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大棚磨菇的種植方法

大棚磨菇的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3-04-30 17:12:25

❶ 蘑菇怎麼種植方法蘑菇菌

蘑菇是一種菌類植物,種植的時候需要選擇溫暖濕潤蔭庇的位置,一般是搭建專門的菇房進行種植,然後配製基質,可以採用植物粉碎過的秸稈和人畜糞便,充分混合發酵之後就可以使用了。把基質平鋪在菇房裡面,然後把菌絲均勻的種在基質上,保持溫度在20℃左右,保持適度很快就會長出來了。
栽培的蘑菇多是白色雙孢蘑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其它營養成分,被譽為「人類健康食品」、內銷、外銷量均很大。因此,大力發展蘑菇生產,對發展農村副業,增加收入,有很大的作用。蘑菇栽培雙孢菇的主料:麥草、玉米稈、牛糞。輔料;油渣、磷肥、石灰、石膏、尿素。6月份收小麥開始,收集麥草,麥草要堆在距播種大棚的空地上。堆起時不用粉碎:玉米稈收集時,待11月份玉米稈干後,沒有綠色時便可粉碎使用,或是截成兩段均可發酵用;牛糞要提前拉回涼半干搗碎,再堆起寬2米、高1.5米,長不限,自然發酵,溫度升到75℃。約15天翻一次堆,里外位置調換讓其自然發酵。牛糞也可曬干搗碎存起備用。
菇房要求地勢較高,四周開闊,環境清潔,房子朝南,頂上設風筒,牆壁上開設南北對稱呈長方形的天窗和地窗。菇房要求防風防雨,室內能保溫保濕,通風透光(散射光),地面便於沖洗,或便於每次栽培加墊新土夯實。四周牆壁用石灰水消毒,房內每次可用葯劑熏蒸消毒,防止雜菌感染。

❷ 大棚種植蘑菇技術

大棚種植蘑菇時,要向大棚地面鋪上麥草、麩皮等混合配製的養料,然後將蘑菇菌種接種在養料上,覆蓋一層過篩的細土即可,養殖過程中應該每天向大棚內噴灑一次水分,提供環境的濕度,促使蘑菇盡快的生長出來。

大棚怎麼種植蘑菇

1、菇房選擇

大棚種植蘑菇時,埋渣要在地勢偏高、通風溫暖的場地搭建大棚,並使用水泥修葺地面,使用散射光材料搭建大棚框架即可,而且大棚的密封性要好,以免外界低溫影響大棚內蘑菇的生長。

2、配製養料

種植蘑菇前,要使用動物糞便、麥草、秸稈、麩皮、稻草以及白糖混合配製養料,但是在配稿閉制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能使用生肥,最好將動物糞便曬干後使用,而麥草、秸稈等材料也要切碎後使用。

3、消毒殺菌

種植蘑菇前要對環境進行消毒處理。首先向大棚中噴灑消毒劑,消滅絕大部分細菌,然後將養料鋪在大棚的地面上,再將大棚的溫度調節至六十度後,關閉大棚,三小時後即可將細菌消滅。

4、接種覆土

接種蘑菇前,要將大棚溫度調節至五十度,並維持一周的時間,讓養料發酵,然後將鍵液裂蘑菇菌種接種在養料上,覆蓋一層篩過的細土即可。注意養料的厚度要控制在十五厘米左右,以免養分不足以讓蘑菇生長。

❸ 蘑菇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擇在地勢較高、通透性好的地方建種植大棚,用家畜糞便、麥草、麩皮、稻草、玉米桿等堆制養料,一層草料一層糞便,半個月可完成堆制,採用採用的穴播的方式進行接種,每株間距10厘米。出菇初期濕度控制在70%左右,澆水遵循少量勤澆的原則,出菇期將溫度調高到20-28℃左右,蘑菇長到一定大小時進行採收。
一、建設種植大棚
選擇在地勢較高、地面平坦、周圍比較空闊,通透性好的地方建種植大棚,大棚要選用散射光材質的,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這樣方便沖洗,留有窗戶或者是卷簾,這樣可以增強通透性,在菇房內要設好菇床,可木製、可鐵制、還可磚砌。
二、堆制養料
在七月份左右的時候用家畜糞便、麥草、麩皮、稻草、玉米桿等堆制養料,糞便曬干、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斷,然後混合適量的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再按照一層草料一層糞便的堆起來進行發酵。一般間隔3-4天翻一次堆,大概半個月後即可完成堆制。
三、接種
1.養料堆制完成之後,接種之前需要對菇房進行一次徹底的消毒殺菌,消毒完成後將堆制好的養料搬入菇房中,在菇床上鋪好,然後將關閉門窗,將室內的溫度調高到60℃左右,三個小時之後將溫度降低10℃,維持這個溫度一周,讓養料徹底的發酵。
2.等到養料的溫度降低到25℃左右時,開始進行蘑菇接種,將養料在菇床上整平,厚度要達到15厘米左右,接種採用的穴播的方式,每株間的間隔為10厘米左右,適當播密可以提高發菌速度。最後將細肥土均勻的覆蓋在養料上面,即可等待發菌。
四、採收
保持養料的濕度,在出菇初期濕度一般是在70%左右,後期慢慢的恢復到80%-90%左右即可,在澆水的時候,我們要遵循少量勤澆的原則。出菇房在發菌期間的溫度最好是保持在10-18℃左右,在出菇期將溫度調高到20-28℃左右,這樣可以加快出菇的速度。等到蘑菇長到一定大小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採收了。

