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軟體測試的方法有哪些
測試的有2種方法
答: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
黑盒:這種方法是把測試對象看做一個黑盒子,測試人員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的邏輯結構和內部特性,只依據程序的需求規格說明書,檢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說明。
黑盒測試又叫做功能測試或數據驅動測試。
白盒:此方法把測試對象看做一個透明的盒子,它允許測試人員利用程序內部的邏輯結構及皮歷有關信息,設計或選擇測試用例,對程序所有邏輯路徑進行測試。
通過在漏戚不同點檢查程序的狀態,確定實際的狀態是否與預期的狀態一致。因此白盒測試又稱為結構測試或邏輯驅動測試。
軟體測試按過程分為三個步驟
答:單元測試:單元測試又稱模塊測試,是針對軟體設計的最小單位—程序模塊,進行正確性檢驗的測試工作。其目的在於發現各模塊內部可能存在的各種差錯。
單元測試需要從程序的內部結構出發設計測試用例。多個模塊可以平行地獨立進行單元測試。
集成測試:在運行(可能是不完整)的應用中保證軟體單元被結合後能正常操作的測試執行的階段
系統測試:當應用作為整體運行時的測試執行階段
軟體測試的步驟是什麼?
1)測試過程按4個步驟進行,即單元測試(UnitTesting)、集成測試(IntegratedTesting)、確認測試(ValidationTesting)和系統測試(SystemTesting)及發版測試。
2)開始是單元測試,集中對用源代碼實現的每一個程序單元進行測試,檢查各個程序模塊是否正確地實現了規定的功能。
3)集成測試把已測試過的模塊組裝起來,主要對與設計相關的軟體體系結構的構造進行測試。
4)確認測試則是要檢查已實現的軟體是否滿足了需求規格說明中確定了的各種需求,以及軟體配置是否完全、正確。
應該考慮進行如何測試的測試方法
黑盒測試(Blackboxtesting)——不考慮內部設計和代碼,根據需求和功能進行測試。
白盒測試(Whiteboxtesting)——根據應用軟體的代碼的內部邏輯,按照代碼的語句、分支、路徑和條件進行測試。
功能測試(functionaltesting)——對一個應用軟體的功能模塊進行黑盒測試。這種測試應當由測試燃搜搜人員進行。但這並不意味著程序員在推出軟體之前不進行代碼檢查。(這一原則適用於所有的測試階段。)
系統測試——針對全部需求說明進行黑盒測試,包括系統中所有的部件。
回歸測試(regressiontesting)——每當軟體經過了整理、修改、或者其環境發生變化,都重復進行測試。很難說需要進行多少次回歸測試,特別是是到了開發周期的最後階段。進行此種測試,特別適於使用自動測試工具。
負荷試驗(loadtesting)——在大負荷條件下對應用軟體進行測試。例如測試一個網站在不同負荷情況下的狀況,以確定在什麼情況下系統響應速度下降或是出現故障。
壓力測試(stresstesting)——經常可以與「負荷測試」或「性能測試」相互代替。這種測試是用來檢查系統在下列條件下的情況:在非正常的巨大負荷下、某些動作和輸入大量重復、輸入大數、對資料庫進行非常復雜的查詢,等等。
性能測試(performancetesting)——經常可以與「壓力測試」或「負荷測試」相互代替。理想的「性能測試」(也包括其他任何類型的測試)都應在質量保障和測試計劃的文檔終予以規定。
可用性測試(usabilitytesting)——是專為「對用戶友好」的特性進行測試。這是一種主觀的感覺,取決於最終用戶或顧客。可以進行用戶會見、檢查、對用戶會議錄像、或者使用其他技術。程序員和測試人員通常不參加可用性測試。
安裝/卸載測試(install/uninstalltesting)——對安裝/卸載進行測試(包括全部、部分、升級操作)。
安全測試(securitytesting)——測試系統在應付非授權的內部/外部訪問、故意的損壞時的防護情況。這需要精密復雜的測試技術。
兼容性測試(compatabilitytesting)——測試在特殊的硬體/軟體/操作系統/網路環境下的軟體表現。
α測試(alphatesting)——在開發一個應用軟體即將完成時所進行的測試。此時還允許有較小的設計修改。通常由最終用戶或其他人進行這種測試,而不是由程序員和測試人員來進行。
