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要怎麼照顧好孩子
要怎麼照顧好孩子
要怎麼照顧好孩子,很多的家長對於孩子是否可以健康的成長是很關心的,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並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有時常常要注意一些細節,下面我為大家解答要怎麼照顧好孩子,一起看看。
一、合理的睡姿
1、忌家長摟著孩子睡。
成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會影響幼兒吸入氧氣的濃度,不利於健康。更有甚者,怕孩子凍著,就將孩子的腿腳捂在自己的懷中,或壓在兩回事腿之間,可以想像,以成人的腿的重量壓在孩子腿上,如果時間長了,就很可能造成孩子腿的局部缺血引起不良後果或者某種姿勢持續時間太長而引起不適感。因此,孩子最好是與成人分被或分床睡覺。
2、忌俯卧勢。
幼兒生理發育不完善,特別是心腦功能不健全,如果長時間俯卧,就會增加心臟負擔,影響血液的射出和迴流,從而使全身循環相對減少,呼吸也不順暢,俯卧時多是頭偏一側,醒來後頭頸酸痛,很疲勞,起不到睡眠的休息、恢復作用。
3、忌蒙頭勢。
冬季氣溫低,有的家長在幼兒睡眠時將全身甚至頭面部罩住,或留一條窄縫,認為這樣就可以暖和些。殊不知把頭面部罩得嚴嚴實實,氧氣不易吸入,而幼兒代謝比成人旺盛,需氧量也多,那樣就容易引起氧氣不足,幼兒就會感到不適。有的幼兒用手掀開被子,甚至用腳踢開被子,也就容易受涼,這就適得其反了;有的幼兒捂著會大汗淋漓,呼吸急促,重者被窒息等。
4、忌仰卧勢。
身體和兩腿都伸直,兩臂放在胸前,無意中壓迫了肺和心臟,會引起呼吸不暢,血循環不暢,肌肉不能完全放鬆,且容易做夢,說夢話,大聲哭叫,醒後感到十分疲勞,也不利於幼兒健康。
二、合理的保暖
1、合理穿衣,隨時增減。
有的家長給小兒穿衣過多,孩子稍有活動,汗水把內衣濕透,而小兒不會表示需要更換內衣,只能憑自身的體溫把濕衣暖干,天天如此,容易傷風感冒,對健康不利。同時應隨氣候變化而增減,在活動前或進入有暖氣房間時應脫去外衣。
2、外出最好戴口罩,避免著涼。
室外溫度通常比較低,兒童外出時,最好佩戴口罩。避免過多吸入冷空氣,導致其它大病發生,如肺炎、心肌炎、大葉性肺炎、急性腎炎。
3、室內環境
注意保持幼兒寢室活動場所良好的環境條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特別是長時間生活在門窗緊閉、有暖氣和空調環境下的孩子,空氣不流通,不利小兒的健康。在有空調的環境中,應視情況調節室內的濕度。
三、合理的飲食
1、合理飲食能增強幼兒機體的抗病和耐寒能力。
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中醫認為,魚、蟹、蝦和肥肉等葷腥、油膩食物,可能助濕生痰,有的還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加重病情。辣椒、胡椒生薑等辛辣之品,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是咳嗽加重,要注意避免。要多補充含蛋氨酸和無機鹽的食物,以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因此,在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製品、葉類蔬菜等。
2、醫學研究表明,人怕冷與飲食中無機鹽缺少很有關系。
所以冬季應多攝取含根莖的蔬菜,如胡蘿卜、百合、山芋、藕及大白菜等,因為蔬菜的根莖里所含無機鹽較多。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人體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補充鈣也可提高機體禦寒性。含鈣較多的食物有:牛奶、豆製品、蝦皮、海帶、發菜、芝麻醬等。
寒冷氣候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強,機體維生素代謝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容易出現諸如皮膚乾燥,皸裂和口角炎,唇炎等症。所以在飲食中要及時補充維生素B2,這主要存在於動物肝臟、雞蛋、牛奶、豆類等食物中;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則包括動物肝臟、胡蘿卜、南瓜、紅心薯等食物中;維生素C重要存在新鮮蔬菜和水果中。
四、合理的運動
1、戶外運動。
冬天到了,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凍著,天氣一涼,就不讓孩子出屋,孩子呼吸道長期不接受外界空氣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鍛煉,接觸了感冒病人後,因對病原菌抵抗力差,很容易患病。所以,應堅持讓孩子多做戶外活動,適度的運動和鍛煉可增強幼兒體質,增強自身免疫力,才能抵禦病原體對機體的侵蝕。不要因為怕孩子凍著就不帶他到戶外去。
2、曬太陽。
遇上好天氣,就要多出去活動,曬曬太陽,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殺滅人體表面的病毒和細菌,幫助幼兒對鈣、磷的吸收,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五、寶寶預防感冒七方法
1、泡羅勒葉
沸水泡羅勒葉後給孩子服下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咳嗽症狀,此外,它還有緩解胸悶氣短的作用。
2、按摩
按摩工作最適合那些2歲以下的兒童。家長平時可以在寶寶的胸部、背部、頸部區域用芥子油進行按摩,有增強其免疫力的作用。同時在寶寶的手掌和腳掌上按摩能夠起到快速緩解症狀的作用。
3、常給孩子補水
如果孩子開始出現打噴嚏和咳嗽的症狀,那麼為其補水是十分必要的一種舉動。養成孩子定期飲水的習慣能夠增強其本身的免疫力,同時減少其感冒、咽喉感染等情況的發生。如果孩子不喜歡喝水,還可以多為其提供熱湯或者果汁,這對其的身體也是一種很好的`能量補充。
4、蒸汽浴
如果你的小孩患了感冒並且呼吸不順暢,可以嘗試讓孩子站在浴室內,用臉盆接好熱水放在面前,讓孩子吸入熱蒸汽至少10到15分鍾,症狀會有所緩解。在水中添加桉葉油還可以幫助你的孩子舒緩呼吸系統。
5、吃蜂蜜
蜂蜜舒緩作用十分有效,每天給孩子的飲食中加入少許蜂蜜,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如果你的孩子年齡超過五歲,可以混合一湯匙肉桂粉效果更佳。
6、用鹽水漱口
用一杯熱水加入一茶匙鹽的鹽水來漱口可以緩解喉嚨痛。讓你的孩子用鹽水漱口一天兩次,不僅可以增強口腔健康,還能夠幫助那些喉嚨疼痛的孩子們緩解症狀。
7、姜黃牛奶
姜黃是已知的治療病毒性感染,如孩子出現感冒咳嗽症狀,可以把姜黃粉末加入一杯熱牛奶,每晚給孩子沖服。它不僅可以即時緩解孩子喉嚨痛和流鼻涕的症狀,還能夠為你的小孩提供豐富的鈣離子。
1、注意天氣的變化,及時加減衣服;
2、注意孩子的身體,在飲食上要保證營養,比如:孩子小時候0——3歲注意補鈣,這時候的孩子長得快,補鈣是必要的;
3、要注意對孩子的教育,要用科學的方法實施教育,要孩子懂道理、誠實、禮貌、上進,千萬不要讓孩子有壓抑感,在家裡要讓孩子能暢所欲言;
4、對孩子要有嚴格的規定,比如:上網時間、行為去向要讓父母知道、學習和娛樂的時間規定、適當做家務等等;
5、要經常和孩子談話溝通,經常鼓勵孩子,也要理解孩子,和孩子養成經常談話溝通的習慣;
6、對孩子的教育要嚴格,但要孩子知道你是愛他的,但把愛放在心裡,嚴格時一定要做到;
7、對孩子一定要耐心,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要盡量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
❷ 兩歲半的孩子有哪些教育方法
2歲寶寶教育的重要階段性使得很多家長對2歲寶寶的教育很重視。但是由於2歲寶寶有其特定階段的心理「對抗性」,使得2歲的寶寶「不聽話」特別難教;所以2歲寶寶的教育就必須講究方法和技巧。只要家長掌握了2歲寶寶的特徵和2歲半寶寶教育的方法、技巧,2歲寶寶的教育就是輕松與快樂。
小提示:2歲左右孩子到了第一個心理反抗期,這一時期如果家長用打罵的教育孩子,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這個時期反抗的表現是特別明顯的,家長在教育時要特別注意方式方法,運用一些技巧,比如這一時期孩子總會和家長反著來,家長如果掌握孩子的情況,可以先反著說,比如孩子不願吃飯,就說不讓孩子吃飯,玩好了再吃吧,這樣孩子可能反其道而行之。
一、2歲—2歲半寶寶特徵分析
寶寶在2歲左右的這個年齡階段,其生理以及心理都在發生巨大變化,常常會使人覺得2歲的寶寶不好教養。那麼,2歲的寶寶有哪些特徵呢?
