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攝像機的使用方法
導語:攝像是一門技術,又是一門造型藝術,具有時間和空間特性。作為藝術它不是記錄生活的流水賬,拍攝的各種景別鏡頭畫面必須經過組接才能有情趣地說明一個意思或一件事情。這就不能像照相那樣見到有意義的事就按下快門,而是要從作品的內容、思想、意義考慮全片整體結構,鏡頭之間的連接要在心中有一個分鏡頭“腹稿“。
幾個小竅門:
1、鏡頭不要經常拉近推遠,這樣讓觀眾容易頭昏,比較不專業。拍電影和電視,通常不會進行此項操作。在拍攝之前,考慮好你站的位置,將zoom調好才開始拍。
2、當背景比較嘈雜的時候,盡量離主體近些,有的攝像機有配合你推進時的主體位置去捕捉音效。
a、構圖,主體不要離邊框太近,當然,不要把被拍主體放在正中間(除非你想要特殊效果)。不過這個您應該比較了解,跟攝影一樣。
b、盡量不要左右巡拍,這樣非常不專業,有些觀眾甚至會有暈車的效果。
c、拍室內的時候,角度往往很窄,收不了全景,這時需要一個廣角轉換器,用在你的攝像機上(大概需要b00元左右。
d、不要跟拍運動中的物體,盡量將之運動軌跡放在一個取景框中。
一、 藝術方面
1、拍攝要有景別的概念。
景別指攝像時的取景范圍,這是處理鏡頭畫面的具體手法。遠景:以表現環境、氣氛為主;全景:表現人的全身動姿;中景:表現人的大半身;近景:為人物的胸部以上;特寫:人物的肩部以上。不同的景別有不同的表現重點 。要有分鏡頭的概念,不要一開機就沒完沒了很長時間不關機,或一個景別到底。
2、要考慮拍攝方法。
a、是指攝像機的工作狀態,分為固定或運動狀態,固定拍攝叫固定鏡頭,運動拍攝的鏡頭叫運動鏡頭。景別不同、攝法不同的鏡頭畫面的視覺效果也不同,它們都是依據拍攝內容來選擇和決定的。
b、要明確錄像片的立意,也就是你拍這些鏡頭目的和任務,只有這樣才能選擇拍什麼,不拍什麼,才能有重點的拍攝。
例如你拍攝發獎大會,實出表現授獎人才是中心意圖。應該多拍。題材不等同於主題,發獎大會只是報道的題材,真正目的在於表彰和介紹授獎人,這才是主題。無主題的作品不能算好作品。
c、拍攝的鏡頭要有聯系,要一組一組地拍,每一組包括不同的景別。。照片可以獨立成章,一幅照片可以表現一個主題,攝象不同,拍攝很多鏡頭,它們之間內容互無聯系,後期很難編輯。隨意拍攝,可能抓到一些有趣的鏡頭,如果不從全局把握,編輯時段落之間的轉場,前後鏡頭連接不上,編輯完成時很可出現結構鬆散、主次顛倒、主題模糊、等多種毛病。
二、在技術方面
1、首先要注意對攝象機的'操作:
對於攝影機的操作有哪些基本要求呢?應注意那些問題?
