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中醫技術方法包括哪些

中醫技術方法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3-06-12 05:04:15

『壹』 傳統中醫七大技術是什麼

中醫適宜技術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簡便易學的中醫葯技術,又稱「中醫葯適宜技術」。現代醫學將「中醫適宜技術」也稱為「中醫傳統療法」、「中醫保健技能」、「中醫特色療法」或稱為「中醫民間療法」,是祖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豐富、范圍廣泛、歷史悠久,經過歷代醫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醫適宜技術的特點為具有「簡、便、效、廉」是中醫傳統特點之一。同時簡便效廉也是中醫的精髓所在。

【中醫適宜技術分類】
一、針法類:「針」是指「針刺」,是一種利用各種針具刺激穴位來治療疾病的方法。常用體針、頭針、耳針、足針、梅花針、火針、電針、穴位注射、小針刀療法等。傳統醫學對疑難病治療常以針罐齊施、針葯並用、內外同治獲得最佳療效。「針灸療法,重在得氣,得氣方法,提插捻轉,虛實分清,補瀉適宜」。
針法類包含體針療法、放血療法、頭針療法、耳針療法、足針療法、腕踝針療法、梅花針療法、火針療法、電針療法、穴位療法、針刀療法、艾灸療法、火罐療法、刮痧療法等。
二、灸法類:「灸」是指艾灸,艾灸療法簡稱灸法。是運用艾絨或其他葯物點燃後直接或間接在體表穴位上熏蒸、溫熨,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葯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起到溫通氣血,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驅邪、行氣活血、驅寒逐濕、消腫散結等作用,達到防病治病的一種治法。
艾灸不但可以預防疾病,而且也能夠延年益壽。「人於無病時常灸足三里、三陰交、關元、氣海、命門、中脘、神闕等穴,亦可保百餘年壽也」。艾灸神厥穴可使人延年健康。
三、按摩療法也屬於「手法類」,其中包括頭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蹺療法、整脊療法、捏脊療法、背脊療法、按摩療法、撥筋療法、護腎療法、按揉湧泉穴、小兒推拿療法、點穴療法等。按摩足底的湧泉穴能夠起到養生保健,益壽延年的功效。
四、中醫外治療法:也叫外治療法,包括刮痧療法、灌腸療法、火罐療法、竹灌療法、葯摩療法、天灸療法、鹽熨療法、熏洗療法、葯浴療法、香薰療法、火熨療法、芳香療法、外敷療法、膏葯療法、中葯蠟療、敷臍療法、蜂針療法等。
五、中醫內服法;還應該包括方葯應用(老中醫驗案、民間土單驗方應用、古方今用、成葯應用、臨床自擬方應用)等。以及中葯霧化吸入療法、中葯茶飲法、中葯葯酒療法、傳統背脊療法、飲食葯膳、養生保健、中醫護理、膏方療法以及冬病夏治等。
六、中葯炮製適宜技術;「依法炮製,復方配伍」,是中醫臨床用葯的特點,包括中葯材、中葯飲片和中成葯三種。
炮製是中醫葯的專業制葯術語,其歷史悠久,經過炮製的中草葯降低或消除中葯的毒副作用,保證用葯安全,提高了中草葯的效果。

『貳』 中醫的治療手法是什麼

中醫的治療手段主要有中葯湯劑、針灸、推拿、按摩、拔罐等方法。傳統中醫治療有兩大方法:外治法和內治法。內治法就是辨證使用口服湯葯以及中成葯,包括丸劑、散劑、沖劑、酒劑、酊劑,服用方便攜帶安全,還有中葯輸液,有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化痰消積、活血化瘀、理氣通絡等治法。外治法主要是中葯外敷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疼、活血祛濕、軟堅散結等作用,有普通針刺、艾灸,以及穴位貼敷等。比如,配合中醫針灸、氣功,包括葯食同源康復治療,對延長腫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改善體質有重要意義。配合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等等,中醫中葯的應用可以貫徹腫瘤治療全程。比如治療面癱,可用經典方劑牽正散祛風通絡,也可配合在面部穴位針灸、療效更好。如治療帶狀皰疹,梅花針點刺配合拔罐可明顯控制皰疹擴散。

