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森林立地質量評價方法有哪些

森林立地質量評價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4-23 12:23:29

A. 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的評價方法

區域生態環境的質量評價一般採用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2種方法。定性評價一般選取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指標進行評價,根據該指標的大小或優劣程度評價生態環境的好壞;而定量評價則採取一定的公式或模型對指標系統進行計算,根據計算結果的大小對生態環境進行評價,通常有脆弱度計演算法、距離計演算法、層次分析法、綜合模型法和生態足跡法等。 指數評價法從監測點的原始監測數據統計值與評價標准之比作為分指數,然後通過數學綜合作為環境質量評定尺度。近幾十年來,這一方法在環境質量評價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有了很大的發展。早期國外應用的指數法有美國的NWF 環境質量指數和加拿大的「總環境質量指數」(EQI) 等,目前最常用的是綜合指數法,應用此法,可以體現生態環境評價的綜合性、整體性和層次性。
國家環保總局發布了《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范》行業標准,2006年5月1日起試行。
技術規范規定:生態環境質量指數是反映被評價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狀況,數值范圍0~100。
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cological Index,EI)
EI=0.25×生物豐度指數+0.2×植被覆蓋指數+0.2×水網密度指數+0.2×土地退化指數+0.15×環境質量指數 綜合評價法是進行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中運用較多的一種方法,此法的具體應用是層次分析法(AHP 法)。它是模擬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分析與綜合過程,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系統分析方法。層次分析法的應用研究很多,姚建、朱曉華等將層次分析法運用於生態環境質量評價中。
另外還有主成分分析法,模糊評價法,灰色關聯度法等。目前,關於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的研究,國內外又出現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技術。馬榮華等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利用遙感及 GIS以景觀生態學理論為指導,以多因子綜合評價為主要方法,進行了海南生態環境的現狀評價分析研究。另外,加拿大建立了生態監測與評估網路。通過此網路對生態變化進行了長期監測並依據監測的數據對生態環境進行了評估,內容包括氣候變化對水純凈度的影響,森林可持續發展的標准等。

B. 立地質量名詞解釋

簡介

立地質量是科學造林、育林的基礎,通過評價土地資源,真正做到適地適樹,科學緩宏造林,為速生、豐產、優質和產量預測奠定基礎。立地質量評價是對立地分類基本單元(立地類型)在採取某一種利用方式時的立地生產潛力進行評價,它是科學經營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基礎工作。

立地質量等級評價因子

選定坡位、坡度、成土母岩、土壤厚度、腐殖質厚度等作為立地質量等級主要評定因子。

立地質量等級評價標准

5個主要評定因子權重總和為100分,其中:

① 坡位20分:下穗芹部20分、中下部18分、中部16分、中上部14分、上部10分、脊部5分、全坡15分、平地17分。

② 坡度10分:平坡(<6度)10分、緩猜哪畢坡(6-15度)9分、斜坡(16-25度)7分、陡坡(26-35度)5分、急坡(36-45度)3分、險坡(45度以上)1分。

③ 成土母岩20分:頁岩20分、花崗岩18分、板岩17分、淺海沉積岩15分、玄武岩及紫色(紅色)砂岩13分、石灰岩10分。

④ 土壤厚度25分:厚(≥80厘米)25分、中(40~79厘米)20分、薄(<40厘米)15分。

⑤ 腐殖質厚度25分:厚(≥5.0厘米)25分、中(2.0~4.9厘米)20分、薄(<2.0厘米)15分。

C. 一個關於《測樹學》的問題

立地指數:立地質量是影喊鬧響森林生產能力的所有因子的綜合評價大伏,所以各國以既定年齡時林分的高低作為評定立地質量好壞的依據。立地指數是指樹木在「標准年齡」時的優勢高。
疏密度:指林分每公頃胸高總斷面積(或蓄積)與相同條件下標准林分胸高斷面積(或蓄積)之比。
總生長量:指樹木自種植開始至調查時整個期間累積生長的總量。
生長率:是某項調查因子的連年生長量與其原有總量的百分比。
凈增量:指樹滾滲攜木在一定時期內的生長量。

D. 航空象片立地質量評價是什麼

(evaluation of site quality by aerial photographs)

(方有清)

應用航空象片,對森林生長發育有關的自然環境因子進行綜合分析,劃分立地類型,編制立地類型圖的工作。它為森林經理和林業經營規劃工作提供可靠的資料。世界各國林業工作者研究了多種立地條件劃分與評價方法,主要有:按主導因子的分級組合法;按生活因子的分級組合法;多元回歸立地指數法等。但是這些方法反映立地條件不是對林木生長的綜合影響因素了解不夠,就是工作量太大。應用航空象片判讀結合地面實況調查進行景觀分析,可以編繪立地類型圖,並對立地質量進行評價(見圖)。評價立地質量的工作步驟是:①利用航片微域信息豐富的特點,採用景觀分析方法,判讀勾繪立地判讀因子;②將判讀因子數量化,進行多元統計分析;③建立評定立地質量的數表和數字模型;④編制立地類型圖;⑤各類型立地質量評價。

理論基礎

由於物質組成、結構、排列、運動形式的差異,導致反射不同性質的光波,使航空攝影機內感光片感光成象。這些影象在幾何特性、光學特性等方面均有差別,為航片影象判讀立地類型奠定了理論基礎。立地條件類型的定義和景觀類型的概念有同義性,它們都表示在一定地域空間上的地形、土壤、植被及氣候等因子相對一致的地段,並與周圍邊界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景觀類型在航片上比較直觀,容易判讀,因此,可以通過航片判讀勾繪景觀類型來獲得立地類型資料,迅速地評定植被、土壤及各種地物間的相互聯系的規律性。直接影響林木生長的漏漏立地環境因子有: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坡向坡位,土壤類型、肥力和有效厚度、岩性,小氣候,植被類型等,這些因子在航片上的影象是可判的。判讀森林立地類型的主要因子還有地形、土壤植被、林齡、樹高、樹干直徑、樹冠直徑、株數和林分特點等。

