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保護聽力有哪些方法
1、不要經常置身迪廳、K歌房、游藝廳等嘈雜環境。如果去了,也應該間隔20分鍾到外面透透氣,緩解雜訊對耳朵的壓力。
2、在雜訊污染嚴重的環境下工作,應該注意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可以考慮佩戴防噪音耳塞或者塞上棉球等,一旦發現耳朵有不適,應該及時就醫,必要時想辦法更換較安靜的工作環境。
3、不要長時間用耳機聽音樂,最好音量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80%,最好每次不超過1小時,一天不超過兩小時。在地鐵站、火車站等環境嘈雜的情況下盡量減少用耳機聽音樂。
4、切勿亂挖耳。如果自覺耳朵癢,可以用手在耳外側輕輕揉一下,也可以用干凈的棉簽在耳內輕輕轉一下,起到清潔的作用,但是應注意不要太深入,否則棉簽一段的棉花掉落到外耳道,形成外耳道異物。
⑵ 保護聽力的最好辦法是什麼
第一、減少雜訊刺激。為了能夠更好的維持聽力健康,大家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接觸過大的聲音,減少雜訊刺激,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聽力。耳朵中有成千上萬個聽毛細胞,它們對於雜訊異常敏感,如果長期生活在一個充滿雜訊的環境中,就會對這些毛細胞造成傷害,久而久之便會出現聽力下降的現象。
第二、保證飲食健康。平時要注意保證均衡的一日三餐,注重飲食多樣化,全面攝取多種營養,這樣才能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行。同時還應該適當多攝入一些維生素C含量比較多的食物,能夠更好的延緩耳蝸聽毛細胞的老化,防止出現聽力缺失的現象。除此以外,還需要適當補充維生素B12,能夠降低耳鳴的發病風險。
第三、加強體育鍛煉。平時需要適當進行體育鍛煉,能夠更好的促進機體血液流動。只有保持充足的血液流動,才能夠維持內耳細小毛細胞的正常活動,如果能夠堅持每天鍛煉半個小時以上,患上聽力損失的風險就會明顯減少。
第四、謹慎服用葯物。很多老年人可能存在一些慢性疾病,因此需要長期服用抗生素,包括鏈黴素、慶大黴素等。建議大家不要一次過量服用,也不要長時間用葯,以免對聽力健康造成損害。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不良行為都有可能對聽力造成損害,從而出現聽力下降,甚至聽力缺失的現象。大家一定要調整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證飲食健康,注重科學作息,而且還應該盡量遠離喧囂吵鬧的生活環境,這樣才能更好的維持聽力健康,避免出現聽力缺失的問題。
⑶ 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聽力
1、減少接觸:通常使用的輸出設備上使用耳機連續3小時可造成大於10dB的暫時性聽力閾移;所以,不要長時間佩戴耳機是隔離噪音損害的重要措施。經常戴耳機,尤其是喜歡戴內置耳機聽CD的愛好者應掌握60~60~60原則,即聽音樂時,音量不超過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聽的時間不超過60分鍾,外界聲音最好不超過60 分貝;。戴內置耳機聽MP3的愛好者要遵循80~90原則,即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80%,連續聽的時間不超過90分鍾。
2、個體防護:對於參加雜訊活動者,必要時使用耳塞、耳罩和防聲帽。演員和工作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環境,選用合適的耳塞進行防護,聲音娛樂喜好者也盡量在參加音樂會等大型娛樂活動時佩戴耳塞。
3、良好習慣:養成良好的用耳習慣對於保護聽力是至關重要的。如何正確地用耳包括:(1)不經常挖耳;(2)保持耳道乾燥;(3)正確擤鼻;(4)耳部疾病及時治療。另外要提醒:(1)在公交車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機聽音樂,因為為了蓋過雜訊人們常會不自覺地加大音量,對耳朵的傷害更大。(2)不在睡覺的時候聽耳機,耳塞夾在枕頭和耳朵之間,會對鼓膜造成傷害;如果聽著音樂睡著了,耳朵處於休眠狀態時,所受的損害會更加明顯。(3)時刻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高危人群定期作聽力檢查。
俗話說:「聾人三分痴」。如果我們擁有良好的聽力,即便蜜蜂遊走花叢的聲音我們都能聽到—這就是聽覺的靈敏度;如果聽靈敏度受到損害、並進一步引起聽力損失,那麼它帶來的影響不止限於聽力下降、聽覺過敏、耳鳴、語言接受能力和言語信號辨別能力下降,還有頭痛、頭昏、失眠、心情抑鬱、反應遲鈍和容易激動等神經症狀;胃腸蠕動和胃分泌功能失調而導致胃炎和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症狀;以及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律不齊,傳導阻滯,外周血流變化等心血管系統症狀。這些都將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極大危害。
青少年是接觸娛樂雜訊最多的一個群體,但他們當中僅有8%的人對聽力損失有所認識和關注。希望孩子們以及其他暴露在噪音環境中有聽損危險的人認識到安全用耳的重要性、掌握保護聽力的科學、有效方法,減少雜訊性聽力損失的發病,使更多的人、更長久的享受到聲音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