1、逆反心理出現,凡事都要自己來做
當寶寶長到2歲時,由於各種能力的不斷增長,他會走、會跑、會說話,所以常常覺得:「我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完成所有的事。」以至於凡事都要自己來做,但是往往做得不是很好,弄得父母也跟著緊張。
知爛舉個例子——2歲半寶寶的教育
寶寶在出門以前可能會要求自己穿衣服或鞋子,但是卻又因為不熟練而浪費了很多時間,穿了很長時間還是穿不好,這時父母肯定會很著急,還要伸手幫助,但是寶寶卻又固執地要自己來完成這件事情,時間一久,父母可能會失去耐心而嘮叨兩句,孩子也因為委屈而大哭,接著一場親子鬧劇再度上演……
當上述情節一再上演時,照顧者自然就會覺得2歲的寶寶真是太難對付了,不鬧時乖的像可愛的小天使;但是一旦發起脾氣來簡直像個「小惡魔」,實在讓人不敢領教。
2、依賴心理&分離焦慮
父母才剛離開一會兒,寶寶早已鼻涕眼淚的塗了一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非得做到寸步不離嗎?父母可能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受:孩子在反抗之餘,卻又對你產生的嚴搭純漏重的依賴,一旦離開你,他馬上就會哭鬧。
2歲正是寶寶產生「依賴」之時,因此這時寶寶會對最親近的人(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產生「分離焦慮」,他就像一塊橡皮糖似的粘著父母或照顧者,一刻褲伍也不想分開,否則會哭鬧不休,如此「依賴 」讓家長很傷腦筋,就連出門也成了一大難題。
在這時,父母常常會考慮是否應該將寶寶送入托兒所。還有些寶寶此時語言能力較弱,僅僅會以哭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即使家長苦口婆心地給他講道理,他仍然哭鬧不止,所以常常會給父母留下「和2歲的'寶寶難以溝通」的印象。
3、與別人難以相處
2歲的寶寶即使上了托兒所,通常也是老師心中難纏的角色。通過觀察我們發現2歲的寶寶比較容易出現搶同學玩具的情形,偶爾還會出現咬人、推人的情況,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與寶寶心理的變化有一定的關系。寶寶剛從舒適的家裡進入另一個陌生的環境,難免會有些不適應,在家裡他是惟一的寶貝,他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看到別人有的東西自己也想擁有,這是2歲寶寶的一個特性,也常常讓父母和老師們感到很棘手。
二、到底該如何跟2歲的寶寶相處呢?
好奇心強的2歲寶寶,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凡事都想自己解決,由於經驗不足,不僅常常把事情搞砸了,也給身邊的人帶來了很多麻煩,因此常常被形容為「terrible two」。
子女教育網2歲半寶寶的教育閱讀小提示:當寶寶不聽話時,你會怎麼辦?叫停?最後通牒?這些招數你是不是已經使用過多次了?結果也很容易讓人猜中,大多以失敗告終。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首先我們應該查出導致父母和寶寶之間尷尬局面的那些「致燃物質」,然後尋找一種能有效緩解父母和寶寶之間僵持局面和激烈矛盾的方法。
2歲左右的寶寶心理和行為都在發生變化。隨著智力和語言的發展,寶寶開始有了一些屬於自己的想法,但是由於沒有自己處理事情的實踐經驗和能力,因此常常會有一些不容易讓別人理解的行為出現,從而造成父母的困擾,增加了親子之間的沖突。
了解寶寶的這些變化,並且對寶寶的行為加以理解,這是父母和寶寶相處的基礎。下面提供3種方法,讓你能夠更好地和寶寶相處。
和2歲小淘氣相處的3種方法——2歲半寶寶的教育
方法一:故事教育
「和小孩子講道理,他能聽得懂嗎?」許多父母也許會質疑,但是千萬別小看孩子的能力!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與他對話,效果通常不錯。你不妨也試一試,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嘗試和孩子正向溝通,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方法二:一致性的教育模式
如果孩子已經入託了,父母多與學校的老師溝通也是很必要的。父母可以將孩子在家裡的情況記錄下來,然後將記錄帶到學校和老師一起討論,建立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盡量一致的教育模式,這樣才不會使得孩子無所適從,同時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也比較容易把握,易於引導。
方法三:堅持原則
「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他吧!省得他哭鬧不止,弄得大家精神崩潰!」不少父母在孩子耍脾氣時,會採取妥協、滿足孩子的需求等消極的解決方式,以求能迅速地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是如此反而會讓孩子更加任性。
子女教育網2歲半寶寶的教育閱讀小提示:所以父母應該擁有正確的教養觀念:疼愛孩子,但不要溺愛孩子,在孩子淘氣時要堅持原則。當孩子吵鬧時,要用他可以理解的話語告訴他,那樣做是不對的。如果孩子一再堅持,比方說他哭著鬧著非得要去麥當勞用餐,那是鬼靈精怪的他在試探你的忍耐底線,只要一次賴皮成功,下次可能他就會如法炮製。建議你不妨事先和孩子說清楚:今天的行程有那些?有沒有麥當勞?這樣才不會讓孩子予取予求。
三、面對害羞的寶寶父母應該怎麼辦?