用攝象機拍攝時首先要做到:平、准、穩、勻。這是操作攝象機的基本要領。
平 :指運動過程中始終保持攝影機的水平。如果畫面沒有保持水平,畫面中的固定狀態的水平線和垂直線的被攝體如房屋、電線桿、人物等將歪歪邪邪,不僅給人的視覺效果不舒服,而且給人造成心理上的不穩定、動盪不安的感覺。用三角架拍攝時應調好水平儀,手持或肩扛拍攝時應隨時調整尋像器中的水平狀態。
准: 指運動攝影過程中的畫面起幅和落幅的焦點要准確、構圖要准確,拍攝時注意跟焦點的技巧。搖畫面時要按照落幅站好位置,再從起幅開始搖,這樣既可以保證搖攝的速度均勻,又可以兼顧拍攝過程中的畫面構圖的准確性。
穩 :指運動攝影過程中的畫面要保持穩定,不能搖晃,否則會給人一種頭暈目眩的感受,從而造成心理的不安情緒。手持拍攝時應盡量在一個鏡頭中屏住呼吸或者讓身體找一個依靠點和支撐點,盡量運用短焦距攝影鏡頭拍攝可減少攝影機的晃動。要做到這點是很難的,也是基本功。
勻: 指運動攝影過程中攝影機的運動速度要均勻,不可忽快忽慢。用三角架拍攝時應調整好三角架的阻尼,手持拍攝時掌握好拍攝要領,運動的起步和停止要有加力和減力過程。
三、手持攝影機的拍攝方法
手持攝影機機拍攝運動鏡頭的最大困難是保持畫面的穩定。而造成畫面不穩定的主要因素是身體的晃動。為了減少拍攝時身體的左右晃動,走路時兩只腳應盡量放在一條直線上。避免身體上下晃動的最好辦法是步子邁小一點,並且腿稍微彎曲一點,因為人的身體的各個關節都是很好的減震器。手持攝影機拍攝時應遵循“走直線、腿彎曲、邁小步、腰放鬆”的拍攝要領。只要多加練習,掌握拍攝的技巧,就可以用手持攝影機拍攝出比較滿意的畫面來。另外,拍攝時應盡量選用短焦距攝影鏡頭。
要注意焦點不要拍虛,先用自動焦點,然後練慣用手動對焦點:
a、先不要逆光拍攝,用順、順側、側光拍攝;
b、開始拍攝,盡量少移動,不要一開機就推拉搖移尤其是變焦距避免拉風箱式的推拉拍攝。
c、拍鏡頭要成組,景別別要有變化,一個鏡頭畫面的時間不要太長,要像電視片那樣,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拍,拍一個鏡頭不能沒完沒了,晃來晃去,推推拉拉,搖來搖去,不是不能移動,而是要有目的。
『貳』 拍攝方式有哪幾種
拍攝方式有:平攝、仰攝、俯攝、頂攝、倒攝、側反拍攝等。
1、平攝
平攝是攝影(像)機與被攝對象處於同一水平線的一種拍攝角度。平攝一般可以分為正面、側面、斜面三種。
2、仰攝
攝影(像)機從低處向上拍攝。仰攝適於拍攝高處的景物,能夠使景物顯得更加高大雄偉。用它代表影視人物的視線,有時可以表示對象之間的高低位置。由於透視關系,仰攝使畫面中水平線降低,前景和後景中的物體在高度上的對比因之發生變化,使處於前景的物體被突出、被誇大,從而獲得特殊的藝術效果。影視教材中常用仰攝鏡頭,表示人們對英雄人物的歌頌,或對某種對象的敬畏。
3、俯攝
俯攝與仰攝相反,攝影(像)機由高處向下拍攝,給人以低頭俯視的感覺。俯攝鏡頭視野開闊,用來表現浩大的場景,有其獨到之處。
4、頂攝
攝影(像)機拍攝方向與地面垂直。用頂角拍攝某些雜技節目或歌舞演出,有獨到之處。它可以從通常人們根本無法達到的角度,把一些富有表現力的造型,拍成構圖精巧的畫面。頂攝的作用還在於它改變了被攝對象的正常狀態,把人與環境的空間位置,變成線條清晰的平面圖案,從而使畫面具有某種情趣和美感。
5、倒攝
電影攝影機內膠片經過片門時,以反方向運轉進行拍攝的方法。用這種方法攝取的物體運動過程,以正方向運轉放映,可以獲得與實際運動方向相反的效果。倒攝常用以拍攝驚險場面。在電視攝像中,也常用倒攝方法。
6、側反拍攝
從被攝物的側後方拍攝,叫側反拍攝。這種攝法,人物幾乎成為背影,面部呈現較少,可以產生奇妙的感覺。
『叄』 攝影的拍攝方式有哪些
攝影的拍攝方式如下:
1、平攝畫面:指被拍攝者與鏡頭的拍攝處於同一水平線上。自然親切、客觀、貼近生活,交流感強。
2、仰攝畫面:指被拍攝者高於鏡頭的拍攝水平線。表現出高大、宏偉、突出、誇張、優越、贊揚的形象。
3、俯攝畫面:指被拍攝者低於鏡頭的拍攝水平線。一覽眾山小。展示環境、位置、規模、數量等。
4、頂攝畫面:指被拍攝者處於鏡頭的拍攝垂直下方。展示被拍攝者環境、位置、形狀、規模、數量等。
