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庫存管理的控制策略有哪些
第一單元:目標設定:集成供應鏈管理條件下的庫存控制基礎 (Goals & Objectives)
1、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的核心目的是什麼? OTD VS ITO 之對立統一
2、 案例討論:假設您是一家小餐館的經理 ……
3、 庫存控制就是「倉庫管理」嗎?
4、 為什麼要「庫存控制」?
5、 什麼叫庫存周轉率?- 庫存周轉率計算模型
6、 為什麼說(庫存)「轉」就是「賺」(錢)?
7、 庫存周轉率 VS 資產回報率模型 - 庫存持有成本:企業看不見的利潤殺手
8、 庫存周轉率 VS 現金周轉模型 - C2C:現金流天數
9、 如何提高庫存周轉率?
10、 如何正確定位製造業「庫存」?
第二單元:管事:提高庫存周轉率-集成供應鏈條件下的庫存控制體系(Process Management)
1、 如何尋找庫存的控制開關(ISC流程分解)?
2、 (SCOR-ISC)集成供應鏈管理業務流程分解練習:尋找庫存控制的關鍵點
3、 庫存的形成原理
4、 案例討論:服裝業的困惑
5、 存控制第一點:庫存控制與倉庫管理 – 交易數據與主數據
6、 專題討論:庫存數據准確性計算(IDA)模型
7、 現象討論:為什麼說倉庫越大,企業死得越快?
8、 庫存控制第二點:庫存控制與采購計劃
9、 庫存控制第三點:庫存控制與采購計劃
10、 工具討論:約束計劃與重新計劃控制(Constraints based Rescheling)模型
11、 工具討論:重新計劃成功率 VS 庫存形成分析
12、 現象討論:為什麼總是該來的不來,不該來的都來了? - 「睡覺的錢」
13、 物料短缺與FKR模型
14、 庫存控制第四點:庫存控制與采購
15、 案例討論:采購安全心理 vs MRP重新計劃成功率
16、 庫存控制第五點:庫存控制與生產 – Over-Proction(過量生產),罪大惡極!
17、 案例討論:老虎咬天,無處下口?-FKR-解析供應鏈的內部放大器
18、 課題討論:IOI-庫存的慣性模型
19、 討論:生產經理的職業習慣 VS 庫存控制
20、 庫存控制第六點:庫存控制與市場營銷
21、 工具討論:FDA-預測准確性 - 預測分析處理模型(三條曲線)
22、 Proct life cycle control vs Just in time logic – 產品生命周期控制 vs 「以防萬一」邏輯
23、 提高預測數據的准確性- 銷售激勵模型(資源存摺法)
24、 提高預測數據的准確性- SOP vs ATP vs MPS
25、 案例討論:(客戶)給了錢就發貨?- CPFR(協同計劃、預測與補貨)討論
26、 現象討論:為什麼賣的越多,賠的越多?- 控制供需鏈的外部放大效應
27、 案例討論:不要跟我談條件!- 你敢不敢接這個單?
28、 庫存控制第七點:庫存控制與ERP策略
29、 問題討論:上了ERP就一定能夠降低庫存嗎?
30、 案例討論:采購計劃員為什麼「無端」被處罰?
31、 討論:千人千面:根據物料屬性確定ERP庫存補充策略
32、 課堂練習:庫存控制體系設計-KPIs
第三單元:預則立-集成供應鏈管理條件下的庫存預測、結構分析與監控體系 (KPIs)
1、 庫存周轉率 - 庫存監控第一點
2、 討論:庫存周轉率創新計算模型
3、 庫存預測與結構分析 - 庫存監控第二點
4、 庫存預測模型(庫存預測的三種方法)
5、 庫存供應天數(DOS) - 庫存監控第三點
6、 尋找庫存變化的「蛛絲馬跡」:物料經理的日庫存報表 - 庫存監控第四點
7、 庫存風險 VS 壞帳計提 - 庫存監控第五點
8、 工具討論:IBM的庫存風險分析模型
9、 EC(設計變更)與呆滯物料分析決策模型
第四單元:集成供應鏈管理與庫存控制的最佳實踐 (Best Practices)
1、 VMI:供應商管理庫存-羊毛出在羊身上?
2、 VMI如何降低供應商的庫存?- 均衡生產 VS MRP緊張
3、 CPFR:協同計劃、預測與庫存補充-客戶與供應商的雙贏之道
4、 VMI+MRP+JIT看板:集成供應鏈管理的推拉之道
5、 諾基亞北京星網國際物流工業園-利用庫存聚集效應/消除供應鏈放大效應
第五單元:管人:庫存控制與人(組織結構與角色 – People Management)
1、 庫存控制與組織結構
2、 庫存都是總經理的錯?
3、 庫存控制與人
4、 練習:如何設計集成供應鏈管理組織結構?