『叄』 中醫治病是用的什麼方法

中醫學,亦稱漢醫學,是一種起源於中國漢族且至今已有過千年歷史的傳統醫學。與現代西方醫學相比較時,其常被歸入傳統醫學的范疇。因此,現今世界上的中醫學的發展目標,多是追求自身的科學化和現代化。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名詞,中醫學是「以中醫葯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葯、針灸、跌打、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葯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
受到西方沖擊後,大多認為中醫是充滿偏方與迷信的醫學,但上個世紀50年代,中醫開始引進西醫的研究系統,並且透過對療程的原理的科學性分析,重新解釋中醫,而這樣系統化的整理、導入西方生物、分子醫學等概念成就了現代中醫,從空虛的陰陽調和概念,改變為著重學理基礎。
在國際上中醫針灸作為中醫學的一個部分,引起醫學界的興趣,有學者認為,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齒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針灸對痛證、神經性疾病療效非常顯著。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認為,只有部分的傳統葯學包含針灸和草葯在臨床實驗里得到比較有力的結果支持其功效,其他傳統療程與草葯仍需進一步的研究,不能忽視傳統療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險性的風險,乃至於偷獵保育類葯材,而且生物體內的麻醉劑、毒素積累近年來被逐漸發現,被證明很有可能弄巧成拙,以至於致人於死的案例多次上演,也因為本身就是地下經濟,存在冒充假葯獲取暴利等問題。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葯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WHO世界衛生大會將於2019年推出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並首次將中醫傳統醫學納入其中。此舉意味著中醫在全球或躋身主流療法,而非僅僅作為手術、放射治療等准備療法之外的補充療法。 全球醫學綱要又稱為「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ICD),在全球范圍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以上取自wiki網路,本人覺得中醫是門經驗醫學,古人正確的經驗對現代人同樣有用,但也有不正確的經驗需要科學改正。唯有嚴謹才能造福病人,國家很難管理那些江湖騙子,所以才導致今天的局面,所以更需要我們正確得看待這個問題,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一片。

『肆』 中醫的治療手法是什麼

一、湯液法——中葯內服法,有丸、散、膏各種葯劑,口服多為湯液。

二、針灸——針灸刺激某部位經穴(包括針刺放血)。通經脈,調氣血,平陰陽,調臟腑,防治疾病。

三、按摩——有捶打、施壓及揉擦三種。

四、導引——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

五、食療——葯食同源、葯膳。

六、其他——外治法等。

外治法:

拔罐:使局部皮膚充血,防治疾病。適用於各種疼痛、風濕、痹痛、神經麻痹、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胃脘痛、眩暈等及丹毒、紅絲疔、毒蛇咬傷,瘡瘍初起末潰等外科病。

捏脊、刮痧、冬病夏治,夏病冬治貼、膏丹丸散外塗外敷、葯浴、坐浴、中醫骨傷科的整骨。

養生七法:神養:包括精神心理、情趣愛好和道德品質調養。居養: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為調養。氣養:健身氣功的內養功。形養:形體鍛煉及體育健身,多融合了醫學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食養:內容包括醫、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葯養:養生葯劑選配調制,中醫常有「葯膳」之說。術養:非食非葯的養生法。用按摩、推拿、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療法養生。

四時養生法: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安排生活起居。中醫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1、春三月,應晚卧早起,鬆弛心胸,庭間散步,呼吸新鮮空氣,順應春升之氣機,不束縛自己; 2、夏三月應晚卧早起,夏天該天熱而汗出,讓它出個夠,是陽光宣洩於外不要過於貪涼,順應夏長之氣;3、秋三月,應早卧早起,心情平靜安寧,不煩不燥,保養肺陰,免受燥氣之侵襲;4、冬三月,時令閉藏,冰天雪地,保護陽氣,勿使外泄,不使皮膚出汗過多,早卧晚起,像冬眠的動物一樣,祛寒就溫,減少活動,養精蓄銳,以待來春,這是冬藏之道。