攝影的光源及其照射方位
順光,是指拍攝方向與光源照射角度相同,被灶迅拍攝者正面受光均勻,曝光基本准確,不會出現曝光過度或不足的情況。不過,使用順光拍攝可使景物明朗,但因為沒有陰影,沒有明暗層次,所以缺乏立體感。
側光,是指拍攝方向與光源的照射角度不同,形成一定的夾角,被拍攝者受光不均勻,正面受光或多或少,側面受光也是或多或少。拍攝時如果正面受光面積大,曝光接近准確的面積就相對大一些;如果正面受光面積小,曝光接近准確的面積相對小一些,明暗對比比較好一些。應該說側光要比順光、逆光更容易塑造影像,因為明暗對比比較強烈,能較好地表現人或景物的立體感和空間感。
逆光,也叫背面光,是指拍攝方向與光源的照射角度相對,形成大的夾角,被拍攝者正面不受光,後面幾乎全受光,側面受光或多或少,所以常常曝光不足,必須大幅度返辯攔地調整光圈或速度才能達到准確曝光的要求。不過,逆光拍攝能比較好地展現人或景物的輪廓。
頂光,是指拍攝方向與光源的照射角度為垂直的夾角,就像中午的太陽光從高空垂直照射在人的頭頂上一樣。被拍攝者的四周從漏胡上到下會受光是否均勻要看被拍攝者的形狀。如果上大下小,那上面受光面積大;如果上小下大,則上下都會受光,如山峰、教堂等。頂光拍攝對表現景物由上至下的明暗層次感還是比較好的,但對表現景物的質感不是很好。
『肆』 拍攝手法一般有哪些
拍攝手法內容如下:
1、推鏡頭指攝影機向被攝物體推近或是用變焦距鏡頭逐漸拉長焦距,使觀眾有一個移近被攝物的感覺。
2、拉鏡頭則和推鏡頭正相反,造成畫面上的被攝物逐漸遠離觀眾視點的感覺。並逐漸擴展視野范圍。
3、搖鏡頭是指攝影機在原位置不變,通過機身的上、下、左、右、旋轉等運動,使畫面呈現動態構圖,產生巡視、環視周圍環境事物、揭示動態中的人物內心世界、烘托情緒的藝術效果。
4、移動鏡頭又稱「移動攝影」,將攝影機放在可移動的車輛或升降機上,對被攝物體作各方向移動所拍攝的畫面。
攝影簡介
攝影一詞是源於希臘語φῶς 英:phos(光線)和 γραφι 英:graphis(繪畫、繪圖)或γραφή graphê,兩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線繪圖」。攝影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碼照相機進行攝影。有時攝影也會被稱為照相,也就是通過物體所發射或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有人說過的一句精闢的語言:攝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平凡事物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圖像。
『伍』 攝像機拍攝技巧有哪些
一、拿穩攝影機
最好是用兩只手來把持攝影機,這絕對比單手要穩,或利用身邊可支撐的物品或准備攝影機腳架,無論如何就是盡量減輕畫面的晃動,最忌諱邊走邊拍的方式,這也是最多人犯的毛病。這種拍攝方式是針對特殊情況下才運用的,千萬記住畫面的穩定是動態攝影的第一要件。
二、固定鏡頭
簡單的說就是鏡頭對准目標後,做固定點的拍攝,而不做鏡頭的推近拉遠動作或上下左右的掃攝,設定好畫面的大小後開機錄像。
平常拍攝時以固定鏡頭為主,不需要做太多變焦動作,以免影響畫面穩定性,畫面的變化,也就是利用取景大小的不同或角度及位置的不同,對景物的大小及景深做變化,簡單的說,就是拍攝全景時攝影機靠後一點,想拍其中某一部份時,攝影機就往前靠一點,位置的變換如側面,高處,低處等不同的位置,其呈現的效果也就不同,畫面也會更豐富,如果因為場地的因素無法靠近,當然也可以用變焦鏡頭將畫面調整到想要的大小。
但是切記不要固定站在一個定點上,利用變焦鏡頭推近拉遠的不停拍攝,這是許多V8族常犯的毛病。拍攝時多用固定鏡頭,可增加畫面的穩定性,一個畫面一個畫面的拍攝,以大小不同的畫面銜接,少用讓畫面忽大忽小的變焦拍攝,除非用三角架固定,否則長距離的推近拉遠,一定會造成畫面的抖動。
『陸』 八種拍攝手法
八種拍攝手法推鏡頭、移鏡頭、跟鏡頭、搖鏡頭、旋轉鏡頭、拉鏡頭、甩鏡頭、晃鏡頭。