不少家長抱怨,2歲的孩子很害羞,見到陌生人就畏畏縮縮地躲在父母身後,往往害怕出現在大的場合。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大大方方的呢?
子女教育網閱讀小提示:專家指出,2歲的孩子並不會特別怕生,孩子怕生與否,其實與家長的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系。2歲的孩子對周圍的環境充滿好奇心,喜歡探索世界,但是由於剛剛學會說話和走路,所以當身旁有陌生人或剛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時,可能會比較敏感,再加上他們對父母有一定的依賴性,所以會出現緊緊貼在父母身後的情形。
解決的方式很容易,只要孩子身邊有熟悉的人陪著,協助孩子熟悉環境,相信很快就可以解決孩子過於怕生的問題。
另外,許多家擔心孩子生病,而不常常帶孩子外出,這也是造成孩子怕生的一個原因。
專家建議,父母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到戶外玩耍,多接觸同齡的孩子,訓練他們快速熟悉新環境的能力,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產生怕生的心理。
四、寶寶不聽話,父母要懂得哪些基本理論知識?——2歲半寶寶的教育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這時的孩子好奇心強,事事都想自己做主,去試一試,逆反心理也在逐漸增強,以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從如下著手:
1、轉變方式:不要堅持讓寶寶按照你說的辦。可以為寶寶提供一個選擇的空間。如寶寶該上床睡覺了,但寶寶遲遲拖延。在此情況下,你可以設定兩個選擇:
(1)「你該睡覺了,上床去好嗎? 」
(2)「你還不睡?媽媽要睡了,媽媽要關燈了,你自己到客廳去玩好嗎?」一般寶寶會依著自己的性子選擇,但沒關系,只要父母堅持信守承諾,寶寶會在總結失敗的選擇中,接受大人的建議 。
2、適當中和:如果不是非常關鍵的問題、非常重要的決策,當寶寶不情願時,家長可以和寶寶商量,確定一個折中的辦法,使雙方都滿意。比如,外出時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吃什麼。。。。。。在非原則的大事上,讓三四歲的寶寶參與討論,比讓他服從更有價值。即便寶寶的意見欠妥,也不妨聽他的,引導他通過決策失誤中形成經驗,才能實現引導成長。
3、堅持原則:在大是大非面前,寶寶不聽話,大人不讓步,會更有利於對寶寶的教育。如在公共場合耍賴、外出做客沒規矩、影響妨礙別人的生活、活動等等。只要寶寶違背事先的約定,家長可以運用中斷活動、帶離現場等方式,讓寶寶體驗不遵守約定的後果。但是,家長切記:事先要針對可能發生和曾經發生過的問題,和寶寶一起制定彼此都要遵守的約定,使寶寶心理上有準備,行為上有比照,這樣寶寶才能心悅誠服的接受大人的意見。
4、冷靜對待,當孩子發脾氣耍賴時,讓他獨自在一個屋子裡呆一會,不要急於去說服他,沒有多久,他就會安靜下來,這時在和他講道理,他就會接受。
5、適當體驗,有時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本來是不正確的,這時,大人不妨在沒有危險的前提下,可以讓他嘗試,當他碰壁時,在給他講道理,他也會樂意接受。
6、交流溝通,當孩子做錯事時,不要一味的指責,要耐心的詢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並幫他分析這樣做的後果,使他認識到嚴重性,學會以後如何解決此類的問題,調控自己的情緒。
7、及時鼓勵,鼓勵對任何一個調皮的孩子都是良葯,當發現他有一點進步,就要鼓勵表揚,給他信心,他就會自覺的約束自己的行為,不斷的強化,逐漸改變不良的習慣。
8、榜樣作用,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名人從小聽話的故事,讓孩子說說你從故事中知道了什麼,也可以用孩子身邊聽話的孩子做榜樣,引導孩子效仿故事中的人物和身邊的孩子,做個懂道理的孩子。
❸ 兩歲的孩子如何教育和照顧
好奇心強的2歲寶寶,常常感到自己是個小大人,凡事都想自己解決,由於經驗不足,不僅常常把事情搞砸了,也給身邊的人帶來了很多麻煩,因此常常被形容為"terrible two"。 當寶寶不聽話時,你會怎麼辦?叫停?最後通牒?這些招數你是不是已經應用過多次了?成果也很容易讓人猜中,大多以失敗告終。那麼我們應當怎麼辦呢?首先我們應當查出導致父母和寶寶之間為難局面的那些"致燃物質",然後尋找一種能有效緩解父母和寶寶之間僵持局面和激烈抵觸的方法。 2歲寶寶特點分析 寶寶在2歲左右的這個年紀階段,其生理以及心理都在產生宏大變更,常常會使人感到2歲的寶寶不好教養。那麼,2歲的寶寶有哪些特點呢? 逆反心理涌現,凡事都要自己來做 當寶寶長到2歲時,由於各種能力的不斷增長,他會走、會跑、會說話,所以常常感到:"我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完成所有的事。"以至於凡事都要自己來做,但是往往做得不是很好,弄得父母也跟著緊張。 舉個例子,寶寶在出門以前可能會請求自己穿衣服或鞋子,但是卻又因為不熟練而糟蹋了很多時間,穿了很長時間還是穿不好,這時父母確定會很著急,還要伸手贊助,但是寶寶卻又固執地要自己來完成這件事情,時間一久,父母可能會失去耐心而嘮叨兩句,孩子也因為委屈而大哭,接著一場親子鬧劇再度上演… 當上述情節一再上演時,照顧者自然就會感到2歲的寶寶真是太難對付了,不鬧時乖的像可愛的小天使;但是一旦發起性格來簡直像個"小惡魔",實在讓人不敢領教。 依附心理&分別焦慮 父母才剛離開一會兒,寶寶早已鼻涕眼淚的塗了一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非得做到寸步不離嗎?父母可能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受:孩子在反抗之餘,卻又對你產生的嚴重的依附,一旦離開你,他馬上就會哭鬧。 2歲正是寶寶產生"依附"之時,因此這時寶寶會對最親近的人(父母或重要照顧者)產生"分別焦慮",他就像一塊橡皮糖似的粘著父母或照顧者,一刻也不想離開,否則會哭鬧不休,如此"依附"讓家長很傷頭腦,就連出門也成了一大難題。在這時,父母常常會考慮是否應當將寶寶送入托兒所。還有些寶寶此時語言能力較弱,僅僅會以哭鬧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緒,即使家長苦口婆心腸給他講道理,他仍然哭鬧不止,所以常常會給父母留下"和2歲的寶寶難以溝通"的印象。 與別人難以相處 2歲的寶寶即使上了托兒所,通常也是老師心中難纏的角色。通過視察我們創造2歲的寶寶比較容易涌現搶同學玩具的情況,偶爾還會涌現咬人、推人的情況,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與寶寶心理的變更有必定的關系。寶寶剛從舒適的家裡進入另一個陌生的環境,難免會有些不適應,在家裡他是惟一的寶貝,他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看到別人有的東西自己也想擁有,這是2歲寶寶的一個特徵,也常常讓父母和老師們感到很棘手。 和2歲小淘氣相處的3種方法 2歲左右的寶寶心理和行動都在產生變更。