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食用菌怎麼種植
食用菌種植方法:選擇菌種、精細管理、科學育菌、施肥、水分管理、溫度管理。
1、選擇菌種
應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選擇適宜的栽培種類及品種,不得使用老化或受到污染的菌種,應選用健壯、優質、抗病的菌種。
『貳』 食用菌的種植方法
一、 菌種製作的基本設備 1、 食用菌菌種製作的工藝流程 培養料的貯備和預處理------- 容器、工具的洗滌------ 配料、培養基製作------ 滅菌------ 冷卻------ 接種------ 培養------- 貯存 2、 基本設施 ① 廠房:② 原料庫③原料預處理場地④ 洗滌室:5配料室⑥ 滅菌室⑦ 接種室⑧ 化驗室 ⑨ 培養室⑩貯存室 二、 純種分離 菌種的分離方法主要有:孢子分離法、組織分離法、基內菌絲分離法和土中菌絲分離法。 1、 孢子分離法:屬有性繁殖。對於香菇、平菇異宗結合的菇類,為避免產生單孢不孕現象,必須採用多孢分離法。單孢分離法主要用於雜交育種的研究。 ⑴ 種菇的選擇和處理 種菇選擇的標准:必須純正,具有本菌株性狀,發育健壯,無病蟲害,成熟度適當。種菇選定後,首先除去附著在菇體表面的雜物,如蘑菇、草菇可用0.1%升汞浸泡消毒2-3分鍾,然後用無菌水漂洗3次,以洗除表面附著的葯物,最後用無菌紗布吸干水分。香菇、平菇可用75%酒精進行表面消毒。 (2)多孢分離法 ① 整菇播種法② 鉤懸法③ 貼附法 4菌褶上抹取孢子法⑤ 孢子印分離法 ⑥ 空中孢子捕捉法 (3)單孢子分離法 一般採用方法:平板稀釋法、連續稀釋法、毛細管法等。 2、 組織分離法 (1) 子實體分離法(2)菌核分離法(3)菌索分離法:對一些不易找到子實體及菌核的菌類 3、基內菌絲分離法 對於子實體只有在特定的季節下出現,平時不易採到,或子實體小而薄或呈膠質狀態(1)菇木(或耳木)分離法 在食用菌繁殖旺盛期 (2) 代料基質分離法 分離前,選擇一批子實體發生早、產量高、菇體尚幼嫩且生活力強而無病蟲害的栽培袋,待子實體將近成熟時,去掉子實體,然後用75%酒精將培養袋進行消毒後,在培養料下1.5cm處挑取0.3cm的培養料小方塊組織,接入試管培養基的中央,置於恆溫下培養。 3、 土中菌絲分離法: 用於採集生長在土中的菇類菌絲體 三、制種技術 採用孢子分離、組織分離和基內菌絲分離等方法分離培養而獲得的純菌絲,經過原種的擴大培養和母種、栽培種的製作,即可作為食用菌生產用的菌種。 1、 菌種的類型 母種、原種、生產種 2、 培養基的種類 天然培養基、合成培養基、半合成培養基 3、 原種製作 從擔孢子或菇體組織直接分離培養獲得的原種或引進的原種 4、 母種及生產種製作 將原種菌絲體移植到由糞、草、木屑、棉籽殼或麥粒等原料配製成的培養基上,而製成的菌種稱母種。將母種再擴大繁殖製成的菌種,稱栽培種或生產種。 5、 培養基滅菌 (1)高壓蒸汽滅菌法 瓊脂培養基採用1.05kg/cm2 壓力,溫度121℃ ,滅菌45-60分鍾;母種和栽培種固體培養基採用1.2-1.5kg/cm2 壓力,溫度123-129℃ ,滅菌1-1.5 小時。 (2) 常壓蒸汽滅菌 6、 接種室消毒滅菌 熏蒸消毒法:甲醛與高錳酸鉀混合熏蒸法 (2)紫外線消毒:(3)石碳酸滅菌 7、 接種 在無菌條件下,將原種或母種菌種移接到經過嚴格滅菌的培養基上,稱為接種。 8、 菌種培養 (1)原種培養 接種後的試管原種,置於25℃左右的恆溫箱中培養,經過2-3天即可檢查生長情況,純潔菌種經過7-15天的培養,原種菌絲即可長滿斜面培養基。 (2)母種及栽培種培養 栽培種接種後置於25℃左右的培養室內培養。當菌種瓶中菌絲體伸入培養基的1/3時,培養室內的溫度可降低2-3℃,以避免菌絲生長代謝加強,料溫上升而引起高溫障礙。培養室內保持60-70%的空氣相對濕度。一般經過20-40天的培養,菌絲即可擴散生長到整個培養基,再經過7-10天即可培養出優質的菌種。 四、菌種保藏方法及復壯技術 1、 菌種保藏方法 菌種保藏的基本手段是採用低溫、冷凍、乾燥、減少供氧量等方法,終止其繁殖,降低其代謝強度,使之處於休眠狀態。 (1) 斜面低溫保藏法:保藏時間不長。(2) 液體石蠟保藏法:保藏期限可達3-5年。 (3)濾紙保藏法:保藏期限可達2-5年。(4)真空冷凍乾燥保藏法:保存時間可達數年(5)液態氮超低溫保藏法:近年國際流行的新技術。 2、 菌種復壯技術 提純復壯。主要有組織分離法及菌絲體復壯的方法。