❹ 蘑菇怎麼種 蘑菇種植技術

蘑菇種植技術:
一、栽培季節

蘑菇渭北旱腰帶地區,溫差大,空氣濕度小,季節變化快,可提前播種,時間安排在8月中旬-9月上旬。關中平原一帶安排在8月底-9月中旬,當然,有窯洞、果窖的菇農,可在麥草收獲後就能堆積發酵,7月底就可以播種,8月下旬就能收獲。玉米稈收獲後,待玉米稈干後,能進行第二輪播種,用截斷玉米稈+牛糞,12月-元月播種,越冬,春季3月開始出菇,5月底前結束。經試驗產量和質量近似麥草。
二、原材料的准備
蘑菇栽培雙孢菇的主料:麥草、玉米稈、牛糞。輔料;油渣、磷肥、石灰、石膏、尿素。6月份收小麥開始,收集麥草,麥草要堆在距播種大棚的空地上。堆起時不用粉碎:玉米稈收集時,待11月份玉米稈干後,沒有綠色時便可粉碎使用,或是截成兩段均可發酵用;牛糞要提前拉回涼半干搗碎,再堆起寬2米、高1.5米,長不限,自然發酵,溫度升到75℃。約15天翻一次堆,里外位置調換讓其自然發酵。牛糞也可曬干搗碎存起備用。
另外,雞糞、豬糞均可加入栽培用。糞中不能摻有土塊。
油渣:最好採用菜油渣,棉油渣亦可使用。
豆稈:發酵料中加入少量豆稈效果最好。
磷肥、尿素、石膏、石灰均應備好。
⒈預濕
建堆前在麥草堆上撒上一層石灰粉,用水管澆濕麥草,讓其軟化三天,或用石灰水直接潑在上面。
⒉建堆
建堆時,將所有稱好的輔料拉到堆前,先在地面上灑一層石灰,在面上鋪一層乾的草,其厚為30厘米左右,寬為2.3米,長28米左右為1畝地料。分5-6層堆料,一層25-30厘米的麥草,上面撒一層石灰,鋪一層牛糞,撒一層油渣、磷肥、石膏(用1/2量),尿素在最上二層分別撒入,把輔料可以混合,分6份每層撒一分,再鋪料。如此一層草料、一層輔料建堆,撒完後開始澆水,將料面澆一遍水,料的四周要垂直整齊,按同樣方法作完一堆,總高為1.5米,頂部為龜背形。用薄膜覆蓋發酵。
⒊第一次翻堆
建堆6天,料堆內溫度達到70-7℃,穩定後即可進行翻堆。翻堆的方法是:從料堆的一側開始撤料,在另一側重新建堆,插上木棒或竹竿,即翻滾式翻堆。翻堆時要將料堆頂部料放在一邊,後夾在中間,外層料放在內層,內層料放在外層,下層料堆放在上層,邊翻邊抖松培養料,將培養料混合均勻,排除料中廢氣,增加新鮮空氣。將剩餘的石灰、石膏分層撒上,料偏干發黃、白時表示水分不足,要邊堆料邊灑水,補足水分。每隔50厘米豎立一根木棒,堆完棒搖動抽出,即料上許多通氣孔。每隔一天將膜揭開排排廢氣,亦利於升溫,約3天後溫度可升到70℃以上,保持2天,又進行翻第二遍。
⒋第二次翻堆
經第一次的調整水分,添加輔料,增設通氣孔,料溫上升很快,約,5-6天進行翻堆,用同樣方法翻,此時可採用從一頭翻堆,排上木棒留出通氣孔,完後蓋上薄膜。用同樣方法過五天後翻第三次堆,翻後四周噴上三氯殺蟎醇。
⒌第四次翻堆
三次過後,料已腐爛,熟後標准為麥草棕紅色,手一拉即斷,料握住不沾手。此時進行第四次翻堆,是把料面上邊翻邊噴除臭劑或甲醛和殺蟎葯。檢查酸鹼度,PH值8-8.5為宜。翻完後悶二天便可准備涼料播種。
⒍排料
當第四次翻堆後已能播種時,關鍵要會辨認料的腐熟程度,培養料要求腐熟均勻一致,色棕紅,草稈柔軟、富有彈性,用手拉即斷,無氨味,無臭味,不發粘,不變黑,料疏鬆為標准。PH值7-8。不能有夾生料,否則在栽培時,會有鬼傘雜菌等發生。
具體做法:將料堆攤開,排廢氣,可在外面涼開,亦可直接進棚,按照開畦要求不同大棚,不同場地、行間、距離、厚廢都所所不同。
三、配料及堆制
培養料配方:每畝的用量
⒈麥草5000公斤、硼肥200公斤、鮮牛糞10立方米、尿素40公斤、棉籽殼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石灰250公斤、石膏200公斤、PH值8左右。
⒉玉米稈2500公斤、麥草2500公斤、鮮牛糞6立方米、棉皮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磷肥200公斤石膏200公斤、尿素40公斤、石灰250公斤。
⒊堆制:根據自身地理環境,無論是溫室、大弓棚、大田、窯洞栽培,堆料發酵均在距栽培場地附近,水、電要方便的進料場所建堆。
建堆發酵步驟為 預濕-建堆-第一次翻堆-第二次翻堆-第三次翻堆-第四次翻堆-撤堆,共計:28天左右。以上已敘述過。
四、大棚、露地選擇及開畦
栽培蘑菇,現有的溫室大棚、大弓棚、中小棚均可栽培。若需建棚,在收過小麥的地里,弓棚南北走向,溫室東西走向。大棚用舊薄膜或黑薄膜,加草簾均可。一般棚長30-50米為宜。
⒈大棚開畦方法是
① 直畦:棚內鋪料一般三行料二行走道(4米的棚),或四行料三個走道。兩邊畦放線鋪料各60厘米,中間畦放線鋪料1.2米,走道各70厘米。
② 橫畦:在棚內中央留一條寬70厘米的溝路兩邊作橫畦,每畦放線鋪料80厘米-1米,畦溝間隔40厘米,以此作完,算好棚長能做多少畦。不管那種開畦做法,把畦提前整平,雜草拔掉,鋪料前一天灌一次大水,濕度適宜,使棚內土壤手捏成片,一拽即散,便可進行鋪料播種,每畝地撒石灰25公斤。
⒉露地開畦方法是 將畦子直開,畦寬1米,直道寬70厘米(兩邊各留10厘米作取土用),畦深20厘米,是地下畦,畦高出地面20厘米是地上畦。把土壤水份灌好,後劃線鋪料、涼料排廢氣。
五、鋪料播種
鋪料播種應選在晴天和陰天進行,不能在雨天播種,因料被雨水淋後,一是會增加含水量,二是易感染雜菌。晴天中午強陽光下也不宜播種,以免曬死菌種。
⒈鋪料 將堆制發酵好的培養料從料堆上撤出放在撒有鮮石灰的畦面上,讓其散熱冷卻到30℃以下,然後抖散並混勻培養料後鋪在成龜背型的畦床上,鋪料厚度為20厘米左右,料厚薄均勻一致。邊鋪料邊播種。
⒉播種 播種方式有撒播、穴播和層播。麥粒菌種應採取分層撒播,不管大棚和露地栽培均可採取撒播。
每平方米用種1.5-2瓶,菌種要求菌絲濃白、粗壯、不吐黃水、沒有萎縮、無雜菌、無蟎蟲。先將菌種瓶在0.2%的高錳酸鉀水溶液里洗一遍,表面消毒後再用,將菌種瓶打碎,種塊放入干凈的盆中,用手掰碎,取三分之二的菌種,往料面上撒一遍,再用叉或手抓提培養料,讓菌塊落入料層中,整平料面,再將餘下的三分之一菌種均勻地撒在料表面,最後用木板或盆底稍壓平料面,緊跟覆蓋土壤。厚度4厘米左右,特別注意:撒種時面積不宜過大,應撒多少土蓋多少,另外大棚可採用播種7天後覆土。
