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自然的語言中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1、摹狀貌.用「翩然歸來」描繪燕子的輕捷、灑脫,身姿優美,用「簌簌地」寫出樹葉紛紛飄落的動態,用「衰草連天」寫出深秋景象的荒涼,用「風雪載途」寫出嚴冬的酷寒.
2、作引用.「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3、打比方.文中把活生生的生物比喻為「活的儀器」,還說它「比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
4、舉例子,作比較.舉「北京──南京」物候現象差異的日數因季節的差別而不同來說明.用了「大連──北京」、「濟南──煙台」兩個事例來說明.
B. 大自然的語言有哪些說明方法
大自然的語言有以下說明方法:
1、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作用:說明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2、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
作用:然我們准確的了解物候的概念。
3、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作用:然我們准確的了解物候的概念。
4、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作用:把活生生的生物比作「活的儀器」。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活的儀器」對物候觀測的重要性。
5、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2年遲五六天。
作用:從反面說明物候對農業的重要性。
C. 大自然的語言中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大自然的語言》中的說明方法
《大自然的語言》一文運用舉例子、打比喻、擬人等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徵。文章在說明有關問題時,舉出不同的事例。如說明物候對於農業的重要性時,舉出了1962年沒有注意到根據物候觀測農業季節來得較晚,結束春初種的花生遭受了低溫損害。在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時,都舉出了典型事例。有的不僅舉出了一般情況下的事例,還舉出特殊情況下(如逆溫層的情況)的事例。這樣舉例,具體而全面。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在舉例時往往又和作比較結合在一起。如說緯度的差異對物候現象來臨的影響時,舉出「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時間只比北京早十天。」
D. (大自然的語言)中有多少個說明方法(答案要全)
一、大自然的語言
課文介紹了物候知識,說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大自然的語言」用來比喻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把大自然中種種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形象地說明了認識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課文把原來的標題改為「大自然的語言」,把大自然擬人化了,顯得生動而有情趣,又很新穎,比直接說「物候學」更容易吸引讀者;也更合乎「科學小品」這類文章的特點。
下面再通讀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標上序號(一至十二),用5分鍾時間快讀一遍,並思考第一道練習題中的4個小題,填寫段的序號。
[學生讀、練後簡要討論。各小題後括弧內應填的序號為:
第1題(一至三);第2題(四至五);
第3題(六至十);第4題(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層次,剖析條理。
說明文要把事理說明得清清楚楚,讓人讀了容易理解,就必須講究條理性。請同學們圍繞課文的中心——物候現象的介紹,劃分段落,簡要歸納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題的基礎上,引導討飢蘆碧論,然後歸納:
第1大段(一至三段):從一年四季中自然現象的變化說明什麼是物候,並進一步說明物候學和它研究的對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說明物候觀測對於農業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項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課文中心明確,條理清晰。請再進一步思考;決定物現象來臨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是怎樣安排的?為什麼這樣安排?
[討論後歸納]
說明應有條理,即使是並列的幾個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測,而是要以一定的標准理清條理,依恰當的順序逐項說明。課文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是按照從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從空間(七、八、九段)到時間(十段)的順序來安排的,並分別用了「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此外」等詞語,表明四個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學習編寫讀書摘要。
同學們通過幾次通讀課文和討論內容、層次,對課文已經大致理解。在閱讀實踐中,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點,或是為了記錄資料,以備日後使用,我們常常會在大致理解內容之後,做一些讀書摘要。摘要,實質上就是對信息進行篩選,要把文章的要點或主要的內容摘錄在卡片或筆記本上。摘錄的形式,可以是分條的提綱,也可以是濃縮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語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今天我們先練習最簡單的讀書摘要:從課文中選出一些重要的語句,分條抄錄在筆記本上,構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圍繞課文第一道練習中的4個小題,從文章中找出答案,在爛舉有關的句子下劃一條曲線。第二步,把這些句子分別摘抄在筆記本上,有時可適嘩隱當調整語句或在句子前、後加上一些詞語,使表達完整。
[學生練習,完成後相互交換閱看,訂正、補充,加深理解課文內容。再將預先准備的寫有「摘要」的小黑板掛出,供學生參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師做的「摘要」。〕
《大自然的語言》摘要
1.草本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是大自然的語言。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應用在農事活動,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它對於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里。
3.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於四個因素:首先是緯度,第二是經度,第三是高下差異,此外還有古今的差異。
4.物候學研究,首先是為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還利於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採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第二課時
(一)交流讀書摘要,加深對課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後歸納,鼓勵學生向課外閱讀延伸,經常自覺地做讀書摘要]
(二)繼續研討寫法。
這篇課文的寫法,除了層次清晰、有條有理這個特點外,還有一個寫法特點也值得理解和學習。說明事物的時候,常常要用舉例子的方法,舉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舉一個,也可舉兩個甚至更多些。這篇課文在多數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而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卻舉兩個例子。[學生讀課文]舉兩個必要嗎?為什麼?