『叄』 食用菌怎麼種植
食用菌栽培與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養料,食用菌要將培養料分解建造自身。這些培養料絕大多數都是人類不能作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質纖維素類的農林副產品,如秸稈、木屑和禽畜糞便等。
食用菌雖然種類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一樣的,即培養料制備→滅菌或發酵→接種→發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獲。有的種類只出一茬,有的可以出幾茬。
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主要有生料栽培、發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
所謂生料栽培,就是將培養料加水攪拌均勻後不再滅菌或發酵而直接接種,然後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菌出菇。目前可以生料栽培的種類只有平菇、草菇和大球蓋菇,其他種類都不能生料栽培。
發酵料栽培是將各種原料拌勻後,按一定規格要求建堆,堆積發酵,當堆溫達一定要求後,進行翻堆,一般要翻3~5次,然後在自然條件下接種,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菌出菇。凡可生料栽培的種類都可進行發酵料栽培。必須使用這一方法的都是蘑菇屬的各種,如雙孢蘑菇、大肥菇、巴氏蘑菇(姬松茸),草菇、平菇、雞腿菇等也常應用此法。
熟料栽培是指將培養料裝入一定大小的容器,常用塑料袋,然後進行常壓或高壓滅菌,將培養料內的生物全部殺死。冷卻後經無菌操作接種,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菌出菇,如香菇、杏鮑菇、金針菇、木耳、銀耳、白靈菇等都是這樣栽培的。
此外,一些共生菌類,如松茸、牛肝菌等非腐生菌類,用上述任何方法都不能栽培出菇。但是由於其美味,市場價格好,為了增加野生狀態的採集量,人們進行了半人工栽培。所謂的半人工栽培,就是人工接種在自然發生的場所,增加菌絲生長量,促使子實體多發生。
『肆』 食用菌種植方法
食用菌的栽培基質以培養料為主,代料栽培分為生料栽植、熟料栽植、發酵料栽植三種。養護食用菌的生長溫度范圍,應穩定在24~27℃之間,平時澆水保濕,濕度在40%~50%左右為好。食用菌成熟後需要盡快收獲。
1、栽培基質
大部分的食用菌菇在成熟之後,需要根據養料和培養基質的干濕程度、出菇的密度和子慧歲實體的不同生長發育期靈活噴水保濕。覆土後15天出現菇蕾,到20天的時候就可以採收菌菇了。及時採收,也許能在15~20天後再成熟一波。
『伍』 食用菌種植 食用菌種植方法介紹
1、選擇在近河流,空氣流暢,四周寬闊,遠離禽畜養殖場、釀造廠、生活區、醫院、垃圾場的場地。場地要採取翻土、曬土、灌水等措施取代農葯消毒。水源水質要求選清潔的井水、自來水,遠離污水源。菇棚要求棚體牢固、地勢較高、排水暢通,棚內不積水,覆蓋塑料薄膜和遮陽網,防日曬雨淋。覆蓋物要厚一點,利於保溫,四周用草簾圍住,留通風孔。
2、培養料以樺木料的木屑為最好,配以棉子殼、黃豆桿、玉米心等,輔以麥麩皮、米糠,並添加微量元素。原材料新鮮、乾燥,沒有蟲蛀、霉爛變質、結塊是成功的基礎。此外培養料使用前需經過消毒處理。