一、推鏡頭
晃鏡頭的應用相對於前面的幾種方式應用要少一些,它主要應用在特定的環境中,讓畫面產生上下、左右或前後等的搖擺效果,主要用於表現精神恍惚、頭暈目眩、乘車船等搖晃效果,比如表現地震場景,還有爆炸場景等。
『柒』 拍攝鏡頭有哪幾種手法
1、推鏡頭
主要利用攝像機前移或變焦來完成,逐漸靠近要表現的主題對象。它可以表現同一個對象從遠到近變化,也可以表現一個對象到另一個對象的變化。
2、移鏡頭
將攝像機固定在移動的物體上作各個方向地移動來拍攝不動的物體,使不動的物體產生運動效果,攝像時將拍攝畫面逐步呈現,形成巡視或展示的視覺感受。
3、跟鏡頭
在拍攝過程中找到興趣點,然後跟隨目標進行拍攝。跟鏡頭一般要表現的對象在畫面中的位置保持不變,只是跟隨它所走過的畫面有所變化。
4、搖鏡頭
拍攝時相機不動,只搖動鏡頭作左右、上下、移動或旋轉等運動,使人感覺從對象的一個部位到另一個部位逐漸觀看。
視頻拍攝技巧
1、三分法構圖
將場景用3*3網格分割,得到4個交叉點,再將需要表現的重點放置在4個交叉點中的任意一個,3*3網格上的線是雙眼自動尋找信息的地方。
電影拍攝的畫面中,由於劇情的需要,拍攝常用三分法構圖,將電影主體沿著網格交叉點放置。拍攝視頻的時候,同樣可以用三分法的構圖讓視頻更具電影感。
2、大光圈淺景深
可以使用F3.5和F1.2的光圈鏡頭進行拍攝,使畫面景深較淺,突出畫面主角。
3、拍攝移動鏡頭
拍攝移動鏡頭一定要使用穩定器來消除移動拍攝中產生的畫面抖動。
4、調色
對於不擅長調色的拍攝者,可以直接在PR軟體中選擇Lumetri color面板調色,接近電影色調同時也可以豐富視頻畫面色彩。
『捌』 攝像攝影的拍攝方式有哪些
攝像就是使用攝像機(視頻拍攝設備)把光學圖象信號轉變為電信號,以便於存儲或者傳輸。通俗一點解釋就是,攝影是一種靜態的影像記錄過程,而攝像是一種連續動態的影像記錄過程。那麼攝像攝影的拍攝方式有哪些呢?下面和我一起看看吧!
攝影攝像中幾種常見的拍攝方式
推: 即推拍、推鏡頭,指被攝體不動,由拍攝機器作向前的運動拍攝,取景范圍由大變小,分快推、慢推、猛推,與變焦距推拍存在本質的區別。
拉: 被攝體不動,由拍攝機器作向後的拉攝運動,取景范圍由小變大,也可分為慢拉、快拉、猛拉。
搖: 指攝影、攝像機位置不動,機身依託於三角架上的底盤作上下、左右、旋轉等運動,使觀眾如同站在原地環顧、打量周圍的人或事物。
移: 又稱移動拍攝。從廣義說,運動拍攝的各種方式都為移動拍攝。但在通常的意義上,移動拍攝專指把攝影、攝像機安放在運載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動中拍攝對象。移拍與搖拍結合可以形成搖移拍攝方式。
跟: 指跟蹤拍攝。跟移是一種,還有跟搖、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將跟帆斗改攝與拉、搖、移、升、降等20多種拍攝方法結合在一起,同時進行。總之,跟拍的手法靈活多樣,它使觀眾的眼睛始終盯牢在被跟攝人體、物體上。
升: 上升攝影、攝像。
降: 下降攝影、攝像。
俯: 俯拍,常用於宏觀地展現銷滾環境、場合的整體面貌。
仰: 仰拍,常帶有高大、庄嚴的意味。
甩: 甩鏡頭,也即掃搖鏡頭,指從一個被攝體甩向另一個被攝體,表現急劇的變化,作為場景變換的手段時不露剪輯的痕跡。
懸: 懸空拍攝,有時還包括空中拍攝。它有廣闊的表現力。
空: 亦稱空鏡頭、景物鏡頭,指沒有劇中角色(不管是人還是相關動物)的純景物鏡頭。
切: 轉換鏡頭的統稱。任何一個鏡頭的剪接,都是一次態判“切”。
綜: 指綜合拍攝,又稱綜合鏡頭。它是將推、拉、搖、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懸、空等拍攝方法中的幾種結合在一個鏡頭里進行拍攝。
短: 指短鏡頭。電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約合膠片 15米以下的鏡頭;電視30秒(每秒25幀)、約合750幀以下的連續畫面。
長: 指長鏡頭。影視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連續畫面。