預防中風六字訣:穩:即穩定情緒。防:即防止便秘。低:即飲食低脂、低鹽。忌:一忌食過飽;二忌看電視時間過久;三忌隨意突然停葯。 煉:即堅持適度的鍛煉。診:即早治「小中風」。

『伍』 中醫的「五術」,具體都是什麼

五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並影響到漢字文化圈其他地區,是對龐大復雜的道術(秦漢前稱方術、如以西方說法也就是所謂巫術)系統的最主要的分類,一般認為包括山(仙)、醫、命、卜、相五類,後三術又歸類於術數。五術的“山、醫、命、卜、相”基本構成,都是源自易經,易經陵滾乎涵蓋時空,宇宙備譽的萬事萬物,都是陰陽相互對立又能相互轉化,如冬去春來,夏去秋來,月升日落,老死少生等等尺悉。

山術 ——一說是神仙之道、養生之法。如現代人注重氣功以保持健康的方法,即屬於”山術”的范圍之內。另一有說是為風水勘輿之術、尋龍探穴之法,本屬帝王之術,後來傳入民間,即成為五術中的”山術”。

相術 ——所謂”相”是觀察存在於現象界形象的一種法術,亦是推測人生運勢的術法。命術與相術兩者同是論斷人生命運的術法,只是憑借的根據不同,所以命、相常常是被相提並論的。

『陸』 中醫特色療法技術都包括什麼

中醫特色治療,有以下幾種:第一、針灸療法,用毫針剌入人體的穴位,發揮經脈作用。適用於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皮銀屑病等疾病。第二、拔罐療法,具有消腫止痛、通經活絡、解毒瀉火的功效。適用於腰酸背痛、慢性濕疹、毒蟲咬傷等。第三、中葯濕敷,用紗布把葯液吸入,敷放於患處,使葯物深入皮膚內,幫助消除患部壞死組織,控制感染,起到去腐生肌的作用。等第四、中葯泡浴,用葯物煎湯浸泡於患處,長時間的浸泡使葯效作用於患部,從而起到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等作用。
中醫特色的診療項目其實非常多,比如針灸科用的毫針、三棱針、皮膚針、撳針、火針,其實都是常用的項目。再有各種的灸法,如艾條灸、艾柱灸、隔物灸、長蛇灸、督灸,在灸法中體現。常用的頭針、耳針、拔罐、電針、穴位注射、穴位埋線,都是中醫的特色療法。

推拿屬於中醫,也可以熏蒸,另外小針刀可以算成是中醫的特色療法,足浴也可以算中葯的療法。中葯內服是更重要的中醫療法,中葯的灌腸、外敷、穴位貼敷,以及葯捻,是在肛腸科常用的方法,中葯的霧化吸入都是中葯的診療項目。