六、覆土及管理
⒈覆土時間 播種後應立即覆土,有利於保溫保濕發菌,還可提早出菇,一般在播種25天左右就開始出菇。若料水份偏濕,可播種7天後才開始覆土,一方面讓水分蒸發,另一方面可看到菌種塊菌絲生長情況。播種後上面可蓋薄膜或草簾。
⒉覆土方法 栽培雙孢菇必須覆蓋土壤,不覆地是不出菇的。大棚、露地栽培勻從走道中直接取土。先將走道出挖處打碎,上面撒上少許磷肥、爐渣、石灰粉、拌勻,最大土粒不能超過2厘米,土濕度是手捏成扁並能搓成團、而不粘手為宜。邊撒種邊蓋土,露地播種的可直接蓋上一層地膜和草簾,畦要帶龜形,料面上土四周要蓋嚴,均勻4厘米厚左右;走道順便形成了一條地溝,地溝能放水,增濕、通風、保濕。
⒊覆土後的管理 大棚播種,覆土後料面可以不蓋草簾,為了預防土表面水分流失快,可以蓋一層地膜,前三天不要揭膜,以後每天揭一次,每次通風30分鍾,以增加菌床內新鮮空氣。若土表面干發白,可用噴霧器表面噴濕,若膜下菌絲已上土約15天左右,可去掉薄膜,增加濕度,讓氣生菌絲倒伏增粗,呈線狀橫向生長,使土內菌絲往土下長,往往因土層乾燥菌絲上不了土表面,可根據菌絲上土情況靈活管理,菌絲離表面土1厘米,料內全部長白,時間約20天左右;便可進入出菇期管理。
七、出菇管理
當氣溫降到20℃以下,保持13℃以上,上滿料的菌絲很快就會出菇,此時關鍵在於保持土層的水分。檢查土層菌絲是否離表面1厘米左右,菌絲邊低,出菇慢,菌絲在表層,出菇密而個體小,易(開傘)成薄皮菇,產量低。
⒈催菇 催菇即是誘導菌絲扭結形成原基。催菇的方法主要是用水來進行,此次噴水叫結菇水。當菌絲長到距土層表面1厘米時,噴一次重水,每平方米用水1.5-2.5公斤。噴水可根據土的干濕程度噴,宜在上午或下午棚溫20℃以下噴水,噴水後,要加大通風量,大棚兩側要打通風孔,兩頭要揭起,每天1-2次,每次30分鍾。噴水後,若溫度適宜,在土壤中便形成大量的小白點狀原基,此時不能再噴水,以免原基死亡,注意保溫保濕管理。
⒉子實體生長時間的管理 噴水後形成的原基,經過2-3天以後,便分化形成菇蕾,當其長到有黃豆粒大時,噴一次重水,增加土壤的濕度,滿足子實體生長所需水分,此次用水叫出菇水。噴水還要根據天氣、土壤濕度和菇蕾大小、多少而定。在晴天,土壤偏干發白,菇多,菇蕾大時,噴水量要大。要用噴霧器噴水,或者用灑水壺裝水淋下。在雨天和陰天,土壤濕潤,菇少、菇蕾小時,少噴水或不噴水。菇體表面光滑、潔白、無鱗片時,則表明分水不足,就要及時噴水增加濕度。出菇土的濕度仍是能捏扁並搓成圓形而不粘手為宜,菇蓋長到5厘米左右便可採收。
八、採收與管理
⒈採收 當菇蕾長到菌蓋直徑達到3-5,菌膜未破裂,菌褶沒有裸露出來時,就要採收。一般適溫下5-7天便可採收。採收時,采大留小,旋轉摘下,注意不要傷及周圍的幼菇。叢生的菇,用刀切取大菇,留下小菇繼續生長,采菇留柄1厘米,切口要平整,不破裂,切根時將開傘菇、畸形菇分別裝在一起,標准菇整菇裝在一起,要輕拿輕放,裝入塑料筐或桶中。採收同時,清理掉菌床上的死菇、病菇,用土填補好菇腳坑。
⒉轉潮管理 每批菇采完後,徹底清理去掉蓖床上的殘留根和死菇,修補好覆土層、填平菇腳坑,噴一次殺蟲葯,氯氰菊脂和殺蟎葯,然後噴一次重水,即稱轉潮水。過3-5天,下一潮菇又形成了。有的菌床連續出菇,一般出4-5潮菇,營養基本耗完。春節上凍前,若播種早,9月初下種,12月前可出2-3茬,晚了只出一茬,越冬,春季3月份後再出三茬。關中地區氣候乾燥,人為管理程度大,出菇潮數明顯,南方濕潤地區,連續出菇,沒有明顯潮次。秋菇質量比春菇好。
九、越冬管理
當氣溫低於10℃時,就極少有菇長出,此時停止噴水,做好越冬管理。其做法是:在畦料面上蓋上一層草簾或薄膜,保溫保濕管理,每周揭開1-2次,通風1小時,要在中午進行,若床上有菇,及時採收,檢查菌床土壤不能過干,保持土處於微濕狀態。
十、病蟲害防治
在磨菇生長過程中,由於不適宜的環境條件,或沒有發酵的培養料,或是采菇後沒有及時清理等諸多原因,都會導致發生病蟲害,要求每個管理人員,一定要有嚴格、衛生、保量的完成每個操作過程,棚內場地常撒石灰,發料一定要熟透拌勻,覆土要干凈,用水要衛生,用清潔水,通風良好,棚內空氣新鮮,都會減少病蟲害發生。一旦發生有菌蠅、線蟲,用菇蟲凈、高效氯氰菊脂噴霧或灌食鹽水,蘑菇上表面出現斑點,要多通風,少上水,用噴重康寧或百菌清克霉靈噴霧,以便要做到早預防早治療,這樣病蟲害發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十一、蘑菇追肥有竅門
一般而言,蘑菇出菇盛期和生長後期,生長期間養分供應不及時,會使得蘑菇產生畸形菇,嚴重影響蘑菇的產量和質量。對蘑菇進行及時的追肥,能使得蘑菇的產量有所提高。蘑菇在大棚中播種,應將大棚內的溫度調節在20℃以下,保持13℃以上,上滿料的菌絲會很快出菇,農業人員應保持土層的水分。據了解,蘑菇一般以經常澆水,小水勤澆為宜,一般每畝每批蘑菇應進行追肥2-3次,同時,應結合水進行追施,每平方米的用量為250-500毫升,在蘑菇施肥後應施一次清水,可及時的洗去蘑菇體上的肥液,可以及時的避免蘑菇花斑、黃斑的發生。肥液和水進行施用,可能夠使得蘑菇充分吸收。
為了有效的提高蘑菇的產量,應及時施用肥料提高蘑菇的生長發育。農業人員加強蘑菇間的管理,選用尿素150克或選用氨水250毫升,進行兌水50公斤,在溶化後進行均勻噴施,可促使蘑菇的的菇體變厚;可選用綠勃康1∶1000倍液,在蘑菇的子實體發育期間到蘑菇黃豆大小時進行均勻噴施,每隔5-7天噴施一次,可以及時的避免畸形蘑菇和病害的發生,可有效的提高蘑菇產量的20-30%;蘑菇噴施植物健生素水,使用植物健生素金都一號粉劑稀釋1000倍(每平方米用量2克兌水l000毫升)進行噴施。每次出菇後噴灑一次。可以促進蘑菇肥大,結實,可增加蘑菇的保鮮期,一般可增產20-30%。同時,蘑菇中可追加施用優質腐熟的人糞尿,將人糞尿兌水10-20倍進行噴施,噴完後可用清水噴灑一次,促進蘑菇的正常生長。