立地條件航片景觀分析

航片能反映景觀結構,如將組成景觀類型的各因素和反映在影象特徵聯系起來,就能從航片上直接或間接取得景觀類型資料。因此根據景觀類型表現在航片上的影紋、色調、形狀等特徵即可區分立地類型。不同的立地條件形成差異明顯的景觀類型。林木在肥沃土地上往往長勢好,而在貧瘠的土地上則一般生長不良。低海拔、土壤肥厚、光線充足、濕度較大、坡面平緩等因素構成的景觀,在航片上色調深灰、顆粒均勻並和周圍貧瘠的土地有明顯邊界。高海拔、土壤瘠薄、乾燥陰寒、小氣候條件惡劣、陡坡等因素構成的景觀,在航片上表現顆粒細小,無高度感,多半為草灌或為稀樹灌木;其色調灰至灰白,常屬荒山荒地,或為火燒跡地。

立地因子的航片判讀分析

根據航片的判讀性能,可對以下立地因子進行判讀,分析立地條件。①海拔高:是山地立地質量變化最明顯的因子,在航片上較易確定。氣溫隨海拔增高而遞減,在一定高度沖搜棗范圍內,海拔高度增加,空氣濕度和降水量也隨之增加。由於氣候和土壤條件變異,樹木在不同海拔帶內,生長期、生長率和形態特徵均有差別,因此,海拔高度不同反映立地條件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②坡度:在立體象片對上應用攝影測量方法進行測算。③坡向:在航片上配合地圖直接判讀。④坡位:在航片上可直接觀測。⑤土壤有效厚度:被樹木根系所佔據的那部分土壤厚度。在航片上通過綜合判讀分析可以散拆把土層厚薄劃分若乾等級。⑥植被類型:植物種類和群落類型的數量、分布及其狀態特徵,是評價環境的指標。這些地面上生長的物體,在航片上記載清晰,也是可以直接判讀的因子。⑦基岩:基岩判讀需參考地質圖和野外實況資料進行分析。⑧氣候:航片判讀小氣候需從地形和植被生長狀況進行分析判斷得到。以上立地因子的判讀分析,是為了便於說明其各自的重要性,實際上各因子的作用都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綜合對林木生長起作用,不能理解成為各因子的孤立作用。(見森林土壤調查、立地類型調查)

評定林地質量

指評定林地生產力的高低,是對森林或宜林地的立地質量的評價。它取決於樹種的生物學特性,以及林木所處的生態環境如地貌、氣候、土壤及地質基岩等的綜合影響。評定林地質量一般常採用地位級表、地位指數表和多元地位指數表。這些方法有的雖然反映生態因子作用全面,但是測定那些生態因子常會遇到技術上、經濟上的困難,不宜大面積使用。再者,它適於純林,不適於混交林和宜林地,而且有時因林木間伐而引起樹高變化對地位質量評價偏高。採用航空象片數量化地位指數表評定林地質量,可以迅速、准確地獲得大量數據。在大中比例尺航片上,可以直接觀察優勢木高度、樹冠幅、林分齡組、坡度、坡向、坡位、海拔高、土壤類型和厚度、植被類型等影響林木生長的主導因子,且航片上所蘊藏的宏觀和微域信息,與立地因子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

E. 如何理解林地的立地質量

立地條件是影響森林形掘鬥成與生長發育的各種自然環境因子的綜合,是由許多環境因子組合而成的:①地形。包括海拔高度、坡向、坡形、坡度、微地形等;②土壤包括土壤種類、土層厚度、腐殖質層厚度與腐殖質含量、土壤侵蝕度、質地、結構、緊實度、pH值、石礫含量、母質種類及風化程度等;③水文。包括地下水位深度與季節變化、地下水礦化度與鹽分組成、有無季節性積水及其持續期、水淹可能性等;④生物。包括分布的植物種類、種的蓋度、多度與優勢種、群落類型以及病蟲害狀況等;⑤人為活動。包括土地利用的歷史沿革及現狀,各種人為活動對上述環境因素的作用等。 有林地的森林分類與經營方式、方法都須考慮其立地質量。型改造林地的立地判租磨條件對造林樹種的選擇、人工林的生長發育和產量、質量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不同立地條件的造林地上必須採用不同的造林技術措施。 (摘編自《中國資源科學網路全書》)

F. 一般按零分什麼和臨汾年齡來確定森林的地位指數

一般按優勢木平均高和林分年齡來確定森林的地位指數。
以林分優勢木平均高與林分平均年齡的關系為依據劃分的林地生產力等級。用標准年齡時林分優勢木平均高絕對值表示。常在地位指數表中查定。採用地位指數表示地位質量的高低較地位級直觀,同時優勢木平均高受營林措施和密度的影響小,比較穩定。美國在20世紀20年代首先採用這種評定立地質量的定量指標。中國70年代後期編制了油松、杉木、落葉松等樹種的地位指數表,並對利用0.06公頃標准地林分中最高3株樹作為指數木等編表技術和理論做了廣泛的實驗研究。
地位指數表的編制方法
根據實測的優勢木平均高彎肆陸和年齡的關系,分析確定出樹高生長曲線式,計算出各齡階樹高,繪制在坐標紙上即成導向曲線。在確定的標准年齡上整化為整米數,然後再導算出各齡階的相應樹高。根據實測樹高點在坐標紙上分布的上下限,確定立地指數級個數及雹旦級幅,並繪制出地位指數曲線圖。在曲線上標出標准年齡時優勢木平均高絕對值,即地位指數。根據各曲線計算值列表,即地位指數表(見表)。地位指數的特點是:不論林分是否達到或超過標准年齡,都用標准年齡時的優勢木樹高比較它們的生產力。編制地位指數表的主要環節包括:①確定標准年齡:標准年齡通常用林分達到生長旺盛期以後,高生長逐步趨向穩定的年齡。又稱指數年齡、基準年齡。以10年為單位取整數,多為20、30、50、100年。中國對油松定為30年,對杉木定為20年。同一樹種規定統一的標准年齡,有埋頃利於在同一水平上比較林地的生產力。②確定地位指數級距:在標准年齡上將樹高按2~4米分級。③確定選測優勢木的株數:要求用最少量優勢木達到指示林地生產力的目的。英國、聯邦德國、義大利、瑞士、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推薦每100平方米林地面積測定1株優勢木樹高。中國1979年研究並推薦在600平方米的標准地上選測林分3株最高樹樹高的平均值作優勢木平均高。

G. 森林立地類型劃分的方法

地理因素法。
地理因素法:根據森林所處的地跡派理位置、地形、氣候等因素進行劃分,森林類型法:根據森林的物種組成、林分結構、林木生長狀況等因素進行亂州核劃分,土壤因素法嘩掘:根據土壤的類型、質地、養分等因素進行劃分。
立地類型是指造林地或林地的具體環境,即指與樹木或林木生長發育有密切關系並能為其所利用的氣體、土壤等條件的總和。