3、食用菌胞子發芽和菌絲體生長的適宜溫度是20~30℃,但不同種有機食用菌在促成子實體分化的溫度上,差異較大,大體可分為下列三種類型:(1)低溫型:子實體分化最高溫度在24℃以下,最適溫度在20℃以下。(2)中溫型:子實體分化最高溫度在28℃以下,最適溫度為20~24℃。(3)高溫型:子實體分化最溫度在30℃以上,最適溫度在24℃以上。
4、有機食用菌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水分絕大部分都來自培養料,一般培養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為宜。子實體生長發育過程中,由於蒸發或採收而使培養料的水分減少。因此,平時必須經常噴水,使菇房中保持一定的空氣相對濕度,防止培養料水分的過度蒸發。空氣相對濕度可由普通干濕計測定。
5、有機食用菌在子實體發育階段要求有較高空氣相對濕度,適度的相對濕度是80%~95%,如濕度過低,則會影響子實體的分化和發育,嚴重者,則子實體不分化,即使已分化的幼菇也會姑死。但菇房濕度也不宜超過96%。否則,不但菇體發育不良,還會滋生病菌。
6、一般適宜菌絲生長的pH值在3~8之間,最適pH值為5.0~5.5。
7、氧與二氧化碳也是影響食用菌絲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二氧化碳過多,對食用菌生長發育不利,生產上為防止二氧化碳積存過多,菇房內經常需要通風換氣,這是食用菌栽培中確保子實體正常發育的一項關鍵性措施。通風換氣能補充菇房內的新鮮空氣,排除過多的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謝廢氣,此外,適當通風不定期能調節空氣中的相對濕度,減少病菌的滋生。
8、食用菌不同於一般綠色植物,不能進行光全作用,不需要直射的光線,又由於日光紫外線有殺菌作用,直接暴露在陽光下不利於食用菌不能象種莊稼那樣栽在田間,暴露在陽光下,而需要培養在專門的菇房或遮蔭棚內。
『陸』 食用菌室內種植方法
食用菌室內種植方法有準備菇房、配製養料、接種覆土、生長環境。
1、准備菇房:菌菇生長的環境較為濕潤,在室內養殖菌菇時,應該選擇背光的房間,並在房間的地面和牆壁蓋上塑料膜,避免水分蒸發,如果房間內有窗戶,則應該使用遮光布將其擋住,並向房間的中心位置安裝一個白熾燈。
2、配製養料:種植菌菇時,要使用稻草、麥拍正秸、玉米秸、玉米芯等材料混合配製養料,並將養料裝入塑料袋,放入鍋中,並向鍋里倒入清水,開火加熱,直到清水煮沸後,等待一小時的時間,然後將養料撈出。
3、接種覆土:撈出的養料晾涼後,即可將其均勻的鋪灑在房間的地面上,並將厚度保持在十五厘米,然後向養料上方撒上捏碎的菌菇原種,再使用過篩的細土覆蓋,後向土面噴灑一次水分,兩周後就會有菌菇長出。
4、生長環境:在養殖的過程中,要將環境溫度枝答保持在二十度左右,便猛賀慧於菌菇的子實體長出,在菌種生長期間,要將環境濕度保持百分之七十,菌菇出菇後,則應該將濕度保持在百分之六十,使其更好的生長。
食用菌介紹
食用菌是指子實體碩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稱為蘑菇。
『柒』 食用菌的正確種植方法是什麼
食用菌是能供人們食用或葯用的菌類總稱。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食用菌是怎麼 種植 的 。以下就是我給你做的食用菌的種植 方法 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食用菌的介紹