反打: 指攝影機、攝像機在拍攝二人場景時的異向拍攝。例如拍攝男女二人對坐交談,先從一邊拍男,再從另一邊拍女(近景、特寫、半身均可),最後交叉剪輯構成一個完整的片段。
變焦拍攝: 攝影、攝像機不動,通過鏡頭焦距的變化,使遠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見,或使近景從清晰到虛化。
主觀拍攝: 又稱主觀鏡頭,即表現劇中人的主觀視線、視覺的鏡頭,常有可視化的心理描寫的.作用。
攝影的用光技巧
硬光產生的影子顏色深、邊緣清晰,受光部位反光也較多。硬光可使畫面明暗對比強烈、反差較大。拍攝者可使用硬光配合容易產生影子的光照角度(如側光、側逆光),使畫面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此方法適用於表現雄偉的山川,在使用此方法表現人物時,應避免影子遮擋人物的主要部位。
側逆光照射下畫面陰影較多,影調包含從白到黑的豐富變化,畫面空間感強,被攝體質感突出。拍攝者可藉助側逆光表現波光粼粼的湖泊、凹凸不平的原野,也可用側逆光突顯花卉、靜物的質感,使畫面影調豐富、細膩。在拍攝花卉、靜物等物體時,拍攝者可對其正面補光,以增強畫面細節。
細膩影調明暗變化較大,畫面中黑、白、灰的層次非常豐富,其影調變化如左上圖所示。細膩影調給人柔和、舒暢、恬靜等感覺,適用於表現人像、湖泊等拍攝對象。拍攝細膩影調畫面時應使用柔光,這樣畫面中灰的層次會非常豐富。
在陰天拍攝,側光使得人物身體輪廓線條更加突出,畫面明暗層次豐富、影調細膩,表現出人物恬靜的特點。
『玖』 攝像機拍攝技巧
攝像機拍攝技巧
攝像機拍攝技巧。在日常生活中,導演拍攝電影電視劇都需要攝像機來拍攝,我們只有掌握了攝像機的拍攝技巧才能拍出好的影片。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詳細的了解攝像機拍攝技巧的相關內容。
1、熟悉設備
生活中總是時不時的出現意外,那麼在實際操作時能否准確快速的臨場狀況作出最及時的反應和調整,就看平時自己對設備的了解程度如何。
2、平行
如果沒有特殊的藝術方面的要求的話,拍攝時需要盡量將畫面中的某些幾何邊緣與鏡頭框平行,亦即「橫平豎直」。這樣的幾何邊緣有時是地面,有時是桌面,有時也可能是屋頂邊緣。
3、握屏要穩
平時就可以在家中就可以做這樣的練習:手拿物品高舉卻仍要保持穩度。如果拍攝的過程中,手的晃動程度嚴重影響視頻的視覺效果,那麼就算拍攝選取的內容再精彩,也總會讓人覺得它並不完美。
4、學會移焦
移焦:在你的取景框里找兩個有不同位置差的物體,然後練習將焦點從一個物體上變換到另一個物體蔽巧上,然後再移回來。
應用:對於著名景點,如果直接對著拍攝,鏡頭自然會缺乏生動,這時就可以通過一個其他運動的物體使鏡頭自然轉向將要重點表現的物體,相當於將這個物體帶入畫面。
5、找角度
不同的物品處於不同的狀況,有著不同的合適的拍攝角度,這樣的對應方式一般都是有規律的,比如:拍食物時推薦選擇俯拍與近景拍攝;拍落花則更適合仰視拍攝。所以平時應該多拍不同種類的事物,積累拍攝角度的經驗。
6、小動物
想必喜歡拍攝的人也不會拒絕讓小動物入境,它們的加入不僅讓視頻更加活潑生動,也更為視頻內容增添一絲趣味,如果人和動物之間能夠產生互動,那一定能達到更有愛的效果。
7、構建故事
嘗試拍攝幾個不同的畫面,並展開聯想,將它們聯系成一個完整的小故事。這樣更有利於拍攝者思維的開拓,甚至強化視頻的內涵。
1、拿好你手中的攝像機
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怎麼正確地拿攝像機。我們看到的專業攝像機大多是被人們扛在肩上的,那些大傢伙們一個個體型巨大,要擺弄好可不容易,而我們手中的數碼攝像機處理起來可就輕松多了,只要往手心裡一拿就行啦。不過你以為一隻手就可以拿好攝像機了么?錯。兩只手把持好攝像機絕對比用一隻手來的穩,即使我們的DV只是一隻手就足夠掌握了。電視節目里的鏡頭都很穩定,這也是我們愛看的原因之一,如果說你看到的屏幕始終在不停地晃動,相信誰都會倒胃口的,嚴重的還會引起惡心、嘔吐等。因此我們需要將攝像機保持穩定,如果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很穩定的鏡頭,三角架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絕對不要邊走動邊拍攝,也許你要說:《有話好好說》里不就是邊走邊拍攝的嗎?那麼你要記住,你不是張藝謀。