隨著智力和語言的發展,寶寶開端有了一些屬於自己的想法,但是由於沒有自己處理事情的實踐經驗和能力,因此常常會有一些不容易讓別人懂得的行動涌現,從而造成父母的困擾,增長了親子之間的沖突。 懂得寶寶的這些變更,並且對寶寶的行動加以懂得,這是父母和寶寶相處的基礎。下面供給3種方法,讓你能夠更好地和寶寶相處。 方法一:故事教導 "和小孩子講道理,他能聽得懂嗎?"許多父母也許會質疑,但是千萬別小看孩子的能力!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與他對話,效果通常不錯。你不妨也試一試,用講故事的方法來領導孩子,嘗試和孩子正向溝通,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方法二:一致性的教導模式 如果孩子已經入託了,父母多與學校的老師溝通也是很必要的。父母可以將孩子在家裡的情況記載下來,然後將記載帶到學校和老師一起討論,建立起家庭教導和學校教導盡量一致的教導模式,這樣才不會使得孩子無所適從,同時對孩子的心理和行動也比較容易把握,易於領導。 方法三:保持原則 "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他吧!省得他哭鬧不止,弄得大家精力崩潰!"不少父母在孩子耍性格時,會採用讓步、滿足孩子的需求等消極的解決方法,以求能迅速地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是如此反而會讓孩子更加任性。所以父母應當擁有正確的教養觀念:疼愛孩子,但不要寵愛孩子,在孩子淘氣時要保持原則。當孩子吵鬧時,要用他可以懂得的話語告訴他,那樣做是不對的。如果孩子一再保持,比喻說他哭著鬧著非得要去麥當勞用餐,那是鬼靈精怪的他在試探你的忍耐底線,只要一次賴皮成功,下次可能他就會如法炮製。建議你不妨事先和孩子說明確:今天的行程有那些?有沒有麥當勞?這樣才不會讓孩子予取予求。 面對害羞的寶寶父母應當怎麼辦? 不少家長抱怨,2歲的孩子很害羞,見到陌生人就畏畏縮縮地躲在父母身後,往往畏懼涌現在大的場合。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大慷慨方的呢? 2歲的孩子並不會特別怕生,孩子怕生與否,其實與家長的教養方法有很大的關系。2歲的孩子對周圍的環境充滿好奇心,愛好摸索世界,但是由於剛剛學會說話和走路,所以當身旁有陌生人或剛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時,可能會比較敏感,再加上他們對父母有必定的依附性,所以會涌現緊緊貼在父母身後的情況。 解決的方法很容易,只要孩子身邊有熟悉的人陪著,協助孩子熟悉環境,信任很快就可以解決孩子過於怕生的問題。 另外,許多家擔心孩子生病,而不常常帶孩子外出,這也是造成孩子怕生的一個原因。 建立父母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到戶外玩耍,多接觸同齡的孩子,訓練他們快速熟悉新環境的能力,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產生怕生的心理。我的123網站
❹ 2-3歲的小孩,有什麼育兒經驗
我是曉丹 育兒 ,我來談談2-3歲小孩的 育兒 經驗,現在我的兒子2歲零9個月了,分享一下我的 育兒 經驗和感觸吧。
經驗一:他面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活力。
兒子的作息時間比較好,主要感謝家裡的老人,因為父母是農村人,比較習慣早睡早起,兒子一般也是按照這個標准來作息,早上一般6點起床,中午飯後會午睡2小時,晚上9-10點睡覺,早睡能保證兒子的成長激素正常分泌,同時也讓兒子得到了非常好的放鬆和休息。
有了休息的保障,他表現的精力十足,老人加上我們夫妻倆帶起來都覺得很累,他像慎老租其他男孩子那樣喜歡車,如玩具小 汽車 、滑板車,以及路面上看到的車,尤其看到挖掘機更是興奮不已,剛剛2歲,老公看孩子喜歡追園區里的孩子,那些孩子一般都踩著滑板車,老公就買了一個滑板車,我和婆婆都說他:「想一出是一出」。這是東北話,說他想做啥就做啥,也不考慮實際。可沒想到孩子一周就學會了,基本可以滑了,一個月後就滑的很溜了。
由於孩子喜歡車,而且精力充沛,老公下班回家都會帶孩子出去遛彎兒,樓下就有公園,在公園邊上老公還會帶孩子看街道上路過的車,例如:校車、公交車、轎車、貨車等等;老公在一旁講解,還會用英語教單詞,孩子一般都會有互動。如果可以還是建議多帶孩子出去玩耍,他的精力在玩耍中消耗很快,回到家裡也會喜歡吃水果,到時間也就睡覺了,用不著哄;最有感觸的就是現在這個時候,孩子到了晚上9點多會自己說:我困了,務被吧(意思是弄好被子)。
經驗二:他開始明白了規則
為了讓兒子順利去上幼兒園,開始教他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可孩子偏偏又說話晚,還是花費了不少心血,首先是教他表達自己想要上廁所,考慮到孩子說話費勁,一般都選擇一個字來引導,用「尿」來表示要小便,用「粑」來表示要大便。由於之前一直用紙尿褲,兒子對上廁所根本沒有太多概念,後來我們和家裡的老人在換紙尿褲的時候都會詢問他:咋不說「尿」,咋不說「粑」。到了夏天就不穿紙尿褲了,遇到尿褲子的時候也是同樣詢問,而且平時我們上廁所的時候也會解釋給他,爸爸媽媽也要「尿」和「粑」,要去廁所解決這個問題。後來兒子理解這個概念後就開始主動說「尿」和「粑」了。2歲的時候也買了坐便器訓練他,可他根本不懂,好特別反感,感覺自己不自由被限制了,後來理解了。反而喜歡用自己的小坐便。
跟上廁所一個道理,他開始明白了很多規則,如飯做好了要吃飯,晚上到了要睡覺,爸爸媽媽要上班,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等等。
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多解釋,多表達。他的秩序敏感期就會出現,例如晚上睡覺前他要自己關燈,他的滑板車要自己拿,出門要戴口罩,冬天時候外出要帶圍巾。他完全明白這個規則後就會執行這個規則,直到他完全失去興趣。
經驗三:他開始學會如何表達與溝通
園區內很多孩子一歲就開始冒話,而兒子兩歲還不怎麼說話,就常用「嗯」來代替。到現在為止也才剛會說幾個字的句子。
即使這樣我和老公發現孩子的詞彙量依舊很大,這個時期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孩子能多學習詞彙就多寬兆學習一些,怎麼學習呢?我和老公的做法就是多說,把自己變成話嘮,跟孩子多說多解釋多描述。
還記得我剛剛說過的,老公帶孩子到街道去看車,看到了校車。老公這樣解釋:「這是校車,拉學生去學校的車,你哥哥就坐這樣的車去學校,對,校車,school bus。」結果兒子看到校車或者公交車說的話是:「巴士」!實在是太神奇了,還有手錶他也習慣說watch。今年十一期間帶兒子去哈爾濱,沒想到他一眼便認出了廣告牌上的「螃蟹」。雖然我和老公重來沒有注意這個詞,他卻在無意中記住了。
兒子有了詞彙量的積含脊累,就會表達一些感情,或者玩一些「小套路」。他感冒的時候我會喂他美林來降溫,喝感冒素來祛病,這些葯都比較甜,一次兒子當我面打了個噴嚏,然後看我說:「我感冒了」然後拽著我的手,指著櫃子上邊放葯的地方說「喝!」讓我哭笑不得!同時我也知道了,葯一定要放好,孩子沒有這個分辨能力。
他會用簡單的話說:「出去玩」來表達要溜達一下。他看到蒼蠅也會拿蒼蠅拍說「蒼蠅!」他餓了也不簡單的指零食嗯嗯叫了,而是跟他奶奶說:餓了!做飯!他會拿他想聽的繪本說:讀這本吧,或者問你:還要讀這本么?
