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說明方法怎麼用
①、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實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③、作比較:把XX和XX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的特徵或事理。
④、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就是運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徵說清楚。
⑥、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徵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形象。
⑦、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或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
⑧、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准確更有說服力。
⑨、列圖表:用列圖表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⑩、引用說明:引用說明有以下幾種形式—— A、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 B、引用具體的數據;(作用同列數字) C、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D、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 (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B. 說明文怎麼舉例子
說明文的6種說明方法,舉例子每個5種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事例、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等10種。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1)舉例子。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如: 一般人總以為,年齡稍大,記憶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實不然,請看實驗結果:國際語言學會曾對9至18歲的青年與35歲以上的成年人學習世界語作過一個比較,發現前者就不如後者的記憶力好。這是因為成年人的知識、經驗比較豐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建立廣泛的聯系。這種聯系,心理學上稱為「聯想」。人的記憶就是以聯想為基礎的,知識經驗越豐富,越容易建立聯想,記憶力就會相應提高。馬克思五十多歲時開始學俄文,六個月後,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閱讀著名詩人與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謝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這是由於語言知識豐富,能夠通曉很多現代和古代的語言的緣故。 這段文章要說明的是:年齡稍大,記憶力不一定就差。為了說明這一點,作者先提供了實驗結果,又分析了原因。到此為止,未嘗不可,但不夠具體,也缺乏說服力,於是,又舉出了一個實例:馬克思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只用六個月時間便精通了俄語。這樣一來,內容具體了,說服力增強了。 說明文中的舉事例的說明方法和議論文中的例證法,都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區別。議論文中的事例,是用來證明觀點的,說明文的事例,是用來介紹知識的。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2)分類別。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運用分類別方法要注意分類的標准,一次分類只能用同一個標准,以免產生重疊交叉的現象。例如:「圖書館的藏書有中國的、古典的、外國的、科技的、文學的、現代的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等。」這里用了不只一個標准,所以表達不清。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圖書館的藏書,按國別分,有中國的、外國的;按時代分,有古典的、現代的;按性質分,有科技的、文學的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等。 這樣,每次分類只用一個標准,就眉目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徵、本質需要分成幾點或幾個方面來說,也屬於分類別。 注意,運用分類別方法,所列舉的種類不能有遺漏。 (3)列數據。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4)作比較。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5)畫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6)下定義。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7)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定義法和詮釋法常採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例如,「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句話,改成「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是人」,意思不變。「雪是在雲中形成的一種固態降水物」這句話,如果改為「雲中形成的固態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別,前一句是定義說明,後一句是詮釋說明。 (8)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9)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10)引資料。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C. 如何使用說明方法舉例說明事物。
①舉例子: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常含有「例如」「比如」「據說」「譬如」。例:「雲能預示天氣。比如,在新疆地區,出現雲就代表將要下雨。」
②列數字:呈現出具體的數字來說明。出現數字都為列數字。例:「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
③分類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然後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說明對象的特徵。例:「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為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主屏等。」
④作比較:將說明對象與另一個事物進行比較。例:「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⑤下定義:用簡明的語言、科學的術語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做規定性的說明。例:「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⑥作詮釋:對事物做大概的介紹。例:「由於各拱相連,所以這種橋叫作聯拱石橋。」
⑦打比方:運用比喻的修辭進行形象說明。例:「石拱橋的橋洞形成弧形,就像虹。」
⑧引資料:引用言論、資料、傳說、民謠等。例:「那時候有個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來過中國,他的游記里,十分推崇這座橋,說它是『獨一無二』的,並且特別欣賞橋欄柱上刻的獅子,說它們『共同構成美麗的奇觀』。」
⑨摹狀貌:對事物進行細致地描摹。例:「開始像極小的魚,眼睛大而黑,身體下面有一種鰭狀物,由兩個前腿聯結而成。」
⑩列圖表:用表格、插圖、圖片、照片等進行說明。
D. 第一段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把過去和現在生活相比較,突出強調了現在生活舒適方便。
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作用:把……與……進行比較,突出強調了說明對象的特點。
例句: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中國石拱橋》(突出被說明對象的特點。)
小學語文常用的,或者比較常見的說明方法 ,有以下幾種。
一、列數字。為了讓說明文更具有說服力 ,採用列數字的方法數字在說明文中一定要准確。列數字這種說明方法最明顯的特徵是文字中夾雜著一些數據。
二、打比方。也就是說明文中使用了,比喻這種修辭方法。在說明文中我們不能說是比喻,而是把它稱為打比方。例句「太陽是個火球」。就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在說明文中運用了「好像、是彷彿」等比喻詞一定就是打比方。
三、舉例子。這也是說明文中常用的說明方法之一。為了說清楚事物的特點,性質,採用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 ,就能讓人信服。
例如在五年級課文《太陽》,為了說明太陽與地球的遠。作者舉例子:步行走到太陽花費的時間,飛機飛到到太陽上要花費二十幾年。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在判斷的時候,要注意文中出現的關鍵詞,如果、例如等。在讀文時,要細細的閱讀。
四、引用。可以引用名言名句 ,民間傳說等。從而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在《太陽》這篇說明文中 ,就引用了《後羿射日》這一個神話故事。
五、下定義。就是對專業術語進行較為詳細的闡述和解釋。下定義語言嚴謹。在文中經常出現「是」這個關鍵詞。下定義這種說明方法,在小學語文中用的不是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