2、變焦
變焦是攝像機的一個基本功能,和大多數照相機相比,攝像機的變焦功能要強大得多,但是請記住功能強大絕不是拿來濫用的。曾經看到過一些朋友拍攝DV,他們是把DV當作望遠鏡來玩,一會兒拉近,一會兒拉遠,一個長鏡頭到底,最後回放的時候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當時要拍什麼。其實很簡單地說,鏡頭拉近就是為了要強調我們要拍攝的景色或者人物,而拉遠則是為了表現物體的全貌或者這個故事的場景。
3、動態拍攝的要點
也許有時候我們所需要拍攝的景物或者場景一個小小的鏡頭容不下,即使是將鏡頭拉到最遠也是如此,那麼移動拍攝就是必須的了。但是這里所說的'移動拍攝和前面提到的一邊走動一邊拍攝可不是一回事,進行動態拍攝的時候應該做到盡量不要移動腳步,架好攝像機,以腰為圓心,上身轉動畫圓,將需要拍攝的場景和景物逐一掃入鏡頭,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再掃回來,然後固定不動一小段時間之後停止攝像,變換鏡頭角度之後繼續拍攝。
4、手動調整曝光和焦距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需要手動來調整拍攝時的曝光和焦距。雖然DV一般都有自動曝光和自動調焦,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這都是不足以依賴的。比如拍攝劇院中舞台上的合唱隊員,通常情況下這樣的舞台都很有強的光照,如果只是應用自動曝光,十有八九最後的結果是根本看不清被拍攝者的臉,看到的只是一片白,除非被拍攝者的皮膚夠黑老衫,比如黑人。這時候就必須侍並腔調整曝光到手動檔,然後根據光線情況減弱,直到得到需要的強度。還需要強調的是通常我們在攝像機LCD屏幕上看到的圖像色彩和明亮程度和最後採集到電腦中的圖像是有一定區別的,所以我們應該注意在採集時和在拍攝時兩者的不同,經常進行對比,對LCD上看到的圖像要心中有數,清楚地知道最後採集到的圖像究竟是怎麼樣的。
選擇鏡頭第一個要注意的是鏡頭的焦距,焦距實際上就是視角問題,焦距不同視角也不同。另外用戶自己要明確,我購買鏡頭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是為拍風景還是拍人物等等。眾所周知,拍風景宜用廣角鏡頭,而拍人物則宜用望遠鏡頭,所以首先要根據攝影目的來決定自己所要選購的鏡頭焦距。
拍攝風景最佳焦段是廣角焦段24mm、望遠焦段200mm(均以35mm規格為標准,下同)。當標准變焦鏡頭廣角焦段從28mm進化到24mm後視角變大,可收納的景物范圍大大拓寬。一般來說拍攝風景對鏡頭最大光圈要求不太高。如果主要是拍風景的話,選擇變焦鏡頭時廣角焦段是24mm基本就夠用了。至於望遠焦段,起碼得是200mm,如果望遠焦段是300mm或400mm就更理想了,自由度會大大提高。傳統變焦鏡頭的望遠焦段多是300mm,用在數碼單反上就是450mm,焦距擴大了1.5倍,用起來會令人感到更加痛快,這一點正是數碼單反的價值所在。出品的數碼專用超廣角鏡頭的廣角焦段一般到12mm,相當於35mm規格的18mm,比起35mm規格的28mm焦段將近擴大了1.5倍,從而使所拍攝的風景場面左右范圍大大加寬。
拍攝人物最佳焦段是85mm。以35mm規格標准來說,拍攝人物基本以85mm焦距為標准來選擇鏡頭。85mm焦段所拍的人像基本接近中畫幅照相機所拍的畫面效果,不僅遠近感合適,而且人物臉部顯得非常自然,照相機與被攝人物之間的距離基本也能保持在平時說話的距離。85mm焦段還能很好地虛化背景突出人物。為獲得良好的虛化效果,宜選擇最大光圈大的鏡頭。85mm焦段在數碼單反上約是135mm,雖然所拍畫面遠近感顯得稍微弱了一點,但基本無大礙,所以拍攝人物鏡頭的焦距起碼要在85mm左右。