孩子的溝通能力越來越強,表達也越來越豐富和完善,一定要多鼓勵孩子,雖然很多發音還不準確,表達也可能不確切,例如一次孩子居然跟我說:「我給你機會了」,那都不要緊,讓他多說多讀就好了,他總會明白這句話的意義!
這個問題勾起我二十多年前的美的回憶,1994年4月中旬,我兒子出生了,他給我們帶來從未有過的歡樂和忙碌!
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說一說,所謂的 育兒 經驗:
一、衣
孩子出生正逢春末夏初,孩子穿的是奶奶親手縫制的和尚領小夾衣,柔軟舒適,小身騎褯子,當時尿不濕還沒有,現在想起來有也不用它,褯子用大人穿過的秋衣、秋褲撕制而成,經過嚴格的洗燙、涼曬、消毒,不時再翻看一下,拉了尿了就及時更換、清洗、涼曬,保持嬰兒乾爽輕快。
二、食
孩子初生後,母乳喂養比較省事,因母親上班離家較近,孩子喂養到十個月斷母乳,改用相應段位的牛奶和米粉加蛋黃喂養,定時飲水,飲食不要過飽,要想小兒安,耐得三分飢與寒,隨著嬰兒發育長大適量添加食物種類,如蛋羹、磨牙餅乾等,按時接種疫苗。
三、住
孩子初期,一般由母親帶,與父母同床,不要放在父母中間,最好一側靠牆,另一側靠近母親,方便喂養、照看。會走或斷奶以後,根據居住條件,可以考慮購置兒童床,單獨安置照看。
四、行
俗話說嘴隨蹆,小孩一般一歲左右就會站、會走,會走就開始冒話,既所謂嘴隨蹆,這時可以教他說些簡單的單字,如媽、爸、爺、奶、吃、水、飯……。行即包括小孩個人行走,這包括家庭出行,現在出行有私家車,原先出行一般是自行車和公共交通,不管怎樣出行,合乎季節著衣,安全守規出行是根本。
養兒不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小樹得剪,小孩得管,從小就培養他懂禮貌,守規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教會他如何待人接物,教他如何與同齡小朋友相處,我寫的較粗放,實際 育兒 比寫的更繁雜,更辛苦,痛且快樂著!
我的經驗是孩子在於引導,不在教育。
我是一名老來得子的新手媽媽,有自己的 育兒 思路,歡迎大家來和我探討。
我二婚,孕三次不成功後,做完試管等移植時偶然懷上並生出了我的孩子,可謂八十一難、苦盡終於盼來了我的孩子,所以在 育兒 過程中我無不用其極,在查資料、看視頻主推薦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 育兒 思維。
身體 健康 這方面,想必大家都深有感觸吧。
孩子一生病,哭鬧,不會描述,導致家長六神無主,各種不放心,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打下一個良好的身體基礎。
比如,我家孩子出去冷點沒關系,但由熱轉涼的過程中被涼風一吹就流鼻涕感冒。所以,我在孩子出門時會特別注意給孩子保暖。
好多媽媽 育兒 過程中存在一個誤區,就是怕孩子生病,冬天沒有特殊情況不讓孩子出門,即便出門也捂的嚴嚴實實的,夏天也是各種防曬....
首先,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來到世間,要經歷嚴寒和酷暑,人為的營造常溫環境,只會使孩子本身的抵抗力弱化,進而身體弱不禁風。「過尤不及」,冬天適當捂,夏天適當防曬足宜。
孩子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不能被你指責、怒罵,更不能淪為發泄情緒的工具,所有的這些行為,都是不負責任、不尊重孩子的表現。
但尊重孩子,做到這些就夠了嗎?不,還不夠。
生活中,接觸到好多看孩子的家長,嘴裡不停的說:別拿那個了、別弄這個了、這個臟、那個不衛生......
家長是成年人,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全部都符合以上邏輯,況且是孩子了。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孩子不特別過分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做好保護和後勤保障工作,不要一味的否定他們的行為,制止他們的行動,要尊重他們初有的獨立意識。
每天,我都會視孩子狀態,引導孩子閱讀、表達,而且過程中,還注重開發孩子的興趣,比如,舞蹈。
長此以往,孩子想看書時,就會主動拿書給我讓我給她讀,她還會時不時就書中內容跟我互動;她想出去玩,就會跟我說「騎滑板車」;想自己吃飯時,就勺子給她,即便弄的滿身滿地都是;想睡覺時,頭就會往我懷里鑽.....