H. 如何對造林地進行立地條件調查

立地分類

立地是指造林地或林地的具體環境,即指與樹木或林木生長發育有密切關系並能為其所利用的氣體、土壤等條件的總和。構成立地的各個因子稱為立地條件。

在自然界,立地條件總是千變萬化的。嚴格的講,地球上沒有兩塊絕對相同的造林地或林地,總是有某些微小差別。但這種變化總還有一定的變化范圍,而且在許多情況下還不足以引起樹種選擇及造林技術方面質的不同,完全可以將其界線劃分出來。把立地條件及其生長效果相似的林地歸並到一起,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立地分類。而立地質量評價是指對造林地或林地某樹生產力水平的評估。

第一節 立地分類的原則和依據

一、立地分類的原則

立地分類應遵循科學性與實用性的原則。科學性即要求立地分類所依據的因子能正確地反映立地的本質和特徵,符合各地立地變化的實際情況,並能用它們做出正確的立地質量評價和生產力預估;實用性即在劃分方法上要力求容易掌握,特別是劃分的立地類型便於認識和運用,所依據的立地因子直觀性強、穩定可靠,即在野外憑感官就可直接准確鑒定,而且不易受天氣影響而改變。除此之外,立地分類還應遵循以下原則:

1.地域分異原則

即要考慮自然綜合體的地帶性變化規律,這是立地分類的理論基礎。我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差異很大,既有緯度(水平)地帶性熱力分異,又有非緯度(水平)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干濕分異,以及相應於大地構造分區的大山系、大高原和大平原的地貌分異,或者是山地、高原和平原的組合差別。這些非緯度地帶因素,特別是對以山地作為主要用地的林業用地,構造-地貌分異,常常干擾、破壞了地帶性表現,對我國自然環境的區域分異所起的作用,不低於地帶因素。

2.分區分類原則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面積廣大,自然條件復雜,各地區差異很大,造林地特徵及其組合關系,在各地很不一樣,造林地潛在生產力也不一樣,不可能用一個分類系統概括全國各地區的立地類型。分區分類可使區域的劃分(反映地域分異)與類型的劃分(反映地方分異)在立地分類系統中得到統一,因而也是區劃單位與分類單位並存的原則。

3.主導因素原則

立地是由多種環境因素構成的自然綜合體,立地分類取決於自然綜合體特徵的差異。分類時要全面考慮各項環境因素及其相互關系,既要考慮整體特徵及綜合效應,又要分析其因果關系。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找出對林木生長、樹種分布、林種布局有顯著影響或起限製作用的主異因素來,並將它作為劃分各項立地單元的基本依據,特別是確定自然區域之間界線時,運用主導因素原則更方便。

4.多級序原則

作為造林用地或各類林地,存在由大同到小異的客觀等級差異。在不同等級單位系統中所顯示的相似性與差異性程度是相對的,分類單位等級越高,相似中的差異程度也就越大;反之,相似中的差異程度也就越小。因此,立地分類必須遵循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一定地域分異尺度標准,逐級進行劃分合並,形成由大到小逐級控制的多級序完整系統。

5.有林地與無林地統一分類的原則

「有林地」與「無林地」是相互轉化的,是林業生產的不同經營階段。立地是一客觀實體,雖是動態的,但在短期內是相對穩定的,因為構成立地的土壤、地形等自然因子是相對穩定的,立地類型不因森林的採伐或造林起根本性的變化。「有林」或「無林」僅是覆蓋類型變化了。因此將有林地與無林地的分類統一在同一分類系統內,也便於制定經營措施。科學指導生產。

二、立地分類的依據

《中國森林立地分類》僅就全國范圍的森林立地提出了我國的森林立地分類系統。這個系統的一個特點是,它的分區和《中國林業區劃》所劃分的林區取得了協調的銜接,將立地區劃和分類單位組成同一個分類系統。

分類的級序是:立地區

立地區域

立地亞區

造林類型小區

立地類型組

立地類型

該系統的前3級,即立地區域、立地區、立地亞區是區劃單位;後3級為分類單位,為本章討論的重點。

1.造林類型小區:

基本相當於全國林業區劃三級區,也就是各省(區)林業區劃一級區,是立地類型分類系統的一級單位,主要依據中、小尺度的地域分異。根據《中國林業區劃》,全國共劃出了168個省級區,是根據各省(區)大地貌特徵、地帶性氣候(主要為緯向水熱差異)和林業發展方向(即生態和社會要求)劃分的。由於林業區劃考慮的原則除自然地理要素外,還有林業的社會經濟與技術因素,因此林業區劃的高級單位在理論上不能等同於立地分類的高級單位,其地域界限也可能不吻合。

2.立地類型組:

是根據山、塬、丘、灘、川、溝、坡向等中、小地貌類型劃分的,基本上反映了各地類型中、小尺度地域分異規律,實質上也是若干相似立地類型的組合。

3.立地類型:

是立地分類基本單位,即根據影響水熱條件變化的微域地形特徵(地形部位、地面形態、坡度等)和土壤、植被、地下水位、土地利用性質等主導因子的宜林性質與技術措施的相似性進行劃分的。

在西北廣大乾旱半乾旱地區,水分虧缺是限制這一地區林業發展的主要障礙。因此,該地區在進行立地分類時,應以影響林木水分循環的主導環境因子為依據。例如西北林學院1981年至1984年對渭北黃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立地的調查表明,影響刺槐生長的主導因子是:地形部位、土壤種類、海拔、坡形和坡度,並以此對渭北地區的刺槐立地類型進行了劃分。經過多年研究,西北地區在進行立地分類時,應以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為主導因子。

地形因子雖然不是林木生長所必須的生活因子,但它通過對光、熱、水等生活因子的再分配,深刻地反映著不同造林地的小氣候條件,又強烈地影響著不同土壤水分狀況,從而導致林木生長的顯著差異,對整個局部生態環境起著綜合決定性作用。

土壤因子既是林木賴以生存的載體,它不僅是光、熱、水分、植物等因子的直接承受者,而且是各個生態因子的綜合反映者。因此,土壤因子也是劃分立地類型時非常重要的因子。

在主要依據地形、土壤因子來劃分立地類型的同時,並不否認植被因子的重要性,尤其是森林植被因子的作用。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只要原始植被受破壞程度較輕,就可利用植被做為劃分立地類型的補充依據。