❺ 大棚蘑菇如何種植方法

大部分蘑菇可以作為食品和葯品,但毒蘑菇會對人健康造成危害。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大棚蘑菇的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大棚蘑菇的種植方法

一、生長發育條件

凱亂1、營養:蘑菇是一種腐生真菌,完全依靠培養料中的營養物質來生長發育。蘑菇可以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麥芽糖,澱粉、維生素、半纖維素及木質素等,必須依靠其他微生物以及蘑菇菌菌絲分泌的酶將它們分解為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後,才能吸收利用。蘑菇可以利用的氮源有尿素、銨鹽、蛋白腖、氨基酸等,蘑菇生長還需要一定的磷、鉀、鈣等礦質元素及鐵、鉬等微量元素。因此,配製培養基時,除了用糞草等主要原料外,還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尿素、硫酸銨、過磷酸鈣等化肥以及石膏、石灰,以滿足蘑菇生長發育的需要。

2、溫度:菌絲生長的溫度在5—33℃之間,其最適溫度為23—25℃,低於5℃生長緩慢,高於25℃菌絲生長雖快,但纖細無力,容易衰老,超過32℃菌絲易衰或發黃、倒狀,以至於停止生長。

子實體在7—22℃均可形成,以15—18℃為最適宜,在此溫度范圍內,出菇期僅維持3個月左右。在13—18℃范圍內,出菇期可維持6個月。在較低溫度下所形成的子實體潔白、粗壯、菇形園整、肉厚、產量高。在子實體形成期間,尤其是從幼蕾到幼菇階段,溫度只能維持原溫,不可使之回升,否則會造成大批薄皮硬開傘菇或大量菇蕾萎縮死亡。因為菌絲實質上象相互連通的“管子”,在較低溫時菌絲相互扭結,形成菇蕾,養分藉助菌絲細胞中原生質的流動集中運往菇蕾供生長發育,若溫度回升,尤其是較高溫度時間偏長,菌絲又把菇蕾中的養分輸送給周圍的菌絲,供菌絲蔓延生長,結果使大批幼菌蕾死亡。孢子散發的溫度以18—20℃為最好,若超過27℃,就是相當成熟的子實體,也不會發出孢子。孢子萌發的溫度以24—26℃為最佳,過高或過低都會延長萌發時間或不萌發。

3、水分和濕度:蘑菇在生長期間需要的水分來源於培養料覆土和栽培場所的空氣相對濕度。在蘑菇菌絲生長階段,要求培養料的含水量在60—65%。低於50%菌絲生長緩慢,絨毛菌絲多而纖細,不易形成子實體;高於70%培養料內氧氣含量減少,蘑菇菌絲體生長同樣會受到影響。覆土層的濕度應保持在18—20%左右,過干會影響菌絲體和幼菇發育,並使蘑菇品質下降。出菇期間,空氣相對濕度應控制在85—90%之間。若超過95%,菌蓋上會長期留存水滴,容易發生各種細菌性病斑;若低於70%會使菌蓋表面變硬,甚至發生龜裂,易空心;若低於50%,小菇蕾會枯萎死亡,停止出菇。

4、空氣:蘑菇屬好氣性真菌,無論是菌絲生長階段還是子實體發生期間,都需要充足的新鮮空氣。在發菌階段CO2濃度應控制在0.034—0.1%內。出菇階段若超過0.1%,則菌蓋小,菌柄細長,極易開傘;若CO2濃度高於0.5%,就會抑制子盯卜檔實體分化,停止出菇,同時培養料內的絨毛菌絲生長旺盛,長到覆土的表面。因此,應及時通風換氣,供以充足的新鮮空氣。

5、光照:蘑菇生長不需要光線,整個過程可在完全黑暗條件下進行。在黑暗環境下長出的子實體顏色潔白、朵形圓整、質量較好。但子實體生成時,最好能有散射光的刺激,此時,菇房光線弊銀也不宜過亮,如光線過亮菇體表面易乾燥變黃,品質下降。

6、酸鹼度(PH值):蘑菇菌絲在PH值5.8—8.0之間均可生長,最適宜的PH值是7左右。由於菌絲體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碳酸和草酸,這些有機酸積累在培養料和覆土層里會使菌絲生活的環境逐漸變酸,PH值下降。因此,在播種時,培養料的PH值應調節至7.8—8.0之間;土粒的PH值調至8.0左右,這樣既有利於菌絲生長,又能抑制黴菌的發生。

二、要點

流程:備料→預濕→建堆→翻堆→作床→進棚→播種→發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採收

(一)培養料的配方及對各種料的要求(按240m2計算)