我家孩子整體狀態,不哭,愛笑,表達力超群,學習和生活習慣良好。
教,讓人聯想到刻板的說教,教師出身的我不太建議的一種方式,而引導,則完全可以在孩子興趣的基礎上展開,效果也更勝一籌。
無論以何種方式,陪伴都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個經驗不必說大家也知道,但要真的做到精、細,還是要花費很多精力的。借鑒別人的經驗固然重要,但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具體生活環境開展個性化的引導意義才事半功倍。
多和孩子說話,就把他當成一個同齡人,什麼都和他說,你會收獲一個表達能力很好的寶貝。
適當的示弱,媽媽好怕,寶貝來抱一下媽媽吧!你會收獲一個暖心的寶貝。
多讓他親近大自然,你會收獲一個開朗的寶貝。
……
其實,我想說,用心陪伴勝過一切 育兒 經驗。
大家好,我是美吉姆早期教育老師,對於2-3歲寶寶來說, 育兒 經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好了,開始上課[呲牙],你知道寶寶2-3歲是處於兒童發展的那個階段嗎,知道寶寶需要哪個方面的培養嗎?接下來,老師 帶你一起了解學習兒童2-3歲成長攻略。
一、首先就是寶寶的 健康 。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精力消耗就會變大,寶寶休息時間要求就會越來越高,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周歲以上的寶寶,建議中午有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來保證下午的質量。為以後幼兒園的生活習慣做基礎,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
二、語言需求。寶寶在這個月齡階段,是語言發育的一個爆發期,需要需要的持續輸入,積累,平時要多與寶寶進行互動溝通,增強親子關系的同時增加詞彙量。這里的語言學習是必要的,不是負擔。寶寶學會表達的過程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階段。讀繪本、講故事、做 游戲 都可以實現。
分享一下我的 育兒 經驗:
我們先說2-3歲小孩的一些基本特徵:
1、從我們父母最關心的身體方面,我們會發現身體迅速發展,有點自己的小心思了,開始出現獨立傾向。
2歲兒童的身體發展速度很快,這也為他們想實現獨立的隨意活動奠定了基礎。他們能完成走、跑、跳等基本動作,會扶著欄桿上下樓梯。手眼協調能力有了較快的發展,會從事穿珠、套筒等 游戲 活動。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嘗試著自己洗手、進餐、穿脫衣服,表現出獨立的傾向,但由於受動作能力發展的制約,動作仍然不協調,生活中一些自理行為還需成人幫助。由於兒童身心發展處在初級階段,機體易受損傷、易感染各種疾病。平常說話最多的就是:我來二字,什麼都想自己嘗試,就拿吃飯問題,即便孩子吃得滿地都是,有些家長就支持孩子隨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好,有些家長就覺得又慢又浪費等,怕飯涼了孩子吃了不好,這個時候還是主張讓孩子多動,我們也會發現家裡的抽屜之類都是孩子的寶藏。
2、自我意識開始建立,出現反抗現象。
2歲兒童能夠把自己與外界、他人分開,喜歡與同齡夥伴及熟悉的成人交往,但在交往中帶有明顯的自我中心傾向,常以滿足自己需要為准與他人交往,不滿足時會出現攻擊性行為。這就是醫學常說的第一個孩子的所謂的叛逆期來到,我們也時常聽到二字:我不。你要讓我來,我偏西。
3、有強烈的 情感 依戀,情緒外露易變。
2歲兒童對親近的人有強烈的 情感 依戀,與親人分離時,他們會用啼哭表示分離的痛苦。他們懂得給予和接受愛,會判斷出他人對自己的期望。他們的情緒外露,易受環境的影響,一個孩子想媽媽哭了,便有一群孩子跟著哭,環境一旦改變,他們便很快忘記不快,破涕為笑。情緒變化多,家長特別是媽媽這時對孩子的陪伴教育非常重要。
4、喜歡重復與模仿,對新奇事物感興趣。
2歲兒童愛模仿別人,看見別人玩什麼,自己也想玩什麼。他們喜歡重復地擺弄物品,喜歡聽教師重復講同一個故事。在重復的活動中逐漸認識物體的屬性,發展語言與動作,逐漸產生聯想。這一時期的兒童,對色彩鮮艷、有聲響、會動的物品感興趣,新異事物能引起他們極大的注意。
5、詞語發展迅速,思維存在於動作之中。
2歲兒童處在口語發展的關鍵期,他們特別喜歡說,隨著詞彙量的迅速增加,他們已能用簡單的語句來表達意願,聽說能力基本形成。2歲兒童的各種心理帶有明顯的直覺行動性,他們的記憶及思維都是在直接與該事物的接觸或活動中進行的。活動中他們往往先做後想或邊做邊想。
通過以上的內容我們會發現孩子出現的任何問題都和他的生長年齡階段有關,我們父母就要了解每個孩子的生長階段,孩子每個的行為背後想表達的是什麼,我們家長在這個階段高質量的陪伴非常的重要,如果說讓我重來一次,我寧願自己陪伴孩子的小時候,任何的金錢、事業都彌補不了孩子這個階段的養育,對於後期的成長太重要了,特別是青春期出現種種的問題都和這個時候我們如何養育孩子有關,所謂,孩子3歲以前是孩子一生的黃金時期是有道理,也真誠希望媽媽們看到,如果你的孩子是在三歲以前,要慎重考慮。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2—3歲的小孩正是好奇心比較強的階段,眼睛不停的專注一個地方,說明他在思考。
育兒 經驗一 育兒 經驗二 育兒 經驗三 育兒 經驗四 育兒 經驗五這些方法都有助於培養小孩子的語言能力,開拓他們的視野,促進他觀察與思考世界,從而有利於身心 健康 全面發展。
首先,要了解孩子在這個階段的特點。從我家孩子經驗來說,第一,這個年齡處於 探索 期,什麼事都要自己干,這個時候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去 探索 ,去試錯,在錯誤中成長。第二,秩序敏感期,就是什麼都要恢復原狀,你破壞了孩子就不高興。這主要是因為孩子開始了單向思維,無法解釋這個復雜的世界,所以,會難受。這個時候,孩子哭鬧就安靜的等著孩子發泄,別打別罵,孩子其實也無助。如果用暴力,可能會暫時止住孩子的哭鬧,但是會造成內心的傷害。這個傷害現在看不出來,但是將來會限制他更全面的看待世界,會使他性格出現小傷痕。第三,他想表達,但是語言能力跟不上,所以,會著急,會用哭的方式表達,我們要耐心,慢慢引導他表達,他要是還表達不出來也不勉強。總之,感情上,對孩子要無條件的愛,具體事,要溫柔而堅定,講究方法。
2到3歲的寶寶是最關鍵的教育階段,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3歲是TA很多習慣養成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有良好的引導會讓TA一生受益,那怎樣做呢?我給您一些方法,保證簡單又實用
一,良好的生活習慣,
1.時間習慣培養,每天早6點到7點床吃早餐,每天中午12:00吃午餐,一點左右午睡一個小時,晚餐6:00。按照這個時間去培養TA的生活習慣,這會讓TA適應以後的學習和工作。
2.每天早晚刷牙,每天早晚刷牙,每天早晚刷牙,這個很關鍵,很多孩子牙齒不好的原因就是沒有刷牙的習慣或者是刷牙刷的不好,初期的時候父母一定要輔導去刷牙,因為孩子自己是不會刷牙的, 正確的刷牙方法也很關鍵,一口好牙齒會讓他將來充滿自信,另外,讓他養成吃完甜食或者吃完飯的時候漱口的習慣,這也會幫助他的牙齒 健康 。