β測試(betatesting)——當開發和測試已基本完成,需要在正式發行之前最後尋找毛病而進行的測試。通常由最終用戶或其他人進行這種測試,而不是由程序員和測試人員來進行。
『貳』 測試流程和測試方法
測試流程和測試方法如下:
一、測試流程
1、需求分析階段:只要就是對業務的學習,分析需求點。
2、測試計劃階段:測試組長就要根據SOW開始編寫《測試計劃》,其中包括人員,軟體硬體資源,測試點,集成順序,進度安排和風險識別等內容。
3、測試設計階段:測試方案一般由對需求很熟的高資深的測試工程師設計,測試方案要求根據《SRS》上的每個需求點設計出包括需求點漏悄簡介,測試思路和詳細測試方配州法三部分的方案。《測試方案》編返賣渣寫完成後也需要進行評審。
2、灰盒測試:介於白盒和黑盒測試之間。灰盒測試關注輸入、輸出的正確性,同時也關注內部表現。但是不像白盒測試那樣細致。集成測試階段適用灰盒測試。
3、黑盒測試:把軟體比作封閉的盒子,不關心軟體內部代碼的具體實現,根據軟體對外展示出的功能進行測試。系統測試階段採用黑盒測試。
4、動態測試:通過運行軟體執行測試。
5、靜態測試:不通過軟體運行執行測試,主要以代碼走查、文檔評審為主。
『叄』 測試方法有哪些
1、白盒測試:又稱為結構測試或邏輯驅動測試,是一種按照程序內部邏輯結構和編碼結構,設計測試數據並完成測試的一種測試方法。
2、黑盒測試:又稱為數據驅動測試,把測試對象當做看不見的黑盒,在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結構和處理過程的情況下,測試者僅依據程序功能的需求規范考慮,確定測試用例和推斷測試結果的正確性,它是站在使用軟體或程序的角度,從輸入數據與輸出數據的對應關系出發進行的測試。
3、灰盒測試:是一種綜合測試法,它將「黑盒」測試與「白盒」測試結合在一起,是基於程序運行時的外部表現又結合內部邏輯結構來設計用例,執行程序並採集路徑執行信息和外部用戶介面結果的測試技術。
4、靜態測試:指不運行被測程序本身,僅通過分析或檢查源程序的語法、結構、過程、介面等來檢查程序的正確性。
5、動態測試:是指通過運行被測程序,檢查運行結果與預期結果的差異,並分析運行效率、正確性和健壯性等性能指標。
『肆』 軟體測試是什麼 有哪些方法
軟體測試是指在規定的條件下對程序進行操作,以發現程序錯誤,衡量軟體質量,並對其是否能滿足設計要求進行評估的過程。
軟體測試(英語:Software Testing),描述一種用來促進鑒定軟體的正確性、完整性、安全性和質量的過程。換句話說,軟體測試是一種實際輸出與預期輸出之間的審核或者比較過程。軟體測試的經典定義是:在規定的條件下對程序進行操作,以發現程序錯誤,衡量軟體質量,並對其是否能滿足設計要求進行評估的過程。
靜態測試方法: 靜態測試方式指軟體代碼的靜態分析測驗,此類過程中應用數據較少,主要過程為通過軟體的靜態性測試(即人工推斷或計算機輔助測試)測試程序中運算方式、演算法的正確性,進而完成測試過程。
動態測試: 計算機動態測試的主要目的為檢測軟體運行中出現的問題,較靜態測試方式相比,其被稱為動態的原因即為其測試方式主要依賴程序的運用,主要謹歷為檢測軟體中動態行為是否缺失、軟體運行效果是否良好。
黑盒測試: 黑盒測試,顧名思義即為將軟體測試環境模擬為不可見的「黑盒」。通過數據輸入觀察數據輸出,檢查軟體內部功能是否正常。測試展開時,數據輸入軟體中,等待數據輸出。數據輸出時若與預計數據一致,則證明該軟體通過測試,若數據與預計數據有出入如宴,即便出入較小亦證明軟體程渣晌銀序內部出現問題,需盡快解決。
白盒測試: 白盒測試相對於黑盒測試而言具有一定透明性,原理為根據軟體內部應用、源代碼等對產品內部工作過程進行調試。測試過程中常將其與軟體內部結構協同展開分析,最大優點即為其能夠有效解決軟體內部應用程序出現的問題,測試過程中常將其與黑盒測試方式結合,當測試軟體功能較多時,白盒測試法亦可對此類情況展開有效調試。
『伍』 軟體測試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軟體測試工作流程:
1、需求分析、需求評審
需求分析和評審就是分析客戶的需求可不可行,需要怎麼進行測試。
2、編寫測試計劃
編寫測試計劃通俗一點講就是什麼人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最後產出什麼東西。那也就是測試人員要測試哪些模塊、在什麼期限內,提交哪些文檔。