1、配方:稻草2900kg、干牛糞2900kg、尿素40kg、碳酸氫銨25kg,過磷酸鈣75kg、石灰100kg、餅肥100kg。總計6050kg,每m233.6kg。

2、培養料的准備:(1)稻草要選擇鮮黃無霉變,曬干。凡是霉爛被雨淋過的稻草均不能用。

(2)牛糞的純度要求在80%以上。如含土多,要適當增加牛糞的用量。邊收集、邊曬干,粉碎後備用,防止霉變和雨淋。牛糞粉碎後糞團直徑不超過1cm,牛糞最少也不能少於500kg。

(3)糞草的比例一般為4:6或5:5,糞少草多時應加餅肥。

在配製培養料中,糞過多、草少,培養料通氣差;而草多糞少、培養料雖通氣性好,但養分差。因此堆制時,除糞草外,還應增加餅肥和化肥,以補充養分,增加松透性。

(二)培養料堆制前的處理方法

1、發酵時間:用稻草加牛糞堆料發酵,需要20—25天。

2、培養料的預濕:先把稻草切成15—30cm長,浸入水中30分鍾左右撈出,堆放1—2天,每天在表面噴水2次。

3、預堆:稻草預濕1—2天後。把預濕的稻草鋪成寬2.2m 高 30 cm長18m的堆,然後在稻草的表面撒一些石灰,用水噴淋一次,使石灰粉滲入稻草內,再撒上少量的碳酸氫銨,然後再鋪上一層稻草,如此類推直到堆完,每次一般用4kg碳酸氫銨和8kg石灰。

4、其他料的預濕:稻草預堆前一天將牛糞、餅肥、用1%的石灰水調濕,含水量為手握料,指縫間有水滴2—3滴即可。

(三)建堆及翻堆

1、建堆前的准備:建堆前把過磷酸鈣、尿素、石膏、碳酸鈣,粉碎後混合均勻,然後再與預濕好的牛糞、餅肥,充分混合,配成混合料。

2、建堆:預堆後2天進行。建堆時含水量以用手擰稻草後滴4—5滴水為宜。把預濕後的稻草鋪在地面上,厚度30cm,寬度2.2m,長度18m,然後再撒上混合料,用量為配合總量的1/6。從第二層到第六層稻草每層厚度均為30cm。混合料的用量每次都是總量的1/6,操作與第一層一樣。建堆高度為1.8m,堆頂成龜背形。堆料時要作到底層不澆水,中層少澆水,上層多澆水,一直到料堆周圍有水溢出為止。一般這樣堆的料在第4天左右,料溫會升到70℃左右。培養料堆制後用草簾覆蓋,下雨前用塑料薄膜覆蓋。

3、第一次翻堆:建堆後5—7天,當料溫達最高溫度65—70℃開始下降時進行翻堆。翻堆時要把料抖松,讓料中氨氣散發出去,並把表面和底層料翻在中間,把中間的翻到兩邊,每棚料加敵敵畏2.5斤兌水分層噴勻。如遇雨天,及時用薄膜蓋好,雨停後馬上掀開薄膜,以防氨氣過重。

4、第二次翻推:第一次翻堆後5—6天,進行第二次翻堆,翻法同前。堆寬度應縮小至2 m,高度、長度不變,每間隔1.5m插一個粗12—15cm的木棍,待堆重新建完後再撥出去,作為通氣口,散發出氨氣等濁氣。

5、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後5天進行,方法同上。翻堆時調節PH值7.8—8,偏低時加石灰水,偏高時加清水。料溫超過60℃時,每間隔1.0m,放一個排氣口。

6、第四次翻堆:第三次翻堆後4天翻堆。含水量65—70%,每棚用甲醛1.5斤兌水噴勻。要進行室外簡易二次發酵(時間2—3天)。

7、根據發酵的溫度和發酵的程度,如料溫經發酵幾天後開始下降,就須進行翻堆,或連續2—3天達80℃左右,也要進行翻堆,翻堆的情況一定要靈活掌握。

(四)進棚前堆制發酵的培養料的質量標准

1、培養料的顏色呈棕褐色。

2、稻草柔軟,且有彈性,稻草和牛糞等原輔料混合均勻。

3、料的含水量為65%,手握一把料 指縫間有水印,並有水滴1-2滴的狀況為准。

4、PH7.5左右。

5、無病蟲雜菌,無糞塊臭味、酸味、氨味等不正常的氣味,具有蘑菇特有的香味。

(五)進棚

1、消毒殺蟲:進棚前在傍晚先用辛硫磷0.5kg把整個菇棚進行殺蟲一次。

2、鋪床面時,先撒一部分石灰,應把稻草細料混勻,鋪料時不要壓實,要平整,中間比邊緣厚2—3cm。

3、培養料的厚度20cm左右。

4、把料鋪好後,棚內過道清理干凈,把所有的工具放在棚內關閉好門窗。

5、每棚(240m2)用甲醛2.5kg,採用熏蒸消毒法熏棚24小時。

6、24小時後打開棚門窗,通風換氣,直至無甲醛、氨、臭等異味。

7、測完培養料的溫度在28℃以下,PH值7.5左右,開始接種。

(六)播種

1、若是在晴天,最好安排在下午3點以後。

2、播種量為每m2 1—1.5瓶菌種。

3、播種用的工具用3‰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再用干凈紗布擦乾。

4、先取菌種總量的一半,散播在料面上,後用手指插入料中,稍動幾下,使麥粒落入料面下2—3cm處,然後把剩餘的一半種子散在料面上。

5、用木板或盆底輕輕的在料表面輕拍一下。

6、用草紙或報紙蓋在料的表面。

(七)發菌管理

1、勤觀察棚內溫度和料內溫度,料內溫度最高不超過29℃,最適為22—27℃。

2、三天內棚內溫度不高就不用通氣,三天後報紙取掉。

3、三天後菌種正常萌發即可微通風,七天後可加大通風量,促進菌絲往料中生長,直至菌絲到四分之三處准備覆土。

(八)覆土

1、准備:河泥土和粘土較好,在覆土前挖掉地表約20cm,然後把土打碎放在陽光下曬幾天過篩。

2、在覆土前三天,每棚把40kgCaCO3、50kg過磷酸鈣充分混合均勻,用石灰水把覆土材料調濕,要求覆土材料的PH值為7.5 左右,含水量以手捏成團,丟下即散的程度,堆成1m高左右用塑料布蓋上,在覆土前12小時揭開。