拍花卉對傳統單反來說有一款100mm微距鏡頭就足夠了。100mm微距鏡頭可等倍攝影,能把花朵拍得很大,但是,當等倍攝影或接近等倍攝影時,由於焦距長景深淺,容易產生抖動,所以拍攝時要考慮防抖措施。從這一點來看,50mm微距鏡頭用在數碼單反上更容易使用。
『拾』 照相機拍攝技巧有哪些
照相機拍攝技巧有哪些
照相機拍攝技巧有哪些,拍出好照片不能僅僅依賴於使用設備的質量,還需要掌握攝影的技巧以及攝影師拍攝有一定的構思,想知道照相機拍攝技巧有哪些嗎?不懂的快來看我總結的照相機拍攝技巧吧,希望可以給你帶來幫助。
一、使用三角架
拍攝時必須將相機安裝在一個三角架上以防止相機的晃動。盡量的將相機靠近被攝物體,並且注意不要引入不必要的陰影。
二、在必要的時候使用反光卡
使用一個白色的卡片或是用一張鋁箔包在卡片上,將光線反射在被攝物體上,以照亮物體上的陰影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這張卡片出現在被拍攝范圍內。
三、使用快門線
即使你已經將相機安裝到了三角支架上,但是如果你在按快門的時候不小心,仍然有可能使相機產生晃動,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建議你最好還是使用快門線。
四、使用黑色或有色背景
在拍攝時,當被攝物體的背景為黑色,那麼就能夠使拍攝出來的圖象看起來最清楚。你也可以使用模糊的背景,特別是當被攝物體的色彩很濃的時候。
五、調焦軌
雖然它不是拍攝時的必備品,但是調焦軌卻是一個很好的輔助裝置可以幫助你拍攝出好的特寫鏡頭。調焦軌能夠使相機以非常小的增距沿著X和Y軸線沒昌隱移動,能夠精確的控制相機的位置和畫面的景深。如果用移動三角支架來達到理想的位置則是非常麻煩的。
六、一定要有耐性
攝影的過程中存在著眾多的不確定性的因素,所以有時候一些外在條件的變化也會影響到攝影師的心情,而此時你最好就是選擇換個時間,過一會兒再去拍攝,拍出色彩更加鮮艷的一面。
七、運用好構圖
攝影的好壞,武功是否到達一定的境界時,毫無疑問離不開構圖。目前在構圖的過程中合理的運用好,通過自身的功力去化解一下,才可以拍出有意義的作品。
測光原理
早期的相機都沒有測光系統,需要攝影師根據對拍攝現場光線的估計,來選擇光圈系數和快門開啟時間。這種方法需要攝影師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根據不同的光線。
合適的曝光參數——不同的光圈和快門的組合。而且還要事先想到,是根據景深范圍先選擇光圈,還是根據被攝體的運動狀態,先選擇快門,操作起來是比較麻煩的。單憑人的眼睛來估計曝光參數,誤差可能是很大的。再者自然界的光線往往變化得非常快。當您選好曝光參數後,在按快門的瞬間,光線有可能已經發生變化了,所以當時拍攝的成功率不可能很高。好在那個時代,人們主要是拍攝黑白照片。黑白膠卷有較大的寬容度,允許較大的曝光誤差。而且在照片後期製作時,還可以進行校正。隨著彩色膠卷的`普及,對相機測光系統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彩色膠卷的寬容度比較小,彩色反轉片的寬容度更小,這就要求曝光更為准確。因為曝光的失誤,會嚴重影響照片的色彩還原。用人眼估計曝光參數的方法,也就顯得太落後了,也難以滿足彩色膠卷達到曝光准確的要求。
為了提高拍攝的成功率和彩色攝影的需要,手持測光表便應運而生了。使用測光表,雖然可以較為精確地得到正確曝光所需的光圈和快門的曝光組合。但是手持測光表的檢測范圍,和相機所使用的鏡頭的視角不見得一樣,尤其是對可更換鏡頭的單反相機。因此,測光值也會有一定的誤差。另外使用測光表測光後,還要用手來調整光圈和快門,整個操作過程比較長,拍攝的效率是很低的。直到1962年,在日本的賓得35mm單反相機上,首次實現內測光的方式。內測光也稱TTL測光,這是Through The Lens三個英文字的字頭,其意為通過鏡頭的測光方式。也就是將測光表安裝在相機的內部,檢測的光線是通過相機的鏡頭,才達到測光系統的測光元件。是單反相機內測光的示意圖,A、B兩點就是通常測光元件安裝的位置。檢測的光線是通過鏡頭達到測光系統的,和達到膠片表面的光線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內測光系統可以得到准確的測光值。而且這枯廳樣一來,不管相機更換什麼鏡頭,測光系統總是檢測通過鏡頭射入的光線,不會存在測光表和鏡頭的視角不同的問題了。