3、編寫測試用例、用例評審
測試用例就是指導測試的文檔,比如我們要測試商城登錄、買東西等功能,通過測試方法和策略設計測試用例。
評審就是評價審查,不能想當然該怎麼測。不能只是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能登錄進去就完事了。作為軟測工程師需要有破壞性,比如密碼輸錯時怎麼辦?會不會有相應的報錯等等?
4、執行測試、提交bug、回歸測試
Bug就是缺陷,發現bug之後,要提交給開發人員讓他們去修改,然後進行回歸測試,驗證開發人員有沒有改好。
5、編寫測試總結報告
Bug都改好了之後,要編寫測試總結報告,這款軟體的質量如何。
制定測試計劃;
然後根據測試計劃做:
設計測試用例、實施測試(首先要搭建測試用環境)、管理測試時發現的BUG、測試完後(測試完,並且發現的BUG修正完)要做測試報告(這樣,該測試過程就算結束了,每種類型(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驗證測試)的測試都是如此);
根據項目規模大小不同,不同公司規范不同,會有較大差別的;
『陸』 軟體測試的測試流程是怎樣的
1.需求分析在測試前拿到產品需求文檔,進行需求分析及需求評審前先對需求文檔進行詳細的閱讀,對有疑問的地方進行標注。具體可從以下進行:a.分析產品功能點b.產品核心競爭力c.Kano模型、馬斯洛需求分析、多問幾個為什麼、上下文分析法2.制訂測試用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測試而言,測試用例就是器,做好了才能把閉桐好關a.使用思維導圖列舉測試大綱,盡量發散,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先放後收,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和歸納,標記重點測試模塊,刪除冗餘及重復測試點。b.可使用邊界值法、等價類劃分法、錯誤推測法、因果圖法等設計案例c.根據測試大綱制定測試用例,需包含模塊名、測試優先順序、操作步驟、期望結果、測試結果、備注3.評審測試用例a.測試作為主導,聯合開發、項目經理、PM進行測試用例評審b.可先講解測試大綱,讓開發、項目經理、PM心中對測試用例有個大概;後再進行詳細測試用例講解4.執行測試a.根據測試用例執行測試b.發現問題保留現場,記錄測試方法,通知開發解決問題c.覆蓋測試用例之外若有時間可進行探索性測試5.提交Bug並推動Bug解決a.在Bug管理工具上提交Bug,詳細記錄測試步驟b.根據Bug嚴重程度劃分Bug等級:致命、嚴重、一般、提示c.推動開發解決問題,記錄問題進展,一般聊天溝通,若轎首坦問題嚴重則需通過郵件推動解決6.回歸測試a.對已修復的Bug進行驗證b.對Bug所在模塊進行基本功能測試;整體進行冒煙測試,確保不會因為修改Bug而引起其他功能出現問題7.編寫並提交測試報告可使用金字塔原理設計測試報告,先總後分,上級統領下級,下級推導出上級,環環相扣a.對Bug進行匯總,篩選出各個等級的Bug存活情況b.制訂Bug發現及解決曲線圖,一般版本正常應是前期多,後期收斂,存活的是級別較低的Bugc.總結歸納版本情況,評估發布與否
測試流程依次如下:
1、需求:閱讀需求,理解需求,與客戶、開發、架構多芹讓方交流,深入了解需求。--testingteam
2、測試計劃:根據需求估算測試所需資源(人力、設備等)、所需時間、功能點劃分、如何合理分配安排資源等。---testingleaderortestingmanager
3、用例設計:根據測試計劃、任務分配、功能點劃分,設計合理的測試用例。---testingleader,seniortester
4、執行測試:根據測試用例的詳細步驟,執行測試用例。--everytester(主要是初級測試人員)
5、執行結果記錄和bug記錄:對每個case記錄測試的結果,有bug的在測試管理工具中編寫bug記錄。--everytester(主要是初級測試人員)
6、defecttracking:追蹤leader分配給你追蹤的bug.直到bugfixed。--everytester
7、測試報告:通過不斷測試、追蹤,直到被測軟體達到測試需求要求,並沒有重大bug.