第二節 立地類型劃分的方法和表達形式

一、按主導環境因子分級組合

直接按環境因子的分級組合來劃分立地類型,簡單明了,易於掌握。因此,這種方

表14-1 陝西省淳化縣立地類型表

立 地 條 件 立地類型名稱 代號

地貌 坡向 土壤 坡度 部位

南山 陰坡 褐土 陡坡 上部 南山陰坡上部 Ⅰ

褐土(部分紅膠土) 下部 南山陰坡下部 Ⅱ

北山 陽坡 褐土 斜緩坡 下部 北山陰向斜緩坡 Ⅲ

褐土(部分粗骨土) 陡坡 上部 北山陽向陡坡上部 Ⅳ

褐土 下部 北山陽向陡坡下部 Ⅴ

溝坡 陰坡 白土 陡坡 上部 高原溝壑陰向溝坡上部 Ⅵ

下部 高原溝壑陰向溝坡下部 Ⅶ

陽坡 白土 陡坡 上部 高原溝壑陽向溝坡上部 Ⅷ

下部 高原溝壑陰向溝坡下部 Ⅸ

溝底 潮土 溝底 Ⅹ

塬面 黃綿土 塬面 Ⅺ

梁峁頂

迎風坡 梁峁頂、迎風坡 Ⅻ

法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最為廣泛,在中歐地區的一些國家,如德國、奧地利、瑞士等,也通常採用這種方法進行立地分類。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做法又比較粗放、呆板、難於照顧到個別具體情況或難以全面地反映立地的某些差異,特別是採用的立地因子較少時,例如僅採用坡向和土層厚度進行立地分類,坡向分為陰坡和陽坡兩級,土層厚度分厚土和薄土,而不考慮坡度和坡位及土壤有機質含量等的影響,這樣就可能造成同一立地類型的立地,卻有不同的林木生長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為了避免這些情況出現,應在劃分立地類型時多吸收一些立地因子參加,但同時又要注意不能採用的因子過多,否則會造成類型數量多,類型命名過於復雜,而喪失本方法簡單、易行的優點。

立地類型的命名,一般用主導因子組合的方式來進行,要求通俗易懂,野外便於識別立地類型,如南山陰坡上部、北山陽向斜緩坡等(見表14-1)。

二、按生活因子的分級組合

生活因子不易直接測定,例如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並不是一次或幾次土壤含水量的測定值所能代表的,許多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都在這時有所參與。因此,按生活因子劃分立地類型,首先要對重要的立地因子進行綜合分析,然後參照植物及林木的生長狀況,確定級別,組成類型。如有學者利用地表下30-40cm深處土壤含水量數量化分析結果,並參照林木生活狀況,對青海互助縣寺兒溝流域的造林立地分類,就是這個方面的一個實例。

利用生活因子進行立地分類,能從本質上說明立地的差異,因而反映的立地比較准確。但這種方法也有著劃分立地的標准難以掌握、測定困難、山區小氣候的差異在這些類型中的難以表達等缺點,因而實際工作中很少被人們所採用。

第三節 造林地種類

在造林地的所有環境因子中,有些因子,如伐根及天然更新的存在、土地利用狀況、某些植被狀況等,對林木的生長發育沒有顯著影響,因而沒有包括在立地條件的范疇內。但這些因子對造林工作的實施確有密切的關系,必須予以考慮。這類因子的綜合稱為造林地的環境狀況,根據造林地的不同環境狀況還要劃分造林地種類,以便與立地條件類型配合在一起,進一步表達造林地的特性。造林地種類有許多,歸納起來有四大類。

一、荒山荒坡

這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一類造林地。這種造林地上沒有生長過森林植被,或過去生長過森林植被,但在多年前已遭破壞,植被已退化演替為荒山植被,土壤也失去了森林土壤的濕潤、疏鬆、多根穴等特性。荒山造林地又可因其上的植被不同而劃分為草坡、灌叢(灌木坡)及竹叢地等。荒山草坡因植物種類及其總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異。消滅雜草,尤其是消滅根莖性雜草(以禾本科雜草為代表)及根櫱性雜草(以菊科雜草為代表),是在荒草坡上造林的重要問題。荒草植被一般不妨礙種植點的配置,因則可以均勻配置造林。當造林地上灌木的覆蓋度占總蓋度的50%以上時即為灌木坡。灌木坡的立地條件一般比草坡好,但也因灌木種類及其總蓋度而異。灌木對幼樹的競爭作用也很強,高大茂密灌叢的遮光及根系競爭作用更為突出,需要進行較大規格的整地。但另一方面也可利用林地上原有灌木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及給幼樹側方遮蔭。有些時候可在灌木坡上適當加大行距,減少造林初植密度。當造林地上長滿由各種矮小竹種形成的植被時即為竹叢地。小竹再生能力極強,鞭根盤結稠密,在其上造林比較困難。消除竹叢要經過全面煉山及連年刈除等工序,還可增加造林初植密度,促使幼林早日郁閉,抑制小竹生長。

平坦荒地多是不便於農業利用的土地,如沙地、鹽鹼地、沼澤地、河灘地、海濱等,它們都可作為單獨的造林地種類。這些造林地種類都是造林比較困難的造林地,各有其特點,如沙地有沙丘地形及沙粒流動等問題;鹽鹼地有鹽鹼含量及鹽鹼成分的問題;沼澤地有沼澤化程度及泥炭灰分含量多少的問題,河灘地及海濱有淹水的問題及沉積污泥的組成問題,如此等等。進一步探討實質上牽涉到這類造林地內部的立地條件差別。

草原牧地按理不應歸入荒山荒坡地大類內,但在牧區造林時,這類地實質上和荒地沒有顯著差別,也可視為荒山荒坡大類中的一個造林地種類。

二、農耕地、四旁地及撩荒地

以農耕地作為造林地的情況主要出現在營造農田防護林及桐農間作等情況下。農耕地一般平坦、裸露、土厚,條件較好,便於機械化作業。但農耕地耕作層下往往存在較為堅實的犁底層,對林木根系的生長不利,如不採取適當措施,易使林木形成淺根系,容易遭受病害及風倒。深耕及大穴深栽可避免此項弊病。

四旁地指四旁植樹所用的土地。在農村地區四旁地基本上就是農耕地或與農耕地相類似的土地,條件都較好,其中水旁地有充足的土壤水分供應,條件更好。在城鎮地區四旁地的情況比較復雜,有的可能是好地,有的可能是建築渣土(往往富含泥灰),有的地方有地下管道及電纜,有的地方則有屋牆擋風、遮蔭或烘烤等影響。