3、覆土前3—4天,把菇棚料面稍作整理,料面不能凹凸不平,若料面干,在前2—3天用PH值7.2的石灰水,勤噴輕噴調節成濕潤的狀態。

4、在覆土前每棚用少量的水拌入0.5kg辛硫磷充分混勻,採用輕噴、細噴法,噴在料的表面。

5、覆土:用干凈的小盆取覆土材料,輕撒在料面上,厚度為2.5—3cm。

6、覆土後前5—7天關閉通風口,促使菌絲向土層生長,菌絲爬土後,加大通風量,覆土表層再撒一層不加營養的細土,厚度為看不到菌絲為宜。

(九)關於最佳播期

雙孢菇的最佳播期為9月5—15日,最晚不能超過9月25日。播期過晚,溫度下降影響秋菇的產量,每晚播7天,影響一薦菇的採收。因此,要求在8月10日前必須完成稻草的預濕工作,爭取在10月10日左右開始出菇。

(十)對菇棚(冬暖式大棚)的要求

1、棚體要牢固,排水通暢,棚內過道不積水。

2、棚內覆蓋物要厚一點,棚內最高溫度22℃最低5℃。

3、菇房北牆上、下留有兩排通風口;南牆有通風口,東西牆與走道相對留有通風道;標准棚8m寬,30m長,東西走向;棚建在地勢較高挖深1m不出水;棚里四趟菌床,中間3個過道寬66cm,兩側靠牆菌床寬1m,中間兩床寬1.2m;過道挖出的土作前後牆,前牆高30cm,後牆高1.2m。

(十一)採收

播種後,35天左右開始出菇。第一茬出菇量較大,要及時安排採摘。採摘的標準是傘徑3—3.5cm以內,柄長在0.5cm 。間隔7—10天,第二潮菇現蕾。

蘑菇葯用價值

葯理作用一:抗菌作用

蘑菇的培養液(28~30℃培養22天)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及大腸桿菌,此培養液對豚鼠無毒,人口服250毫升亦無副作用。

同屬植物AgaricusnebularisBatsch.的壓榨汁尚能抑制分支桿菌及結核桿菌。

葯理作用二:其他作用

其提取物(以乙醇提取24小時,濾液加丙酮混合沉澱,其上清液再用乙醇提,並經真空乾燥)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曾從蘑菇中分離出一種非特異性的植物血球凝集素。

葯理作用

❻ 食用菌的正確種植方法是什麼

食用菌是能供人們食用或葯用的菌類總稱。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食用菌是怎麼 種植 的 。以下就是我給你做的食用菌的種植 方法 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食用菌的介紹

八十年代初期以來,食用菌栽培做為一項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的致富好項目在中國得以迅猛發展,食用菌產品曾一度供不應求,賣價不菲。食用菌產業是一項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於一體的短平快農村經濟發展項目,食用菌又是一類有機、營養、保健的綠色食品。發展食用菌產業符合人們消費增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農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徑。有些國家還建成了年產鮮菇千噸以上的菇廠,還發展了既供觀賞又供食品的家庭種菇和用菌絲體液體發酵生產食品添加劑的技術21世紀食用菌將發展成為人類主要的蛋白質食品之一2005年中國食用菌的總產量達1200萬噸,居世界第一,據中國食用菌商務網調查統計,2010年中國食用菌的總產量達2000萬噸,佔世界70%。由全禾菌業、九發集團等單位開發了食用菌液體菌種生產和工廠化栽培技術,大大提升了中國食用菌生產水平。食用菌產業已成為中國種植業中的一項重要產業。國內市場潛力巨大。因此,對國內市場要加大宣傳力度及產業整合。

食用菌的種植

1、菇房要求:菇房要求大小以 1000—2000 平方尺栽培面積為宜,菇房要求密縫,尤其屋頂 不要漏氣,瓦房、草房都可以。

2、培養料配比(以 1000 平方尺面積計算)

(1) 、干牛糞 6000 斤(或牛糞和豬糞各 50%) 。

(2) 、干大麥草 2000 斤,干稻草 1000 斤。

(3) 、尿素 15 斤,硫酸銨 50 斤,石灰氮 40 斤。

(4) 、菜籽餅 200 斤,雞糞 200 斤。

(5) 、過磷酸鈣 50 斤。

(6) 、石膏 150 斤,石灰 1000 斤。

(7) 、氨水 100 斤(拌餅肥用) 。 堆料最好採取豬牛糞混堆、干濕糞混堆和稻麥草混堆。

3、培養料室外堆制發酵(前發酵) : 培養料經過堆制發酵後,必須做到:一是物質要轉化好,二是料內臭要消除,三是培養 料草要較長、疏鬆、彈性好,四是殺死雜菌蟲害,五是高溫發酵不要低溫腐熟。

(1) 、堆料時間的選擇:一般正式建堆時間選擇在 8 月台 18—20 日。

(2) 、大麥草預濕:培養料在正式建堆前應預先把大麥草堆制起來,每天澆水連續預濕 三天,把麥草逐漸吃足水份。

(3) 、正式建堆:把稻草和預濕過的大麥草與糞肥一起堆制。堆料場地應選擇高燥不易 積水的地方,堆制前應將場地打掃干凈,用農葯除蟲一次。將豬牛糞在堆料前一天下午用豬 尿或人尿拌濕過夜。堆料開始時,先在地上鋪上一層稻草,厚約 4—5 寸,寬度 7 尺,長度 不限,然後在草上撒上一層糞,這樣一層草一層糞,直至堆完為止。一般以 10—12 層高 4.5 尺為宜。稻草堆在底部兩層和表面兩面層。預濕過的大麥草堆在中間 6 層。在中間 6 層中除 掉每層撒上糞肥外,菜籽餅、雞糞、尿素、石灰氮也要逐層加入。菜籽餅應在堆料前 10 天 用氨水預先發酵、消毒。料堆應堆得前後平直,上下平直,堆頂稍成瓦背形。從第三層開始 每層都要澆水,最好澆豬尿或人尿水,水要澆在草上,不要澆在糞上,以免糞肥流失,並且 下面少澆,上面多澆,以水從料堆四周流出為度。建堆後第 5 天進行第一次反堆,並加入硫 酸銨,石膏;第 9 天進行第二次反堆,並加入石灰;第 12 天進行第三次反堆,加入過磷酸 鈣。再過 2—3 天,當料溫達到最高時,趁熱進房。每次反堆應將糞草抖松反勻,堆平直。