八十年代初期以來,食用菌栽培做為一項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的致富好項目在中國得以迅猛發展,食用菌產品曾一度供不應求,賣價不菲。食用菌產業是一項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於一體的短平快農村經濟發展項目,食用菌又是一類有機、營養、保健的綠色食品。發展食用菌產業符合人們消費增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農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徑。有些國家還建成了年產鮮菇千噸以上的菇廠,還發展了既供觀賞又供食品的家庭種菇和用菌絲體液體發酵生產食品添加劑的技術21世紀食用菌將發展成為人類主要的蛋白質食品之一2005年中國食用菌的總產量達1200萬噸,居世界第一,據中國食用菌商務網調查統計,2010年中國食用菌的總產量達2000萬噸,佔世界70%。由全禾菌業、九發集團等單位開發了食用菌液體菌種生產和工廠化栽培技術,大大提升了中國食用菌生產水平。食用菌產業已成為中國種植業中的一項重要產業。國內市場潛力巨大。因此,對國內市場要加大宣傳力度及產業整合。
食用菌的種植1、菇房要求:菇房要求大小以 1000—2000 平方尺栽培面積為宜,菇房要求密縫,尤其屋頂 不要漏氣,瓦房、草房都可以。
2、培養料配比(以 1000 平方尺面積計算)
(1) 、干牛糞 6000 斤(或牛糞和豬糞各 50%) 。
(2) 、干大麥草 2000 斤,干稻草 1000 斤。
(3) 、尿素 15 斤,硫酸銨 50 斤,石灰氮 40 斤。
(4) 、菜籽餅 200 斤,雞糞 200 斤。
(5) 、過磷酸鈣 50 斤。
(6) 、石膏 150 斤,石灰 1000 斤。
(7) 、氨水 100 斤(拌餅肥用) 。 堆料最好採取豬牛糞混堆、干濕糞混堆和稻麥草混堆。
3、培養料室外堆制發酵(前發酵) : 培養料經過堆制發酵後,必須做到:一是物質要轉化好,二是料內臭要消除,三是培養 料草要較長、疏鬆、彈性好,四是殺死雜菌蟲害,五是高溫發酵不要低溫腐熟。
(1) 、堆料時間的選擇:一般正式建堆時間選擇在 8 月台 18—20 日。
(2) 、大麥草預濕:培養料在正式建堆前應預先把大麥草堆制起來,每天澆水連續預濕 三天,把麥草逐漸吃足水份。
(3) 、正式建堆:把稻草和預濕過的大麥草與糞肥一起堆制。堆料場地應選擇高燥不易 積水的地方,堆制前應將場地打掃干凈,用農葯除蟲一次。將豬牛糞在堆料前一天下午用豬 尿或人尿拌濕過夜。堆料開始時,先在地上鋪上一層稻草,厚約 4—5 寸,寬度 7 尺,長度 不限,然後在草上撒上一層糞,這樣一層草一層糞,直至堆完為止。一般以 10—12 層高 4.5 尺為宜。稻草堆在底部兩層和表面兩面層。預濕過的大麥草堆在中間 6 層。在中間 6 層中除 掉每層撒上糞肥外,菜籽餅、雞糞、尿素、石灰氮也要逐層加入。菜籽餅應在堆料前 10 天 用氨水預先發酵、消毒。料堆應堆得前後平直,上下平直,堆頂稍成瓦背形。從第三層開始 每層都要澆水,最好澆豬尿或人尿水,水要澆在草上,不要澆在糞上,以免糞肥流失,並且 下面少澆,上面多澆,以水從料堆四周流出為度。建堆後第 5 天進行第一次反堆,並加入硫 酸銨,石膏;第 9 天進行第二次反堆,並加入石灰;第 12 天進行第三次反堆,加入過磷酸 鈣。再過 2—3 天,當料溫達到最高時,趁熱進房。每次反堆應將糞草抖松反勻,堆平直。
4、培養料室內後發酵:後發酵技術的幾個關鍵問題;
(1) 後發酵開始加溫時培養料溫度, 、 最好保持在 45℃左右, 料溫過低帶來升溫的困難。
(2) 培養料進房時的含水量掌握在 68%, 、 後發酵結束後的培養料的含水量掌握在 65%, 比常規發酵的含水量略偏高。培養料的成熟略偏生,這樣發菌順利,後力足。
(3) 、加溫時,10 小時內一定要把室溫和料溫都升到 60℃左右,並保持 60℃溫度 3—5 小時, 如果達不到這個溫度, 則起不到能巴斯德消毒的作用, 也就是起不到殺蟲滅菌的效果。 然後將料溫降到 52℃左右,並保持該溫度 3—5 天,室溫保持 45—48℃,保溫時間長短,視 三個指標出現的情況和培養料的成熟度而定。
(4) 、培養料水份的調節在料溫降到點 52℃時進行為好。這時室溫只有 30 來度,人吃 得消。
(5) 、若用炭爐加煤球爐加溫,每 1000 平方面積最少要用 20 只爐子,寧多勿少。