撩荒地是指停止農業利用一定時期的土地,它的性質隨撩荒的原因及時間長短而定,一般撩荒地的土壤較為瘠薄,植被稀少,有水土流失現象,草根盤結度不大。撩荒多年的造林地,其上的植被覆蓋度逐漸增大,與荒山荒地的性質接近,深山遠山地區因不便經營而退耕還林的撩荒地,其土壤條件可能尚未惡化,經過耕作已消滅了原生植被,對整地和造林都是有利的。

在農耕地、四旁地、撩荒地上造林時,株行距配置一般不受什麼限制,只是梯田上造林時,要考慮到梯田的寬度及種植點主梯田埂的距離等因素。

三、采代跡地和火燒跡地

採伐森林(指皆伐,下同)後所騰出來的林地稱為採伐跡地。剛伐後的新採伐跡地是一種良好的造林地,光照充足,土壤疏鬆濕潤,原有林下植被衰退,而喜光性雜草尚未侵入。應當爭取時間及時進行人工更新。但新採伐地上伐根尚未腐朽,林地樹種幼樹及枝丫堆佔地較多,影響種植點配置及造林密度的落實。採伐時的集材方式對新採伐跡地的影響頗大。地面集材的集材道及裝車場附近或沖刷成溝,或土壤壓緊,往往形成不便於造林的土地。這種面積可佔到整個採伐跡地面的10-15%,絞盤機集材的破壞更為嚴重。因空索道集材對林地沒有什麼破壞,對人工更新是有利的。

新採伐跡地如不及時更新而變成老採伐跡地,其上的環境狀況也隨立地發生劇烈變化。一方面,喜光雜草大量侵入,迅速擴張佔地,土壤的根系盤結度變大,造林地有時有草甸化或沼澤化的傾向,不利於造林更新,必須較細致地整地。另一方面,老採伐跡地上伐根及枝丫堆都已腐朽,有利於進行機械化作業及均勻的種植點配置。

火燒跡地是森林被火燒後騰出的林地,它與採伐跡地類似,但除此之外還有其本身的特點。火燒跡地上往往站桿、倒木較多,需要進行清理。火燒跡地上的土壤的灰分養料增多,土壤微生物的活動也因土溫增高而有所促進,林地上雜草少,故也應充分利用這個條件及時進行人工更新。上述火燒跡地的特點都隨火燒的性質、次數和強度的不同而有程度上的差別。新火燒跡地如不及時更新而較變為老火燒跡地,其上的環境狀況也發生劇烈變化。與老採伐跡地相似。

四、已局部更新的跡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

這類造林地的共同特點是造林地上已長有樹木,但其數量不足或質量不佳,或樹已衰老,需要補充或更替造林。

在已局部天然更新的跡地上,需要進行局部造林,原則上是見縫插針,栽針保闊,必要時也在砍去林分原有的低價值樹木,使新引入的珍貴樹木得到均勻的配置。

已經形成的次生林,如分布不均,質量不佳,無繼續經營前途時,就需要用人工種植方法進行改造。這類造林地一般土壤條件較好,但原有的林木和造林引入的幼樹之間矛盾較大,需要採取措施合理調節。

林冠下造林地是指老林未採伐之前先在大林冠下進行伐前人工更新的造林地。這類造林地也有良好的土壤條件,雜草不多,但上層林冠對幼樹影響較大,適用於幼年耐蔭的樹種造林,可粗放整地,在幼樹長到需光階段之前要及時伐去上層林冠。採用擇伐作業的林地,如需進行補充人工更新,其情況和林下造林地相似。疏林地作為造林地時,其性質介於林冠下造林地與荒山荒地之間,實際上更新接近於荒山荒地。

I. 新疆森林立地質量評價的方法

1、依據林分在標准年齡時的平均高。
2、將立地劃分成不同的等級。

J. 江湖救急!!!!!!求習題答案

2 ( ) 43、林業區劃規劃的林種是一個大范圍的林種框架,允許在一定范圍內發展與主要林種相配合的其他林種。( ) 44、選地適樹或選樹適地是適地適樹的主要途徑。 ( ) 45、春季造林的成活率檢查驗收應在當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進行。 ( ) 46、造林地一切自然因子的綜合稱為立地條件。 ( ) 47、行狀混交和株間混交適用於種間矛盾比較尖銳的樹種混交。 ( ) 48、風景林屬於經濟林。 ( ) 49、單純林比混交林能充分利用林地的立地條件。 ( ) 50、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無林地上人工栽培林木,稱為人工更新。( ) 51、混交樹種應具有良好的輔佐、護土和改土作用或其他效能。 ( ) 52、以生產木材、竹材為主要目的而栽培的人工林,稱為用材林。 ( ) 53、一般來說,在立地環境因子中,氣候、土壤、地形是劃分立地條件類型的主要依據。 ( ) 54、水土保持林屬於特種用途林。 ( ) 55、伴生樹種應盡量選擇生長較快、稍耐蔭,並能在林冠下生長的樹種 ( ) 56、播種造林技術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適宜在任何造林地採用。( ) 57、陽性樹種植於陽坡,陰性樹種植於陰坡為適地適樹。( ) 58、薪炭林的造林密度應大於經濟林的造林密度。( ) 59、造林不合格需要補植時,應該用同齡大苗。( ) 60、採用長方形配置,行的方向應與等高線垂直。( ) 61、營造混交林最關鍵的是選好混交樹種。( ) 62、與天然林相比,速生豐產林具有生長快、產量高和林分穩定等特點。( ) 63、對不符合培育要求的低價值林分,採用人工種植方法進行改造,也可歸人工 造林的范疇。( ) 64、伴生樹種應盡量選擇生長較快、稍耐蔭,並能在林冠下生長的樹種。( ) 65、營造速生豐產林必須選擇同時具備速生豐產優質性的樹種。( ) 66、合理的人工林結構應是既能充分地利用造林地的環境條件,又保證每株樹木都得到充足的生長空間。( ) 67、人工林達到同樣成材標准所需年限比天然林短。 ( ) 68、沿海防護林屬於特種用途林。 ( ) 69、矮林作業法是在樹干一定高度處把樹干截斷,使砍斷面附近萌生枝條,長到預定的規格時,砍伐利用。 ( ) 70、樹種生物學特性指樹種對環境條件的要求與適應范圍。 ( ) 71、農林復合經營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單元上,人為地將多年生木本植物與其他栽培植物或動物,在空間上按一定的時枝培序安排在一起而進行管理的土地利用侍斗和技術系統的綜合。( ) 72、天然林保護是保護天然林林分不被破壞,維持其林分的結構與生產力,並使 其資源得以發展。( ) 73、林分結構指組成林分的林木群體各組成成分的空間和時間分布格局。即組成 林分的樹種、比例、密度、配置、林層、根系等在時間和空間上一定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狀況。( ) 74、幼林土壤管理指造林後至幼林郁閉前對林分所採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 ) 75、在一定猛談唯時期內與主要樹種相伴而生,並為其生長創造有利條件的喬木是混交 林中的灌木樹種。( ) 76、混交樹種應具有良好的輔佐、護土和改土作用或其他效能。( ) 77、森林是構成陸地生態的主體,在維護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 78、從林分林木材積生長的旺盛時期到工藝成熟期為止稱壯齡階段。( )