4、培養料室內後發酵:後發酵技術的幾個關鍵問題;

(1) 後發酵開始加溫時培養料溫度, 、 最好保持在 45℃左右, 料溫過低帶來升溫的困難。

(2) 培養料進房時的含水量掌握在 68%, 、 後發酵結束後的培養料的含水量掌握在 65%, 比常規發酵的含水量略偏高。培養料的成熟略偏生,這樣發菌順利,後力足。

(3) 、加溫時,10 小時內一定要把室溫和料溫都升到 60℃左右,並保持 60℃溫度 3—5 小時, 如果達不到這個溫度, 則起不到能巴斯德消毒的作用, 也就是起不到殺蟲滅菌的效果。 然後將料溫降到 52℃左右,並保持該溫度 3—5 天,室溫保持 45—48℃,保溫時間長短,視 三個指標出現的情況和培養料的成熟度而定。

(4) 、培養料水份的調節在料溫降到點 52℃時進行為好。這時室溫只有 30 來度,人吃 得消。

(5) 、若用炭爐加煤球爐加溫,每 1000 平方面積最少要用 20 只爐子,寧多勿少。

5、栽培管理: 在蘑菇栽培中搞好培養料的室外堆制發酵和室內後發酵以後, 主要是如何搞好種菌後到 出菇前後的栽培管理工作。做好菇房保溫、保濕、通風、換氣、復土、調水等管理,發好菌, 出好菇。發好菌以後,菇房管理主要是如何把溫度、濕度和空氣三者關系合理處理好,以滿 足蘑菇生長需要。一般來說,上述三者缺一不可,但應以溫度作為主要條件來考慮,其餘二 個條件,必須根據溫度的情況相應給予考慮。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種菌及種菌後的菇房管理;後發酵結束後,馬上打開門窗,拔去拔風筒的堵塞物 進行大通風一天,把菇房內的二氧化碳排盡,排除菇房熱量,降低室溫,然後進行菇床反格 降低料溫。如果料層水份偏干,應再用石灰清水調正。反格應進行兩次,通過反格,一是散 失料溫,二是把糞草抖松反勻,拿去大的糞塊和雜質,整平床面,為以後復好土創造條件。 當氣溫穩定在 28℃以下時,即可種菌。種菌方法:一般以穴播種 70%,30%散播在料面。

(2) 、復蓋粗土、調節粗土水: 復粗土時間掌握在菌絲體發到料層底部後為好, 這樣菌絲體較老練。 粗土水份要求先濕 後干,底濕上干。

(3) 、復蓋細土、調節細土水、結菇水: 當菌絲體將要長到粗土平時,馬上復蓋細土,細土水份要求先干後濕。第一次要關窗復 干細土,一間菇房一天復蓋完,復得厚薄均勻以看不見粗土為度。細土復好後,通風一天, 然後進行調節細土水 6 兩左右,分兩天調好,第一天調 2%石灰清水 3 兩,分 6 遍調,每遍 0.5 兩;第二天調清水 3 兩左右,調法同前面一樣,調到細土捏得碎即可。當部分小白點菌 蕾形成後,開始調結菇水 3—4 兩,一天分 4 次調好,每次一兩左右。

(4) 、調出菇水: 當大部分子實體長到錄豆大小時,就可開始調出菇水,共調水 7 兩左右,分二天調好, 第一天調 4 兩,分 4 遍調,每遍 1 兩,第二天調 3 兩左右,分 6 遍調,每遍 0.5 兩。這次用 水用到粗土上半顆、細土發亮。

食用菌的發展前景

1,由單一品種向多品種發展.為了保證菇農的穩定收入,菇農要適應市場要求,一種品種價格銷量不好,另外的品種可以補充.

2,從生產方式上由人工向機械化發展.因為人工的代價會越來越高,加之難以保證質量,所以必須向機械化發展.

3,從小規模向大規模發展.小的規模難以適應市場需要,就是群眾經常所說的"生意要成樁",這樣才能吸引大量的客商來本地收購,銷售.才能保證市場的產品不積壓.

4,從產量型向質量型發展.菇農生產出不僅是大量產品,而且保證質量,如香菇要多產花菇和厚菇,農葯含量不能超標等.就從平菇而言,日本要求平菇不是大而厚,而是小而厚,只有5分錢人民幣那麼大.

5,從季節性栽培到全年型栽培.為了提高經濟收入,一年只在旺季生產很難保證菇農的效益,而且大量的機械設備閑至,相對就減少了收入,可以採取多品種,多季節的栽培方法,保證每年各個季節都有菇出售.

6,從平地向立體化栽培.菇棚不只是地面上種植,而要搭架分層種植,以便充分利用空間.

7,從木材,料食向農副產品.下腳料和菌草上發展.根據國家森林法,木材的砍伐要限量並要有計劃,所以有木材和鋸沫為原料的品種要及時更換,可用農副產品下腳料和種植菌草來滿足菌類生產的需要.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改變,國內市場潛力很大,加之中國又是食用菌出口大國.中國每人每年吃2斤食用菌,就可以增加銷售收入80多個億,由此可看菇類市場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是並不是每一個菇農生產者都有很大的收入.為了保證菇農的經濟收入,發展食用菌還必須認真的做好 市場調查 和分析工作,以確定你種植的品種和生產規模.應做好以下幾項調查.

1,做好本地市場調查與分析:根據當地市場的容量和飲食習慣,確定生產規模和種類.

2,做好國際國內市場調查.國內市場可根據你離城市的遠近,所需的品種和數量,價格,國際市場可根據外貿,海關提供信息,簽定合同,確定生產種類和規模.

3,生產因素和調查.在做好市場調查的基礎上,根據氣象條件,能否生產,生產原料和來源,價格,距市場的遠近,土地,勞力資源是否充足,來確定生產與否.在食用菌生產之前,需要做好市場調查和生產因素的調查,而後進行匯總分析,成本核算,市場預測,計算出成本和收益,再開始生產.

