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 中國古代的計時法有哪些
1、時
指時辰,古時一天分12個時辰,採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並有古代的習慣稱法。時辰的起點是午夜。
顧炎武《日知錄》:「自漢以下。歷法漸密, 於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廢……一日分為十二,始見於此。」
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 這些計時名稱常常出現。
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滴血猿哀鳴。」「旦暮」就是指平旦與黃昏的時 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2、刻
古代使用漏壺計時。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
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鍾。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鍾。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時43.2分。
3、更
漢代皇宮中值班人員分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其對應如下:
一更天:戌時19:00 - 21:00。
二更天:亥時21:00 - 23:00。
三更天:子時23:00 - 01:00。
四更天:丑時01:00 - 03:00。
五更天:寅時03:00 - 05:00。
4、點
古代使用銅壺滴漏計時,以下漏擊點為名。一更分為五點,所以,一點的長度合現在的24分鍾。
如《西遊記》第九回:「卻說那太宗夢醒後,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點,太宗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官員。」「三更兩點」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點」就是指 凌晨04:12。
② 我國古代有哪些計時方法
除了燃香計時之外,古人還用日晷、漏壺等方法來計時。日晷就是在一個圓盤上,沿盤周分別劃出十二時辰和九十六刻度,依照太陽照射盤中時針產生的陰影所在位置來確定時刻。從周代起,古人已經使用了漏壺計時器。儀器上面是一個漏水壺,下置盛水箱,插著竹箭,箭桿上刻有時辰刻度。漏壺中的水定量均勻地向下滴漏,水箱中水位逐漸升高,箭桿上就顯示出一定刻度。後世多用銅制,故習慣稱「銅壺滴漏」。漢代以後,中國計時器不斷發展。隋代已有鍾車、漏車、鼓車,都是可以移動的報時器。唐代製作了水力推動的「水運渾天銅儀」,其中包括計時器,每刻有一木人自動擊鼓,每時辰有一木人自動敲鍾。宋以後的計時儀器越來越精巧,元代科學家郭守敬所制「大明殿燈漏」,更為復雜,自動化程度更高。明末清初,西方以發條為動力的機械鍾表製造法傳入中國。
③ 古代有哪些計時方法
古代的計時方法主要:有圭表、日晷、漏刻、機械計時器等。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桿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
日晷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在機械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晷針的投影像酒的指針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數據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
機械計時器單純利用水的流動來計時有許多不便,人們逐漸發明了利用水做動力,以驅動機械結構來計時。
公元前117年,東漢的張衡製造了大型天文計時儀器——水運渾天儀,初步具備了機械性計時器的作用。中國沒能做到這一點,最終機械酒還是從西方引進。
除上述幾種主要的計時器外,還有其他一些計時方法。
如,香篆、沙鍾、油燈鍾、蠟燭鍾等。
、
(3)古代計時間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計時方法(記時方法)是因應安排工作、生活的需要而衍生出來的。記時方法包括日期規劃和時間規劃。日期規劃,就是編制行事歷明確日期;時間規劃,就是明確日內時間的描述方法。明確日內時間的描述方法,是編制行事歷的基石;同時編織行事歷的方式,同樣反作用於時間的規劃。本次條主要討論時間規劃。
歷史上,中國古人的記時方法,主要有十六時辰制、十時辰制、百刻制、十二時辰制、以及隨佛教傳入的六十點法等。這里說的"時辰",指的是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