3.自理能力,我看到很多孩子三歲多了媽媽還要喂飯,我就勸媽媽說你不會讓他自己吃嗎?媽媽會說他自己不吃,我說那不吃他就不餓唄,等他餓了自然就吃,還有的媽媽說怕他自己吃弄的那裡都是,我說那你就打掃一下唄,雖然你增加了工作量,但是你這樣會鍛煉他自己吃飯的習慣了。還有的媽媽幫孩子穿衣服穿鞋穿襪子,其實在孩子的心裏面他們願意 探索 新的東西。如果說你在他手腳協調能力可以的時候,也就是三歲左右的時候,他完全可以自己穿衣服,穿鞋等等,但是呢,你總給他穿,他就不會動腦去想這件事,本身穿衣服穿鞋這種動作就是在鍛煉TA的手腦協調能力,但是你過度的干預會讓他手腦協調能力喪失,也就造成了他這種依賴性的人格。你也就別抱怨自家孩子怎麼連衣服都不會穿呢,怎麼連飯都不會吃,這完全是你造成的。沒有不能自理的孩子,只有操心過度的媽
二,邏輯思維能力的養成,
為什麼有的人做事條理非常清晰,而有的人做事顛三倒四總是理不清楚,這是因為小的時候沒有系統的思維訓練,孩子在三歲左右的時候邏輯思維的培養非常重要,邏輯思維培養最好從玩兒來培養,買一些訓練邏輯思維的圖冊和寶寶玩,玩一些邏輯思維 游戲 訓練寶寶,時間長了你會發現你的寶寶比同齡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會高很多。
❺ 2歲寶寶應該怎麼教育
到底該如何跟2歲的寶寶相處呢? 好奇心強的2歲寶寶,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凡事都想自己解決,由於經驗不足,不僅常常把事情搞砸了,也給身邊的人帶來了很多麻煩,因此常常被形容為「terrible two」。 當寶寶不聽話時,你會怎麼辦?叫停?最後通牒?這些招數你是不是已經使用過多次了?結果也很容易讓人猜中,大多以失敗告終。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首先我們應該查出導致父母和寶寶之間尷尬局面的那些「致燃物質」,然後尋找一種能有效緩解父母和寶寶之間僵持局面和激烈矛盾的方法。 2歲寶寶特徵分析 寶寶在2歲左右的這個年齡階段,其生理以及心理都在發生巨大變化,常常會使人覺得2歲的寶寶不好教養。那麼,2歲的寶寶有哪些特徵呢? 逆反心理出現,凡事都要自己來做 當寶寶長到2歲時,由於各種能力的不斷增長,他會走、會跑、會說話,所以常常覺得:「我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完成所有的事。」以至於凡事都要自己來做,但是往往做得不是很好,弄得父母也跟著緊張。 舉個例子,寶寶在出門以前可能會要求自己穿衣服或鞋子,但是卻又因為不熟練而浪費了很多時間,穿了很長時間還是穿不好,這時父母肯定會很著急,還要伸手幫助,但是寶寶卻又固執地要自己來完成這件事情,時間一久,父母可能會失去耐心而嘮叨兩句,孩子也因為委屈而大哭,接著一場親子鬧劇再度上演…… 當上述情節一再上演時,照顧者自然就會覺得2歲的寶寶真是太難對付了,不鬧時乖的像可愛的小天使;但是一旦發起脾氣來簡直像個「小惡魔」,實在讓人不敢領教。 依賴心理&分離焦慮 父母才剛離開一會兒,寶寶早已鼻涕眼淚的塗了一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非得做到寸步不離嗎?父母可能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受:孩子在反抗之餘,卻又對你產生的嚴重的依賴,一旦離開你,他馬上就會哭鬧。 2歲正是寶寶產生「依賴」之時,因此這時寶寶會對最親近的人(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產生「分離焦慮」,他就像一塊橡皮糖似的粘著父母或照顧者,一刻也不想分開,否則會哭鬧不休,如此「依賴」讓家長很傷腦筋,就連出門也成了一大難題。在這時,父母常常會考慮是否應該將寶寶送入托兒所。還有些寶寶此時語言能力較弱,僅僅會以哭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即使家長苦口婆心地給他講道理,他仍然哭鬧不止,所以常常會給父母留下「和2歲的寶寶難以溝通」的印象。 與別人難以相處 2歲的寶寶即使上了托兒所,通常也是老師心中難纏的角色。通過觀察我們發現2歲的寶寶比較容易出現搶同學玩具的情形,偶爾還會出現咬人、推人的情況,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與寶寶心理的變化有一定的關系。寶寶剛從舒適的家裡進入另一個陌生的環境,難免會有些不適應,在家裡他是惟一的寶貝,他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看到別人有的東西自己也想擁有,這是2歲寶寶的一個特性,也常常讓父母和老師們感到很棘手。 和2歲小淘氣相處的3種方法 2歲左右的寶寶心理和行為都在發生變化。隨著智力和語言的發展,寶寶開始有了一些屬於自己的想法,但是由於沒有自己處理事情的實踐經驗和能力,因此常常會有一些不容易讓別人理解的行為出現,從而造成父母的困擾,增加了親子之間的沖突。 了解寶寶的這些變化,並且對寶寶的行為加以理解,這是父母和寶寶相處的基礎。下面提供3種方法,讓你能夠更好地和寶寶相處。 方法一:故事教育 「和小孩子講道理,他能聽得懂嗎?」許多父母也許會質疑,但是千萬別小看孩子的能力!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與他對話,效果通常不錯。你不妨也試一試,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嘗試和孩子正向溝通,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方法二:一致性的教育模式 如果孩子已經入託了,父母多與學校的老師溝通也是很必要的。父母可以將孩子在家裡的情況記錄下來,然後將記錄帶到學校和老師一起討論,建立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盡量一致的教育模式,這樣才不會使得孩子無所適從,同時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也比較容易把握,易於引導。 方法三:堅持原則 「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他吧!省得他哭鬧不止,弄得大家精神崩潰!」不少父母在孩子耍脾氣時,會採取妥協、滿足孩子的需求等消極的解決方式,以求能迅速地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是如此反而會讓孩子更加任性。所以父母應該擁有正確的教養觀念:疼愛孩子,但不要溺愛孩子,在孩子淘氣時要堅持原則。當孩子吵鬧時,要用他可以理解的話語告訴他,那樣做是不對的。如果孩子一再堅持,比方說他哭著鬧著非得要去麥當勞用餐,那是鬼靈精怪的他在試探你的忍耐底線,只要一次賴皮成功,下次可能他就會如法炮製。建議你不妨事先和孩子說清楚:今天的行程有那些?有沒有麥當勞?這樣才不會讓孩子予取予求。 面對害羞的寶寶父母應該怎麼辦? 不少家長抱怨,2歲的孩子很害羞,見到陌生人就畏畏縮縮地躲在父母身後,往往害怕出現在大的場合。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大大方方的呢? 專家指出,2歲的孩子並不會特別怕生,孩子怕生與否,其實與家長的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系。2歲的孩子對周圍的環境充滿好奇心,喜歡探索世界,但是由於剛剛學會說話和走路,所以當身旁有陌生人或剛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時,可能會比較敏感,再加上他們對父母有一定的依賴性,所以會出現緊緊貼在父母身後的情形。 解決的方式很容易,只要孩子身邊有熟悉的人陪著,協助孩子熟悉環境,相信很快就可以解決孩子過於怕生的問題。 另外,許多家擔心孩子生病,而不常常帶孩子外出,這也是造成孩子怕生的一個原因。 專家建議,父母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到戶外玩耍,多接觸同齡的孩子,訓練他們快速熟悉新環境的能力,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產生怕生的心理。