[學生討論後教師歸納]
說明文中例子舉多舉少是有講究的。讀者容易明白的地方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要多舉兩個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如果依次類推,就會誤以為春天也一定來得早,一定溫暖,但是事實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連舉了「大連——北京」和「煙台——濟南」兩個例子加以說明,使人確信無疑。
(三)理解語言的生動性。
這篇說明文的語言很生動。生動的說明才能讓人愛讀易懂。先請同學們把第一、二段仔仔細細地輕聲讀兩遍。
同學們自讀後教師范讀一遍,然後掛上預先准備的小黑板;
要求學生通過比較對照,指出上述語句同課文中相應的語句有什麼不同,啟發學生了解:兩者表達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課文的語句要生動得多。[討論後歸納]
第1句沒有課文中「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這一句生動。「漸漸回暖」是一般的說法;「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則很自然地運用擬人的寫法。「沉睡」、「蘇醒」兩個詞用得貼切而生動,具體地喻寫了嚴冬的大地和早春大地的不同情態。
第2句沒有課文中「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這一句生動。「飛來了」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翩然歸來」是輕松、活潑的動態描寫,而且還包含有親切歡迎回到家來的感情。
第3句沒有課文中「……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這一句生動,「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則是具體、生動的描寫,黃葉在秋天紛紛落下的情景,彷彿彩色電影的鏡頭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第4句沒有課文第二段中幾個原句生動。那幾句緊扣「大自然的語言」,先後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還模仿布穀鳥的叫聲,寫成催促農民耕作的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比直接說「及時耕作」要新鮮、生動得多。
(四)復習、復述。
再朗讀課文第一段,結合上下文進一步理解一些詞語的含義。然後與旁邊的同學交換復述課文。
E. 大自然有哪些語言說明方法
關於大自然掘祥的語言說明方法的句子如下:
4、我愛大自然,尤其愛大自然的風,它是自然的靈魂。風帶給大自然靈真屈,使大自然有了生命力。我陶醉於風,陶醉於風的虛實勁靜,陶醉於風的疾緩剛柔。我真想蘸一筆自然之色來譜寫一曲風之頌。
5、大自然是一切生命的搖籃。藍天白雲青山綠水茂林修竹巨石深洞幽谷鳥鳴山容水態一切是那樣的平凡,然而一切又是那樣的真實樸素,毫不精雕細琢總讓人心裡湧起一股的情感。
6、成熟的麥穗低垂著頭,那是在教我們謙虛。一群螞蟻能抬走大骨頭,那是在教我們團結。溫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教我們堅韌。蜜蜂在花叢中忙碌穿梭,那是教我們勤勞。
F. 大自然的語言中有哪些說明方法有哪些
大自然的語言中的說明方法有:
舉例宏檔餘子 作比較 列數字 下定義 打比方引用等。
列數字 作比較 舉例子:1962年的山脈、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
下定義:首先是緯度。越往北桃花開得越遲,候鳥也來的越晚。
引用: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他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下定義:經度的差異是影響物候的第二個蠢螞因素。
下定義:影蔽滾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
此外,本篇文章僅供參考!未授權者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列印、引用。
G. 大自然的語言筆記說明方法
大自然的語言筆記說明方法如下:
1、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舉例子)作用:說明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2、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下定義)作用:然我們准確的了解物候的概念。
5、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2年遲弊卜纖五六天。(舉例子、租仿作比較)作用:從反面說明物候對農業的重要性。
6、弊液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只比北京早10天。(作比較)作用:緯度是影響物候現象來臨的重要因素。
H. 大自然的語言每一段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1
"於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擬人,將植物富又生命力,表現大地的生機
2「這些自然現象,我國亮褲賣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下定義,說明說明是物候,並且連接下文
3「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作比較,一北京的物候記錄為例子,純閉突出物候的作用,以突出主題
4「首先是緯度」「經度的差異是影響物候的第二個因素」「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此外,敬逗物候現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的差異」分類別,詳細說名影響物候的因素
I. 大自然的語言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大自然的語言》運用了舉例子、作圓御脊引用、作比較、列數字、分類別、打比方、摹狀貌、下定義、作詮釋、列圖表、做假設等說明方法。一般來說,說明文要說明的要點,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徵。
《大自然的語言》是知識性小詩,通過一些自然現象,告訴我們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大自然的一些規律。全詩共7節,詩歌語言生動活潑,適合朗讀背誦,大自然的語言是人心靈的聲音。
說明方法有拆頃哪些:
1.舉例子也就是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
2.作比較是將兩種類別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現象加以比較來說明事物特徵的說明方法。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
3.打比方:指的是通過比喻的修辭方法來說明事物特徵的一種方法。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4.畫圖表:想要把復雜的事物通過簡單的方式表達清楚,可以採用畫圖表的方式,這樣會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
5.摹狀貌:採用摹狀貌的說明方法可以使事物被說明的更形象、具體、生動。
6.列數據:想要使說明的事物具體化,就可以採用列數據的說明方法。為了讓讀者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通常會引用的數據都是准確的,如果不是准確的數據堅決不能用,列數據能夠讓被說明的事物更有說橘滲服力。
J. 大自然的語言有哪些說明方法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理這句話運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更具體,更科學,更概括的說明了什麼是物候學(或者說是物候學的特徵).
2、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理這句話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把活生生的生物比作「活的儀器」,生蘆知動形象的說明了物候觀測的重要性(或物候觀測的復雜和靈敏的特點),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3、北京的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②、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或中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
理這句話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突出強調了物候現象對農業的影響.
4、影響物候的四個因素:運用了分類別的說明方法,條理清衫嘩山楚地說明了影響物候的因素有哪些.
5、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廣,但是在大連,連翹③和榆葉梅的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又如濟南蘋果開花在四月中或穀雨節,煙台要到立夏.兩地緯度相差無幾,但煙台靠海,春天便來得遲了.
理這句話運用了舉列子的說明方法,更具體更真切了說明了經度的差異也是影響物候的因素之一.是文章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