5、栽培管理: 在蘑菇栽培中搞好培養料的室外堆制發酵和室內後發酵以後, 主要是如何搞好種菌後到 出菇前後的栽培管理工作。做好菇房保溫、保濕、通風、換氣、復土、調水等管理,發好菌, 出好菇。發好菌以後,菇房管理主要是如何把溫度、濕度和空氣三者關系合理處理好,以滿 足蘑菇生長需要。一般來說,上述三者缺一不可,但應以溫度作為主要條件來考慮,其餘二 個條件,必須根據溫度的情況相應給予考慮。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種菌及種菌後的菇房管理;後發酵結束後,馬上打開門窗,拔去拔風筒的堵塞物 進行大通風一天,把菇房內的二氧化碳排盡,排除菇房熱量,降低室溫,然後進行菇床反格 降低料溫。如果料層水份偏干,應再用石灰清水調正。反格應進行兩次,通過反格,一是散 失料溫,二是把糞草抖松反勻,拿去大的糞塊和雜質,整平床面,為以後復好土創造條件。 當氣溫穩定在 28℃以下時,即可種菌。種菌方法:一般以穴播種 70%,30%散播在料面。
(2) 、復蓋粗土、調節粗土水: 復粗土時間掌握在菌絲體發到料層底部後為好, 這樣菌絲體較老練。 粗土水份要求先濕 後干,底濕上干。
(3) 、復蓋細土、調節細土水、結菇水: 當菌絲體將要長到粗土平時,馬上復蓋細土,細土水份要求先干後濕。第一次要關窗復 干細土,一間菇房一天復蓋完,復得厚薄均勻以看不見粗土為度。細土復好後,通風一天, 然後進行調節細土水 6 兩左右,分兩天調好,第一天調 2%石灰清水 3 兩,分 6 遍調,每遍 0.5 兩;第二天調清水 3 兩左右,調法同前面一樣,調到細土捏得碎即可。當部分小白點菌 蕾形成後,開始調結菇水 3—4 兩,一天分 4 次調好,每次一兩左右。
(4) 、調出菇水: 當大部分子實體長到錄豆大小時,就可開始調出菇水,共調水 7 兩左右,分二天調好, 第一天調 4 兩,分 4 遍調,每遍 1 兩,第二天調 3 兩左右,分 6 遍調,每遍 0.5 兩。這次用 水用到粗土上半顆、細土發亮。
食用菌的發展前景1,由單一品種向多品種發展.為了保證菇農的穩定收入,菇農要適應市場要求,一種品種價格銷量不好,另外的品種可以補充.
2,從生產方式上由人工向機械化發展.因為人工的代價會越來越高,加之難以保證質量,所以必須向機械化發展.
3,從小規模向大規模發展.小的規模難以適應市場需要,就是群眾經常所說的"生意要成樁",這樣才能吸引大量的客商來本地收購,銷售.才能保證市場的產品不積壓.
4,從產量型向質量型發展.菇農生產出不僅是大量產品,而且保證質量,如香菇要多產花菇和厚菇,農葯含量不能超標等.就從平菇而言,日本要求平菇不是大而厚,而是小而厚,只有5分錢人民幣那麼大.
5,從季節性栽培到全年型栽培.為了提高經濟收入,一年只在旺季生產很難保證菇農的效益,而且大量的機械設備閑至,相對就減少了收入,可以採取多品種,多季節的栽培方法,保證每年各個季節都有菇出售.
6,從平地向立體化栽培.菇棚不只是地面上種植,而要搭架分層種植,以便充分利用空間.
7,從木材,料食向農副產品.下腳料和菌草上發展.根據國家森林法,木材的砍伐要限量並要有計劃,所以有木材和鋸沫為原料的品種要及時更換,可用農副產品下腳料和種植菌草來滿足菌類生產的需要.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改變,國內市場潛力很大,加之中國又是食用菌出口大國.中國每人每年吃2斤食用菌,就可以增加銷售收入80多個億,由此可看菇類市場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是並不是每一個菇農生產者都有很大的收入.為了保證菇農的經濟收入,發展食用菌還必須認真的做好 市場調查 和分析工作,以確定你種植的品種和生產規模.應做好以下幾項調查.
1,做好本地市場調查與分析:根據當地市場的容量和飲食習慣,確定生產規模和種類.
2,做好國際國內市場調查.國內市場可根據你離城市的遠近,所需的品種和數量,價格,國際市場可根據外貿,海關提供信息,簽定合同,確定生產種類和規模.
3,生產因素和調查.在做好市場調查的基礎上,根據氣象條件,能否生產,生產原料和來源,價格,距市場的遠近,土地,勞力資源是否充足,來確定生產與否.在食用菌生產之前,需要做好市場調查和生產因素的調查,而後進行匯總分析,成本核算,市場預測,計算出成本和收益,再開始生產.