食用菌的保鮮方法

食用菌化學保鮮具有方法簡單、成本低、保鮮程度高等優點。

氯化鈉

將新採的平菇、鳳尾菇等經整理後浸入0.6%的食鹽水中約10分鍾,瀝干後裝入塑料袋儲藏,能保鮮5~8天。

焦亞硫酸鈉

將新採收的平菇攤放在干凈的水泥地面上,向菇體噴灑0.15%焦亞硫酸鈉水溶液,邊噴邊翻動菇體,以便噴灑均勻。噴後裝入塑料袋,立即封口儲存在陰涼處,在10℃~25℃下可保鮮8~10天。食用時,要用清水漂洗。

米湯膜

用做米飯時的稀米湯,加入1%純鹼或5%小蘇打,冷卻至室溫。將採下的鮮蘑菇浸入米湯鹼液中,5分鍾後撈出,置陰涼乾燥處。此時在蘑菇表面形成一層米湯薄膜,可以隔絕空氣,保鮮3天。

抗壞血酸

金針菇、香菇、草菇等採收後,往鮮菇上噴灑0.1%的抗壞血酸液,裝入非鐵質容器內,可保鮮3~5天,其鮮度、色澤基本不改變。

氯化鈉

用0.2%氯化鈉加0.1%氯化鈣製成混合浸泡液。將剛採收的鮮菇浸泡於混合液中,用一竹箅蓋上並加一重物,使菇體浸入液面以下30分鍾,在15℃~25℃下可保鮮5天左右,5℃~10℃下可保鮮10天以上。

檸檬酸

將0.05%抗壞血酸和0.02%檸檬酸配成混合保鮮液,把鮮菇浸泡在保鮮液中10~20分鍾,撈出瀝干,用塑料袋包裝密封。

比久

比久是一種植物生長延緩劑。用0.1%的比久水溶液浸泡鮮菇10分鍾,取出瀝干裝袋密封,於5℃~25℃下保鮮,可保鮮15天以上。適用於蘑菇、香菇、平菇、金針菇等菌類保鮮。

麥飯石

將新鮮草菇裝入塑料盒中,以麥飯石水浸沒菇體,置於0℃以下低溫保鮮,保鮮期可達70 天。而且氨基酸含量與鮮菇差別不大,色澤、口感均較好。

看了怎麼種植食用菌還看:

1. 玉米芯種植平菇配方

2. 大棚蘑菇怎麼種植方法

3. 怎麼辦法讓香菇高產

4. 農廣天地秀珍菇種植

5. 種植蘑菇的方法

❼ 大棚種植蘑菇方法 大棚蘑菇的種植方法

1、品種選擇與季節安排,鮮香菇大棚栽培一般選用的是中熟和早熟的香菇品種,目前生產應用的主要品種有: 939、慶科20、868等。栽培時間一般為7月中下旬到9月下旬,對於中熟的香菇品種,其接種一般應在8月底之前完成。

2、菌種選擇,香菇菌種必須選擇具備高產、優質、抗逆性強,以及菌旅中絲生活力強、無雜菌、無蟲害的雙重特性。鑒定一個菌種好壞的重要指標有:純度、形態、長勢、色澤、均勻度等。

3、純度:優質菌種必須是沒有感染任何其他雜菌的純菌絲體培養。

4、長勢:菌種的長勢包括菌絲生長的狀態和速度,菌絲生長速度快、菌絲健壯,視為優良菌種,而菌絲生長稀疏、參差不齊,速度又緩慢的菌種被視為不良的菌種。

5、色澤:優良的香菇菌種其色澤潔白。

6、均勻度:菌種的均勻度取決於菌種的純度和培養基的均勻度。菌種純,均勻度就好。

7、發菌場所要求弱光、通風、調溫排濕性好,可利用空閑房屋、院落發菌,也可在出菇棚發菌,但用於發菌的菇棚要求有良好的遮蔭、防雨;大規模生產則需要建造專門的發菌蔭棚。

8、菇場宜選擇在光照充足、通風良好、近水源、排水性好、地勢平坦之地。菇棚坐北朝南,呈東西走向搭建。

9、作為鮮香菇栽培的出菇場所,應選擇不受污染源影響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許范圍之內,生態環境良好的區域,其出菇管理用水、土壤質量、空氣質量必須達到相應標准。

10、菇棚構造,鮮香菇大棚栽培一般為菇稻輪作,出菇完成後可拆去遮蔭物,用於種植水稻等農作物。出菇大棚一般分為內棚和外棚,外棚用於遮蔭和防雨保濕、內棚為保濕和保溫。菇棚一襲咐般寬4-6米,長度應30米以內拆禪山,以利通風。搭建物一般為竹條或木條,遮蔭物一般用遮陽網,也有用草簾。大棚內用鐵絲或竹條搭好畦架,用於擺放菌棒。

❽ 大棚香菇種植 大棚香菇種植的方法

1. 建立蘑菇大棚:建立蘑菇大棚時,要選擇向扮沒陽背掘燃風、地勢平坦的地方。周圍要有充足的水源,位置和交通要好,便於進料和出料。例如,一些廳散納村莊附近和樹木之間的空地相對較低。建好蘑菇棚後,我們還應該准備稻草窗簾和其他遮陽用品

2. 香菇菌袋放置:香菇大棚建立後,香菇菌袋應水平放置在大棚內的麻架上。每個菌袋之間的距離應該在4厘米左右。每排菌袋不能超過40個。另外,溫室內應設置專門的浸泡槽,便於菌袋的補水

3.香菇大棚溫度管理:在香菇生長過程中,要調節香菇大棚溫度,使晝夜溫差在10度以上,使香菇迅速形成芽。另外,香菇大棚內的濕度要達到85%左右,濕度過低不利於香菇的生長。蘑菇生長後,在幼菇時期要把一些劣質的去掉,這樣才能保持適當的距離,這樣才能生產出優質的蘑菇

閱讀全文

與大棚磨菇的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台秤及分析天平使用方法 瀏覽:5
有什麼方法把軟體轉移到內存卡上 瀏覽:607
菠蘿頭子的種植方法 瀏覽:977
語文中的論述方法有哪些 瀏覽:382
喔刷的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351
思密達如何服用方法 瀏覽:131
檢測駕駛能力的方法 瀏覽:956
蘋果手機微信手勢密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61
怎麼懷孕快的方法照片 瀏覽:572
督灸貼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15
水晶頭兩件安裝方法 瀏覽:239
鑒別好壞毛筆的方法 瀏覽:174
便秘肛裂的治療方法 瀏覽:142
外圈軸承取出方法視頻 瀏覽:968
精密度的表示方法通常用 瀏覽:760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第二章 瀏覽:91
海蟹黃咸鴨蛋黃的食用方法 瀏覽:601
小孩胯骨滑膜炎的最佳按摩方法 瀏覽:646
三噸電子磅的正確校正方法 瀏覽:902
蔓薇西梅使用方法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