3 79、造林區劃是林業區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林業區劃的基礎上進行的,可以通過統一的林業區劃表達出來。( ) 80、在一定的地區內,進一步劃分立地條件類型時,主要考慮地形和土壤因子,一般不再考慮大氣候條件。( ) 81、造林地環境狀況直接影響著人工林的生長發育。( ) 82、防護林樹種一般應具備生長快、郁閉早、壽命長、防護作用持久、根系發達、耐乾旱瘠薄、繁殖容易等特點。( ) 83、在有些混交類型中,主要樹種也有可能是混交樹種。( ) 84、密度對樹干通直度有影響,加大密度,有利於自然整枝,使樹干少節疤。( ) 85、對用材林來說,培育大徑材應適當稀植,或先密後稀。( ) 86、將枝幹截取一定長度,平放入溝內,復土、壓實土壤的造林方法稱為插木造林。( ) 87、幼林撫育管理的土壤管理包括鬆土除草、排灌、施肥等。( ) 88、林地施肥應以速效肥料為主,多施氮肥。( ) 89、幼林管理是對幼林的個體直接進行人為干涉,以改善其生活和生長條件,從而保證幼樹更好地生長。( ) 90、人工林所用的種子和苗木是經過人為選擇培育的,一般生長健壯,具有較好的遺傳性,林齡相同。( ) 91、 對林木成活、生長影響最大的兩個主要生活因子是土壤溫度和養分。( ) 92、 選擇造林樹種時,主要考慮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需要對造林樹種的要求( ) 93、混交林的冠層厚、葉面積大、結構復雜,有利於森林小氣候的形成。( ) 94、伴生樹種應盡量選擇生長較快、稍耐蔭,並能在林冠下生長的樹種( )。 95、 整地可局部地改變造林地地面形狀、坡度、坡面的相對高度和朝向,從而改變種植點附近的小氣候因子。( ) 96、 調查設計的任務,通常由林業主管部門根據已經審定的造林項目文件或上級的計劃安排,以及設計任務書的方式下達( ) 97、 造林施工(作業)設計要求在施工的上一年度內完成。( ) 98、閩東南立地差的地方,適宜營造大葉相思,立地較好的可營造台灣相思。( ⅹ ) 99、 毛竹適宜生長在中、低山,山坡中下部或山谷地帶,要求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濕潤,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 100、合理密度是一個最適密度范圍,在這個范圍內,林分群體結構合理,凈第 一性生產量最大,林木個體健壯,生長穩定,干形良好。( ) 101、監理日誌是監理工程師對營造林工程監理的原始記錄。( ) 二、選擇題 1、農田防護林應選擇的主要樹種是( )。 A.樹冠大 B.抗風能力強 C.根櫱能力強 D.材質好 2、下列種間關系的表現形式屬於有利的是( )。 A.單方抑制 B.雙方促進 C.雙方竟爭 D.互不影響 3、在進行立地質量評價過程中,( )可以被確定為主導因子。 A. 地地下水位 B. 氣候和降水量 C.林木生長的極端限制性因子 D. 立地環境因子 4、毛竹是( )。 A.喜肥樹種 B.中性樹種 C.耐瘠樹種 D.耐蔭樹種 5、營造防火林帶應選用( )。 A.桉樹 B.杉木 C.木荷 D.松樹 6、今有一片人工營造的桉樹林,計劃在若干年後培育為工業原料林,但現階段每年通過撫育可獲取一定量的薪材,該林分應劃分為( )。 A.用材林 B.薪炭林 C.用材林或薪炭林 D.用材林和薪炭林 7、馬尾松適時早栽其主要道理是( )。 A.抽梢 B.喜寒 C.怕濕 D.風折 8、下列樹種中能在貧瘠土壤上正常生長的樹種是( )。 A.毛竹 B.馬尾松 C.泡桐 D.杉木 9、植苗造林一般不宜太深,其栽植深度小苗應比原土印深多少厘米( )。 A.1-3 B.3-10 C.10-15 4 10、在乾旱瘠薄的造林地上水是影響林木生長的( )。 A.因素之一 B.次要因素 C.較重要的因素 D.決定因素 11、一定密度范圍內,成熟林分林木胸徑隨著林分密度的加大而(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變 D. 不一定 12、為提高造林成活率,要做到隨取隨運隨栽,其道理( )。 A.減少成本 B.保持水分平衡 C.不誤時間 D.提高效率 13、混交林中不同樹種種間是一種( )。 A.互助關系 B.生態關系 C.偏利關系 D.共生關系 14、混交林主要樹種的比例一般要( )。 A.大於伴生樹種 B.小於伴生樹種 C.等於伴生樹種 D.不考慮比例 15、杉木造林時要求苗木不反山是指( )。 A.苗梢朝上坡 B.苗梢朝下坡 C.苗梢直立 D. 苗梢朝東 16.水源涵養林屬( )。 A、用材林 B、防護林 C、經濟林 D、特用林 17.自然保護區的森林屬於( )。 A、用材林 B、防護林 C、經濟林 D、特用林 18、下列適合於經濟林樹種選擇的要求( )。 A.早實高產性 B.速生豐產優質性 C.生長迅速萌芽力強 D.根系發達落葉豐富 19、樟樹是( )。 A.喜肥樹種 B.中性樹種 C.耐瘠樹種 D.耐蔭樹種 20、劃分立地類型的主要依據是( )。 A、地形、土壤、植被 B、氣候、地形、土壤 C、氣候、地形、植被 D、地形、土壤 21、在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採取人工栽培恢復森林的方法稱( )。 A. 人促更新 B.人工造林 C. 人工更新 D.天然更新 22、根據經營目的安排造林地時,好地先安排給( )。 A、一般用材林 B、薪炭林 C、速豐林 D. 防護林 23、需要補植造林的幼林地造林成活率范圍是( )。 A. 40-85% B.≤40% C.≥85% D. ≥90% 24、確定造林密度時( )。 A、陰性樹種宜稀 B、陽性樹種宜稀 C、慢生樹種宜稀 D. 