8、用戶體驗、軟體發布等。
『柒』 軟體測試的目標和准則是什麼有哪些測試方法測試步驟有哪些
軟體測試的目的;在規定的條件下對程序進行操作,以發現程序錯誤,衡量軟體質量,並對其是否能滿足設計要求進行評估。
准則:對計算機軟體進行測試前,首先需遵循軟體測試原則,即不完全原則的遵守。不完全原則即為若測試不完全、測試過程中涉及免疫性原則的部分較多,可對軟體測試起到一定幫助。
因軟體測試因此類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性,測試人員能夠完成的測試內容與其免疫性成正比,若想使軟體測試更為流暢、測試效果更為有效,首先需遵循此類原則,將此類原則貫穿整個開發流程,不斷進行測試,而並非一次性全程測試。
測試方法:
1、靜態測試方法
軟體代碼的靜態分析測驗,此類過程中應用數據較少,主要過程為通過軟體的靜態性測試(即人工推斷或計算機輔助測試)測試程序中運算方式、演算法的正確性,進而完成測試過程,此類測試的優點在於能夠消耗較短時間、較少資源完成對軟體、軟體代碼的測試,能夠較為明顯地發現此類代碼中出現的錯誤。
2、動態測試
計算機動態測試的主要目的為檢測軟體運行中出現的問題,較靜態測試方式相比,其被稱為動態的原因即為其測試方式主要依賴程序的運用,主要為檢測軟體中動態行為是否缺失、軟體運行效果是否良好。
3、黑盒測試
通過數據輸入觀察數據輸出,檢查軟體內部功能是否正常。測試展開時,數據輸入軟體中,等待數據輸出。數據輸出時若與預計數據一致,則證明該軟體通過測試,若數據與預計數據有出入,即便出入較小亦證明軟體程序內部出現問題,需盡快解決。
4、白盒測試
白盒測試相對於黑盒測試而言具有一定透明性,原理為根據軟體內部應用、源代碼等對產品內部工作過程進行調試。測試過程中常將其與軟體內部結構協同展開分析,最大優點即為其能夠有效解決軟體內部應用程序出現的問題,測試過程中常將其與黑盒測試方式結合,當測試軟體功能較多時,白盒測試法亦可對此類情況展開有效調試。
(7)測試流程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軟體測試工具
開源測試管理工具:Bugfree、Bugzilla、TestLink、mantis zentaopms。
開源功能自動化測試工具:Watir、Selenium[1]、MaxQ、WebInject。
開源性能自動化測試工具:Jmeter、OpenSTA、DBMonster、TPTEST、Web Application Load Simulator。
其他測試工具與框架: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Borland Silk系列工具、WinRunner、Robot等。
禪道測試管理工具:功能比較全面的測試管理工具,功能涵蓋軟體研發的全部生命周期,為軟體測試和產品研發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是一款優秀的國產開源測試管理工具。
Quality Center:基於Web的測試管理工具,可以組織和管理應用程序測試流程的所有階段,包括指定測試需求、計劃測試、執行測試和跟蹤缺陷。
QuickTest Professional:用於創建功能和回歸測試。
LoadRunner:預測系統行為和性能的負載測試工具。
國內免費軟體測試工具有:AutoRunner和TestCenter。
『捌』 測定流程能力的三種方法
1、測定產品法:對產品質量銷喚特性進行測量分析。
2、直接測定法:對過程使用的設備裝置的質量特性直接用儀鏈斗察器測定數值,如檢查設備是否達到精度要求。
3、差錯分析法:通過差錯統計分析,棚茄達到研究過程能力的目的,如不合格率、缺陷數統計。
『玖』 測試過程設計和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有哪些
一、等價類劃分法
所謂「等價」,就是具有相同屬性或者方法的集合,這個集合中某個個體所表現的特徵與其他個體完全一致。
