結果,是建立在原有的安全檢查基礎之上,簡單易學,容易掌握,尤其適用於崗位員工進行危害因素辨識,對其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便於全面辨識危害因素。缺點:檢查表約束限制了人們主管能動性的發揮,對不在檢查表中反映的問題,可能會被忽視,因此,採用該方法可能會漏掉以往未曾出現過的一些新的危害。
應用范圍:安全檢查表一般適用於比較成熟(或傳統)的行業,領域的危害因素辨識,且需要事先編制檢查表,以對照進行辨識。安全檢查表法尤其適用於一線崗位員工進行危害因素辨識,如,作業活動開始前,或對設備設施的檢查等等。
只能對已經有的或傳統的業務對象、活動進行檢查,對新業務活動、新行業領域的危害因素辨識不適用此法。
危害因素辨識所使用的檢查表與安全檢查時所使用的檢查表並不完全一致,它們大致相同,但又各有側重,因此,不應直接使用安全檢查表所用的檢查表進行危害因素辨識,應在其基礎上進行修改、補充,最好是重新編制。
3 預先危險性分析法PHA:預先危險性分析又稱初步危險性分析,是在進行某項工程活動(包括設計、施工、生產、維修等)之前,對系統存在的各種危險因素(類別、分布)、出現條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後果進行宏觀、概略分析的系統安全分析方法。
優點:在最初構思產品設計時,即可指出存在的主要危險,從一開始便可採取措施排除、降低和控制它們,避免由於考慮不周造成損失。在進行龐大、復雜系統危害因素辨識,可以首先通過預先危險性分析,分析判斷系統主要危險所在,從而有針對性地對主要風險進行深入分析。缺點:易受分析人員主觀因素影響。另外,預先危險性分析一般都是概略性分析,只能提供初步信息,且精準程度不高,復雜或高風險系統需在此基礎上,藉助其他方法再做進一步分析。PHA只能提供初步信息,不夠全面,也無法提供有關風險及其最佳風險預防措施方面的詳細信息。
應用范圍:預先危險性分析一般用於項目評價的初期,通過預先危險性分析過濾一些風險性低的環節、區域,同時,也為在其它風險性高的環節、區域,進一步採用其它方法進行深入的危害因素辨識創造了條件。適用於固有系統中採取新的方法,接觸新的物料、設備的危險性評價。當只希望進行粗略的危險和潛在事故情況分析時,也可以用PHA對已建成的裝置進行分析。
4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稱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歐美企業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種作業。
安全分析與控制的管理工具,是為了識別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預防性工作流程。通過對工作過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餘的、有危險的工作步驟和工作設備/設施,制定控制和改進措施,以達到控制風險、減少和杜絕事故的目標。
優點:該方法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尤其是目前已開發JSA/JHA方法標准,可操作性強,便於實施。使作業人員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作業過程的風險,使預防措施更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缺點:該方法在危害因素辨識方面並無太多優勢,它並不是推薦用於危害因素辨識的專門方法,但由於其簡單明了、可操作,一般用於非常規作業活動的風險管理。
應用范圍:工作危害分析一般應用於一些作業活動,如對新的作業、非常規(臨時)的風險管理(當然,包括危害因素辨識),或者在評估現有的作業,改變現有的作業時,開展工作危害分析。工作危害分析不適用於對連續性工藝流程以及設備、設施等方面的危害因素辨識。
5 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法FMEA: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就是在產品設計過程中,通過對產品各組成單元潛在的各種故障類型及其對產品功能的影響進行分析。並把每一個故障按它的嚴重程度予以分類,提出可以採取的預防、改進措施,以提高是將工作系統分別分割為子系統、設備或原件,逐個分析各自可能發生的故障類型及產生的影響,以便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優點:系統化表述工具;創造了詳細的可審核的危害因素辨識過程;適用性較廣,廣泛適用於人力、設備和系統失效模式,以及軟硬體等。缺點:該方法只考慮了單個的失效情況,而無法把這些失效情況綜合在一起去考慮;該方法需要依靠哪些對該系統、裝置有著透徹了解的專業人士的參與;另外,該方法耗時費力,花費較高。
應用范圍: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廣泛應用於製造行業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尤其適用於產品或工藝設計階段的危害因素辨識。如果說要做好作業活動的危害因素辨識需要細化活動步驟,那麼,設備、裝置的危害因素辨識就要細化其功能單元,在此基礎上,才能做好設備、裝置的危害因素辨識,FMEA方法就是範例。
Ⅳ 風險評估的方法有哪些
一、風險評估的准備
風險評估的准備過程是組織進行風險評估的基礎,是整個風險評估過程有效性的保證。組織對自身信息及信息系統進行風險評估是一種戰略性的考慮,其結果將受組織的商業需求及戰略目標、文化、業務流程、安全要求、規模和結構所影響。不同組織對於風險評估過程中的各種子過程可能存在不同的要求,因此在風險評估實施前,組織應:
1.確定風險評估的范圍; 2.確定風險評估的目的,為風險評估的實施提供導向; 3.建立適當的組織結構; 4.建立系統性的風險評估方法;5.獲得最高管理者對風險評估策劃的批准。
二、風險評估的實施
組織應根據策劃的結果,由評估的人員按照相應的職責和程序進行資產評估、威脅評估、脆弱性評估。在考慮已有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利用適當的方法與工具確定威脅利用資產脆弱性發生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並結合資產的安全屬性受到破壞後的影響來得出資產的安全風險。
風險計算
我們以下述函數進行表示:
R= f(A,V,T)=f(Ia,L(Va,T))
其中:R表示風險;A表示資產;V表示脆弱性;T表示威脅; Ia表示資產發生安全事件後對組織業務的影響(也稱為資產的重要程度); Va表示某一資產本身的脆弱性,L表示威脅利用資產的脆弱性造成安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具體而言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首先對資產的弱點進行排序;
2.針對每一個弱點,確定可能利用此弱點造成安全事件的威脅的類型;
3.給確定的威脅賦值;
4.將威脅值與脆弱點值相乘,得出安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即:安全事件發生可能性=L(威脅可能性,脆弱點嚴重性);
5.根據資產的重要程度以及安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計算風險值,即:風險值=R(資產重要程度,安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四、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包括三個部分:分析風險來源;識別區域風險;風險關聯分析。
1.分析風險來源
經過資產、威脅、脆弱性的計算後形成一個風險列表,需要對該列表的風險進行分類,並在分類的基礎上進行風險合並。在對風險進行分類合並時,首先需要考慮風險所發生的位置,然後考慮風險的來源。風險的來源可以從威脅、脆弱性和安全管理三個方面進行。
風險發生的位置可以從資產所在的安全域或從信息安全發生的層次進行劃分。資產所在的安全域指具有相同安全屬性的某一物理區域或邏輯區域,該區域和其他安全區域具有明顯的邊界;信息安全發生的層次指物理層安全、網路層安全、操作系統層安全、應用層安全、數據層安全。風險的來源從威脅角度進行合並,可以從威脅的來源,發生的途經,影響的大小角度進行劃分整理。風險的來源從脆弱性角度進行合並,從大的方面有兩類,一類是IT技術類脆弱性,另一類是管理類脆弱性。安全管理類脆弱性可以從設計、開發、驗收、運行、維護、人員、業務持續性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
Ⅵ 建築施工風險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些
定量分析方法,包括:模糊綜合評判法、層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蒙特卡羅模擬法(Monte-Carlo)、控制區間記憶模型(,CIM)、神經網路方法(NeutralNetwork)、風險圖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