陽性樹種宜密 25、造林採用樣地法檢查成活率,成片造林面積為10公頃,樣地面積應占造林面積( )。 A.4% B.3% C.2% D.1% 26、人工幼林的土壤管理措施中,( )是最主要的一項工作。 A.鬆土除草 B.灌溉與排水 C.施肥 D.林農間作 27、最常用的造林方法是( )。 A.播種造林 B.植苗造林 C.分殖造林 D.扦條造林 28、植苗造林成活的關鍵是( )。 A、整地質量 B、造林季節的選擇 C、苗木體內水分平衡 D、撫育管理 29、在林分生長過程中,對五大生活因子起再分配作用的立地因子是( )。 A. 降水量 B. 土壤理化性質 C. 地質地貌 D. 地形 30、下列適合於薪炭林樹種選擇的要求( )。 A.早實高產性 B.速生豐產優質性 C.生長迅速萌芽力強 D.根系發達落葉豐富 31、馬尾松是( )。 A.喜肥樹種 B.中性樹種 C.耐瘠樹種 D.耐蔭樹種 32、在江河上游集水區,以涵養水源為主要目的營造的森林稱( )。 A.水土保持林 B.水源涵養林 C.防風固沙林 D.農田防護林森林營造技術作業答案 一、判斷題 1、×2、×3、×4、√5、×6、×7、×8、×9、√10、× 11、×12、×13、×14、√ 15、×16、 ×17、√ 18、× 19、×20、×21、√22、×23、×24、×25、×26、×27、× 28、√29、× 30、×31、√32、×33、×34、×35、×36× 37、×38、×39、√40、√41、√42 ×43、√ 44、√ 45、√ 46、×47、× 48、×49、×50、×51、√52、√53、√54 × 55、×56、×57、×58、√59、√60、×61、√62、ⅹ63√64、ⅹ65、√ 66、√67 √68 ⅹ69、ⅹ70、ⅹ71 √72、√73、√ 74ⅹ75、ⅹ 76、√77、√78、√79、√80、√81、ⅹ82、√83、√84、√85、√ 86、ⅹ87√88、ⅹ89、√90、√ 91、ⅹ92、ⅹ93√ 94、ⅹ95、√ 96、√ 97、√98、ⅹ99、√ 100、√101.√ 二、選擇題 1、B 2、B 3 C 4、A5、C6、A 7、A 8、B 9、A 10、D 11、B 12、B 13、B 14、A 15、 B 16.B 17.D 18、A 19、A 20、A 21、C 22、C 23、A 24、B 25、B 26、A 27、B28、C 29、D 30、 C 31、C 32、 B 33、C 34、D 35、D 36、A 37、C 38、A 39、B 40、C 41、A 42、B 43、C 44、B 45、B 46、C 47、A 48、A 49、A 50、D 51 D 52、A 53、C 54、B55、B 56、D 57、D 58、B 59、A 60、C 61、C62、A 63、B 64、A 65、B 66、A 67、A 68、D69、D70、D71、D 72、A 73、A 74、C75、C 76. C 77、A 78、B 79、A80、B81、C 82、D 83、C 84、B 85、B 86、A 87、D88、A 89、C 90、B91、D 92、C 93、A 94、B 95、C 96、D 97、B 98、B 99、D 100、D 101、B 102、B 103、A 104、B )105、C 106、A 107、B )108 C 109、B 110、D111、C 112、C )113、D 114、C 115、B116、A 117、B118、D 119、A 120、C121、D 三、多選擇題 1、ABCDE 2、CDE 3、BDE4、 ABDE 5、AD 6、ABCDE 7、ABD 8、ABCD 9、ABCDE 10、ABCE 11. BCE 12、 ABC 13、ABCD 14、ABCDE 15、 ABCDE 16、ABCDE 17、ABCDE 18、 ABCD 19、ABC 20、ABCD 21、ABC 22、 DE 23、 ABCD 24、AE 25、BCDE 26、ABCD 27、ABCDE28、ABCD 29、BCD 30、 ABCDE31、ABDE 32、BCD 33、ABCD 34、ABCD 35、ABCD 36、 ABC 37、ABCD 38、ABC 39、ACE 40、BCD 41、ABCDE 42、 CDE 43、 ABC 44、ABC 45、
ABCDE 46、ABCE 47、ABCD 48、ABCDE 49、ABC 50、ABC 51、ABC 52、ABC 53、ABC 54、ABCDE 55、ABCDE 56、ABCDE 57、ABCDE 58、ABCD 59、BCE 60、AD 61、AB 62、BCD 63、AB 64、BCD 65、 CD 66、AB 67、 ABCD 68、ABC 69、ABD 70、ABC 71、ABD 72、BCD 73、 AC 74、BC 75、BD 76、BCD 77、 AC 78、 BD 79、 ABCD 80、AC 問答題參考答案 1、簡述立地條件類型劃分的途徑和主要方法。 答:立地條件類型劃分的主要途徑有植被因子途徑、環境因子途徑、綜合多因子途徑等,其中植被因子途徑可以林木生長效果的地位級、地位指數,植被組成、結構等特徵,植被演替等進行劃分;環境因子途徑則以氣候與林木生長、地形與林木生長、土壤與林木生長等方面進行劃分;綜合多因子途徑則綜合環境條件、植被條件和林木生長狀況等多因子為依據,對立地條件進行分類,如詹昭寧等人的《中國森林立地分類系統》。 2、以用材林為例,分析適地適樹的標准。 答:用材林適地適樹的一般標准應達到成活、成林、成材、林分生長穩定;