5、 庫存控制結構樹分析
Ⅱ 庫存管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導語:庫存管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呢?庫存的控制管理方法主要有兩種:推動式的和拉動式的。庫存管理的內容:物料的出入庫,物料的移動管理,庫存檔點,庫存物料信息分析。以下是我跟大家介紹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再訂貨點庫存法
再訂貨點是用來明確啟動補給訂貨策略時的貨品單位數。一旦存貨量低於再訂貨點即補給訂貨。當需求量或完成周期存在不確定性的時候,須使用合適的安全庫存來緩沖或補償不確定因素。
再訂貨點=采購提前期消耗量+安全庫存
企業為了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必須提前若干天數購入存貨,提前的天數就是訂貨提前期。一般情況下,訂貨提前期應等於交貨天數。提前進貨的條件下,企業再次發出訂貨單時尚有存貨的庫存量,就是再訂貨點。一般情況下,在考慮到保險庫存時,再訂貨點(R)的數量應等於交貨時間(L)與平均每日需求量(d)之積再加上保險儲備量(B)。
ABC重點控製法
1.對A類存貨的控制,要計算每個項目的經濟訂貨量和訂貨點,盡可能適當增加訂購次數,以減少存貨積壓,也就是減少其昂貴的存儲費用和大量的.資金佔用;同時,還可以為該類存貨分別設置永續盤存卡片,以加強日常控制。
2.對B類存貨的控制,也要事先為每個項目計算經濟訂貨量和訂貨點,同時也可以分享設置永續盤存卡片來反映庫存動態,但要求不必像A類那樣嚴格,只要定期進行概括性的檢查就可以了,以節省存儲和管理成本。
3.對於C類存貨的控制,由於它們為數眾多,而且單價又很低,存貨成本也較低,因此,可以適當增加每次訂貨數量,減少全年的訂貨次數,對這類物資日常的控制方法,一般可以採用一些較為簡化的方法進行管理。常用的是“雙箱法”。
經濟批量法(EOQ)
1.在一定時期內,確知某項庫存的耗用量/銷售量,這一數量在分析期保持不變。
2.每次訂貨成本固定不變。如訂購原材料所花費的定單費、接收驗貨費用等。
3.單件庫存儲存成本固定不變,如倉庫保管費、保險費以及庫存資金佔用的機會成本等。
4.庫存能得到及時補充,因而不考慮保險庫存。
庫存管理模型的分類:
(1)不同的生產和供應情況採用不同的庫存模型。按訂貨方式分類,可分為5種訂貨模型。
①定期定量模型:訂貨的數量和時間都固定不變。
②定期不定量模型:訂貨時間固定不變,而訂貨的數量依實際庫存量和最高庫存量的差別而定。
③定量不定期模型:當庫存量低於訂貨點時就補充訂貨,訂貨量固定不變。
④不定量不定期模型:訂貨數量和時間都不固定。以上4種模型屬於貨源充足、隨時都能按需求量補充訂貨的情況。
⑤有限進貨率定期定量模型:貨源有限制,需要陸續進貨。
(2)庫存管理模型按供需情況分類可分為確定型和概率型兩類。確定型模型的主要參數都已確切知道;概率型模型的主要參數有些是隨機的。
Ⅲ 庫存控制方法有哪些
庫存的控制管理方法主要有兩種:推動式的和拉動式的。
一、推動式方法-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
在這種體系之下,生產計劃是根據對需求的預測和物料的可得性來安排的。一旦計劃形成後,每個工序就會推動部件到下一個生產程序。但推動式體系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它要必須預計到客戶的需求和估測交貨的時間。
錯誤的猜測(預測和估計)會導致大批量的存貨,同時交貨時間越長,發生錯誤的幾率也越大。由於要避免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又要必須保持相當水平的安全庫存。
二、拉動式的管理方法:
所謂拉動式的管理方法,生產是根據客戶的實際需要來安排的。每個工序只生產下個工序需要的東西,將庫存降到盡可能的低。准時制生產方式(JIT,JUST-IN-TIME)就是一種典型的拉動式體系。
(3)控制交貨方法有哪些ppt擴展閱讀:
適量庫存
1、降低成本,增加流動資金
庫存佔用現金,且使開支急劇增加。在制定損益表時,不要把庫存佔用的現金列為儲蓄--最高管理部門將立即把該筆現金收回公司,應該直截了當地如實記作「凍結的現金」。
2、提高產品質量
每次生產較少的產品更有利於集中解決好質量問題。當在製品庫存隨著產品流的改善而減少下來時,質量問題必定受到更多的關注,質量信息的反饋必然更及時,解決問題必定受到更多的關注,接受信息的反饋必然更及時,解決質量問題必定更有力,因此產品質量必然得到改進。
3、縮短生產周期
生產周期是指一個生產過程的開始到結束所經歷的時間。這個過程可以由你來定義,比如說,它可以由幾個裝配操作組成,也可以是從頭至尾的一條產品流水線。隨著生產周期的縮短,產品在隊列中等候的時間少了,大批量的生產也減少了,生產流程更通暢了,於是,在製品庫存也會隨之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