❻ 2歲孩子的育兒訓練方法
2歲孩子的育兒訓練方法
2歲孩子的育兒訓練方法,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未來的好壞,取決於孩子現階段的成長,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不能「偏科」,2歲孩子的育兒訓練方法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訓練方法一 :
為孩子樹立自信。孩子的自我意識剛剛形成,記憶力很強。這個時期尤其注意要為孩子樹立起自信心。這對於他將來的成長和性格的形成相當重要。家長一定注意不要輕易叱責孩子,多一些啟發和鼓勵;和他一同體會克服某個困難的全過程。
特別提示:現在吃花生、瓜子仍然是危險的。
訓練方法二 :
幼兒時期的運動能力和智能發達有密切的關系,要想智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必須提高運動能力。所以讓孩子的肢體得到充分鍛煉是很重要的。如果有條件,可以從這時起讓孩子接受像武術、跳舞等的啟蒙教育。也可以讓孩子開始游泳,但要注意安全,平時讓孩子經常練習類似拍皮球等的技巧性運動。
特別建議:每天兩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
訓練方法三 :
注意訓練和提高孩子的思維和理解能力。小孩子主要通過形象思維來了解周圍世界,家長要注意從這個時候開始逐漸培養孩子的思維和理解能力,可以先從形象入手,教他學著比較物體的大小、多少、長短、高矮等對比關系,再教他學會數至少10以內的物體個數。
特別建議:滿3歲的孩子,應盡可能送幼兒園。這不僅為了孩子通過集體生活學習自立和合作,也是為了使孩子身體得到鍛煉。
訓練方法四 :
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引導他正式學習,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孩子到了3歲,智力已經相當發達,已經能夠顯露出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興趣愛好。仔細觀察並發現他在某方面的特長和興趣,是父母這時候應該做到的。眾所周知,有許多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只是讓這么小的孩子學東西需要耐心,切忌心急。
特別提示:機械地教孩子識字,數數或強迫孩子上美術課,音樂班對孩子是沒有必要的。
訓練方法五 :
盡量培養孩子思維的完全自立。這個年齡的孩子的自立意識是通過任性來表現的。可以把孩子思維的這種不完全的自立轉變為完全的自立。反抗是孩子有主見的表現。講道理、多表揚對這個時期的孩子是唯一有效的。豐富孩子生活,盡量多的豐富孩子詞彙量。父母應用行動教給孩子怎樣去建立幸福的家庭,寬容、理解、生機勃勃最重要。
特別提示:為了讓孩子做一點事情就給他報酬是不好的,應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刻下勞動快樂的印記。
訓練方法一:鍛煉寶寶手指的靈活性。
到了這一階段,孩子的手指已很靈活了。為了進一步加強他手指的靈活性,促進大腦發育,媽媽可以和小寶寶一起做手指操。和著音樂的節奏,讓每個手指得到運動。還可以讓寶寶經常拿小些的物體。搭積木是這個時期最好的游戲。
特別建議:用手指拿東西,是刺激大腦最好的辦法。
訓練方法二:鍛煉寶寶的眼腦和腳的協調性。
在會走以前,孩子主要學習支配自己的雙手,到了這個時期,孩子已能獨立行走,就要注意培養孩子自由支配自己的雙腿和雙腳的運動,使眼,腦,腳及全身動作協調起來,日常可扶孩子多做上下樓梯的運動,節假日最好帶孩子出遊,讓他在大自然中盡情活動。
特別建議:盡可能給孩子各種玩具,使他們體會到游戲的快樂。
訓練方法三:開發寶寶的運動能力。
這個時期的.孩子懂得和別人共同游戲。已經可以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游戲動作。父母要多陪孩子玩耍,帶他做一些可以使全身得到運動的游戲,如玩皮球等,從而促進孩子反應能力和肌肉的發育。
特別提示:孩子的破壞能力增強了,要注意經常檢查孩子的玩具,看看破壞的地方時是不是會割破手指或扎傷眼睛。
訓練方法四:玩沙子、捏膠泥對孩子很有益處。
我們成年人大都有兒時玩沙土、捏膠泥的經歷。對於幼兒、玩沙土捏膠泥是一種很有啟發性的游戲。有老人說,玩沙子可以「去火」。的確,沙子並不臟,而且沙土含有有益人體健康的元素。根據您的經驗,教孩子玩各種沙土游戲,如挖洞等,還可以示範性地用膠泥捏一些簡單可愛的形象,引發孩子興趣。
特別提示:玩沙子、捏膠泥後一定要給寶寶洗手。
訓練方法五:鼓勵寶寶隨意地塗畫。
這一時期的孩子會對用筆塗畫產生濃厚興趣。給孩子准備好筆和紙,讓他隨意塗畫。家長只可以誇獎和鼓勵他,不要說他畫的不要或教他怎麼畫,這個時候他是成年人的老師!如果他把作品畫在牆壁或地板上,也千萬不要叱責他。總之,要讓寶寶畫得隨意和盡興,為開發他的創造力打好基礎。
特別提示:不要讓寶寶獨自拿到鋼筆或圓珠筆一類的東西玩。
訓練方法六:鼓勵和小朋友一起玩,讓寶寶「合群」。
人原本就是群居動物,與他人合作是人類的天性。這個時期,要引導寶寶,讓他學著與他人融洽相處。父母要經常帶寶寶出去接觸外面的人和事,鼓勵寶寶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在游戲中學會與人合作,學會容忍別人,初步培養他的集體觀念。
特別提示:在安排活動時,要注意飯前,飯後半小時不要劇烈活動。
訓練方法七:培養寶寶的主動性。
寶寶已經很「獨立」,他的見識日漸廣泛,「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什麼都想自己做。家長這時不要表現出輕視或制止他做什麼,只可以啟發和引導他,以避免限制孩子的主觀意願。因為主觀能動性是智力開發的動力。
特別提示:危險物品要原離寶寶。
訓練方法八:逐漸培養寶寶自立的生活習慣。
這個時期不要再繼續不停地追著孩子喂飯。要平等地與孩子同餐,讓孩子養成專心獨立吃飯的習慣。但要隨時關注他,並幫他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還要逐漸教孩子自己穿衣穿鞋,教他系扣子和鞋帶。逐漸幫助孩子學會去衛生間。另外,睡眠時間要充足,早睡早起。
特別建議:最好要教他學會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