食用菌的保鮮方法食用菌化學保鮮具有方法簡單、成本低、保鮮程度高等優點。
氯化鈉
將新採的平菇、鳳尾菇等經整理後浸入0.6%的食鹽水中約10分鍾,瀝干後裝入塑料袋儲藏,能保鮮5~8天。
焦亞硫酸鈉
將新採收的平菇攤放在干凈的水泥地面上,向菇體噴灑0.15%焦亞硫酸鈉水溶液,邊噴邊翻動菇體,以便噴灑均勻。噴後裝入塑料袋,立即封口儲存在陰涼處,在10℃~25℃下可保鮮8~10天。食用時,要用清水漂洗。
米湯膜
用做米飯時的稀米湯,加入1%純鹼或5%小蘇打,冷卻至室溫。將採下的鮮蘑菇浸入米湯鹼液中,5分鍾後撈出,置陰涼乾燥處。此時在蘑菇表面形成一層米湯薄膜,可以隔絕空氣,保鮮3天。
抗壞血酸
金針菇、香菇、草菇等採收後,往鮮菇上噴灑0.1%的抗壞血酸液,裝入非鐵質容器內,可保鮮3~5天,其鮮度、色澤基本不改變。
氯化鈉
用0.2%氯化鈉加0.1%氯化鈣製成混合浸泡液。將剛採收的鮮菇浸泡於混合液中,用一竹箅蓋上並加一重物,使菇體浸入液面以下30分鍾,在15℃~25℃下可保鮮5天左右,5℃~10℃下可保鮮10天以上。
檸檬酸
將0.05%抗壞血酸和0.02%檸檬酸配成混合保鮮液,把鮮菇浸泡在保鮮液中10~20分鍾,撈出瀝干,用塑料袋包裝密封。
比久
比久是一種植物生長延緩劑。用0.1%的比久水溶液浸泡鮮菇10分鍾,取出瀝干裝袋密封,於5℃~25℃下保鮮,可保鮮15天以上。適用於蘑菇、香菇、平菇、金針菇等菌類保鮮。
麥飯石
將新鮮草菇裝入塑料盒中,以麥飯石水浸沒菇體,置於0℃以下低溫保鮮,保鮮期可達70 天。而且氨基酸含量與鮮菇差別不大,色澤、口感均較好。
看了怎麼種植食用菌還看:
1. 玉米芯種植平菇配方
2. 大棚蘑菇怎麼種植方法
3. 怎麼辦法讓香菇高產
4. 農廣天地秀珍菇種植
5. 種植蘑菇的方法
『捌』 食用菌怎麼種植
食用菌栽培與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養料,食用菌要將培養料分解建造自身。這些培養料絕大多數都是人類不能作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質纖維素類的農林副產品,如秸稈、木屑和禽畜糞便等。
食用菌雖然種類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一樣的,即培養料制備→滅菌或發酵→接種→發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獲。有的種類只出一茬,有的可以出幾茬。
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主要有生料栽培、發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
所謂生料栽培,就是將培養料加水攪拌均勻後不再滅菌或發酵而直接接種,然後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菌出菇。目前可以生料栽培的種類只有平菇、草菇和大球蓋菇,其他種類都不能生料栽培。
發酵料栽培是將各種原料拌勻後,按一定規格要求建堆,堆積發酵,當堆溫達一定要求後,進行翻堆,一般要翻3~5次,然後在自然條件下接種,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菌出菇。凡可生料栽培的種類都可進行發酵料栽培。必須使用這一方法的都是蘑菇屬的各種,如雙孢蘑菇、大肥菇、巴氏蘑菇(姬松茸),草菇、平菇、雞腿菇等也常應用此法。
熟料栽培是指將培養料裝入一定大小的容器,常用塑料袋,然後進行常壓或高壓滅菌,將培養料內的生物全部殺死。冷卻後經無菌操作接種,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菌出菇,如香菇、杏鮑菇、金針菇、木耳、銀耳、白靈菇等都是這樣栽培的。
此外,一些共生菌類,如松茸、牛肝菌等非腐生菌類,用上述任何方法都不能栽培出菇。但是由於其美味,市場價格好,為了增加野生狀態的採集量,人們進行了半人工栽培。所謂的半人工栽培,就是人工接種在自然發生的場所,增加菌絲生長量,促使子實體多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