由此可知,等價類劃分就是將所有可能的輸入數據,劃分成若干個等價類,然後從每個部分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數據當做測試用例進行合理的分類,分為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
例如,規定的飢纖用戶名長度區間為4~8個字,那麼它的有效等價類是用戶名長度在[4,8],無效等價類為用戶名長度大於8位,或用戶名長度小於4位。
二、邊界值
測試經驗告訴我們,在測試有時會涉及到大量的數據,遍歷所基扒有數據會使測試效率低下,如果是手工執行,更加難以覆蓋所有數據。這時更有效率的做法是,先劃分等價類,再從等價類中選擇部分參數測試,邊界值是等價類所有可選參數中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所以我們一般會選擇邊界值作為測試的重點,邊界值法的應用步驟如下:
1.先根據等價類法劃分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確定上點、離點及內點。上點是邊界上的點,離點是離上點最近的點,內點則是邊界有效范圍內的任意一點。同樣以用戶名長度為4~8位為例,4和8為上點,3和9為離點,6則為內點。
2.設計一個爛鋒仿新的測試用例,使其盡可能地覆蓋所有尚未覆蓋的有效等價類,直到所有有效等價類完全覆蓋。
3.設計一個新的測試用例,使其僅覆蓋一個無效等價類,直到所有無效等價類都被覆蓋。
三、判定表法
判定表又稱策略表、決策表,能表示輸入條件的組合,以及與每一輸入組合對應的動作組合。判定表法適合邏輯判斷比較復雜的場景,通過窮舉條件獲得結果,對結果再進行優化合並,具體又明確地表達復雜地邏輯關系和多種條件組合情況。
判定表主要由條件樁和動作樁兩部分組成。條件樁是功能要滿足地所有條件,動作樁則是所有可能的操作以及產生的結果。
判定表能夠將復雜的問題按照各種可能的情況全部列舉出來,簡明並避免遺漏。其缺點是判定表的建立過程較煩雜,當條件過多時,需要分析的邏輯組合呈2的倍數增長。測試工程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與等價類劃分法、邊界值法結合使用。
四、正交試驗法
正交試驗法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組合的一種實驗法,它是利用正交表來對實驗進行設計,通過少數的實驗替代全面實驗。正交表中所有參與試驗的、影響試驗結果的條件成為因子,影響試驗因子的取值或輸入的成為水平。
在設計測試用例時,採用正交試驗法能夠有效地、合理地減少測試的工作量與和成本。正交試驗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分析測試需求,獲取因子和水平
2)根據因子和水平選擇合適的正交表
3)替換正交表中的因子和水平,獲取試驗次數
4)根據經驗或者其他因素補充試驗次數
5)細化輸出獲得測試用例
以上是一些常見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希望能夠解答你的問題。
『拾』 軟體測試的基本流程
軟體測試的基本流程:分析測試需求、指定測試計劃、設計測試用例、執行測試、編寫測試報告。
3、設計測試用例。
測試用例編寫的原則是盡量以最少的測試用例達到悔滑最大測試覆蓋率。測試用例常用的設計方法包括等價類劃分、邊界值分析法、因果圖與判定表法、正交實驗設計法、邏輯覆蓋法等,這些設計方法在後面的章節中會陸續交接。
4、執行測試。
執行測試就是按照測試用例進行測試的過程,這是測試人員最主要的活動階段。在執行測試時要根據測試用例的優先順序進行。測試執行過程看似簡單,只要按照測試用例完成測試工作即可。
5、編寫測試報告。
測試報告是對一個測試活動地總結,對項目測試過程進行歸納,對測試數據進行統計,對項目地測試質量進行客觀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