15 其數量化標准有立地指數、平均材積生長量、生物量、立地期望值等。不同樹種,不同立地其數量化標准不同,應據實際情況確定。 3、簡述人工林幼林撫育管理的主要措施。 答:人工幼林撫育管理的措施有鬆土除草、水肥管理、幼林管理、幼林保護、幼林補植、造林檢查驗收、造林技術建檔等。其中主要措施有:⑴鬆土除草:包含鬆土和除草兩方面,是幼林土壤管理最重要的措施,應科學確定其時間、次數、方法、深度等;⑵水肥管理:指幼林澆灌、排水和施肥,澆灌和排水可據具體情況選用;幼林施肥是幼林管理重要的措施,應遵循施肥基本原則,依據樹種特性、幼樹生長發育規律、林地環境條件等科學確定施肥時間、肥料種類、方法、施肥量;⑶幼林除櫱、修枝等工作;⑷預防火災、防治病蟲鳥獸等幼林保護工作;⑸造林補植和檢查驗收等。 4、以造林作業設計實習為例,敘述怎樣正確選擇設計造林樹種? 答:造林樹種選擇應遵循林學、生態學、生物學、可行性的基本原則。因此應在立地條件劃分的基礎之上,進行對比分析,判斷不同立地上的適生樹種;其次比較培育目標,確定主要造林樹種;再次根據種苗來源,栽培技術等因素,最後確定造林樹種;最後對同一地區,在選出主要造林樹種的同時,還要選出次要造林樹種。並做到重點與一般相結合、擇優選用、因樹因地制宜、考慮經營目的科學選擇造林樹種。 5、為什麼馬尾松要適時早栽?簡述馬尾松一鋤法造林技術要點。 答:馬尾松在立春前後氣溫達12℃左右時開始萌發,高徑生長始於3月上旬,因此宜適時早栽。適時早栽有早發根、易成活、早生長,能抗旱等優點。一般適宜的栽植時期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馬尾松一鋤法造林應做到「一鋤、二插、三打緊」,即穴縫應挖得夠深,確保根系舒展,插苗木時應使苗木深度比原土印深1~3厘米,做到深淺適度,種好苗後應壓緊縫壁,敲緊打實,做到 根土密接。 6、什麼是合理密度?森林培育過程中怎樣調控合理密度? 答:合理密度指在一定的立地條件和栽培技術措施下,個體得到充分發育,群體取得最高效益的林分密度。森林培育過程中首先可據林種(經營目的)、樹種特性 、立地條件、經營條件 、經濟條件等具體情況科學設計和確定造林密度,在初植密度確定的前提下,根據林分生長的不同年齡階段 採用撫育措施科學調節各生長發育階段的林分密度,使林分始終有一個合理密度,確保單株個體生長發育健壯,而群體數量最大。 7、簡述科學培育混交林的技術措施。 答:混交林由於優越於純林的多種優點,使之成為現在林業生產中廣泛提倡的造林形式。但其營造技術比純林更復雜,因此在營造混交林過程中應從以下各方面加強科學營造技術: 首先應遵循混交樹種選擇原則做到正確選擇混交樹種;並據不同樹種的生態特性正確選擇造林地;據樹種特性經營目的確定合適的混交類型;根據目的樹種和混交樹種的生態特性,選擇正確的混交方法,確定合理混交比例和造林密度;在混交林培育過程中科學調節種間關系,處理好各樹種之間的種間關系,使主要樹種盡可能多的得益。 8、試舉例說明應用整枝技術生產優質木材的技術要點? 答:通過人工修除部分林木的活枝和死枝,調整林木樹勢,改善樹形,培育無節良材,是現代林木修枝的主要目的。如泡桐假二叉分枝現象明顯,乾材利用率低,節疤多,通過泡桐的「接干法」修枝,可培育通直高大的泡桐主幹,減少節疤,提高其乾材質量。修枝時應准備好鋒利的修枝工具,選好修枝林分和林木,確定合適的修枝開始年齡、間隔期、強度、修枝高度、切口,選擇合適修枝季節,做到科學、合理。
16 9、以用材林為例,分析適地適樹的標准。 答:用材林適地適樹的一般標准應達到成活、成林、成材、林分生長穩定;其數量化標准有立地指數、平均材積生長量、生物量、立地期望值等。不同樹種,不同立地其數量化標准不同,應據實際情況確定。 10、為什麼說春季是最好的造林季節?春季造林為什麼宜早春造林? 答:(1)環境條件:這時氣溫回升,土溫增高,土壤濕潤有利於苗木生根發芽,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長期長。(2)種子生理:早春苗木地上部分還未生長,而根系已開始活動,所以早栽的苗木早紮根後發芽,蒸騰小,易成活。所以說春季是最佳造林季節,而春季造林為了延長植物生長期,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強其生長勢,宜早春造林。 11、分析怎樣科學選擇馬尾松造林地?5% 答:馬尾松樹種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乾旱、瘠薄,在粘土、沙土、礫質土、亂石縫里都能生長,但在保水力強、土層厚的沙質壤土生長最好。喜酸性、怕鹽鹼、怕水濕,在鈣質石灰岩風化的土壤上往往生長不良。因此選擇馬尾松造林地應據經營目的科學確定,如培育馬尾松采脂或用材林,可選擇較肥沃或中等肥沃且保水力強、土層厚、酸性的沙質壤土;如培育薪炭林或做為荒山綠化樹種,可在中等肥沃級或較貧瘠的立地的粘土、沙土、礫質土、亂石縫等立地種植,但不宜選擇鹽鹼地、鈣質風化土種植。 12、以實訓為例,說明劃分森林立地類型及評價立地質量的方法步驟

閱讀全文

與森林立地質量評價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校園節能減排研究方法 瀏覽:154
科學的跑步訓練方法 瀏覽:319
局部用葯有哪些方法 瀏覽:783
快速除車漆的方法 瀏覽:864
皇冠大燈安裝方法 瀏覽:984
識別表格中圖片的方法 瀏覽:782
求子方法放床上什麼好 瀏覽:906
碌鵝如何腌制方法 瀏覽:318
剛買的保溫杯用什麼方法清洗 瀏覽:195
手機如何消磁最快的方法 瀏覽:2
提升電腦內存的最好方法 瀏覽:206
檢查家禽呼吸頻率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401
子彈墜連接魚鉤的方法 瀏覽:943
半干法脫硫硫酸鈣檢測方法 瀏覽:550
惡性腫瘤化療有哪些方法 瀏覽:519
電動汽車支架安裝方法 瀏覽:699
幼兒鼻塞不通氣有哪些方法 瀏覽:924
犬布病診斷方法研究進展 瀏覽:292
ios微信聊天文件夾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86
頸椎牽引器安裝方法 瀏覽:666