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哪些地方可以種植洋薊
洋薊,又名法國百合、朝鮮薊,是菊科菜薊屬中以花蕾供食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地中海地區,現在歐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及亞洲部分地區有種植。花蕾中的花苞及花托為食用部位。在歐洲,洋薊被譽為"蔬菜之王"。其營養豐富,是歐美人非常喜歡食用且消費量很大的高檔蔬菜。同時,洋薊具有較高的醫用價值,對於增加肝腎功能,降低膽固醇,促進消化,具有較好的效果。
據中國洋薊網消息,受到洋薊對種植區域的土壤及氣候條件要求較高的限制,全球可種植洋薊的地域較少,不超過150 萬畝,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邊的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美國加州、南美洲、非洲有少量種植。洋薊的種類較多,現在歐美種植的主要品種有3 個至4 個。多為多年生長(一般4 年至5 年)。洋薊作為"蔬菜之王",在歐美有很大的需求市場,據有關資料顯示,歐美目前穩定的市場需求為230 余萬噸,摺合種植面積230 余萬畝。據預測,近10 年內,全球消費市場需求將擴大到330 萬噸。由此可見,洋薊的市場空間十廣闊。由於歐美國家受土地資源、勞動力成本等因素的限制,種植面積很難有效擴大,所以,許多國際食品采購組織把目光移向亞洲。100 年前,歐洲人曾在我國上海等地有過短暫的種植,後來隨著歐洲人離開中國,這個品種在中國幾近絕跡。20 世紀90 年代初,北京、山東、上海等地進行過小面積的引種、試種,但都因為種植區域選擇、選種、技術、資金、外銷等原因,始終沒有形成規模。
近幾年來,國內一些加工、貿易企業,著手引進洋薊的種植,已經形成了幾個較集中的小規模的種植基地,主要集中在雲南、湖北、浙江、廣西等省區。其中,雲南的引種、試種、種植時間較早,種植面積較大,已達萬余畝。據去年秋季種植季節統計,全國種植面積近3 萬畝,預計今年秋季種植季節,可增加種植面積1.5 萬畝。
Ⅱ 什麼是洋薊有什麼特點
洋薊(artichoke)屬菊科( Compositae )菜薊屬中以花蕾供食的栽培種,宿根多年生雙子葉草本蔬菜植物。學名:Cynara scolymus L.,中文別名:朝鮮薊、洋百合、法國百合、荷花百合。
亦稱法國洋薊(french artichoke)、球洋薊(globe artichoke)和菜薊。菊科(Asteraceae)萊薊屬(Cynara)的一種大型薊狀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Cynara scolymus。未成熟頭狀花序的肉質部分是美味的菜餚。葉也可煮食或涼拌。地上部分每年花開後枯亡,翌年發新苗,長出蓮座狀基生葉叢,葉長達1公尺(3呎多),深裂,有絨毛。其後發出強壯而分枝的花莖,花淺紫色。4�6�58年後蓮座葉擠成一團,花序變小,質量也下降。此時,將根頸切開埋植或種植其生根的分株。用種子繁殖的幼苗性狀可能與母本不同。洋薊原產地中海西部和中部地區,在古代已傳到地中海東部地區。那時食用其嫩葉而非未成熟花頭。其花供食用的類型最早於1400年左右見於義大利的紀錄。現在洋薊廣泛種植於加利福尼亞、法國、比利時、地中海附近各國及其他土壤肥沃、氣候溫和潮濕的地區。洋薊味美,有核桃味。較小的花頭通常最嫩。洋薊花頭經烹調澆調味汁食用或做沙拉或開胃菜。菊芋(亦稱耶路撒冷洋薊)為塊莖,與洋薊的花及其未成熟頭狀花序的肉質部分洋薊並不相似。
朝鮮薊,別名法國百合、菊薊、菜薊、荷花百合,為菊科菜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早在二千年前羅馬人已開始食用,目前歐美國家種植較多,以法國種植最多。19世紀由法國傳入我國上海。目前在上海、浙江、湖南、北京、雲南等地有少量栽培。近年來西歐、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對朝鮮薊的消費和進口量不斷增加,罐頭製品在國際市場供不應求,為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我國台灣省有較大面積種植,產品主要供出口創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