內測光的正確使用
在使用相迅首機的內測光系統進行測光時,還有一個問題需要特別注意。這就是相機的測光系統測光的依據,都是按照對18%中性灰來進行測光的。所以在拍攝不同色調的物體時,如果想要正確還原出物體原來的色調,測光時還要加以考慮。有些時候,相機的測光數據也只是做為參考,攝影師還要作出自己的選擇。例如,在冬天拍攝下雪的場面時,如果完全按照相機的內測光系統給出的參數曝光,雪的顏色就有可能會發灰,而不是白色的雪,如中的圖。這就是相機的測光系統在測光時,將白色的的雪按照18%的中灰對待,所以依據相機的測光系統曝光拍出的雪就不白。此時,如果對曝光量進行補償,增加一點曝光量,拍出的雪就是白色的了。
相機的內測光系統給攝影師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多種測光方式更是讓攝影者可以盡心地去創作。而自動曝光功能則可以讓人們把精力集中在如何拍好照片上,而不用在選擇曝光參數上費腦筋。但是想要拍出高質量的照片,還需要攝影師熟悉自己相機的內測光系統的特點,更重要的是能夠正確地運用好各種測光方式,在實際拍攝時做到心中有數。
1、拍靜止的小東西的特寫,如花、鳥、蟲:
用Av檔,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盡量在1m以內拍攝,使背景虛化!
光線好的話,iso100,光線不好的話,iso最好400以內。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較大的光圈(f5.6以內)、50mm以上的焦距,拍攝距離視全身、半身、大頭照而定,使背景虛化,使用Av檔!
光線好,iso100,光線不好,iso400以內。
運動中的人使用追拍,體現運動感!
3、拍景:
Av檔,使用適當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隨便,但是,一般廣角端都有畸變,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腳架,Av檔,自定義白平衡或白熾燈,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燈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預升功能,減少按快門後,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機震;並用背帶上的那個方蓋子,蓋住取景器,以免雜光從後面進入影響畫質;iso200以內,盡量使曝光時間加長,這樣可以使一些無意走過的人從畫面消失,不留下痕跡,凈化場景!
例如拍一個廣場,人來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這樣,曝光時間就會很長,那麼,走動的人影,不會留在照片上!廣場將會很乾凈!
5、拍煙花:
使用快門線,B快門,可以拍出多煙花重疊的效果!
6、拍運行的東西:
光線好的情況:Av檔,光圈大小酌情處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淺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動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檔,快門1/30左右,對焦按快門的同時,鏡頭以合適的速度追著對象移動,會出很動感的效果!
光線不好的情況:只能酌情處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