『柒』 中醫的手法都有哪些

中醫的治療方法很多,但是歸納起來大體可分為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
汗法是運用各種發汗葯物組成方劑,來開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種方法。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人偶感寒涼,老年人往往提醒要喝碗薑糖水或酸辣湯,發一發汗,就不容易患感冒了。因為生薑或辣椒都是辛散之物,趁熱喝下去,可以擴張周圍小血管,刺激毛孔發汗,驅散體表寒邪。汗法的基本道理也是這樣。常用的方劑有桂枝湯、銀翅散等。
吐法是利用催吐葯引導病邪或有害物質從口涌吐而出的一種方法。吐法大都用於病情嚴重急迫,必須迅速吐出的積結實證。如痰涎壅塞、食停胃脘或誤食的毒物還在胃中,都急需用吐法救治。金元時代的大名醫張子和就很擅長這種治法,提倡「攻病三法」(汗、吐、下),喜用峻烈的瀉劑和吐劑。他在《儒門事親》一書中有記載:一位患風癇病的婦女,偶吃一種像蔥一樣的章,吐涎如膠,大約有一二斗,不想從此不再發病,而且身體也一天天健壯起來。張子和對這件事很重視,他走訪了許多人才知道這種像蔥一樣的草叫「憨蔥苗」,在《本草經》中稱「藜蘆苗」。從這件事以後,張子和認識了吐法的重要,高興地說,「亦偶得吐法耳」。
下法是運用瀉下葯物攻逐體內結滯(如宿食、水飲、瘀血等)的一種方法。這種治法可以排除蓄積,起到推陳出新的作用。《儒門事親·偶有所遇厥疾獲療記》中記載,有一次,張子和看見一個小孩因為誤吞銅鐵而患病,身體很瘦弱,足不勝身。那時正好是六七月份,淫雨不止,沒有木柴煮飯,小孩挨餓幾天。一天早晨,鄰居牛死了,煮牛肉葵菜飯吃,病孩乘機飽吃一頓。不久,覺腸中痛,泄注如傾,瀉下所誤吞的東西。張子和因而明白《內經》中所說的「肝苦急,食甘以緩之」的道理。因「牛肉、大棗、葵菜皆甘物也,故能寬緩腸胃。且腸中久空,又遇甘滑之物,此銅鐵所以下也」。張子和高興地說:「亦偶得瀉法耳。」
和法是通過調整人體機能,達到祛病除邪的目的一種方法。病邪既不在里,又不在表,或者氣血營衛不和,或者臟腑關系失調,採用汗、吐、下、溫、清、補、消都不適宜的,就可以採用和解的方法。目前許多中醫都用「加味逍遙丸」來治慢性肝炎,這種葯也是一種和劑。
溫法是用溫性或熱性葯物補益陽氣、驅除寒邪的一種治法。人們吃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桂皮、生薑等,胃中常有一種燥熱的感覺,不僅食慾增加,消化旺盛,甚至整個身子都會有熱感,於是我們就說這類東西屬於熱葯。使用溫熱葯可以起到溫中祛寒、回陽救逆、溫經散寒等作用。
清法是用寒涼葯物以達到清熱作用的一種治療方法。人們在氣候酷熱、氣悶難忍的時候,常喜歡吹風納涼,冷飲冰水,目的是為了消除煩熱。由此推論,遇到內熱燔熾、煩渴神昏的病證,服用苦寒清涼葯物,也能達到清熱的作用。
補法是運用補葯補益人體氣血,增強體質,達到扶正祛邪作用的一種治法。補法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的種種區別。醫聖張仲景用當歸羊肉湯治癒貧窮百姓的故事被傳為佳話。
消法是採用消食、化瘀、軟堅、化痰、化濕、利水等葯物,對慢性積聚脹滿進行漸消緩散而不傷正氣的一種治療方法。
中醫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對於上述八法的運用是相當靈活的。由於有不少病的情況相當復雜,往往不是單獨使用某法,而是把許多治療方法配合起來使用,如汗下並用、溫清並用、攻補並用、消補並用等等。除去「八法」之外,歷代醫家還提出了許多其他的治法,並且還創造了相當豐富的外治法。如熏蒸法、洗浴法、敷貼法、熨法、含漱法、塞法、摩擦法、撲粉法、起泡法、探吐法、導引法等。
中醫靈活運用八法以及其他方法治病的向時必須遵守一些原則。
第一條原則是治病必求於本。「本」,指的是疾病的本質。「必求於本」,是強調一定要透過錯綜復雜的現象,抓住疾病的實質,找出治療的關鍵。有些疾病的症狀往往是很復雜的,在一大堆頭緒紛亂的症狀中,不僅有主次本末、輕重緩急的區別,而且有時候還會出現某些假象。所以,中醫治病的時候首先要注意識別那些「真熱假寒」、「真寒假熱」、「至虛有盛候」(真虛假實)、「大實有贏狀」(真實假虛)的虛假證狀。否則寒熱不分,虛實不辨,以假當真,被表面現象所迷惑,非但治不好病,甚至會造成醫療事故。
第二條原則是扶正祛邪。中醫認為,一切病證都是正邪雙方力量的消長變化所造成的。「正」,指人體的抵抗力和修復能力;「邪」,指病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是說,人體的正氣旺盛,就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犯;相反,受了病邪的侵犯,人體的正氣就要受到損傷。所以醫生治病的時候,一定要努力扶助人的正氣,增強人的體質,同時又要設法驅除病邪,以求邪去正復,使疾病朝著治癒的方面轉化。這一原則就叫做扶正祛邪。
在治病的時候,首先要看正邪雙方的盛衰情況,如果病邪顯著而正氣又不太虛,應以「祛邪」為主,如果正氣虛而病邪不盛,則應以「扶正」為主,如果正氣已虛而病邪又盛,就應該採用「扶正」和「祛邪」兼施的原則。但應該注意的是,扶助正氣不要造成「留邪」的惡果。有些人得了病,總喜歡服補葯,而庸醫也喜歡投人所好。結果往往「閉門留寇」,遺害很多。尤其是有些急性傳染病,發病急遽,如果正氣不很虛弱,更應該及時驅邪。另一種情況是祛邪不要傷害正氣。《紅樓夢》中的胡太醫就不懂得這個道理。他在給睛雯治病的時候就犯了祛邪傷正的大忌。晴雯本來是偶感風寒的小病,可是胡大醫卻搬出了一大堆紫蘇、桔梗、防風、荊芥等解表葯,又用上了枳實、麻黃一類的猛峻葯物。這就難怪賈寶玉罵他「該死,該死」。賈寶玉說:「雖疏散,也不可太過。舊年我病了,卻是傷寒,內里飲食停滯……還禁不起麻黃、石膏、枳實等虎狼葯。我和你們(指丫環們)就如……那才開的白海棠似的。我禁不起的葯,你們哪裡禁得起?」
除上述原則外,還有正治反治、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等原則,以及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原則等等。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中醫治療的原則,始終貫徹了從整體出發,又聯系時間、地點和人的各種不同的情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精神。

『捌』 中醫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一、葯物療法
指通過口服葯物,經由消化器官吸收,以達到扶正祛邪、調節機體氣血陰陽,使機體康復的治法。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口服葯物的劑型有湯劑、丸劑、散劑膏劑、丹劑、酒劑、片劑、糖漿、茶劑、沖劑等不同劑型。本法是在臨床各科應用范圍最廣的治慧兆療方法。
二、針灸療法
用針刺、艾灸的方法在人體經絡及經外腧穴施以一定的手法,以通調營衛氣血、調整經絡、臟腑功能而治療相關疾病前察租。針刺又可分為體針、頭針、面針、眼針、耳針、足針、溫針、火針、三棱針、梅花針等多種針法;灸法可分為艾條灸、麥粒灸、疤痕灸、隔姜灸、隔蒜灸、葯餅灸等。針沒禪灸療法的應用范圍極其廣泛。

閱讀全文

與中醫技術方法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索賠的利率計算方法 瀏覽:727
房間砌體方正度測量方法 瀏覽:645
彈簧魚鉤的使用方法 瀏覽:446
pc肌的鍛煉方法女 瀏覽:279
約克夏犬訓練方法 瀏覽:191
瑪卡能泡酒的功效與食用方法 瀏覽:705
蘋果電腦設置一鍵還原方法 瀏覽:289
天正鋼筋安裝方法 瀏覽:227
101乘87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335
小米搜狗輸入法快捷鍵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65
鍋底清洗有哪些方法 瀏覽:848
檸檬水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468
peikko螺栓連接方法 瀏覽:752
真空壓力表使用方法 瀏覽:616
插花中可以採用哪些顏色搭配方法 瀏覽:742
雙控開關燈管連接方法 瀏覽:485
致病菌分析方法 瀏覽:525
點贊操作方法視頻 瀏覽:559
缺牙如何處理方法 瀏覽:103
水果盒的簡單製作方法 瀏覽: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